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top
首页 >> 教学管理 >> 教研活动 >> 正文

文学与传媒系教研活动专题简报20

来源:     更新日期: 2015-03-03   点击量:

 

从哈佛到锦城之路

——记文传系学习锦城文选活动

当今中国之高等教育界的一个热点议题,乃是如何合理推进“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该议题源自高校扩招政策后带出的一系列争论,诸如大学教育是否已由维持并提升该民族文化水准的“精英教育”,而沦为一味只知降低要求而盲目迎合市场需求的偏狭式“大众教育”等。在此一事关中华民族高等教育与锦城学院之未来走向的关节点,以发轫于西方的现代大学——尤其是像哈佛这样的顶尖学府为参习对象,揆度其成功之道,实乃发扬我先贤所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之要旨耳。

众多周知,我院创建五年来全院师生无不以“止於至善”为训,以做革新先行者为荣。因此,新学期伊始,在毛建华主任的领导和指导下,杨骊老师与王晓燕老师的组织下,在文传系各专职教师的参与和支持下,文传系教研室以学习汇集了众多精彩之论的《他山之石——国外高等教育文选》与《关于高等教育的三个阶段》二书为本次教研活动的核心。各位老师在详读上述二书的基础上,对究竟如何筹划并走上一条“从哈佛到锦城之路”纷纷给出了自己的独到之见。

比如,针对高等教育日益大众化所带出的诸种弊端,刘莹老师对高等教育由精英向大众转变中,如何根据时代特征重塑“大学精神”进行了深入的追问,应将大学的传统“出世精神”与现代“入世精神”有机接榫。而张超老师认为,即使在这样一个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时代,亦不应让大学教育仅简单地沦为一种忽视“人文教育”的“职业教育培训”。因为人文教育是“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旨在促进其人性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以及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的教育,其实质是人性教育,其核心是涵养人文精神”。朱亚铮老师则在认真参阅马丁·特罗的两篇长文后,对中国教育界众多割裂“大众教育”与“精英教育”的片面之言给出了批评,得出一种更切合马丁·特罗愿意的“大众也能出精英”的教育之路。

再如,以究竟如何推进当代高等教育改革为焦点,蔡郎与老师在详剖美国总统奥巴马的开学典礼短文后,紧扣其“赏识教育”之核心,给出了颇具深度的切己之领悟。而肖媛媛老师在体察国外大学教育的转型之路后,对我院的应用型大学定位有了更深理解。聂敏老师则详思了中国的独立性学院,如何借鉴国外私立大学能雄踞世界一流之列的经验,并对独立学院如何“突破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瓶颈”给出自己的解决之道——以提高教师的素质为核心,即使教师应具备“多元化的知识结构、创新教学能力、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与终身学习的态度”。还有,像马丹丹老师简扼地阐述了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的多元化办学理念。吴治刚老师对信息化时代的“网络学习”方式“在降低成本的同时保证质量,自我决定学习时间和地点与按需进修”等三大优点,一一给予阐发,让人深思。秦蓁老师在细读朱庆之的《中外大学比较及元培模式的意义》一文后,认为新时期的大学教育应在“课程设置、教育方法和内容”两大方面做出创新与推进。王韬老师认为我院在继承传统大学“追求自由”的理念前提下,更应全方位构建一种“奋斗进取,止於至善”的校园文化。杨骊老师在析读《2009年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公报》之后,认为现代大学应通过“提高办学质量和突出办学特色,以社会满意度作为衡量标准,以人为本”等三方面,充分履行大学的社会责任。王晓燕老师则提出了四条颇具可行性的建议,即通过“改革教育方法,探索教育新模式,注重人文教育,把握教育新方向,刺激创新意识,促进人才新发展,提高师资素质,改革教育新风貌”,以便顺利走上一条“开放式人文教育”的康庄大道。王光阵老师结合马丁·特罗的高等教育三阶段理论,对高等教育大众化后的学习与就业等重要问题进行了辩证的思考。最后,范美俊老师对未来高等教育普及阶段的前景进行了展望,他认为“通识教育将成为培养全面素质的人的重要课程,课程更为实用以及各种开创性人才的培养模式”。归根结底,只有伴随着未来高等教育普及阶段的到来与推进,马克思所预言的“人的彻底解放”境界才会实现。

总之,通过本次学习研讨活动,不仅使教师之间的思想交流与学术交流更为畅通,也为各位教师今后的教学与科研的提高提供了一种类似灯塔式的指引。

                   

(卢迎伏)

(文传系教师学习锦城文选心得详见附件)


规范教学   严谨治学

——记文传系新学期第一次主题教研活动

201098日上午,文传系新学期的第一次主题教研活动在第一办公区大会议室召开,文传系教研室全体成员参加了本次活动。会上副系主任黄学彬老师、王大江老师和杨骊老师先后发言,围绕着“教学规范化”和“写作教材编写活动总结”两大主题,与会老师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一、关于“教学规范化”

新学期伊始,学院的各项工作全面展开。而教学工作,向来是学院工作的重中之重;教学工作的质量,是学院的生命线之一。因此,在新的学期,强调教学的规范化就显得迫切和必要。

对于“教学规范化”这一主题,杨骊老师首先提出了以下三点建议和要求:

第一,严谨治学,是每一个教师的基本素养。俗话说,态度决定一切。作为教学工作者,对待工作最基本的态度就是要严谨。严谨治学,不仅要表现在科研上,更要表现在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每一个细节,都要反复推敲,认真准备,用心设计。杨骊老师以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教授的教学大纲为例讲解了教学大纲的编写要求,指出教学大纲的编写应该做到全面、完整、细致、富有指导性和可操作性。教学大纲的规划,不应该只是教学内容的阐述,而应该细化到讨论话题的设计、展开讨论的引导方法、每个讨论环节的时间、作业的具体要求以及所要阅读的参考书目等等,力求体系完整,针对性强。

第二,进行教学规范化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只有将教学工作规范起来,才能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压力,在紧张忙碌的工作中游刃有余,获得工作的成就感和愉悦感。尤其是面对2012年即将到来的高校教学质量评估工作,我们应该在教学工作中未雨绸缪,将每一项工作都规范起来,不做“差不多”先生,才会在迎接评估的工作中处于主动,而不是疲于应付,将自己置于忙乱无序的疲惫状态。比如期末试卷的题目设置,就应该功夫在平时,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注意积累题型和题目,题型设计要多样化,题目要有针对性和建设性,力求能全方位考察学生。而试卷的规范化,最好在平时就建立一个试题库,这样既保证了质量,做到了规范,也不会因临时抱佛脚而缺乏质量。

第三,化被动为主动,主动规范工作。在工作中,我们应该主动出击,将该做的规范主动做好,让自己始终处于不败之地,这才是对待工作应有的态度。比如,文传系的数字化平台本具有强大的功能,在提高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规范教师职业道德以及加强教学监督等方面都有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因此,在平时的工作中,老师们就应该主动去规范自己的数字化平台,丰富数字化平台的内容,完善教学资料、开设师生互动平台、展开网络讨论,充分发挥数字化平台的优势,而不应该只是被动地完成任务,缺乏创造性和建设性。

副系主任黄学彬老师的发言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教学规范化”的内涵,将“规范化”的内容延伸到数字化平台规范和学生职业技能规范等方面。

黄主任首先强调,我文传系的数字化平台在学院是首创,并且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如何进一步规范数字化平台,挖掘其优势,开发其强大的功能,是今后工作的一个重要方向,需要全系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反之,数字化平台的进一步规范,也可促进文传系教学工作的规范化,使教学的各个环节更加制度化、合理化,更加激发教职员工的工作热情和无限的创意。

其次,黄主任提到汉语言相关专业学生职业技能规范的议题。锦城学院的办学定位是应用型大学,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本就是我院的特色和特长,在“学院谋特色,学生谋特长”的思想指导下,我院学生不仅注重书本知识,创业能力和动手能力也是数一数二的,高就业率和雇主对我院毕业生的高度评价造就了锦城的竞争力,使我学院在激烈的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黄主任提出,为了强化学院的优势,进一步规范学生的职业技能,我们在未来的工作中要充分利用专职教师的资源,让教师为学生的职业规范做专家讲授,为学生分析职业的行业前景和自身发展的前途规划,特别是双师型的教师,更应该利用自己对行业的了解和自身的经验,为学生在职业技能方面进行规范化,提高竞争能力。

最后,黄主任言简意赅地传达了院长邹广严教授关于加强学院工作规范化的会议精神。邹院长指出,锦城学院当前的发展形势虽然非常好,但要提高学院的核心竞争力,使学院的路越走越宽广,并成为独立学院的领头军,那么,改革教学工作,使教学的各项工作都更加规范化,将是未来学院工作的重头戏。邹院长指示,教学工作的规范化,包括教学方法的规范化、多样化以及与本学科的实际相结合,将会大大提高教学的质量,让学生获益匪浅;也包括教学计划的规范化,比如规定教师提前公布本课程的教学大纲并将这一规定形成制度,也会让学生对本学期课程的讲授内容了然于心,从而更加从容不迫的准备好课程。邹院长还提出了教材的规范化、评教制度的规范化、教师表彰的规范化等方面的内容,让我们在感叹院长高屋建瓴、眼光独到的同时,也深深感受到规范化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写作教材编写活动总结

当今社会对人才写作能力的要求已经越来越高,为了适应社会的需求,走在时代的前列,文传系把编写富有时代感和创新意识的写作教材提上了议事日程。由系主任毛建华教授亲自提出该课题的理论构想,由德高望重的王大江教授领衔主编,文传系九位专职教师通过将近一年的艰苦努力,终于圆满地完成了写作课教材的编写工作。

在本次教研室会议上,教材主编王大江教授总结了写作教材编写工作的得与失:

第一,通过写作教材的编写,培养了老师们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此次教材编写是九位专职教师通力合作、群策群力、共同努力的结果。在编写的过程中,团队合作精神非常重要,在各章节的编写中,老师们需要相互协调彼此的进度、写作风格、编写体例、课后练习的题型和配套课件等方面的问题。一个团队只有相互协作、精诚团结,才能无往而不胜,取得圆满的结果。王教授特别提到,杨骊老师作为副主编在协调同志们的分章编写中付出了很多汗水,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还有外语系的邓静老师积极参与到教材编写工作中,为教材编写的顺利完工贡献了自己的心血。

