bannertop
首页 >> 学术讲坛 >> 文心讲坛 >> 正文

朱翠霞老师妙解餐桌上的训诂学

来源: 锦彩文传    更新日期: 2023-04-29   点击量:

4月27日晚7点,文学与传媒学院2023年春季文心讲坛系列讲座之《餐桌上的训诂学》主题讲座在忠孝大楼207学术报告厅举行。本次讲座由文学与传媒学院讲师朱翠霞老师担任主讲,文学与传媒学院350余名学子参与本次讲座。


讲座中,朱翠霞老师主要从训诂学的概念重要性和内容、古人的食制和食物、烹饪方式以及古人的饮食理念四个方面展开论述。


讲座伊始,朱翠霞老师以《史记 郦生陆贾列传》中争夺敖仓这个地方引出“民以食为天”,强调食物的重要性。接着朱老师向我们解释指出“训诂学”属于传统语文学,为经学而服务。“训”指教导、解释的意思;“诂”是解释过去语言的意思。在《康熙词典》中“诂”指通之使人知也,训诂又叫训故、训古或诂训。综上,朱翠霞老师总结到“训诂学”是解释古代汉语书面语意义的学问,一门研究古代文献语言的方式、方法和规律的科学。训诂学内容有以下8点:解释字义、词义;解释词义之外,串讲句义;解释语法;说明表现方法或修辞手段;解释语句意义之外,申明全篇或全章的旨意;说明典章制度;引证史实或故事;解释之外,对原文加以部论。


接下来,朱翠霞老师讲到古人的食制分别有食饔、饔飧和烹饪三种方式。首先,朱老师讲到“食饔”中的“食”为名词,在先秦时期指的是主食,后来才泛指食物;“饔”指熟食。朱老师还补充道,“饔人”是官名,指掌管割、烹和调之事的人,“饔夫”指厨子。饔飧指古人一日吃两餐,分为大食和小食。饔为大食也被称为“朝食”,一般在上午9点到10点左右进食,飧指“小食”也被称为“辅食”,在申时也就是下午4点左右进食。“烹饪”中“烹”原作“亨”,本意是煮熟了的食物献给鬼神。内饔掌管宫廷内王后和世子们的伙食;外饔是掌管祭祀时设计祭品。朱翠霞老师还指出亨人就是今天掌勺的主要厨师。“饪”是古代熟食的总名,又是生熟程度的标准。古人对食物的熟度有着高要求,必须合乎“饪失饪不食”说起来是个礼法,但也颇符合饮食科学:不熟,难消化,立不衔生;过熟,一失鲜美,二失营养。


紧接着,朱翠霞老师说古人的食制分为“食、饔、飧、烹、饪”5个部分,古人的食物又分为“粮、糗飯、飯、饼、肉、羊、菜、荤菜”,在古人的食物方面,朱翠霞老师强调说:“飯与糗不同,飯是蒸熟的,并且是米糧加工的最後一道工序。而餅是我國古代麵食的總稱,麵食而帶湯的,統稱湯餅。”随后朱翠霞老师向大家介绍了古人的烹饪方法,如:发酵、割、炙。割烹技术在公元前九八世纪便十分完善,足见中华民族的文化发源极早,现代熟肉的烹饪技术有了更惊人的发展。


最后,朱翠霞老师讲到了古人饮食的理念。第一个理念为“和調”,中国古代烹饪饮食的境界为“和”,而“人和”“和樂”“唱和”“身和”“氣和”等,都是在寻求一种适中平衡。“和”的目的不仅为了可口,同时为了养身。中国饮食中的美味,是味觉感官愉悦身体健康的统一,绝非脱离理性地单纯追求感官的刺激。”第二个理念为“節精”,意思为把握饮食的量,不使过分。通过節精,以满足身体需要为前提,克制欲望,适可而止。最后一个理念为“齊範”,朱翠霞老师通过讲述《周礼》的记载说明了古人借助大自然的产物与人体互相调剂,注重饮食与人的体质和四季气候的关系,这是中国饮食很重要的理念。朱翠霞老师指出,“在中华烹饪的理念中,和与调、節与精、齊与範的精神仍需发扬,但如何与时俱进地适应当代社会的飞速发展,将是我们必须面对的课题。”


在提问环节,2022级汉语言文学专业7班的曾海燕提出:“我们知道在古代食与饮是没有区别的,那么他们是从何时有了区别呢?”朱翠霞老师回答道:“一般我们都将饮指为喝饮料,而食指为吃食物,我们可以运用训诂学来解答这个问题,其实在《诗经·小雅》中就记载了饮之、食之,所以我们可以知道在先秦时期饮和食就有很明显的分工,但是有的时候两者又是可以混在一起来谈论,就比如吃茶。”2022级汉语言文学专业8班的代静雅提出:“我们从研究古代餐桌上的训诂学中能获得什么现时代的意义呢?”对此朱翠霞老师回答道:“训诂学的精髓就是在于解释人的关系、沟通和理解,通过古人的饮食理念中的和調、節精、齊範三个方面的理解可知和調可以和我们的季节、地域相统一,節精方面强调我们对待吃饭的态度,在我们日常中不可过度节食,应适当、适度、适量。”

晚上8点40分,本次讲座在同学们的掌声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