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top
首页 >> 教学管理 >> 教研活动 >> 正文

文学与传媒系教研活动专题简报19

来源:     更新日期: 2015-03-03   点击量:

 

冒险与自我建构

——记观摩《公平与正义》教研活动

缘起

六月初的某个深夜,文传系所有青年教师都收到一条手机短信,这是系主任毛建华发的,他推荐教师们去网上观摩哈佛教授桑德尔的名为《公平与正义》的系列讲座录像。毛建华主任对大事小情的思考深度和工作的认真负责程度都可见一斑,他对教学教法的重视和提携后进的心情都让文传系的青年教师们深受感动。

其实在此之前,文传专职教师群就已经推荐年轻老师们看这个讲座了,只是都是以零散的个人方式进行,大家的讨论也是零零星星、点点滴滴的,没有形成气候。经过毛建华主任的这一推荐,大家开始有意识地、有目的地仔细品读哈佛大学哲学教授桑德尔的讲座,并结合自己的实际深入地思考互动教学等若干问题。随后,文传系教研室组织召开了网络会议,全体专职教师就桑德尔教授教学进行了一系列的热烈讨论,从而拉开了文传系教研室的又一次集体教研活动的序幕。

对话与独白

《圣经》中有一句话:“我们成为一台戏,演给世人观看”。很多老师站在讲台上滔滔不绝之际,发现下面的同学已经神游太虚了,这时候就觉得这句话完全是自己的写照,只不过主角变成了老师一人而已,觉得自己就是那个唱独角戏的人,孤零零地被置于舞台之上,甚觉悲凉。沮丧之余,难免会有所怨怼,认为自己的辛勤劳动不被人承认,甚至恨不得借给学生一双双“慧眼”,能够让他们欣赏自己的好。

看了桑德尔的讲座以后,我们才幡然惊醒,“独角戏”的原因不在于学生的浑浑噩噩,而在于自己一味“独白”的表演方式。桑德尔的整个系列讲座虽然讨论的是大家觉得头疼的“哲学问题”,而且还是一直都讨论不清楚的难题,但是整个容纳一千多学生的罗马式礼堂并不会让人觉得沉闷。究其原因,就在于桑德尔运用了很多手段,比如案例导入、提问、诘问、幽默的语言、丰富的肢体语言等平等交流的手段,学生基本没有时间走神,而是深深地沉醉于其中。他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指挥者,而是一个循循善诱的引路人。其实早在两千多年以前柏拉图就在其著作《斐德若篇》中就讨论过“对话体”和“独白体”在接受中的不同作用,批评不顾接受者“独白”的写作是“哑口”的,只有“对话”才能影响接受者的心灵。当然柏拉图的话并非绝对真理,虽然在我看来,“对话”与“独白”没有孰优孰劣高下之分,但确实有适用场合之别。面对济济一堂的教室,如果仅仅是用“个体偶在的喃喃自语”是难以唤醒听者的心灵的,“平等积极的对话”才更能达到心灵交流的目的。

争论与思考

笛卡尔以“我思故我在”而确立了人类思考之于存在的本质意义;而伏尔泰的一句“我不同意你说的话,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则昭示了“异见”存在的合法性。真理往往是越辩越明的,在争论中引发思考,在思考中接近真理,然后据理力争,这才是一个良性的循环链条。

我们在观看桑德尔讲座的时候不难发现他从不会预设一个标准答案来让学生被动地接受,而是以一种近似于“苏格拉底的方式”——不断地诘问、应答、反驳和再追问——在课堂上挑动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他之间的争论,进而促进学生的思考,并得出自己的结论。

前任公正课教员,现任教于耶鲁法学院的Jed Rubenfeld则说道:“他是我所见过的最优秀的教师。他很有才华,可以不着痕迹地让一个讲座变得平易,并且接近苏格拉底式的讨论。”

这门课程同样提及与探讨了许多当今社会的热点话题,例如同性婚姻,反歧视运动,爱国主义和人权。同时,桑德尔教授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看待貌似熟悉的矛盾的全新视角。他认为通过思考这些当下的道德窘境,找出我们自己在想什么,为什么这么想,可以使我们可以成为更好的公民。

前任公正课教员,现任教于斯坦福法学院的Kathleen Sullivan 说:“(Sandel)可以在如此庞大的教室里很有效率地进行引导,像一位指挥挥斥方遒。他所制造的道德窘境十分尖锐,以至于惟一的解脱途径就在于思考。”

帕斯卡尔也说“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因而,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

人啊,认识你自己!

传说德尔斐神庙刻有一句箴言,由于该地是普通人难以到达之所在,所以阿波罗派了狮身人面的女妖斯芬克斯来传递,方法就是让路人猜一个奇怪的谜语“什么东西早上四条腿走路,中午两条腿走路,晚上三条腿走路,腿越多越软弱?”当这个谜语众人都无法破解的时候,引起轩然大波之际,哲人俄狄浦斯出场了,并直接端出了谜底——“人”。柱石上那句“人啊,认识你自己!”的箴言由此传遍天下,并成为一个永恒的哲学话题。其实人的一生就是一个逐渐认识自我的过程。

在第一次课上,桑德尔建议学生们阅读亚里士多德、洛克、康德、穆勒等等哲学家的著作,并举一些当代的有关政治或者法律的争议事件,借此提出哲学上的问题,将辩论何为平等与不平等、反歧视行动、言论自由与攻击性言论、同性之间的婚姻、征兵等等现实问题。他还阐明这样做的原因不仅仅是为了让这些久远且抽象的书生动,更是要在哲学层面上弄清楚一些日常生活中习以为常的问题。

看罢整个讲座,令人印象最深刻、也是最让人震动之处莫过于桑德尔对学生的告诫:“冒险来自于这样一个事实:哲学教化着我们,也扰动着我们,它使我们和本已知的事物产生矛盾,这很讽刺,这门课程的难度正在于它在教一些你已经知道的东西,它使我们一些本来毫无疑问的熟悉事物一下子变得陌生。在刚刚开始的那些趣味却不乏严肃性的虚构事件就起到了这种作用,这些哲学书也有同样的力量,哲学使我们原本熟悉的东西变得陌生,它不是给我们更多新信息,而是给予我们另一种看待事物的方法。所谓的冒险就是一旦那些熟悉的东西变陌生了,它们就再也不会和以前一样了,自我认知就像一个迷路的旅人,无论它多么混乱或者不安,你已经不能再想它了,这个过程困难却又不得不全身心投入,道德和政治的哲学就像个故事,你不知道它会将你带向何方,但你清楚地知道,这是关于你的故事,这是个人的冒险。”这里,桑德尔没有像一般的教师一样一味鼓吹其所授学科的重要性或者有趣性,也没有片面地夸大其难度,更没有将其随意拔高到一个难以企及的高度,他只是很平静、很真诚地告诉学生们,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这是一段冒险的历程,它会使人们熟悉的事物凸显陌生感,甚至让人陷入迷途而难以自持。

冒险征途中那些陡峭的山崖、绮丽的云霞、无边的风景最终将融入个体的认知和体验,形成想象与思考,人就是在这样与周遭世界相遇过程中,在冒险艰难中建构真正的、独立的、完善的自我。而这,正是当代大学教育所应达到的目的。

让我们唤醒无尽的求知和推理,看看它会将我们带向何方?