第二,通过写作教材的编写,培养了老师们严谨认真的科研态度。这一点,是教材编写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严谨治学,是教研工作者不可或缺的基本素养,也是对待工作最难能可贵的精神。教材的编写,尤其需要严谨认真的态度,因为教材是教师上课的基本标准,教材出现错误或者纰漏,或者不够严谨,对学生的负面影响是可想而知的。本着对学生负责,对专业负责,对学院负责,对自己的负责的精神,编委会的老师们不惜牺牲自己的暑假休息时间,认真地查找资料,阅读材料,一字一句都力求准确无误,做到规范严谨。哪怕一点小疑问,都立刻查证清楚,不留遗憾。通过此次教材的编写,老师们对待教研的态度更加严谨认真,更加富有责任感。

第三,通过写作教材的编写,提高了老师们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此次教材的编写过程是艰苦的,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但老师们通过教材的编写,锻炼了编写前搜集资料的能力,编写时提炼概括的能力和写作的能力,各方面的素养得到提升,科学研究的能力得到加强,对自身是大有裨益的。

王大江教授还语重心长地告诉大家,写作课是中文通识课程,教材编写好了,但如何将教材与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是需要大家下一番功夫的。首先是不能照本宣科,要认真钻研教材,课外多做调查研究,尤其是讲授时所运用的案例,不能只是书上已有的,应该有自己的案例,平时就要用心去搜集、积累自己独特的案例,才能更好地去丰富写作课,将薄薄的教材上得厚重生动有内涵。

会议最后,廖立老师还就即将到来的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会相关工作细节做出了安排,并一再强调指导老师要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认真、严谨地指导论文,并且为学生规范开题报告和提纲。廖立老师的发言,让同事们顿感“规范教学,严谨治学”确实体现在方方面面的具体教学工作中。只有将“规范教学,严谨治学”化为自己行动的指南,才能在任何工作中都自觉遵守、严格执行,成为自身的职业素养。

(秦蓁)

                                                                                           


我系教师积极参与对外学术交流活动

杨骊老师出席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会第五届年会

2010627日至72日,由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会主办的中国文学人类学第五届年会在广西南宁市广西民族大学召开。会议以“表述中国文化’:多元族群与多重视角”为题,从文学人类学角度展开讨论,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华东师范大学、厦门大学以及澳大利亚悉尼大学、日本广岛大学、台湾中兴大学等单位的学术界、文化界、出版界6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并就“表述政治”、“国族书写”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文传系杨骊教师出席年会并作了题为《学术范式的转型与文化通观的尝试》的专题发言,得到与会专家学者的好评。杨骊老师同时还担任了会议专题论坛的特邀评议,精彩的评议博得广泛的赞赏。由于杨骊老师的突出表现,她被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会任命为学会秘书处的负责人之一。

   


王韬老师应邀参加“首届高校语言学课程高级研修班”

201079日到12日,由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主办的“首届高校语言学课程高级研修班”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顺利召开。本届研修班的专题是以语言学概论课程为核心,探讨中文、外语、对外汉语等专业对概论课程的不同需求;语言学概论课与现代汉语等其他语言类课程的联系与分工;语言学概论课的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重点难点分析;语言学新理论与概论基础课的衔接等。此次研修班主要对象为高校从事语言学概论课程教学的教师。

此次研修班主讲教授有陆俭明、王洪君、袁毓林、李娟等,参加研讨的还有北京大学中文系的多名教师。北京大学出版社杨立范副总编最后做总结发言并给老师们颁发结业证书。此次研修班促进了语言学学科建设,增进了高校语言学教师间的交流,通过专家培训与小组互动的方式,共同探讨教学了语言学概论课教学中的困惑与疑难,为切实推动课程建设与发展,提高教学能力与教学质量搭建良好的交流平台。

文传系王韬老师应邀参加了此次研修班,并与陆俭明教授探讨了现代汉语与语言学概论课在本科学生中的课程设计问题。通过这次学习,王韬老师感觉收获很大,希望以后能有机会继续参加。

范美俊老师出席四川省第二届书法理论研讨会

                         

2010824日,由四川省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四川省第二届书法理论研讨会”在成都市新都区宝光寺开幕。中国书协副主席兼四川省书协主席何应辉,四川省书协副主席兼秘书长戴跃、四川省书协副主席郭强,以及全省约40余名书法理论研究者出席了本届研讨会。同时,由中国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四川省第二届书法理论研讨会论文集》在研讨会上首发。825日晚,应邀出席研讨会的中央美院博导邱振中教授与大家进行了学术交流,并于次日作了书学理论研究的专题学术报告。

文传系范美俊副教授的论文《‘书画同源’论的再审视》入选研讨会并收入论文集,应邀出席了本次研讨会并在大会上宣读了论文。这是继2008年应邀参加在攀枝花召开的“四川省首届书法理论研讨会”之后的再次出席。



聂敏老师参加国家汉办公派教师出国培训

2010715-831日,国家汉办2010-2011年度公派教师出国培训在南开大学拉开帷幕。我校青年教师聂敏经过层层选拔最终被选为公派教师,参加了此次南开大学培训。这次培训内容包括汉语国际推广与孔子学院发展战略;外派汉语教师的责任与使命;中华文化等专题讲座;汉语教学技能、中华文化传播技能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培训;重点教材、教学资源及新汉语考试培训等。在最后的中华才艺汇演中,聂敏老师参加的太极功夫扇的表演获得了一致好评。由于其在微格训练的突出表现,聂敏老师作为公派教师代表在总结会上发言。

     


附件:

文传系教师学习锦城文选心得

从哈佛到锦城

——从“自由”之理念到“奋斗进取,止于至善”之校园文化

王韬

开学第一周,文学与传媒系的各位老师都领到了两本小书:《关于高等教育的三个阶段》和《他山之石——国外高等教育文选》。其实在本学期的第一次系务会上,毛建华主任就已经向我们介绍过这两本书,在谈了自己的阅读体会后希望年轻老师都能认真研习,肯定会受益匪浅。当我打开这两本书,一页一页地读下去时,不由自主地被吸引了:或被哈佛的理念所感染;或被马丁·特罗的真知灼见所折服;或被朱庆之先生的思考所引领……后来发现,教研室的各位老师都有同感,通过这两本书,大家都能领会到院长的胸襟以及希望全体教职工都具备这种胆识和眼界的良苦用心。于是,我们索性以此作为本学期的一次教研活动主题,畅谈自己的感想。以下便是我读完之后的一些感受。

在读本中,哈佛大学第25任校长德里克·C·博克给我的印象颇深。他是一位具有独到观点和深邃思想的教育理论家。西方的大学长期处于“象牙塔”内,具有一种超凡脱俗的精神贵族气息,高居于社会顶层,一直以来成为远离世俗社会的一座城堡和圣地。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当美国大学逐步融人到社会中去之后,大学日益面临如何应对现代社会经济科技迅速发展的不同层次需求的同时,又面临坚持大学应有的基本理性和学术价值矛盾的挑战。在这个问题上,博克敏锐的意识到现代大学不能仅仅作为一种高高在上的学术组织和社会的装饰物,而应该为整个社会前进指明方向,做社会的航灯。于是他强烈呼吁现代大学应走出象牙塔,超越象牙塔,为社会服务,引领社会前行。同时大学在服务社会的进程中,又要坚守自己的学术理念和学术价值,坚持大学应有的高品位。他重新诠释了大学的性质,赋予了大学新的职责和使命,并提出了大学的培养目标和途径。博克的大学理念在当代美国产生了重要影响,对新时期美国大学的转向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时也对当代世界各国大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由此我想到,独立学院也正是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型的必然选择。在这个转型过程中,独立学院已经扮演了什么角色,将来应该扮演什么角色,承载什么样的职责和使命?在读这两本书时我们已然能够感受到院长的思考。本学期的系务会上,系主任向我们传达了院长提出的校园文化:“奋斗进取,止于至善”。校园文化的提出让我感到,锦城,我们这所只有5年多历史的学校,已经开始着眼于世界一流大学应具备的气质和文化积淀。

校园文化的提出,主要基于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社会大文化环境的要求。独立学院的形成与发展本身就是顺应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而出现的,校园是文化和教育发展的产物,其自身既是文化的一种存在方式,又是实现教育的一个场所。社会的发展需要先进文化的带动,而校园正是先进文化的源流之一,因此,校园兼具文化整合和育人的双重功能。当今的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从文化角度而言,社会文化在影响其他文化的同时,也在接受着各类文化的熏陶。现代高等学校已主动拆除与社会分隔的“围墙”,不再脱离社会来办学,学校与社会同生互动,相互影响,紧密结合。学校的作用之一是为学生踏上社会、适应社会做好准备,要使学生社会化,就得借助校园文化这一有效途径。另一方面则是独立学院自身发展的需要。校园文化的功能之一就是为学校的发展提供支撑,独立学院的办学理念、办学定位、制度建设、管理体制等方面的问题都有赖于文化的作用与服务。在办学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独立学院如何能在竞争中求得生存,持续发展,关键在于能在众多学校中脱颖而出,形成自己的特色、营造自身的文化氛围,使整个学校处于良性的循环之中。美国教育学家伯尔凯和史密斯曾指出:一个办得很成功的学校是以它的文化而著称的。同时,校园文化内容的丰富性和开放性、主体的广泛性和形式的多样性已成为当今大学实施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独立学院的健康和可持续性发展与校园文化的形成密切相关。

教育学家阿什比认为:“任何大学都是遗传和环境的产物。”校园文化的形成一定程度上是文化积淀的产物,但现在多数独立学院并没有自己的校园文化,而是简单地复制了母体高校现有的文化。独立学院在校园文化建设上受母体高校的影响是必然的,但是独立学院有其自身的办学定位,在人才培养目标上与其母体高校有很大区别,这就要求独立学院在其培养模式上把握自身的特点,做到因地制宜、适时而变。只有构建符合独立学院特点的独立性的校园文化,才能使独立学院的师生消除“边缘化”的感觉,真正产生归属感,发挥主人翁责任感,而独立学院也才能真正做到“独立”,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

那如何构建校园文化呢?按照教育部“8号文件”的要求,独立学院应做到“六个独立”,因此独立学院在创建之初就具有很大的独立性,尤其是在独立发展方面无固定模式可以借鉴,这种独立性要求独立学院确立自己的文化主体地位;同时从办学定位角度来看,独立学院应与母体“互补”,但又不能承袭母体的衣钵,这就决定了独立学院在文化内涵和构建方式上也应具有“独立性”。

