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top
首页 >> 学术讲坛 >> 文心讲坛 >> 正文

从“水意向”的构成和承接品读杜甫成都诗

来源: 锦彩文传    更新日期: 2020-05-12   点击量:

 

12月4日晚7点,文传学院2019年秋季“文心讲坛”系列讲座之“杜甫成都诗‘水意象’的构成和承接”主题讲座,在我校忠孝大楼第一学术报告厅107顺利举行。本次讲座由四川大学锦城学院教授、作家,成都薛涛研究会副会长谢天开老师主讲。文学与传媒学院范美俊教授出席本次讲座,百余名学生到场认真聆听。


讲座伊始,谢天开教授在简单地介绍了杜甫和薛涛对成都形象的塑造后,以论文的格式为大家讲解杜甫成都诗“水意象”的构成和承接。谢天开教授强调了杜甫草堂乃至整个成都对杜甫诗作的影响,他认为杜甫在成都的生活既建构了“水意象”,也是其诗作生涯的重要转折点。

谢天开教授以引言的方式提出“水意象”在杜诗的诗学品质塑造上具有重要意义。他从历史社会、空间诗学与水诗学的视域,分类解析杜甫成都诗中“水意象”的生成空间、季节变化、诗学变化,并比对杜甫入蜀前与去蜀后诗歌中“水意象”的承接与飞跃,从而揭示“水意象”对杜诗风格的形成有着承前与启后的重要意义。除此之外,谢天开教授还展示了自己的研究方法及资料注释来源,告诉在场的同学们要想研究一位文化名师,就得“望尽天涯路”,知识储备够丰富。


谢天开教授告诉大家:“成都平原自古就有‘众多支流皆循西北至东流之流向’”的岷江都江堰水系。这对河南出生的杜甫来说,充满了深深的热爱之情,以至于在蜀的诗作百分之六十都与“水”有关。”他为大家详细介绍了杜甫草堂对杜甫的影响,并强调成都草堂也影响了杜甫。他认为杜甫草堂作为“水意象”最重要的生成空间,首先方位上就占有绝对优势,其次雅致的环境则为杜甫的创作提供了更多的灵感,“浣花溪水水西头,主人为卜林塘幽”,枕水而幽居是其最本质的特色。在他看来,杜甫草堂的布置也颇具特色,“怀忧天下”的堂,“春色撩人”的亭,“面朝浣花溪”的门等,构成了诗意栖息的文人。


谢天开教授以杜甫笔下的“春水”与“秋水”作为意象,深度分析其背后的自然哲理与社会历史。从岷江到长江,再至洞庭湖,杜诗的“水意象”不断地从春天的明丽丰沛转向秋天的雄浑苍劲,最终与杜甫的“感时悲怀”情怀高度契合,产生杜诗最本质的“沉郁顿挫”的诗歌境界与风格特征。最后谢天开教授总结道:如果没有杜甫成都诗的“水意象”作为前奏,也就没有其夔州诗的“长江水意象”与“湖南水意象”的升华与飞跃。

在提问环节,范美俊教授问道:“杜甫为何会选择在成都建构“水意象”?”谢天开教授解释道:“成都虽然不是杜甫的起点与终点,但却是他一生难以割舍的,难以忘却的行旅之地,因为在这里有严武,有生活,更有属于他的水意象。”

晚八点半,讲座在大家热烈的讨论声中拉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