                                               (朱亚铮)

(文传系教师观摩《公平与正义》网络会议记录见附件)


培养技术型文科人才  筹建信息技术教研室

——记文传系信息技术教研室筹备会议

毛建华主任一直大力倡导泛媒体时代技术文科的重要地位,因此,为适应我系中国语言文学教研室、传媒教研室对各类技术的需求,在系领导毛建华主任、黄学彬副主任的带领下,于二〇一〇年七月七日召开文传系信息技术教研室筹备会议。参会领导有:毛建华主任、黄学彬副主任。参会人员有:王光阵、吴治刚、王贵宏、胡俊、郑伟、蔡锦成、林燕。

在信息技术教研室筹备会议上,毛建华主任重点强调了关于信息技术教研室成立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强化文传系“技术文科”的战略定位。毛主任认为,当今时代是一个泛媒体时代,过去只有大众传媒才有能力和资格对外传播信息,今天,任何一个企业都有自己的传播平台——企业网站,任何个人都有自己的传播平台——博客,大量基于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产生的职业出现,文传系要培养泛媒体时代的文字采编人员,学生必须要具备使用各种新软件及办公硬件的能力。培养技术型文科人才恰恰是当前教育行业最前沿的课题,文传系的各位老师必须统一认识,为文科学生插上信息技术的翅膀。因此,毛建华主任提出,今天我们文传系的重大课题就是如何培养适应当今社会的技术型文科人才。当然,这一课题不是一时能够解决的,我们成立信息技术教研室的目的就在于此。我们的信息技术教研室将面对的难题是,如何把握文科学生对技术的需求的程度?我们如何调动大部分同学对技术的兴趣,通过技术的提升从而增强我们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我们如何利用我们的各位老师的教学实践,编制适应当前文科教育的计算机类的技术性教材?毛主任一再强调,我们打造的技术性文科一定要适应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我们文传系编制的技术性教材一定是适应文科的教育。这就是文传系正在酝酿新的突破、追求新的超越。

文传系副主任黄学彬老师在总结发言中谈到,目前,文传系共开设技术类课程7门——初级技术课程两门:计算机基础、电子文档制作;中级技术课程两门:网站制作基础、界面设计;高级技术课程两门:网站设计与制作、网络传播,共分3个层次。黄主任对上学期技术类课程的讲授情况进行总结并提到,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与教学能力上都与我们期待的技术性文科的定位有一定的差距,我们的专兼职老师的教学方法有待提高,在教学内容上一定要强化技术文科内容,技术不能过深,否则学生会陷入技术的泥潭,我们一定要通过适合技术文科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掌握技术,使用技术,为我所用。

黄主任对担任技术课程的老师提出:在假期期间,要完成教学大纲,通过对教学大纲的不断完善,顺利实现技术性教材的撰写工作。

最后,黄主任就技术性课程的教学方法与各位老师进行探讨,黄主任提出,目前有很多成熟的教学方法可以借鉴,并重点向大家推荐以下几种教学模式和方法仅供参考。

第一种是CDIO教育模式,CDIO是近年来国际工程教育的教改成果。CDIO是几个单词的首字母缩写: Conceive(构思)、Design(设计)、Implement(实现)和Operate(运作),它以产品研发到产品运行的周期为载体设计工程教育模式,精简课程,强化技能,让学生以主动参与、协作训练的方式进行学习。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及工程项目研发能力,让学生在团队环境下使用最新的软件开发工具获得较真实的软件开发经验,提高学生在项目规划、队伍组织、工作分配、成员交流等多方面的能力,培养积极向上的合作精神。

第二种是基于榜样的学习方法(MCLA方法),MCLA方法指导下的整个学习是由许多小的教学循环组成,每个教学循环中首先提出一个来自行业或工业界的实际问题,接着由教师用规范的分析、计划、实施和验证的步骤来解决这个问题;然后再对学生提出相类似的另一个实际问题,学生可以参照教师的方法和步骤来解决该问题,即在教师指导下的实践;最后学生必须将本周所学到的这些知识综合地用到解决一个新的实际问题上,而且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通过这样一种“学习—实践—提高”的过程。学生不仅可以更快、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课程的内容,而且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可以就此得到培养。

第三种是ISAS是Information Search and Analysis Skills的缩写,即信息检索与分析技能。ISAS课程教学采用了一种不同于我国传统教学方法的独特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成为教学的辅助,采用具体的任务来驱动教学,使学生学习-分析—总结-提高的过程中逐步发挥主动性,创造性,塑造自身的个性。ISAS课程教学的选题十分关键,讲究广泛性、挑战性和前瞻性,用意在于引导学生开阔视野,扩充知识面,并且通过团队合作与分工、信息收集、分析、导出结论、撰写、演讲和答辩等几个环节,达到培养学生在自学,知识结构的自我完善、信息搜集与分析、表达与沟通、团队合作等方面的能力的目的。

黄主任总结道,我们一切教育的目的都在于调动学生的激情,让学生主动学习,同时,我们要做好我们的教学工作。黄主任要求老师的备课要细化到5分钟为一个单元,为每个5分钟设置目标。学生对老师的教学评价往往用脚来评价,黄主任要求技术类课程的老师一定要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要把逃课的学生讲回课堂来,让学生真正能够在技术课程里学到知识和技能。