锦城学院正是在文件的基础上,以开阔的思维和卓越的胆识提出了自己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是一个生成的过程,既包括对社会文化的转换、对学校文化的传承和对多元文化的融合,又包括对学校特色文化的营造和创新。独立学院的校园文化的独立性,是其特质所决定的,校园文化的建构是整体的、系统的建设;而文化的本质在于创造,校园文化正是在不断地演进过程中得以改造和完善的,这也是我们校园文化建设的最根本路径。锦城学院是新建的风景优美的校区,这就给构建锦城校园文化的主体地位提供了有利的空间和地理环境。“奋斗进取,止于至善”的主题也强调了我们作为主体的意识。

任何一所大学的校园文化都是独具风格、特色的。建设具有品牌意义的校园文化就是要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锤炼出与时俱进、高质量、高品味的文化精神;强化品牌意识,形成个性化、有较高知名度和信誉度的文化标识;创建具有标志性特色的文化管理体系。品牌意识的形成和学院文化品牌创建是一个历炼过程。

独立学院的发展仍在不断接受考验,校园文化的建设已是学院发展中刻不容缓之事。构建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将为独立学院的发展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这就是在转型过程中,锦城的选择。

“大众”也能出精英

朱亚铮

                               

一、两本小书

2010年8月25日,文传系召开了全体教职员工的系务会,学生们还没有正式行课,大家就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投入到了新学期的工作当中。会议气氛和谐而热烈,大家都畅所欲言,对新的学期充满了希望,更对学校的未来满怀信心。开会第一件事情,就是毛老给大家说邹院长要给每人发两本书,已经发给各位系主任了,大家看了都感触很深,也希望我们年轻人能好好学习学习。果然,开学第一周,两本书就发到了各位老师手里,一本《关于高等教育的三个阶段》,一本《他山之石》,两本书都很薄,但是拿在手里都沉甸甸的,我们明白,院长的苦心是要“抛砖引玉”,用这两本小书来引发我们对当前高等教育特别是我院的“应用型大学”式的高等教育的深入思考。对此,我们不得不佩服院长高瞻远瞩的眼光和兼容并包的胸襟。

我们文传系教研室不仅认真阅读、学习资料,还相互讨论、切磋,最后干脆以此为主题,专门召开了一次教学研讨会,以此积极响应学校的号召。以下,就是我个人对“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的一点浅陋思考。

二、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状况

1999年6月16日,原国家计划发展委员会和教育部联合发出紧急通知,决定高等教育在年初扩招23万人的基础上,再扩招33.1万人,这样当年普通高校招生人数达到153万,招生增幅达到42%。那段时间,全国各大新闻媒体“今年全国高等教育招生大幅增加”的通栏标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高校扩招成为1999年最受老百姓欢迎的教育政策之一。

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2.1万高校毕业生,到今天的610万;从100个考生只录取四五个人,到今天每10名考生中就有6个能考上大学——60年间,我国高等教育完成了从精英化到大众化的飞跃,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和现代化的进程,为国家昌盛奠定了人才根基。

我们今天所说的“精英教育”和“大众教育”实际上是美国高等教育学家马丁·特罗的观点,他当时主张根据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把高等教育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精英教育、大众教育和普及化教育。其中,如果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就可认为这个国家进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阶段,后来这一标准逐渐成了国际通行的大众化的标准。但马丁·特罗教授并没有主张高等教育一旦大众化,教育质量的标准就会降低,相反,“精英教育”和“大众教育”只是高等教育的两个不同阶段,在质量要求上理应相同,可能随着时代的发展,“大众教育”的质量标准应该比“精英教育”的标准更高。

三、大众也能出精英

那么怎样才能让大众教育达到马丁·特罗所说的精英教育的标准甚至超越其上呢?我想,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努力。

(一)构建新型师生关系

1. 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指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为完成一定的教育教学任务而形成的价值关系。师生关系实际上反映了价值主体与他的作用对象价值客体之间的关系,是教育价值主体与他的作用对象之间的关系在教育过程中的具体体现。师生关系,是社会关系体系中一个多因素的关系体系,既反映了社会、政治、道德关系,又包含有为达到教育目标,完成教学任务的教与学的关系,也有情感行为的心理关系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利于教师专业成长。

2.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师生关系问题及原因

在高等教育规模快速扩大的同时,高等学校的体制与培养模式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高职高专、独立学院、“直升本”、“本硕连读”、“五年一贯制”等新的名词和概念充斥着传统思想,而传统的师生关系,同样也面临着强烈的冲击波。传统意义上的尊师重教思想正在悄然发生变化,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的形成对传统尊师重教思想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互联网的全球普及、信息的快速交流、学习途径的日新月异,都使得学生的知识获取途径在不断多样、知识结构在不断拓宽、学习方式方法不再单一,教师知识的权威性受到置疑,教师至高无上的地位开始动摇,师生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由于高等教育大众化具有民主化、多样化、个性化等特点,大众化背景下的师生关系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和问题。比如学生主体的发挥受到制约师生教育关系淡化、师生关系更加复杂、师生缺乏交流和认同等一系列的问题悄然出现了。  

那么师生关系存在问题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我想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学生价值观念变化的影响、忽视学生的主体意识的影响、师德滑坡损害教师形象、重科研轻教学的消极影响、师生之间缺乏交流导致感情淡漠等等因素造成了师生关系问题。    

3.构建以和谐为核心的新型师生关系

要想真正地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应该构建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而教师又是二者中的主体,所以,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该以身作则,从自己做起。

1)树立发展观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高等教育的功能也发生相应的变化。在未来师生主体间的教育中,发展成为内需。学生学习不再是为了外在的功利,而是为了自我发展、自我价值的实现,为了更多体现自我意识、自我选择和创造性。发展是目的,教师与学生均应意识到自己有发展的需要,既追求知识,又寻求内心进步,使个人价值最大化。教师必须继续学习、掌握更多知识,才能更好地扮演相应的社会角色;学生也必须注重自身发展,在学得知识的同时发展智力、完善人格、培养情操,以期更顺利地适应社会、找到自己的位置。教师与学生应树立共同发展观,在教育交往中形成互动,互帮互学、共同发展。

2)重视师生平等关系的建立

后现代思想家鼓励教师和学生发展一种对话关系,消解教师的绝对权威,建立起平等关系。在课堂教学中以师生对话代替教师的传授与灌输,平等对话,学生才能成为主体,意识到自我的塑造、定位与发展。这种师生关系旨在本着尊重学生自主性的精神,使他们的人格得到充分发展。要建立新型的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应实施人性化教学,以换位思维的方式考虑学生的感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增强教学活动中的人文关怀。

3)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不稳定性

做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者。大学阶段是青年人生理和心理逐渐走向成熟的一个阶段。在这个心理年龄时期,他们有强烈的自主思考、独立决定的意识,但又无法摆脱对成人的依赖。处于一个趋向形成成熟、稳定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但又没有完全成熟和稳定。此时,他们的人格尚未完全形成,具有相当大的可塑性。精心设计、巧妙安排,组织各种文体活动锻炼心理素质,培养和塑造一个人格健全的、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社会主义劳动者。对学生要有研究。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讲的“尽可能深入地了解每个孩子的精神世界——这是教师和校长的首条金科玉律”。

4)提升教师个人素质和修养

教师要加强自身修养,增强人格魅力。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学生从多渠道接受着知识信息,发展中各有所长,学生掌握的信息还可能超过老师。这样学生对老师的信任感就会减弱,认为老师“自己只有半桶水,怎能给别人一桶水”。这就要求老师加强自身知识文化修养,博采众长,构建精深、宽厚的知识结构,保持一桶水常满、常新,做好为人师表,并利用学生的每一个可学的因素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以谦虚的美德赢得学生的尊敬。“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以学生为师是一种美德。教师应善于倾听学生意见,敢于接受学生的批评。此外,教师也必须加强自身道德修养,追求高尚人格。

(二)就业是关键

目前,各国政府逐渐意识到,一个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总是与其国民所获的教育水平成正比。而越来越多的选择机会,正从根本上改变着学生与大学的关系。在大众教育体系中,学生更像消费者,他们的要求多样化,希望获得一种能够使他们赚钱的价值。政府或许希望通过高等教育达到他们的某些意图,通常是经济方面的意图;但学生却因此拥有了直接参与全球竞争,并迅速做出反应的机会。一面是沸沸扬扬的扩招热,一面是竞争激烈的就业形势。当大学教育在中国由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时,就业难是转折中的阵痛。如何破解“就业难”成为摆在高校、政府、社会面前的一道难题。其中直接考量的标准就是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不仅仅是数字上的就业率,而且还要高质量的就业率。

经济建设需要人才,而培养出的人才只有为社会所接纳,并转化为生产力,才能发挥作用。这不仅是对经济建设的作用,也是对教育作用的发挥,对教育体制的肯定。不仅要高就业,还要就好业,这才是王道。

四、未来的路

我校从建校到如今不过短短的几年时间,但也取得了不俗的骄人战绩:我院今年毕业生就业率又创新高已连续两年达98%以上半数以上专业就业率达100% ,实现全国最高就业率。这真是一个来之不易的数据。与此同时,很多同学实现了高端就业和学习深造,这都给我校赢得了良好的口碑。这样的高质量就业率,我想是因为我们培养人才的模式契合了社会发展的需要,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了教学相长,培养出了一批批优秀的毕业生。

但是,前进的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我们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思考和解决,并且还会出现很多新的情况和问题,这都需要我们的毅力和智慧去解决。毕竟,在很多方面,国外先进的经验并不一定能够全盘移植过来,更多的是需要我们拓荒式地工作,逐渐摸索、总结出一条真正符合我院的发展道路。我相信,在学院领导的正确指引下,在各位员工的群策群力中,我们学院一定能迈上一个新台阶。我们的“大众教育”一定会培养出更多的精英人才。

“大众化”时代下的大学精神

——读《从精英向大众高等教育转变中的问题》有感

刘莹

中国大学最紧缺的资源是什么?曾经成功地策划过我国公共长假计划的资深策划人阿樱的回答是:大学生身份。我们不排除他惊人的语言背后暗含某种策划的可能,但阿樱的回答恰恰击中了人们高度关注的中国“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话题的要害。

