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top
首页 >> 学术讲坛 >> 文化之旅 >> 正文

刘宗灵教授解读“五四”前后川籍知识分子的革命人生


来源: 锦彩文传    更新日期: 2023-07-01   点击量:

6月26日晚上7:00,文学与传媒学院2023年春季文化之旅系列讲座——《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川籍知识分子的思想转型、聚合途径与革命进路》在忠孝大楼第二学术报告厅顺利举行。本次讲座由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博士刘宗灵主讲,文学与传媒学院副院长马秋穗副教授,谢天开教授、辅导员李飞老师以及300余名文传学子共同参与本次讲座。

图为讲座观众

讲座伊始,主讲人刘宗灵教授首先介绍了川籍革新知识分子群体的思想演变,其中涉及到政治军事背景、教育文化背景、社会经济背景。思想的演变分为民初以来国内知识界趋新求变之势愈演愈烈,新思潮于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通过各种渠道传入蜀中,回省知识分子对域外新理念、新学说的传播使得五四运动前后川内革新思潮呈现百花齐放的景象。刘宗灵教授强调了川籍革新知识分子群体的人际链接、马列主义团体的诞生语境及传播网络等方面的内容,使得新思潮在蜀中的落地生根充满了曲折坎坷的色彩。

图为刘宗灵教授的讲解

接着,刘宗灵教授进行了地域社会中马克思主义者的汇聚模式分析,内容包括对比技术环境和制度环境,分析血缘、地缘、亲缘方面的影响作用。起初,在技术环境和制度环境的作用下,马克思主义者的汇聚方式由传统到新型人际关系发生转变,再到后来演变成组织网络的结构,例如:学术思想社团、校内外学生组织、白话期刊杂志社、同乡会社、同仁团体等,通过血缘、地缘、亲缘的链接,马克思主义者汇聚到了一起。刘宗灵教授谈到了革新组织网络的形成,具备了以下条件:第一是有号召力的核心人物,如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等;第二是有聚合力的组织团体,如各类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与读书会等;第三是有持续性的平台与媒介,如各级新式学校、白话报刊等;第四是有吸引力的思想体系,如科学社会主义等。上述四个条件都成为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们通过各种渠道汇聚起来的支撑性与结构性要素。

然后,刘宗灵教授讲解了川籍革新分子群体的革命进程,其中包括入省城或中心城市甚至域外学习后又返乡的本土知识分子,他们最后埋首于乡土社会播火工作的一生。

图为刘宗灵教授的讲解

最后刘宗灵教授对今天的讲座进行了一个小结,五四新文化浪潮下一心求新求变的地方趋新知识青年们的出路是多种多样的。其原因既有时代大环境烙下的印记,也有个人出身家庭情形、经济社会地位、自身性格爱好、人际关系网络等既存因素或多或少的影响和制约。除了这些结构性因素的限制,四川地域广袤、人口众多,内部的复杂情形对其成员的影响作用亦非常重要。

图为刘宗灵教授与文传学院各位领导老师们合影

刘宗灵教授对川籍革新分子群体的讲解让同学们不仅受益匪浅,还在提问环节向刘教授对该方面做了请教。此次讲座于晚上8:20在同学们的掌声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