会议中各位技术类老师也献言献策,提出建立学生创意大赛的技术指导团队,上课老师要发现对技术课程热爱、有激情的同学,要重点培养,形成高端技术文科人才,并指导其进行对口的实习就业!树立典型,深挖培养。通过技术的指导,使得文传系学生在各类大赛中再创佳绩,让技术根植与文科中。老师们提出要加强老师之间的横向交流,对技术教育达成共识,不断强化学生对技术的应用。

黄主任最后引用W.B. Yeats(叶芝)的名言“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来比喻我系技术教育的教育方式。“水与火”的形象比喻告诉各位老师,老师是用知识将学生的大脑灌满?还是用知识将学生的学习激情点燃?这是我们必须要回答的问题,在“水与火”的启示中,本次信息技术教研室筹备会议圆满结束。

                                              (王光阵)


再接再厉  勇创奇迹

——记文传系考研动员及指导大会

2010年考研落下帷幕,文传系取得了31人考取研究生的优异成绩,令文传系的师生深感骄傲和振奋。那么,如何总结2006级的考研经验,辅导2007级学子再接再厉勇创奇迹?面对2007级文传学子在考研路上遇到的新问题,文传系及时推出了强大的考研指导阵容和有力的考研指导措施。2010年6月3日晚,文传系主任毛建华教授、副系主任黄学彬教授以及考研指导组组长杨骊老师给同学们召开了考研动员及指导大会。这次大会总结了文传学子2010年的考研经验,并从考研成本、考研现阶段同学们遇到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详尽的指导。

一、毛建华主任:关注多元信息  吸取前车之鉴

考研信息闭塞和视野狭隘,是现阶段正在考研同学们的最大困惑,毛主任根据2010年文传系的考研经验,进行了简洁而又深刻的总结,给考研同学打开了考研的信息通道:

第一,不要迷信四川大学,四川大学的淘汰率太高。报考四川大学太集中会造成恶性的内部竞争,相反,报考其他院校的同学,上线率和录取率都为100%。可见文传学子的素质比较高,有志考外校的同学,可以自信地坚守自己的目标。

第二,单科外语的决定作用,有志考研的同学要首先抓好英语。上川大线被川大淘汰的11人中,有7人为外语不合格,没上50分。

第三,要订立合适的期望值。2006级同学在调招时由于期望值过高,不相信系上的安排而导致的在调招时动作缓慢,未被录取的就有8人,这是非常可惜的。

第四,考研不以专业为限。比如行政管理专业在大多数同学眼中存在严重偏见,认为就业考公务员比较好,而考研就不太明智。殊不知,在2005级的考研中,最高分出于行政管理专业,重点学校上线并被录取的最多的也是行政管理专业的同学。

同时系主任毛建华教授也给出了前两届考研的正负面原因,以备后续考研学子借鉴,所谓前世不忘后事之师。

正面原因:外语学习相对努力;能持之以恒;准备时间长;实习的时间用到了学习上(算实习成绩);复试准备认真,模拟外语复试、专业复试起到一定作用;系上插手调招;文传系利用了一些社会资源;同学积极调招,动手快占到了有效“位置”。

负面原因:考生不了解高校考研程序;不了解招生院校历年录取分数、录取指标、录取情况;外语重视不够;报考意愿不强烈;填报学校志愿指导不到位,对调招政策不清楚,调招单位院校情况不明。

对于今年2007级的考研同学,文传系系主任毛建华教授给出了明确的指导措施。措施旨在力求为考研的同学们提供准确有效的指导,与同学们一起度过考研难关。这些措施是:

1.成立考研指导小组(杨骊老师为组长);

2.对同学们提供2010年招考院校名单;

3.建议同学报考专业多元化,并进行填报志愿指导;

4.保障复习时间;

5.外语强化训练;

6.保证复习指导,强化指导,系里将推出考研组老师与同学小组一对一进行辅导的模式。

二、黄学彬副主任:读研越早越好 专注最为重要

(一)同学们进入考研复习高原期第一期阶段,处于徘徊和迷茫阶段,针对该情况,文传系副系主任黄学彬教授用著名学者明瑟用三十年研究而成的教育学理论成果——明瑟理论,图文并茂地给同学们解开疑惑。明瑟理论显示,说明考研是一项长效投入,读研越早越好,而对于考研越早投入,以后收获的越早也越多。相对于大学毕业而后的长效收入而言,研究生毕业后获得的收入将比在考研时的投入多很多。

(二)考研成功者的最为强烈的因素就是:对考研的专注,对于考研的坚守。

三、杨骊老师:坚定考研信念  高效进行复习

杨骊老师对于同学们现阶段出现的新问题给出了专业而适用的解答。

第一个问题:如何度过考研的第一个高原期,怎样度过瓶颈?杨骊老师根据她自己考研的经历以及考研成功同学的经历,给出的建议是:1.做好考研的相关心理准备。把考研当成自我成长的一个过程、一个机会。2.可以暂时放松一下,找一些励志书籍或者找一些激励自己的方式。

第二个问题:怎样搜集考研信息?杨骊老师给出的建议是:1.到要考学校的论坛上或者校内网去获取信息,联系所要报考学校的已经考上一年或者是两年的学长,向他们讨教报考该校的经验。2.在完成第一阶段学习任务时可以联系所选的导师。杨老师鼓励同学们不要害怕找导师,因为老师们都是喜欢诚心向学的学生。在此,杨骊老师告诉同学们,导师要录取的研究生不一定是最优秀的人才,但却是最可以造就的人才。3.收集近年来老师的论文,明确该专业老师所关注的重点问题。可以从淘宝网以及这个学校的研招办购买试卷,还可以想办法购买这个老师的听课笔记以及去学校电子图书馆的超星名师讲坛听这个导师的课程。4.不要局限于招生简章的参考书,同时要根据历年考试的试题题型进行对知识点进行梳理。而对于统考科专业,要注意收集网上中文类的专业排名信息,名师名录,学会年会(比如教育学、现当代文学、传播学)的相关信息。

第三个问题:怎样制定好复习计划?针对这一问题,杨骊老师首先让同学们要以一个平常人的标准去制定复习计划。接着杨骊老师指出制定计划的程序,第一遍是要结合历年的考试试题进行对参考书进行全部梳理;第二遍做试题,把看不懂的再看下,同时不要忽略注意所报导师的论文,注意不仅是所报考老师的,还要有该校研究这个专业老师的。第三遍进行知识点的查漏补缺,做到脑中有一个知识谱系图,以便在考研中能够有角度、深度以及广度进行答题。而在答题中,杨骊老师特地向同学们传授了答题技巧:1.要把自己认为最经典的话放在每段的第一句。2.文科的学生答题要注意文采。

第四个问题:怎样处理考研与期末考试以及论文写作的冲突?对于急于解决该问题的同学们,杨骊老师给出了化繁为简的策略,可以把几项工作进行合并,让知识之间产生关联。她告诉同学们,要辩证联系地看事物之间的联系,不要孤立地看待写毕业论文、期末考试以及课后作业与考研的关系,知识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你学的知识对考研都是有用的。例如毕业论文,可以结合自己要考研的方向进行构思。

最后,杨骊老师告诉同学们:考研是有志求学者的必选之路。文传学子应该继承文传系的优秀传统,并且有充分的自信坚守自己的选择,坚持下去就会有精彩的人生——因为文传系是一个创造奇迹的地方!