1998年被人们视为中国“大众教育”的开始。因为,普通高校108万人的庞大招生规模,使人们有理由相信年轻一代挤高考“独木桥”的“精英教育”时代已成过去。按国际通行的统计惯例,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以上,就标志着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进入“大众教育”,超过50%则进入普及型。恢复高考20多年来,我国1822岁年龄段的大学入学率,始终保持在10%以下,连续几年的大幅度扩招,不少省市的大学毛入学率一下子就突破甚至超过了15%。

然而,在这种轰轰烈烈的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背后,大学的精神如何体现?大学精神是否会消失?这些问题值得人们去关注与深思。

所谓大学精神是一种反映大学本质的精神状态,是学校办学理念、育人方针、学术追求、管理模式的哲学抽象。大学精神是一种追求人文、追求科学、追求创新的精神,是一种追求至真、至善、至美的精神。大学精神是大学文化的精髓,是大学赖以生存发展的支柱和精神推动力。正如美国学者弗莱科斯纳所指出的那样:“总的说来,在保障大学的高水准方面,大学精神比任何设施、任何组织都更有效。”

我国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在任北京大学校长的就职演说中道,“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也”,因此凡入学求教者,必须“抱定宗旨”,“砥砺德行”,“敬爱师友”。作为把科学研究引入大学的始祖,洪堡特更是鲜明地提出了大学要保持相对独立以及学术自由、大学自治的主张。纽曼在《大学的理想》中指出:“大学是传播普遍知识的场所,其任务是提供博雅教育和从事智力训练;大学教育的目的是训练良好的社会成员,提升社会格调”。这些传统的经典大学精神,表现为始终潜心于学术,不畏权势,拒绝诱惑,科学的分析求证,严密的逻辑推演,成就了一代为整个大学共同体所共认的学者品格和精神风范,这种象牙塔的精神是大学之所以为大学而始终不变的根基。

但如果仅仅恪守一种单纯的品格或精神,而没有“入世”的策略,大学也是难以生存和发展的。当高等教育进入人人可以消费的大众化时代,人们对教育的关心和期望不可避免地与功用性的需求联系得更紧密了。那么,大学应如何既适应社会又崇尚学术,如何既为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服务的同时又能尽量避免市场化的负面效应,从而保持自己应有的独立精神和价值追求呢?首先,处理好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关系,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结合起来,形成“科学人文主义”,为培养“完整人”的教育奠定基础。其次,将传统精神和时代精神结合起来。任何时代的大学都是“遗传”与“环境”的产物,大学精神既要葆有传统又要适应时代的变革,一方面吸取传统精神的精华,另一方面在变革中注入时代的新鲜血液,形成一种务实的现代大学精神:敢于正视知识经济时代人类发展面临的现实困境和现实问题,为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案而努力,创生新的文化价值观念,引导社会走出工具理性主义和功利主义的迷茫。然后,将普遍追求和个性特色结合起来。大学精神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它有知识界所共同追求的普遍内涵,如自由、民主精神,人文、科学精神,批判、创新精神等,这些是所有大学生命力的源泉,是所有大学文化的核心。但具体到每一所大学,由于特定的历史传统、社会环境、学校目标等方面的差异,大学精神则在具有共性的同时,必然具有鲜明的个性。从一定意义上说,一所大学的大学精神应是一所学校一代又一代师生员工在不断的教学和生活实践中积淀的思想精华,是大学文化的深层要素,并集中反映出一所学校的本质和个性特点。因此,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学要培育出具有自己的特色的大学精神,就要在继承和吸收普遍大学精神基本内涵和价值观念的基础之上,着力结合自身实际特点,集纳当地文化精髓,挖掘本校独特的人文优势,并与现代精神融合后,提炼出有别于其它大学的文化精神。

大学精神作为一种高层次的先进文化,既是全体“大学人”共同认同和信守的理想目标与精神支柱,又必然辐射全社会,对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观和行为方式产生积极的影响,从而对社会主流文化的建设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开放式人文教育模式的构建

——向大众高等教育的转型

王晓燕

高等教育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中世纪的大学,以英国、德国、美国为主的大学不断转型,形成了高等教育的三项职能即:培养专门人才;进行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大众。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高等教育事业获得长足发展,改革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初步形成了适应本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多种层次、多种形式、学科门类基本齐全的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体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批高级专门人才,在国家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这个过程中,高等教育所发生的变化,一方面是精英大学扩张,另一方面是精英教育向大众高等教育转变,发挥巨大的、多样化的新作用,这个阶段的高等教育有其自身的特点:

在大众高等教育阶段,重点是强调传授知识和技巧,正常的教学逐渐通过演说进行,以讨论式教学为补充。教育更加规模化,课程更加灵活也更加容易接受。大部分学生在完成中等教育后直接进入高等教育,同时,职业训练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众高等教育阶段,学校具有综合性,它多是由几万人的学生和教师所组成的寄宿和走读相结合的“大学城”,学校的功能更加广泛,学生和教师的类型更加多样化,他们来自于各种背景,对于高等教育是什么和应该是什么持有不同的观念,恰巧是大众高等教育系统内部维持的多样性结构与相对的独特性,使教师和学生拥有适合自己学校的共同的态度和价值观。这些都是此阶段教育自身的特点。

在此阶段,开放式人文教育模式的构建是关键,它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一、改革教育方法,探索教学新模式

中国的教学方法存在很大的问题,在学生眼中好老师的标准,是讲课十分清楚、参考资料十分充足,让学生下课之后越轻松越好,实际上这是一件很糟糕的事。的确,教育真正的成功,不是教给学生是什么,而是指导他们学会问为什么和怎么办,思考如何解决问题和积极动脑处理问题,教会学习的方法,才是真正成功的教育。

要彻底改变今天陈旧的教育套路,就必须从课堂教学方法、课程内容、教育机构等等多个方面入手,改变以前的人才观,定位新时期适应时代需要的新人才观。关键是积极探索启发式教学模式,同时可适当设置跨学科课程,开设多样化的公选课,增加学科渗透、弥补学科缺陷,开拓知识视野。

二、注重人文教育,把握教育新方向

在高校人才培养中,要充分重视自然学科、人文学科、社会学科知识的平衡全面发展,不仅有利于提高整个高校教育的人文素养,而且尤其有利于改善理工科高校学生文化素质低的现状,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史功底、艺术品位,改善学生的言行举止。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理工科的高校课程设置增加文科课程,文科院校的理工科系也要适当增加人文学科的内容,以此来丰富学生的知识,启发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视野,最终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三、刺激创新意识,促进人才新发展

全面培养和发展创新型人才,必须具备以下素质条件:一是永远充满对知识的渴望,善于获取知识,有较宽的知识面;二是具备提出问题,发现问题的能力;三是具有创造思维的能力,有创新意识;这些都是一个创新人才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但是,要特别注意的是,“创新”并不等于另类,“创新”也不意味着刻意地与众不同;此外,创新也绝不是在对问题未充分发展的基础上盲目地更新,因此,提倡创新,就必须明确前提。也就是说,创新是一种能力,同时也是一种人格特征和综合素质,创新意识要贯穿人文教育的始终。

四、提高师资素养,改革教育新风貌

为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就是关键,不仅要提高其专业素养,同时要提高其传道的职能,专业课教师也必须在教学的过程中渗透人文精神,言传身教,克服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认为分割,与人文精神联系在一起,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既尊重学生的选择,又尊重教育的规律,实现人性化教育,以达到教育的理想结果。

五、发挥校园文化,增进文化新融汇

校园环境不仅是物质的环境,更是一种人文的氛围,环境对教育教学的积极与消极作用历来都是教育界专家研究的重点之一,中外教育家都十分重视环境对教育发展的影响以及环境对人的塑造。对于一个高校学生来说,环境包含了社会、家庭、学校。而学校是一个特殊的环境,它既与现实社会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使人才适应社会,又选择性地吸收社会中先进文化因素自觉地去营造学校环境,使学生在环境中得到情操的陶冶、人格的升华,并执着地为实现理想而奋斗。

在开放式人文教育中,开放式的理念显得比较新颖,但实质是把教育的核心突出强化,其中包括教学方法、意识形态、人才模式、师资构建等等方方面面的细节,而它们又都处于人文教育的总体系中,因此,在教育向大众高等教育转型的过程中,构建开放式人文教育模式就尤为重要。

也谈大学中的人文教育

张超

大学的持续扩招一方面让以往的精英教育转化为平民教育,从而让更多的人拥有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但另一方面又让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日益严峻,以至于评判大学质量的标准逐渐单一为“以就业率论英雄”。为了提高就业率,大学教育日渐倾向于职业教育培训,而朝气蓬勃的大学生上大学的唯一目的,也变成了毕业以后获得一份工作。在这种现实背景之下,人文教育逐渐被边缘化。

但如果反思大学教育的真谛,就应该明白:大学中的人文教育不应该缺失,反而应该加以大力提倡。

教育应该是“人”的教育,但是现在我们却看到它在不知不觉中放弃了育“人”的责任,消解了自己的本质,人的教育被忽略了,知识的教育、专业的教育被强化了。而教育一旦离开了人,离开了人的灵魂或人的精神,严格说来就不成其为教育。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说:“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

著名教育家杨淑子曾说:没有科技的进步,人类将永远愚昧落后,而没有人文教育,人类将堕入科技进步所带来的文化黑暗及社会灭亡的深渊。缺乏人文关怀的科学发明绝不会给人类带来福祉,正确的人文价值导向和正确使用技术的社会机制,是促进技术进步、人类进步的基本前提。同样,国外的学者也在反思大学中的人文教育,悬挂在康奈尔大学门口的校训写着这样一句话:走进这里,你将变得更加博学和智慧;从这里走出去,你将对社会和人类更有价值。”而博学和智慧,不仅仅是技能教育所能培养出来的。

所谓人文教育,是指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旨在促进其人性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以及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的教育,其实质是人性教育,其核心是涵养人文精神。这种精神的养成一般要通过多种途径,包括广博的文化知识滋养、高雅的文化氛围陶冶、优秀的文化传统熏染和深刻的人生实践体验等。且不论世界上其他知名高校,就我国的知名高校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而论,其深厚的历史积淀、浓厚的人文氛围以及教育学生对民族命运的思考、对现实社会的深切关注,无一不深深浸透了人文教育的神髓。人文教育既重视由外而内的文化化成,更强调自我体悟与心灵觉解,归根结底,它使人理解并重视人生的意义,并给社会多一份人文关怀,在根本上体现教育的本质:人与理想。那种认为大学教育仅仅是为了获得工作,是一种低级、浅薄的职业观和教育观。它没有考虑到教育对个人性格发展的影响,也没有考虑到学习经历对一个人成长过程的影响。人们所需要的除了技能知识之外,还需要勇气、诚实、力量、荣誉感、正义感等。譬如,大学教育至少应该过教育抑恶扬善,以至于“止于至善”,我们的教育应当把引导学生做一个高尚的人作为努力的方向。人文教育能使人变得更富有方向感,以至于无论遭遇什么样的困境都能应付自如。因此,指导学生广泛阅读文化经典,开设必要的经典导读课程是人文教育的重要途径,因为人类几千年来积淀起来的文化经典中含有丰富的人文教育的思想养分。

日本教育家井深大在批评当今教育存在的问题时指出:“偏重科学,教育忘记了方向,丢掉了教育的另一半。”休谟也曾说过:“一切学科对于人类或多或少地有些联系,任何科学似乎与人性离得都远,但它们总是通过这样或者那样的途径回到人性。”人文科学对社会发展起着支撑、引导和保障的作用。

温家宝总理《仰望星空》一诗可以为大学中的人文教育做最好的注脚,那就是“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我们的大学教育也应该教会学生去仰望星空,追求真理、庄严和正义。通过培养一代又一代具有良好教养的全面发展的人才来服务于国家、民族、人类的长远利益,所以,大学教育发展定位更要注重其人文价值取向。

论高等教育的社会责任

——《2009年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公报》学习心得

杨骊

在全球化时代,锦城学院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就必须了解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取法最先进的教育理念,才能在全国独立学院中脱颖而出。在学习锦城学院《国外高等教育文选》的过程中,2009年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公报关于“高等教育的社会责任”部分尤其触动我,特此把学习心得呈现如下。

2009年世界高等教育大会于75日至8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巴黎举行,会议通过了《2009年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公报》。《公报》的前言指出:过去的十年,高等教育已经向我们彰显了其在消除贫困、维持可持续发展以及实现包括“人类千年发展目标”和“全民教育”在内的国际发展目标方面的重要贡献。因此,一个全球性的教育议程就应当反映这些现实。高等教育作为构建包容性与多样性的知识型社会和促进研究、创新及创造力的主要力量,在历史上从未有任何一个时期像现在这样凸显对高等教育投资的重要性。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高等教育的定位:高等教育是一项公共事业,是一个国家构建知识型社会和促进研究、创新与创造力的基础和主要力量。

在《公报》中,教育的社会责任居于首要位置,足见高等教育对于社会的重要意义。《公报》指出,“面对当前和未来错综复杂的全球性挑战,高等教育的社会责任就是帮助我们提高对涉及社会、经济、科学和文化等方面复杂问题的认识能力和应对能力。高等教育应当引领社会在应对全球性的挑战,特别是在食物安全、气候变化、水资源管理、跨文化对话、可再生能源和公共卫生等方面形成一种全球性的认识。高等教育机构,在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的基础上通过研究、教学和社会服务等核心职能的实现,最终应增进其内部各学科间的融合,促进学生批判性思考和公民主动性的发展。这将对可持续发展、人类和平幸福和包括性别平等在内的人权实现做出贡献。高等教育绝非仅仅为了应对现实和未来世界的需要而传递纯粹的技能,更要承担起引导人们致力于构筑和平、捍卫人类权利和实现民主价值等公民道德教育的责任。”

大学是什么?不同的教育学家有不同的看法。纽曼认为,大学是一切知识和科学、事实和原理、探索和发现、实验和思索的高级保护力量,它描绘出理智的疆域。弗莱克斯纳则认为:大学不是某个时代一般社会组织之外的东西,而是社会组织之内的东西。它不是与世隔绝的东西,历史的东西,恰恰相反,它是时代的表现,并对当时和将来都产生影响。克尔把大学定义为“多元化巨型大学”,认为大学“为若干种顾客服务,不是一种。它不崇拜一个上帝;它不是单一的,统一的社群;它没有明显固定的顾客。它标志着许多真、善、美的幻想以及许多通向这些幻想的道路;它标志着权力的冲突,标志着为多种市场服务和关心大众。”博耶则认为大学是作为“公民的学院和大学”,他曾经演讲中多次提及,大学再不能禁锢在象牙塔之内,大学的学术研究与社会现实联系起来,研究成果能够服务于国家与社会,唯有如此大学才能证明其价值。我们不难看出,从古典大学观到传统大学观,还有现代大学观,教育家们都强调大学的社会责任。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大学已经从原来的社会边缘地位,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要的作用。大学已经帮助社会解决了无数的繁难问题而赢得了民众的信任,但大学在未来社会中责任更重大、更艰巨。既然大学有着如此重大的责任,那么大学应该如何在教育中强化其社会责任呢?我比较认同叶宇在《大学的社会责任:大学与社会的良性互动》里的观点,强化大学的社会责任至少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思考。

一、强化大学社会责任首先要提高办学质量和突出办学特色。大学作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基地,最首要的社会责任就是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创造出符合国家建设需要的科研成果。办学特色是一所大学明显有别于其他大学的风格或优良特点,只有当这种区别成为被广泛认同的优势时,才能构成一所大学的特色。锦城学院突出自己的办学特色、强调教学质量、重视科研创新这一系列政策措施正是对大学的社会责任的履行。

二、强化大学社会责任要以社会满意度作为衡量标准。既然高等教育是一项公共事业,那么社会满意度的高低是衡量一所大学是否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标准。社会满意度的主要指标有:1.政府的满意度。2.家长的满意度。3.学生的满意度。4.教师的满意度。5.社区的满意度。以“社会满意度”为标准,通过履行社会责任达到影响社会、服务社会和回报社会的目的,从而提高大学的社会信誉度、社会影响力和办学竞争力,进而促进大学更好更快地发展。

三、强化大学社会责任的核心是以人为本。高等教育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与教师,因此,教育首先要以学生为本,要正确处理学生与知识、学生与教师的关系,教育要回归人的生活世界,关注人的生存境遇,关注人的生命价值和意义。以学生为本的目的就是要提升学生的素质,中国大学的素质教育诞生的基本原因,也主要在于一些有远见的教育家看到了大学知识结构的片面性及其可能带来的对人的发展本身不利的影响。它们都与知识有关,同时,又不是仅限于对知识的看法。以人为本还要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切实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调动教师工作和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道德素养和身体素质。

浅析“多元化”办学

马丹丹

高等教育历来皆是社会公共品中最受关注的焦点之一。中国的高等教育在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长足发展,但面对快速发展的社会的强烈需求,高等教育仍呈现出与现代社会发展的不适应与不协调,并由此暴露出若干问题。比如,“就业难”的问题。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近几年越来越突出,这既是一个高等教育自身的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据专家说,从社会的角度看,这是一个劳动力就业市场供给不足的问题。但据用人单位的反馈,从高等教育自身看,则是一个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社会人才需求不相适应,培养与需求相脱节的问题。一年一度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进而引发了人们对教育的怀疑,对社会的不满,甚至上升到对改革的抱怨。更让人担心的是这种负面影响逐渐蔓延到义务教育阶段,一些边远地区、贫困地区新的读书无用论正在抬头,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新时期的教育发展,不仅没有缩小社会民众阶层的“知识沟”差距,反而深深地加大了这种落差。人们都说,一个不崇尚学习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但大多时候,高校、教育并没有把一个学习后的美好前景展现给百姓,我们对此需要进行认真的反思。是人才过剩吗?不是,其一,任何时候,平庸之才占据了绝大部分比例,社会对精英人才是急需的;其二,很多急需人才的行业、地区多年见不到一个大学生。是我们的政策导向出了问题,是我们的社会价值观导向出了问题,是我们的人才培养结构出了问题,是我们的机制滞后于社会发展的需求。从高等教育自身看,毕业生就业状况好坏与否与招生无关,与国家的财政投入无关,与学校的自身建设和发展无关,与社会对高校的评价无关。总而言之,与高校自身的生死存亡无关。在这样一个完全无约束的外部环境下,如何能调动高校的内在积极性去关注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去主动地进行内部结构调整以适应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从社会的角度看,越是偏远地区艰苦行业,其收入越低,发展空间越小。如此的政策导向及社会价值取向如何能调动大学生们报效祖国,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内在积极性和主动性?一些人把就业难问题归咎于前几年的扩招,这是一个最简单、最直接也最省力的推论,但也是一个草率的、不完全的推论。不是大学生太多了,是我们从政府到教育系统自身乃至全社会对孩子们的成长与发展关心太少了。

在高教大众化实践已进行多年的西方国家,其21世纪高等教育改革重点之一即是办学多样化与质量保证。今天的中国,不少孩子及其家长总会有这样的质问:社会提供的受教育机会是否能满足个人需求呢?高教规模扩展是否必然带来就业问题呢?按照马丁·特罗的理论,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又从“大众化”走向“普及化”,不管在哪个阶段,高等教育都是有限的。即使考虑到人智力能力的分布规律及各种特殊情况,距人人都能受高等教育还有相当长的路。特别是中国这样经济文化相对落后而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如果硬要凭借传统高教结构实现大众化,矛盾与问题会比现今西方发达国家遇到的更多。因此需要进行变革:一是转变教育价值观,吸取“学习化社会”概念精髓,从重学历到重学力,从重结果到重内容和过程,即重质量。二是使高等教育多样化,从划一的大学向有个性的大学发展,从封闭办学向开放办学发展。

很多学者都认为,高等教育发展采用多元化模式可使目前面临的“就业难”问题得以一定程度的化解。笔者在中国传媒大学读书的几年时间,听各方老师、教授谈论得最多的不是本校生源,而是其分属独立学院——南广学院的学生。该校是由一位致力于高等教育改革的老教师刘继南创办。从创办到发展,该校给予了学生更大的发展、选择空间,在教学思路、发展战略上都与传统思路迥异。刘校长在很多场合,都公开表示:多元化办学必然促进招生的多元化发展,给学生们更多的选择机会,缓解由一考定终身所引发的诸多问题;多元化办学可促使学校更关注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变化,满足社会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使人才培养结构更趋合理化,缓解毕业生就业压力;多元化办学必然导致办学机制与体制的多元化,不同管理体制与机制下的办学质量、效率与成本的比较,可推动高等教育向高效、求真、务实、节俭的方向发展,推动整个高等教育管理上台阶;多元化办学有利于人才的流动与激励,可促进现有公立大学向管理机制与体制的深化改革;多元化办学可促进学校与社会的融合,有利于成果的转化,知识的外延及真正符合市场机制的产学研平台的建设与规范;多元化办学可形成不同类型不同机制下的学校之间的竞争和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最终的成果也证明了此种模式的确奏效。