                                               (杨 骊)


2007级学生毕业论文指导讲座简记

2010年6月29日上午9:30、晚上9点四川大学锦城学院文传系分别举办了两场毕业论文指导讲座,教研室副主任王晓燕老师作为主讲人,就毕业论文写作系列问题给同学们作了详细的指导,来自文学与传媒系2007级汉语言文学、对外汉语、新闻、广告、行政管理五个专业的所有同学参加了此次指导讲座,现场气氛热烈,收效颇佳。

在此次讲座上,王晓燕老师分别从四个方面作了详细报告:

一、     毕业论文写作方法

在毕业论文写作方法上,王晓燕老师着重从以下几个角度展开:

1.明确“毕业论文”的概念:毕业论文是大学生综合运用已学知识表述理论创造或表述分析应用的应用文。校方通过考察学生的毕业论文,检查学生两方面的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明确毕业论文写作要求:立论客观,具有创新性。论据翔实,富有确证性。论证严密,富有逻辑性。体式明确,标注规范。语言准确,表达简明。

3.              明确毕业论文评阅标准:选题质量、文献资料应用能力、调查研究能力、论文(设计)格式、论文(设计)质量、创新能力、工作量等。

4.              指出毕业论文选题方法:兴趣法、创新法、实用法、热点法、保险法、征询法,给同学们选题提供了清晰的思路。

5.              指出如何进行论文资料的搜集整理:提醒同学们一定注重对图书馆和档案馆以及电子资源(如超星图书馆、知网优秀硕士论文资料库等)的有效利用,同时着重强调并严令禁止切忌剽窃、抄袭,以期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视。

6.              介绍论文提纲、开题报告写作原则、步骤、方法、要求等。

二、     毕业论文写作格式

在毕业论文写作格式方面,王晓燕老师主要从论文版式、文字排式、参考文献三个方面给同学们进行了详细讲解。并将其依据四川大学本科毕业论文格式要求制作的《四川大学锦城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格式及参考文献著录要求》一并推荐给同学们作为写作格式的依据和模板。

1.  版式

版式方面主要介绍了软件排版、页面设置、行间距离,要求同学们亲手对自己的毕业论文进行格式的调整,促其规范。

2.  文字排式

文字排式方面又分为了三个小部分讲解:

  论文前、后的信息:“目录、导论、结论、附录”写作要求;

  论文中的细节部分:“专业、论文题目、学生、指导教师、摘要、关键词”等写作要求;

  论文主体部分:“标题、正文、表格、图片”等写作要求;

3.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作为历届毕业论文考察的重点,是窥察论文质量的窗口,它包括三方面内容,对此,王晓燕老师专门作了特别的强调:

  专著及专著中析出的文献;

  连续出版物(期刊)、专利文献等;

  学术报告、学位论文、论文汇编等;

三、     毕业论文日程安排

从2010年6月20日开始,文学与传媒系就开始了新一届的毕业论文指导筹备工作。自2010年7月10日至2011年4月30日期间,文传系对毕业论文至少三稿的指导与写作制定了周详的计划。对此,王晓燕老师作了全面的说明,在场同学也作了详细记录,为论文的有序开展作了良好的铺垫。

四、     毕业论文注意事项

最后,王晓燕老师就论文写作提出了四个方面的特别注意事项:

1.严格按照《日程表》安排开展毕业论文写作及指导工作,延误者责任自负。

2.论文写作严禁抄袭,一旦发现,取消答辩资格。

3.论文格式严格按照《四川大学锦城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格式》写作要求。

4.《指导教师意见表》的填写必须依照指导的具体时间依次记录,不得一次填完。

此次毕业论文写作指导讲座让同学们收获良多,为他们顺利进行毕业论文写作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王晓燕)


把签约实习单位作为培养学生就业能力的战略来抓

——记文传系推荐学生实习活动

为践行学院培养应用型人才模式的理念,更好地培养学生就业实践能力,通过专业性较强的实习岗位的锻炼,让学生有机会了解专业技能的知识要求,能力要求,应用要求,职场规则等。在实习这个前端环节开始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就业能力,从而启发他们的自身潜能,为毕业生一年后的就业做好充分的自我能力提升。文传系把签约实习单位作为培养学生就业能力的战略来抓,我系暑假已规划实习单位38家并为2007级上百名学生推荐了专业性实习岗位。

我系学生暑假实习、实践活动工作本学年提前启动,推进扎实。从五月份正式启动至今,全系上下齐心协力,多方联系,抢占较好的实习岗位,为学生实习提供良好且面广的实践平台,效果显见。

今年,文传系学生实习工作在系主任毛建华老师的全力支持下,在副系主任石本秀老师直接指导下,以及在传媒教研室主任宋玲老师、郭可欣老师,辅导员曾瑜、肖捷飞、陈雷等老师的共同努力下,学生暑假实习工作正有条不紊地推进着。

一是通过多方努力,我系在原有的实习基地的基础上,新开辟更多的实习渠道,扩大了实习单位数量,增加了实习岗位。根据我系文科专业的实际情况,联系实习单位时,重点落脚在学生能有写作应用、策划活动、动脑动手等实践的相关岗位上,不仅有针对性地联系到报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网站等新闻媒体,还延伸到大中型企事业单位的文职等实习岗位,力求使我们的学生既可施展才能,又能学到技能,并能更为广泛地接触社会基层。