多元化办学如果执行得当,想必定能尽快改变高等教育体制落后于社会发展阶段的被动局面,缓解高等教育供给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推动高等教育健康快速发展。尽管改革必将带来阵痛,但却会施予民众、社会一个真正的“普及教育”契机。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读《中外大学比较及元培模式的意义》有感

大学教育质量关系着一个国家的人力资源水平,更关系着一个国家的前途未来。我国近十年,已注重向国外先进的大学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学习,观念上有了很大的改变。“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而读完朱庆之《中外大学比较及元培模式的意义》一文,掩卷长思,触动不可谓不大,在此写下自己的一点感受。

一、       课程设置

美国的课程设置,普遍重视通识教育。美国的大学教育成就令人瞩目,而合理的课程设置是重要因素。为何独重通识教育?这一点引人深思。

首先,在我国,传统的文理分科,早已束缚了人们的思维,学生进入大学,自然而然地被分到几十个不同的院系,从此各不相干,犹如被领进一个个窄胡同,其结果是画地为牢、固步自封。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现代社会已突出要求综合能力型人才,因为现代社会要解决的问题,基本上都不是单一学科能够胜任的,它需要学科间的相互补充和整合。通识教育强调知识面广,文理科的界限要打破,文科要学习理科的课程,理科要学习文科的课程,使课程设置呈现综合化的趋势。

其次,文章提到,美国大学重视通识教育,也是尊重人性的自由发展,予人宽松的空间以发现自我潜能或擅专之处的表现。文章的一个例子,麻省理工学院的学生,毕业五年以后有一半以上不再从事本专业,原因是学生的兴趣发生了变化或是社会需求发生了变化。这个例子很能说明问题!

当今的社会日新月异、一日千里,专业学习的速度很难追赶社会需求变化的速度。如果固守于每个专业的“一亩三分地”,而缺乏对专业以外知识的学习或者对知识的整合能力,那么其结果就是,难以适应社会的步伐。

通识教育更符合人性的发展。由于在传统的文理分科体制下,在高中时代,为了升学,其实大部分学生都未能明确自身的兴趣所在,或者未能真正发现自身的长处。通识教育在尊重人的自由个性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在不明细分专业的情况下,学生在综合的学习中,慢慢会挖掘出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擅长之处,从而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优势,实现自我价值。

我学院在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认识上,无疑是有着前瞻性眼光的,早已将通识与专识并重融进学院的办学理念之中,并且在大环境不具备的情况下,也有意识地进行课程设置的一些调整,注重学生的实践性,这都是我们的办学特色。只是由于整个教育体制的根深蒂固,社会上对通识教育的认知度和接受度有限,真正要打破专业的划分,实行起来则是举步维艰。

二、       教学方法和内容

关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更值得引起关注和思考,因为至少在当前,我国大学的教学方法和内容,是存在大问题的。美国大学强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上课的过程就不是简单知识的传授,而是教师帮助学生学习,教会学生自己去探索结论,而不是直接把结论告诉他,把整个过程告诉他,也就是我们的老祖先所说的,要“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

这一问题其实早已被我国教育界所认识和接受,并且也是讨论的常题。但是,实际的问题就在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无论是对教师还是学生,其负面影响都太大了。在真正实施的过程中,老师们经常发现,教师们试图通过讨论式教学的方式来启发同学的思维,引导同学思考时,对于大部分同学,给了思考的自由,学生却不知道该怎么办,经常是引而不发,无法真正开展起互动讨论式学习。或者为了完成任务,学生消极地通过网络等途径拷贝别人的结论进行应付,都没有起到真正调动学生积极性,开启学生思维的作用。这样的结果,不能全怪学生,社会环境是首罪。

另一方面,对于大多数教师来说,由于自己也是“满堂灌”教育方式下的产品,因此,在开展课堂教学的时候,教学方法还是比较呆板,比较传统,基本上还是以教师系统讲授为主,谈不上什么探究式学习。有一些教师,已经注意互动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设定一些具体的问题让学生参与讨论,通过讨论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是近几年来越来越明显的趋势。但是,为什么在这相似于发达国家教学方法的情况下,还是没能真正培养起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呢?或者说,效果并不是那么明显呢?我的体验是,教师没有能够设置行之有效的讨论环节,所讨论的内容,只是形式上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看起来不是坐着被动接受,而是“动”着的了,课堂似乎也很热闹,实则没有真正引起学生讨论的兴趣或思想的共鸣,学生不是从内心深处自觉的参与探讨和思考。还有的情况就是,教师所设置的问题不太符合学生的实际,或者针对性不够,或者大而无当,或者突兀而超出学生接受范围,总之,都不能达到真正的目的,收到预期的效果。所以,教师如何设置有意义的论题,如何行之有效的贯彻讨论式学习,也是需要花力气去探索的。

北京大学老校长蔡元培先生说过,大学的精神,就是“独立之思考,自由之精神”,这也许就是“元培计划”得名之由来,也是“元培计划”秉承的精神理念。当下,北京大学正通过“元培计划”来为中国高校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积极向国外大学的先进管理模式和教育理念取经。我想,不应该仅仅是北大,中国的高校都应该行动起来,探索适合自己的改革模式,向一切先进的东西学习,“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因之,国家有幸,人民有幸,未来有无限的希望。

独立学院教师应具备的创新意识

聂敏

中国的希望在于教育,教育的希望在于创新,创新的希望在于教师。

众所周知,世界上一流大学绝大部分都是私立大学。国外私立大学创造了他们的辉煌,中国的独立学院如何跻身于中国,乃至世界高等教育的行列,不能不引起人的思考。独立学院发展的核心在于提高教育质量,而高校教师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核心和主体,是独立学院发展的中坚力量。

一个大学,可以没有大楼,可以没有图书馆,但是不能没有智慧的教师。只要教师在,高校的精神就可以得到传承。在新形势下,高校最需要的就是创新型教师。创新型教师的培养是应对知识经济挑战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是实施创新教育的根本。在创新教育中,教师是关键,只有教师转变了观念、提高了素质,创新教育才能落到实处,才能从根本上突破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瓶颈。创新型教师应具备以下的素质。

一、多元化的知识结构

当今社会新知识、新信息不断涌现;另外科学技术的发展呈现出既分化又综合、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局面。高校教师如果没有广博的知识底蕴,就会在教育教学中处于被动地位。教师在精通本学科知识的基础上,还应掌握多学科的专业化知识,并且还要具备将这些专业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力求由“单一型”转为“复合型”教师,从而适应现代社会不断变化发展的需要。教师的知识需要由封闭性转为开放性,不要受教材内容的束缚,应不断吸收新的知识,向学生传播本学科最新的知识、信息,让学生了解本学科的学术动态,从而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奠定基础。

二、创新教学能力

高校创新型教师以自身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在创新教育方面进行探索和创新,善于汲取最新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将其积极地融合到教育、教学、管理中,促使学生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引导学生大胆实践,以行之有效的新的教学方法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此外,他们是学生创新的示范者,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营造创新教育的氛围,能言传身教地带动学生养成主体创新意识,形成创新人格。在实施教育创新过程中,创新型教师的作用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还要在学生的创新教育中起到积极的引导和示范作用,自觉地将知识传授与创新能力的培养相结合,并善于捕捉和发现学生创新思维的闪光点。

三、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

高校教师要全面认识教学课堂的职能,即教师并非是知识的二传手,学生也不是知识的存储器,课堂教学应是一个互动的,教学相长的过程。在教学内容上要多提出一些有探索性的问题,让学生体会探索新知识的过程,利用逆向思维、发散思维捕捉创意。在教学方式上,由传统的单一的“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转变为启发式、互动式、自学式、讨论式等多样性的教学,彻底改变单调的、单向的一言堂式的教学方式,努力营造一种严肃活泼的、互动式的教学气氛。在教学方案上,能够根据学生个性的差异、内心需要、认知水平、兴趣爱好等来设计,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在教学手段上,要积极主动地开发优质课件和掌握教育资源,通过多媒体教学、网络化教学,扩展教学的深度和广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热情。

四、终身学习的态度

在知识经济时代,终身学习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随着学习的概念和范围日趋扩大,知识更新的速度加快,学习不再是学生的专利,教育也不再是教师的特权。教师的任务不仅是教,更重要的是学。高校教师只有爱学习、不断学习,只有从“教的专家”转化为“学的专家”,始终站在学科发展的前沿,才能使自己站得高、望得远,并有所突破和创新,跟上时代的发展,也才能配为人师。创新型教师是高校进行教育创新的关键。教师要严谨笃学,与时俱进,加强学习和科学研究,不断提高创新能力,成为热爱学习,学会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楷模。教师不仅要传授已有的知识,还要身体力行,通过科学研究去探索、创造新知识。

教师是大学的核心,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决定着高等教育质量的优劣。教师创新力决定着高校的办学市场竞争力,培育和提升教师潜在、持久的创新力,就是高校健康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如何培养一支高水平的创新型教师队伍,既是实施创新教育,培养高质量的创新人才的关键所在,也是一所大学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做一个E环境下的新型教师

吴治刚

人要走进知识宝库,是一辈子的事情,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我们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了。网络教育,给了我们一把学习的钥匙。这是一把增长知识才干和提高思想素质的钥匙。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了信息社会,世界已经开始全面信息化、全球化。所以,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我们教师必须首先牢固树立信息化、全球化的思想,积极参加培训学习,紧跟时代脉搏,做一个E环境下的新型教师。通过阅读《他山之石》和《高等教育的三个阶段》,我收获很多,体会深刻。具体想就有关网络学习浅谈几点体会:  

一、在降低成本的同时保证质量
   大家知道,经济发展状况可以促进教育的发展,影响教育的规模。一般地,教育受经济的影响是从二个方面展开的。一是从教育设施上,教育技术和设施的改良,提高了教育的效益。二是从教育的规模上,麦克风和音响可以让几百人聚集在一起上课。但是,这种教育模式实践证明是不可取的。网络学习可看做是一种在教育领域内扩大劳动规模的典型形式,劳动力因素(教师)被网络所替代,并不意味着教师作用是多余的,相反,作为指导者的教师或设备维护者,其作用也在逐步提升。