二是制定相关规章制度,规范工作管理流程。传媒教研室制定出《文传系学生实习管理规定》,规范了我系实习推荐等相关工作,使我系实习工作逐步走上严格管理、规范有序的路子。其中对学生推荐暑假实习的流程和推荐标准做出了明确的要求,我系采用推荐与报名相结合的方式,根据学生求职意愿,选拔适合的学生到相应的岗位上实习。对于落选的同学,进行相关的指导,并提供下次参选机会。再次,对暑假实习中的安全等问题做出明确告知和提醒,并要求每位参加暑假实习的同学签订《安全告知书》。最后,由我系的相关辅导员带队,统一带学生到实习单位报到,并递交介绍信和学生简历。实习期间要求辅导员定期不定期对实习单位进行回访,随时了解和掌握学生实习情况。

三是对学生进行培训和动员。我们对2007级参加实习的学生进行相关培训,对简历的制作进行指导。传媒教研室准备在学生7月份期末考试结束后离校实习之前,召开2007级实习动员大会,再次鼓励学生士气,并且着重明确实习纪律,强调实习安全等问题。

我系提供的暑假实习岗位覆盖文传系2007级所有专业。目前已经落实如《华西都市报》、《天府早报》、《新潮》杂志、四川人民广播电台、四川交通台、四川电视台、四川省人民政府政务网、《参考消息》报、中国水电七局、四川电力、四川鼎龙国际旅行社及市县级媒体等38家企事业单位,为2007级学生提供实习岗位上百个。

                                               (宋 玲)


附件:

文传系教师观摩《公平与正义》网络会议记录

时间:2010年6月25日,21:30——23:00

主持人:杨骊

参加人员:范美俊、杨骊、张超、聂敏、蔡郎与、马丹丹、王光阵、吴治刚、朱亚铮、王韬、刘莹、王晓燕、匡宇

记录:王韬

讨论议题:观摩《公平与正义》个人心得

讨论发言:

马丹丹:

“该如何做是好”是哈佛教授迈克尔·桑德尔的《关于公平和正义的入门课》,是人生哲学中价值观的系列入门介绍。初看此片,是一位极具思辨意识的教授、作家,在讲坛上用苏格拉底的方式,不是一味向学生灌输,而是不断诘问、提示、争辩、讨论,其中,也不乏幽默的调侃,引发跨界的、多维度的探索兴趣与学习热情,引发一轮轮精彩纷呈的头脑风暴。这样的启发、互动,对教学来讲,不可或缺。但在此,我想阐述一下桑德尔教授的课程解读给我的启发。

哲学教化着我们,也扰动着我们,它使我们和本已知的事物产生矛盾,这很讽刺。这门课程的难度正在于它在教你一些你已经知道的事情,它使我们一些本来毫无疑问熟悉的事物,一下子变得陌生。哲学使我们原本熟悉的东西变得陌生,它不是给我们更多新信息,而是给予我们另外一种看待事物的方式。所谓的冒险就是,一旦那些熟悉的东西变陌生了,它们就再也不会和以前一样了。

本学期,我担任09广告《中外广告史》课程的教学。备课初期,我已意识到:史论性的课程最惧抽象化、概括化、理论化,否则会让学生“学而生畏,畏而不学”,这类课程应尽可能演绎得有血有肉。于是,开学初期,我对学生反复强调:历史,应以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来学习,也许在高中时代,出于各种主客观原因,各位的老师会以一种极其粗暴、生硬的方式把历史解剖成A/B/C/D或者1、2、3、4,但进入高校,此种模式化、线条化的学习思维应逐渐摒弃。很多历史知识点,对学生来讲都是耳熟能详,如果,仅是“炒回锅肉”就丧失了开设此课的初衷,如何“旧元素、新组合”、“信息延伸展开视点”成为了我的备课重点。

此外,桑德尔教授在《公平与正义》课程之初就开宗明义地介绍学习目标:“……有种介绍这个课程的方法是向你承诺,你读了这些书,参与了这些政治讨论后,你将会变成一个更好更负责的公民,你将审视那些对公共政治领域的假设,你的政治判断力将得到锻炼,你将得以更加积极的参与到公共事业中去,但是这样的承诺可能片面且存在误导,政治哲学,在很大程度上,并没有那种作用,你需要承认的是,它可能使你变成一个更坏的公民。那是因为哲学,是件很久远的事,甚至会有些许破坏性……确实,这些问题已经被讨论地非常久了,但正是因为它们不断地被讨论,说明虽然在某种意义上它们不可被解,可是另一方面也不可回避,之所以不可回避,就是因为这些问题的答案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所以,怀疑主义只是让你放手,放弃思考,它不会解决任何道德或哲学问题……这门课的目的是,唤醒我们无尽的求知和推理,看着它会将我们带向何方。”

这段话对我启发颇深。众所周知,每门课程初期,我们都会向学生说明教学大纲,阐述其作用,但这样的介绍,多具官方、格式化色彩,极易流于“套话”、“大话”之流,人为扩大学生与课堂间的距离。有鉴于此,在讲明《中外广告史》的教学目标时,我把“归结史实、增强思辨”作为了最终目的,即相对于广告史实,学生并非旁观者,而是“参与者”。怎么参与?透过历史表面发掘背后规律,分析社会语境、文化、政治、经济等因素对广告业的影响。这样的目标,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讲,有挑战性,也不乏趣味性,能有效提起学习效率。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断质疑,此门课程有何实用处?能教会大家做文案、设计、策划吗?面对此种疑问,我会感叹今人学习的功利性,会用“无为而治、无为而学”来引导他们,但这些劝告,多多少少有些苍白无力。

桑德尔教授这段言论对我确有醍醐灌顶之用,的确,历史问题已经被讨论地非常久了,但正是因为它们不断地被讨论,说明虽然在某种意义上它们不可被解,可是另一方面也不可回避,之所以不可回避,就是因为这些问题的答案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这门课的目的是,唤醒我们无尽的求知和推理,看着它会将我们带向何方。这段话及其背后的深意,不仅是我可与学生分享的,更是“该如何做的”。

吴治刚:

观看到伦理学课程《公平与正义》的视频录像,看得出的桑德尔教授的授课是通过大量的例证来对比分析,并由课堂上学生自由发言最后牵出本堂课的最终知识点!

这样的一个教学过程是简单、轻松的但同时也是复杂并困难的,之所以简单轻松是因课堂上没有出现大量的知识内容,而是通过许多例证开发同学思维,引爆他们的思维小宇宙!而困难之处在于这样平常的一门社会学科所介绍的包括分配不公,自由意志,同性婚姻,爱国主义,忠诚和人权等问题能通过非常经典的问题,不但把知识点传授给了学生,还能激发出天马行空,火星四溅的扩散思维!

在提出问题的同时把选择的空间留给学生,让他们进行主观的选择,然后尽情的让学生为自己的观点辩论,最后围绕伦理问题展开,更深层次地触及不同道德选择背后的假设。这种教学法通常会揭示道德推论的矛盾本质。

教学形式重点总结:

不向学生灌输什么,而是不断诘问、提示、争辩、讨论,也不乏幽默的调侃。引发跨界的、多维度的探索兴趣与学习热情。

个人意见:

   在技术性课程的教授过程中,虽然不能全盘学习这样社会学科的教学方法,但是在对学生的兴趣吸引方面,知识点的扩张,创新方案的引导上面,可以吸取桑德尔教授的这种教学方法,定能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聂敏:

“公正课”是哈佛建校以来最受欢迎的课程之一。每年,近千名学生挤进哈佛的礼堂去聆听Sandel教授讲述公正、平等、民主与公民权。在这个十二集的系列中,Sandel教授让我们置身于两难的道德窘境中,并听取学生如何对其进行正确处理的意见。而后,他会让学生在新的情境中再斟酌答案。其结果常常是出人意料的,这揭示出重大的道德问题从来不是黑白分明的。通过整理出这些矛盾,我们的道德判断将更加犀利,从而我们可以更好地运用明晰的道德观念去理解在民主政治中我们所遇到的不同主张。作为教师,哈佛教授的“公正课”给我们很大的启发。

Michael Sandel教授的《正义》课程是一门有关与道德和哲学的课程。哲学这门课程给大多数人的印象是深奥难懂。在我们的大学哲学课堂上,相当一部分同学觉得这东西离我们的生活过于遥远而呼呼大睡。在道德与修养课上则认为老师过于说教。但在Michael Sandel教授的这门关于道德和哲学的课程上,我们看到的是学生追寻的目光和积极的响应。同样是哲学课程,一边是学生想方设法的逃课,或上课睡觉,避之唯恐不及,一边是每学期高达数千人的选修,差别为何如此之大?我想主要是在教学方法上的差异,西方教学注重的是导,中国教学注重的是灌。Michael Sandel在每一堂课上都有一个引人入胜的案例,案例不仅精彩,能吸引大家的注意,还有很强的参与性,例如关于电车的案例,每个学生都要思考如果我是这个电车司机我该如何选择,给学生机会表达自己的思想。最重要的是Michael Sandel教授的案例都是紧紧围绕每堂课的教学重点精心设计的。老师通过案例引导学生思考相关问题,由要我学,变为我想知道为什么这样。不知不觉中学生们学到了伟大哲学家们如亚里士多德,康德,穆勒,洛克的哲学理论,同时将学到的东西用来思考复杂的社会问题,真正学以致用。

Michael Sandel教授讲课的另一特点是不将所有的问题都在课内给学生解答。在一节课结束后有结合案例的思考题,学生如果要回答这些问题必须参考教授给的相关书目。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授在课堂上主要是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学习的方向,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课下学生根据老师的指引自主学习,通过自学将课下知识和课上讲解连点成面。这种方法也有助于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 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精神。

也许只有教师彻底的改变教学方法,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是真正具有创造性的,经世致用的学生。

王韬:

哈佛的《公平与正义》课给我们提供了互动式教学在不同课程中延伸的可能性,这种模式可以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程中来,从传统的被动学习转换到主动学习,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这种教学模式能否应用得当,除了根据课程的性质来制定具体的讨论环节和话题外,对老师的要求也更高。在《公平和正义》中,我们可以看到,学生能积极地参与到讨论中来,有很重要的原因是案例本身的代表性和吸引力,这需要老师在事前的仔细甄别和筛选。在讨论的过程中,看起来学生是随意发表意见,但实际讨论的走向和进程都在迈克尔教授的掌控之中,学生被他的提问自然地引导到他所想要学生思考的关键性问题上,因此互动性教学要求老师要有很强的掌控能力。而这种掌控力是以教师自己的学养和知识储备作为基础的,面对不同学生的意见和即兴出现的各样争论,迈克尔教授能从容应对并将其引导到课程目标的轨道中,这就要求老师要具备非常广博的知识和清晰的思维,对这个问题的方方面面都能信手拈来才能应对互动性教学中的各种突发情况。因此,看完了哈佛的《公平与正义》,我深刻体会到互动式教学的模式给我们提出了作为教师加强自身学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张超:

如果必须选择杀死1人或者杀死5人,你会怎么选?正确的做法是什么?当你遭遇道德两难问题,如何做出决定?少数是否应该服从多数?这算不算少数人的暴政?怎么做才能兼顾公平与正义?

1000多名学生挤满罗马剧场式的教室,每一个提问,都会有几百只手齐刷刷举起,这是“公平与正义”系列课程给我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也可以说是最大的震撼。

这种震撼不仅来自于桑德尔教授振聋发聩的问题,同时也来自于学生对问题的深度思索而且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哪怕这样的观点会引来哄堂大笑。

桑德尔教授的个人魅力和引人入胜的授课风格把握整个课堂前进的方向。他通过不断地诘问、应答、反驳和再追问实现了学生与老师之间充分的互动。桑德尔教授善于制造尖锐的道德窘境,引人思考,但并不下最终结论。学生通过对具体个案的解析和争论,从而培养起批评思考以及推理论说的能力,藉此扩充对政治和道德哲学的理解,并从中检验长期秉持的信仰。学生学到了过去的伟大哲学家们的哲学理论-亚里士多德,康德,穆勒,洛克-再把学到的东西运用来思考复杂且动荡不定的现代社会的种种问题,包括反歧视行行动,同性婚姻,爱国主义,忠诚和人权等等。

正如桑德尔教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所提到的那样,“公平与正义”所呈现的授课风格特别适合“道德和政治哲学等包含争议理论和问题”的课程。但我的收获是,通过精心设计问题,尤其是设计一些相对尖锐的问题,那么在我们的课程中,譬如我所教授的《中外新闻史》中涉及到新闻理论和中外新闻源流,品牌课程里面的广告伦理等,也能程度不同地实现师生之间激荡思维从而共同追寻答案的效果。

范美俊:

   看了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桑德尔(Michael Sandel)的公选课《公平与正义》的视频。该课是人生哲学中价值观的入门介绍,据说相当多的人都选修了这门课,大受欢迎。