二、自我决定学习时间和地点
   网络学习不是让学生,而是让课堂从一个地方转向另一个地方。这种学习方式下适应了成人的特点,它为学员节省了很多时间。比如,我们现在的培训就可以通过网上课件自由回家抽时间进行网络学习。

三、按需进修

网络学习最大的特点是成人能根据自身发展需要进行选择性地学习。在网络社会中,人的学历已不显得多么重要,替代的是人的学术水平和真实本领。一个人在工作之余要不断地了解新技术,掌握新技术,网络社会需要的是有多个学位、多张资质证书的人才。网络学习还有一个特点是每个学员能与优秀教师开展互动。传统教育中教师在课堂中与学生面对面讲课,教学质量很大程度依赖教师个人的素质和能动性。然而,好的教师是极少的,如果教师缺乏能动性或素质不高,传统教育的优势将消失。远程式学习中,每门课程一般由优秀教师主持(现在多数采用课程主编与主讲教师合一的模式),教师在教学中能把握好课程的精髓。学员在选择课程的同时也选择了教师。

网络学习对我们教学观念,思想模式的转变很大,在传统教育模式中,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通过讲授、板书及多种媒体的辅助,把教学内容传递给学生或灌输给学生。老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宰,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在这样一个模式下老师是主动施教者,学生是被动的外部刺激接受者即灌输对象,媒体是辅助老师向学生灌输的工具,教材则是灌输的内容。表面上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但这是一种被动的参与。它的优点是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有利于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与控制;但是它存在一个很大的缺陷,就是忽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能力的培养,不能把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很好地体现出来,学生缺乏主动的思考、探索能力,其自主性、积极性难以发挥,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创造性人才的成长。

在信息时代,教师既不会被技术所替代,也不应该再作为传递知识的权威。教育技术的发展永远不会替代教师角色,教师之所以是教师,在于教师能在智力、情感、个性、精神和人格等方面全面培养和塑造学生,教育的根本特性是以人育人。有了信息技术,教师将会从广播知识的繁重任务中解脱出来,有精力和时间真正进行以人育人的活动。现代教育技术进入到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由原来的处于中心地位的知识权威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合作伙伴、设计者、开发者、社会文化的诠释者、教育的研究者,更多关注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和开发。特别在网络环境中,教师会自然而然地专注于对信息教学系统的设计、监控、研究和评价。在信息技术的环境中,学生应该被看作为待点燃的火把,学生地位应该由被动的知识容器和知识受体转变为知识的主宰、学习的主体,成为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知识的积极建构者。

夜深人静时,我坐在电脑前,登上网络,已成为多年来的一种自然习惯。网络像一本磁力很强的教科书,里面共享信息内容丰富,各类课件制作精良。网上资源中,不只是知识的储存和播放,更为我们提供了旨在提高实践能力的诸多方法。而且,这里有着良好的互动交流的学习氛围。比如在线答疑、教师论坛等栏目,让我们的协同学习和自主学习相得益彰。

对知识的贫乏,就会产生对知识的无知。一位名人说:“认识到我们知识上的不足,便向成功走了一大步。”懒汉最容易做出的辩解,是没有时间学习。其实这不过是一种托辞罢了。有一个著名的“三八理论”说,八小时睡觉,八小时工作,这个人人都一样,非常公平。但人与人之间的不同,在于业余时间怎么度过。

当今社会的生活,丰富多彩。人们选择生活的方式,也变得千姿百态。就说网络吧,有人借助这一现代科技手段,学知识,用信息,长才干,出成果,助推了自己的事业。可是也有不计其数的人,把大好时光“网”费了。有的长期沉溺于虚拟的“网恋世界”,有的彻夜迷失在所谓“新新人类”的网络游戏之中,有的热衷于与天下网友“狂聊”得天昏地暗,有的甚至“借网”实施各类违法犯罪。这些不是网络本身的错,错的是“入网者”把握不够好。我把网上学习当作了一种生活方式。再忙再累,每天都要抽点时间浏览网络,或调阅课件,或与人交流,或完成作业,或自我检测,或搜寻信息。网络学习的关键还在与相互的参与。现代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强调自主学习和讨论式的学习,网络就给予了我们这样一个机会。

论赏识教育在大学教育中的运用

——读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开学日的演讲有感

蔡郎与

阅读完众多经典之后,发现真正要把教育当做一门事业,我还需要学习很多教育理念。在这次的选读中,让我最有启发的是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开学日的演讲——《未来就在你们自己身上》。这篇文章短小精干,却字字珠玑,娓娓道来。奥巴马在这篇演讲稿中提到,教师的责任在于激励、启迪、督促学生学习。我想这点是特别值得学习的,针对我们锦城学院、三本的孩子,这点尤为重要。下面我将结合这篇讲话稿和自己的体会谈谈我的认识。

一、       赏识教育的内涵和意义

我认为赏识教育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是去寻找受教育者身上的优点和进步,加以鼓励、赞赏,使其产生巨大的学习动力,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健康快乐地成长。

这种教育方法,对三本的孩子尤为重要。他们经历了高考失利,自信心受到严重打击,但并不能说他们以后的就没有潜力。实际上,从生命科学的角度看,每一个孩子都拥有巨大的潜能,但在生命成长过程中,难免有自卑情结。“赏识教育”可以满足一个人内心深处的需求,它使受教育对象的生理和心理产生快感,在乐中学、在乐中做,因而能激发出巨大的潜力。因此,作为老师,要懂得欣赏和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对学生的任何一个特长都要肯定,帮助其树立自信心,并正确引导,使学生多种多样的才能和天资得到充分的发展,让每个学生的潜能都得到充分发挥。

青少年学生正处于生理、心理变化的关键时期,此时尚未形成独立的自我意识,同时非常在乎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因此,由外到内的正向激励能满足学生内心的积极因素,形成肯定自我的意识。这种肯定自我的多次沉淀,就会积累孩子的成功感,就会树立成功的信心,这对青少年的成长至关重要。这种由外到内“你能行”的环境就能内化为“我能行”的积极行为。

二、       我们应该怎么办?

我认为要想做到赏识教育,必须从细节入手:

首先,要记住学生的名字。卡耐基认为:“人们极重视他们的名字。语言中最甜蜜、最重要的声音莫过于他人呼唤自己的姓名。”每个人都不能容忍别人对自己的忽视,都渴望别人对自己的接纳和关注。大学生都有对成熟的强烈追求和感受,同时也渴望他人能给予自己成人式的尊重。教师能叫出他的名字便是一种肯定,一种鼓励,会让他感受到自己在教师心目中的地位。这种内在的动力会促使他主动追随教师,记住学生的名字不像我们想的那么难,可以在课间与学生交谈中询问,并谈论一些姓名的由来、意义等,再结合他的长相、神色等特点更便于记忆;也可以通过课上活动了解。总之,只要留心一定会记住更多学生的姓名。这样做也许会花一些心思,但是它可能会胜过引经据典的说教,会让教师在课堂上思路如泉涌,教师会体会到这种付出是值得的。

第二,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法国天才雕塑家罗丹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每个学生不论是好学生还是差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每个人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他是独一无二的,是为了发展和实现自己的潜力而来到这个世界上的”。几乎每一个教师都有同感。刚开始上课学生们听讲很静,越往后就越不同了,因为同学也在期待教师去发现。教师这样做了,学生便信心倍增、积极活跃,努力发挥自己的长处配合教师,而教师也受到鼓励,从而以饱满的热情来工作,形成良性循环;教师忽略了,学生便渐渐失去信心不再努力了,课堂状态就越来越差,这也直接影响到教师的情绪,于是形成恶性循环。

赏识的实质是承认差异。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不会责怪牡丹为什么不香,梅花为什么不如牡丹花朵大,也正是它们各尽其天性,才有了这万紫千红的世界。教师面对不同专业、性格迥异的学生也不能用同样的标准去衡量,比如:艺术类学生多外向活跃,理工专业的学生多沉静内向,教师应针对其特点去挖掘各自的长处,给予肯定、鼓励,让他们发现自我,超越自我,才能使学生各尽其能,成为不同领域的人才。或许不是每个学生将来都会成为一棵大树,但如果他是株小草,肯定会是那尽绽绿色的一株。大学课堂多以教师讲授为主,不利于教师发现学生。为了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可以适当增加学生活动的次数。比如,根据所学专业,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上台演讲等活动,增进师生的了解和沟通,为教学创造一个和谐的人际环境。

人们对教育有一种误解,就是以为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提出被教育者的不是。就是不断敲打,其实与赏识相比,责怪、批评是很不恰当的一种方式。因为,即使它使学生有所改变,那也是屈从于外力时所做出的外在改变。这种改变很难内化,在外力消失的时候就会故态重现,它还容易引起师生间的相互仇恨,形成敌视的僵局,不仅如此,学生还会从教师的批评中学会怎么去批评别人,这样,批评的危害更加难以估量。赏识教育实际上也不是忽视学生的缺点,该指出的问题要及时指出,这是不能含糊的,但是要把握适度分寸,要实事求是,学生的成长毕竟是学生自己的事,他们身上的缺点,只有依其自身的积极因素去克服。

“数生十过,不如奖生一长”。人的天性中最深切的动力就是渴望做一个有影响的人物。懂得满足学生这种渴望的教师,就可以得到学生的拥戴,就有可能得到学生“士为知己者死”的回报,那还有什么不能解决的问题,不可以改变的人呢?