   该课是在大礼堂上的,让我感受最深的数百人的课堂秩序居然那样好,居然没有看到一个学生开小会、玩手机、或者打瞌睡的,也没有看到有学生中途离开的。当老师提问题的时候,居然好多人都举手回答。而在国内,只有小学的课堂才有这样好的纪律和互动的效果。

当然,迈克尔·桑德尔教授的讲课还是相当精彩的。尤其精彩的是:举例和发问引出的N种两难的可能,让学生思考什么是公平,什么是正义,以及怎样做到公平和主义?历史上的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是怎样想和做的。如果该教授直接灌输性地讲授知识性的公平和主义,没有与学生互动,效果肯定是不太好的。

我在上课的时候也相当喜欢与学生互动,但是在人特别多的时候互动就要少些,往往用自问自答的方法解决问题,并普及基础性的知识。观摩该课我受到的启发是:在今后的课堂中尽量多提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想解决问题的办法,老师加以引导。而知识性的内容让同学自己花时间学习,不懂的提问。

王光阵:

桑德尔教授的教学方式非常有趣,他邀请学生带着批判的观点来思考正义,公平,民主和公民权等基础性问题,学生们在学到了伟大哲学家们的哲学理论,再把学到的东西运用来思考复杂且动荡不定的现代社会的种种问题,包括反歧视行动,同性婚姻,爱国主义,忠诚和人权等现实问题。

桑德尔教授说,他的教学不是仅仅一个讲座,他说,我把问题交给学生,邀请他们在课堂上积极思考,参与并为了他们自己的观点讨论,这种教学方式尤其适合我的教学科目——道德和政治哲学。这门课本身有很多争议性的理论和问题,并不是每个人都会同意一种观点,批判性的表达每一观点是学习的一部分。而他的学生敢于在1000多人面前勇敢的举起手,提出问题,提供他们的观点,为他们的观点辩护,这也是令我吃惊的,我注意到,实际上在整个视频中,我们并未发现桑德尔教授对每一个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实际上这恰恰是教授的高明之处。这也是苏格拉底式教学方法的精妙之处,苏格拉底也是在教学过程中,不给学生答案。自始自终让学生处于不断思考的状态,让学生的思维自由展现和发挥,并未给学生任何直接知识,全凭学生的思考。这种教学方法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了他们的怀疑批评精神,使他们不断产生新的理念和想法,最后归纳概括出本质的东西。

我发现,每次课结束前,他都要求大家阅读大量经典哲学原著,以便在课堂上能够有效回应每一个哲学家的观点,我们现在也面临着一个很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如何保证学生能够读书后来讨论,而不是我们现在面临的学生听而不思。

其实,这需要教师重新思考学科体系,运用多种方式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吸引学生阅读而不是强制,要让课堂变成学生的课堂,而不是教师的一言堂。

王晓燕:

央视《对话》、《今日说法》、《艺术人生》、《实话实说》、《新闻调查》等栏目收视率较高,节目深受大众欢迎,其成功的主要原因不外乎这么三个因素:一是内容有“卖点”,紧贴生活实际。二是形式新颖,适合成人“口味”。三是方法高明,主持人不知不觉牵着观众“鼻子”走,让观众在谈笑中获益。教师也不同于节目主持人,但有一条是相通的,这就是引导人、教育人、感染人、熏陶人。如果教师有节目主持人的眼光和手法,不留教育痕迹传道授业,教书育人,不是“捏住鼻子硬灌”,那就要改革现行教育方法和手段。近五年的教学改革实践证明,互动式教学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一、互动式教学法及优点

所谓互动式教学,是在教学中教与学双方交流、沟通、协商、探讨,在彼此平等、彼此倾听、彼此接纳、彼此坦诚的基础上,通过理性说服甚至辩论,达到不同观点碰撞交融,激发教学双方的主动性,拓展创造性思维,以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式。互动式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最大差异在一个字:“动”。传统教学是教师主动,脑动、嘴动、手动,结果学员被动,神静、嘴静、行静,从而演化为灌输式,一言堂,“我打你通,不通也通”。而互动式教学根本上改变了这种状况,真正做到“互动”,“教师主动”和“学员主动”,彼此交替,双向输入,多言堂,“我打你通,你打我通”,奏出和谐乐章。从教育学、心理学角度,互动式教学有四大优点:

1.发挥双主动作用。过去教师在台上滔滔然,学员在台下昏昏然,仅满足于学员不要讲话,遵守课堂秩序,“能否听懂”。现在教师学员双向交流,或解疑释惑,或明辨是非,学员挑战教师,教师激活学员。

2.体现双主导效应。传统教学是教师为主导、学员为接受主体的教育过程。互动式教学充分调动学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教师的权威性、思维方式、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教学的深度、广度、高度“三维空间”受到挑战,教师的因势利导,传道授业,谋篇布局等“先导”往往会被学员的“超前认知”打破,主导地位在课堂中不时被切换。一个学员的主导问题可能成为课堂教学的主基调。

3.提高双创新能力。传统的教学仅对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进行“分组编码”,让学员认知。这虽是教师一种创造性劳动,但其教学效果有局限性。党校函授学员独立思考能力强,掌握的知识和信息在某些方面与教师同步甚至超过教师,如何提升所教内容的深度、广度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挥学员高于教师的创新水平、弥补书本知识不足,这是大有可为的。学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创造性,可促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断改进,不断创新。

4.促进双影响水平。传统教学只讲教师影响学员,而忽视学员的作用。互动式教学是教学双方进行民主平等协调探讨,教师眼中有学员,在与学员交流中形成心灵的撞击与融合,观念的趋同。教师要尊重学员的心理需要,倾听学员对问题的想法,发现其闪光点,形成共同参与,共同思考,共同协作,共同解决问题,真正产生心理共鸣,观点共振,思维共享,影响共有。

二、互动式教学法类型及机制

互动式教学作为一种崭新的适应学员心理特点、符合时代潮流的方法,其基本类型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严格地说,“教学有法,却无定法”,在党校函授教学中可广泛采用。就目前而言,较成功的有五种方式可借鉴。

1.主题探讨法。任何课堂教学都有主题。主题是互动教学的“导火线”,围绕主题作文章就不会跑题、跑调,类似于基础教育的“主题班会”。其策略一般为抛出主题——提出主题中的问题——思考讨论问题——寻找答案——归纳总结。教师在前两个环节是主导,学员在中间两个环节为主导,最后教师作主题发言,也可请学员代表做主题发言。这种方法主题明确,条理清楚,探讨深入,充分调动学员的积极性、创造性,缺点是组织力度大,学员所提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具有不可控制性,往往会影响教学进程。