浅谈高等教育

——《关于高等教育的三个阶段》阅读心得

肖媛媛

21世纪国际高等教育发展有何趋势,有学者概括了六大基本趋势,这六大趋势是:(1)高等教育与产业界以及整个社会生活的关系将越来越密切。高等教育与政府的关系和在未来与企业界乃至整个社会生活的关系所以会越来越密切,主要在于高等教育在社会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高等教育已从社会的边缘逐步走向了社会大舞台的中心。(2)高等教育将进一步向大众性和普及性的方向发展。一个国家的高等学校适龄人口入学率在15%以内为精英教育,15%-50%为大众教育,大于50%以上为普及教育。(3)高等教育由单一系统向多元系统转变,仅靠正规的高等教育系统,已不能满足社会对高等教育的广泛需求。传统的高等教育及其观念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现代的“大教育”体系和“大教育”观念已开始并将在未来的世纪居于主导地位。(4)高等教育经费主要由政府负担将转向更多地由社会和受教育者个人负担。高等教育私有化的国际性浪潮必将给21世纪各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带来深刻的影响和变化。(5)高等教育将日益国际化。早在古希腊时代,高等教育就具有了国际性;在21世纪,正在进入一个新的高等教育的日益国际化的时代。(6)高等教育将更注重人文及宽广知识的教育,培养更为全面发展的人。注重人文教育,注重基础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培养更加全面发展的人才,正在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种普遍趋势。  

当前国际社会对高等教育改革的基本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高等教育多样化、特性化的发展趋势;二是高等教育课程改革的综合化发展趋势;三是高等教育产学合作化的发展趋势;四是高等教育改革国际协作化的发展趋势;五是高等教育向终身化方向的发展趋势。有学者指出:“世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显示,从经济增长到人的发展是面向21世纪的教育必然趋向”。人们普遍认为:当前世界竞争的焦点集中到经济舞台上来。国际竞争,实质上是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和人才素质的竞争,是教育的竞争。为了取得经济的优势,许多国家都把经济发展的重心放在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人才素质上。21世纪的经济、科技、文化以及整个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也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仅仅从经济增长视角看待教育的功能和价值具有局限性。近年来,世界发达国家正在改革着为经济增长服务的教育模式,逐步从经济增长的教育模式移到人的发展的教育模式上来,主要特点是从偏重知识、智能的教育到注重年轻一代基本素质和综合素质的发展。  

高等教育的本质在于促进人的发展。一切为了人的发展和全民族素质的提高,是高等教育在21世纪的必然走向。这是因为在未来推动经济增长的各要素中,人力资本将代替目前的资源和资本,决定着各国在经济竞争中的地位。能否提高人的素质不仅关系到高等教育的未来,而且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所以说:素质教育是21世纪国际高等教育的主导趋势。  

锦城学院正处在蓬勃发展的时期,应该多多借鉴哈佛等国外高校的办学管理经验,取其精华,学以致用,并在此基础上发挥出锦城的办学特色。而作为锦城学院的一员,更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事情,兢兢业业,发挥自己最大的效用,除了传授给学生专业知识以外,要注重素质教育,培养出对社会有用的以应用型为主,研究型相结合的人才,真正做到“止于至善”。

高等教育大众化后的学习与就业的辩证思考

王光阵

马丁·特罗关于“高等教育入学者占同年龄人口的比例,以15%50%的具体数字为指标,把高等教育划分为精英、大众、普及三个发展阶段,明确而且综合的把握,并鲜明地说明了高等教育体系的结构和特征——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到普及教育三个阶段。”数字的经验判断已经被很多学者在质疑,这里我们姑且不论数字的准确性,根据其论述,我们在思考高等教育发展的背后逻辑的同时,也会认真对待每个阶段形成的特定的教育模式依然会被斜裹着进入下一个阶段,也就是说,我们今天的高等教育已经形成三个阶段并存的局面,因此,如何辩证地思考当今形势下,各种教育形态的地位与作用,以及如何形成正确的错位竞争态势恰恰是我们锦城学院需要高度关注的。

传统的精英教育阶段,读书是为了塑造统治阶层的心智和个性,为学生在政府和学术专业中充当好精英角色做好准备,在大众高等教育阶段,高等教育依然是培养精英,但这是一种更加广泛的精英群体,包括社会中所有技术和经济组织的领导层。重点从塑造个性培养转向更为专门的技术精英。在普及型的高等教育机构中,其主要是加大整个社会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适应新的社会转型的需要,它的主要目的是提高人们对迅速变化的社会的适应能力。

但是,我们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却在大众化普及化过程引来非议阵阵。《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目标,具体包括: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0%;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毛入学率达到40%;具有高等教育文化程度的人数比2009年翻一番。40%是个什么概念,距普及化的高等教育阶段也只是10个百分点的差距,但这一进程中,我们似乎听到了关于高等教育质量下降,读书难以学到真本事,就业十分困难,“读书无用论”的声音。教育部门公布的2009年的就业率数字高达87%,但是公众对此并不买账,不少大学生现身说法,揭开了“被就业”的就业秘密。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不仅专科生、本科生就业不理想,研究生就业也不容易:不读研究生找不到好工作,读完研究生,工作还是难找。十几年寒窗苦读,还要花掉父母大笔血汗钱,结果就业如此之艰难。实际上暴露出当前高等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甚至是深层次的问题。高校扩招是不争的事实,据报道不少学校研究生招生规模已经超过本科生。大学生的绝对数量是上去了,但是由于师资队伍建设与生源质量没有同步跟进,大学培养质量难以保证。

这样的高等教育大众化不值得炫耀。为什么高等教育普及化一定会导致高等教育质量下降呢,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们传统的精英教育模式,从教学思想到教学方式上都没有进行新的改革,我们看到的是教授依然用最传统的方式面对急剧扩招的研究生,质量的下降肯定在所难免。我们似乎看到,教育质量降低的根本原因并不在于扩招,而是在于教育的目的产生偏差,我们无法认清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何种类型的人才,如果我们无法对教育机构进行准确分类,我们如何评价其培养模式和体系呢?

由于目前大学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之间存在结构性失衡的矛盾,导致大学生往往没有从事与其学历相适应的工作,所从事的工作技术含量并不高。这是因为,我们的高等教育定位不准确,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们清楚么?我们如何培养这样的人才?我们知道么?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上如何进行创新?不思考这些关系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我们如何确保我们培养的人才是社会需要的呢?中国的各行业的发展难道无法把几百万的大学生融入消化进去么?不是,原因是目前高校的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产生偏差,传统的教育模式培养的人才如何能适应新的经济发展需求呢?这种大学生过剩,是在是一种结构性的过剩!

臆想未来普及阶段的高等教育

范美俊

当下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各种期待或种种非难,都必须要尊重中国现有高等教育的基本状况,才有可能有实际的启发和帮助,否则就是无济于事的牢骚而已。

现在,衡量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水平,“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是一个重要的指标。是指一个以在校生为分子与以18-22岁适龄人口为分母的比例。该比例反映了一个国家提供高等教育机会的整体水平。国际以“毛入学率”为标准将高等教育划分不同的发展阶段:“毛入学率”在15%以下,为高等教育的精英阶段;“毛入学率”达到15%以上,称为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阶段;“毛入学率”超过50%,称为高等教育的普及阶段。

中国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现在大约为23%多,显然,还处在大众化的教育阶段。但是,随着国家经济条件的转好和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增加,更多的适龄人口进大学学习将是不可避免的趋势,中国如英美等发达国家一样进入高等教育的普及阶段也将不可避免。现在国家每年的教育经费的目标是GDP4%,但是多年来根本没有实现过,教育的投入不足导致教育资源的短缺和招生规模的受限制。

就我的个人理解,未来普及阶段的高等教育除了几乎人人都可以有机会上大学外,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调整也是必然,各高等学校将明确自己的办学方向,高等学校的错位竞争将会白炽化。那种从北京大学到某些专科学校的法律专业,其培养目标、教学大纲、就业渠道都差不多的情况将得到改变。而且,未来的高等教育并不说明北京大学的毕业生就一定比专科学校的毕业生的就业更高端、收入更好、社会地位也更高,以后的办学还是以人才的水平和成就来说话,过去那种大学等级森严的重点、一本、二本、三本、专科的牌子统统都将被淡化,个体的人将得到尊重。

未来普及阶段的高等教育的办学和教学,也将发生一些方向性的变化趋势,笔者臆想出三点:

第一,学科的专业性将下降,通识教育将成为培养全面素质的人的重要课程。约在10余年前,有人就在哀叹:现在的大学生的专业性越来越差了。为什么会出现这个情况,一是不少学科往往停留在知识性的介绍和完成作业的水平上,没有实际参与本学科的社会实践;再是不少学生对自己的专业性没有足够的信心,随时做好了改行打算。从现在的大学教学的课程看,两课、外语、计算机、体育等课程占据了很大比例的学时。这些课程当然是一个人成长所必须的,特别是两课对正确的世界观、政治观的形成有很大帮助。而某个学科方向的专业课程也有不少的基础性的专业课程,要想在大学阶段成为一个专门人才确实有些难度,更需要后天的学习与工作实践。因此,如果在大学阶段形成了全面的修养并形成学习的能力,比如文科学习一些理科课程,理科学习一些文科课程,文科理科、工科都学习一些艺术课程。这对专业的未来发展是很重要的,大学教育的任务是专业基础上的“宽口径、厚基础”,未来的教育专业性不强依然不会改变,但是人的素质会更高。

第二,课程将更为实用,甚至按照人才岗位的需求订单培养人才。教育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生产,学校向学生提供服务,为社会提供产品——学生。学生是教育产品的最终及最重要的产品,质量是关键。而人才的质量是指在符合教育规律的前提下,教育产品满足潜在实际需要的特性的总和,具体指标如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等标准。那种通才性的、不特定领域的人才,如一些什么领域都要去评论和指责的愤青,但是什么评论都没有专业性的人将减少。以后的社会分工还是存在的,但是即便是扫地的人,也具有相当高的专业科技水平与个人素质。从这个角度讲,未来的人才往往是定向培养的,专业性更强,而不是现在过剩经济和人才的买方市场的出现,使很多“合格产品”不能进入市场发挥作用。

第三,各种开创性人才的培养模式的形成。前两点都是说如何成为一个如何被某些岗位需要的专门培训,还是比较功利和实用性的。比如,学汉语言的毕业后,文秘、作家、宣传等岗位就是预期的就业岗位。而在未来,有些专业可能并不专业,会成为一个基于某个学科基础的异想天开实验,一些老师与学生共同进行各种创意训练。如同美国的黑山学院,他们实验性的艺术实践,开创了艺术的全新天地。现在的麻省理工学院也有尼葛洛庞帝等人物领导一些创意小组,做一些异想天开的实验。说不定他们就会开创新的产业未来。这种教育是发展性的、创新性的,并不没有既定的培养标准。可能失败,但是一定要实验。

未来的普及型高等教育是服务型、非功利性的教育,不存在学费的压力和学校衙门般的官僚主义。教学将实现孔子所提出的“有教无类”理想,每个人都将找到适合自己的大学、专业和工作岗位,招生、教学和就业都将更人性化,高等教育不会现在的一刀切。也不会是专业、兴趣、岗位的不对口,不会沦为“经济”的婢女或是找工作的“利器”。因为,以后的适龄青年都有受到高等教育的机会,在大学里和社会里每一个人都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使自身的兴趣特长得到充分发展,实现马克思所说的人的彻底“解放”。

当然,这是一种臆想的理想状态。

编辑:杨 骊

校对:王 韬

报:相关领导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