2.问题归纳法。将教学内容在实际生活的表现以及存在问题先请学员提出,然后教师运用书本知识来解决上述问题,最后归纳总结所学基本原理及知识。其策略一般程序为提出问题——掌握知识——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学习新知识,在学习新知识中解决问题。这种方法目的性强,理论联系实际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快,缺点是问题较单一,知识面较窄,解决问题容易形成思维定势。

3.典型案例法。运用多媒体等手法将精选个案呈现在学员面前,请学员利用已有知识尝试提出解决方案,肯定正误方案,设置悬念,然后抓住重点、热点作深入分析,最后上升为理论知识。其策略一般程序为案例解说——尝试解决——设置悬念——理论学习——剖析方案。这种方法直观具体,生动形象,环环入扣,对错分明,印象深刻,气氛活跃,缺点是理论性学习不系统不深刻,典型个案选择难度较大,课堂知识容量较小。

4.情景创设法。依靠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设置启发性问题、提高学员思维活跃度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场景。其策略程序为设置问题——创设愿景——搭建平台——激活学员。这种方法课堂知识容量大,共同参与性高,系统性较强,学员思维活跃,趣味性浓,缺点是对教师的教学艺术水平要求高、调控能力强,学员配合程度要求高。

5.多维思辨法。把现有定论、解决问题的经验方法提供给学员,让学员挑刺,提出优劣加以完善,还可以有意设置正反两方,掀起激情风暴,在争论中明辨是非,在明辨中寻找最优答案。其策略程序为解说原理——分析优劣——发展理论。这种方法课堂气氛热烈,分析问题深刻,自由度较大,答案往往没有定论,缺点是要求充分掌握学员基础知识和理论水平,教师收放把握得当,对新情况、新问题、新思路具有极高的分析探索能力。

互动式教学法是一种民主、自由、平等、开放式教学。耗散结构理论认为,任何一个事物只有不断从外界获得能量方能激活机体。“双向互动”关键要有教师和学员的能动机制、学员的求知内在机制和师生的搭配机制。这种机制从根本上取决于教师学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以及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

互动式教学既不是课堂简单设问、提问、答辩,更不是课堂教学之余留下十分钟等待学员提问题、教师释疑解难,而是从根本上确立改革开放、教学相长、激活思路、讲究艺术、提高效果的教学新观念,对党校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水平、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党校教师要适应信息化、知识化时代的需求,不断学习,不断探索。

杨骊:

观摩了哈佛大学教授的哲学课,感慨颇深。因为我自己研究生阶段是学哲学的,深知哲学课之枯燥难懂。我们的导师给本科生讲课,经常都叹息哲学课堂听者稀稀,哲学课大有穷途末路之象。然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却是哈佛教授的哲学课受到热捧的场景。仔细观摩了桑德尔教授的互动式教学法,有以下三点领悟:

第一,把讲课内容与当前热点问题相结合,这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必要途径。哲学知识很深奥,象亚里士多德、洛克、康德、约翰密尔这些哲学家,其理论看起来是远离当代语境的,但是桑德尔教授却把古典与现代、过去与当下成功地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课堂上讨论当代的政治和法律争议,由此讨论它们背后的哲学问题。正如桑德尔教授对学生们说:“我们不仅要真实地感受这样的抽象、遥远的书籍,还要来认真地讨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议题,包括政治生活。我们读这些书,解决这些问题,然后我们看到它们之间的联系。”

第二,桑德尔教授互动教学的另一个技巧,就是注意了教学案例的争议性。比如“牺牲一个,拯救更多人”的道德命题,桑德尔教授选取了富有极强争议性的案例。越是具有争议的问题,越能激发学生的思考,引起正反两方面思维的激烈碰撞,只有这样,在课堂上有多种思考,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去看问题,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第三,注重在互动教学中的引导技巧。桑德尔教授从不会否定任何一个同学的答案,总是鼓励同学说出自己的观点,然后才循循善诱地表达自己的立场。我们在教学中,往很难把握这样一个尺度,既能调动学生互动的积极性,同时也避免独断式地传授知识,桑德尔教授的教学正好给我们作出了示范。

蔡郎与:

   在系主任毛建华的倡导下,我认真观看了哈佛大学一门精彩的公共课——《公平与正义》。讲授这门课的老师风趣幽默的语言、丰富的案例,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影响。下面我将谈谈我的体会。

文化和文学课程,都应该充分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应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要还给学生自主学习、咀嚼思考的时间;还给学生独立思考、独特感悟、自由联想、自由表达的个性;还给学生质疑问难、阐述见解、保留意见的权利;还给学生人格的尊严、思想的尊严、个性的尊严。让学生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从方法上,观看《公平与正义》给我的体会有几点:

第一,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想学的欲望。

   要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其主体作用,首先必须营造一种民主、和谐、平等的教学氛围。教师必须事事处处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学会蹲下来与学生平等对话,共同探究,让他们感到自己是被老师重视的、关注的,在这样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中,产生情感的迁移,从而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

第二,大量运用案例,培养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实践证明:学生对某门学科有了兴趣,就会自觉地动脑筋,积极地学习。有了兴趣,才能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才能在学习中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而《公平与正义》课堂上,老师大量运用生活中的案例激发学生兴趣,让枯燥的哲学变得生动起来。

第三,加强学法指导,教给让学生会学的学习方法。

   课堂教学,教师尽量做到精讲,将课堂的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独立思考,完成课堂练习等形式,主动灵活地获取知识。

刘莹:

话说一个渔人有一流的捕鱼技术,被尊为“渔王”。然而他年老的时候非常苦恼,因为他的三个儿子的渔技都很平庸。于是他经常向人诉说苦恼:“我真不明白,我捕鱼的技术这么好,我的儿子为什么这么差?我从他们懂事起就从最基本的东西教起,告诉他们怎样织网最容易捕到鱼,怎样划船最不会惊动鱼,怎样下网最容易请鱼入瓮。他们长大了,我又教他们怎样识别潮汐,辨鱼汛——凡是我长年辛辛苦苦总结出来的经验,我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们,可他们的捕鱼技术竟然赶不上比我差的渔民的儿子!”一位哲人听了他的述说后,说道:“你三个儿子的问题就在于他们一生获得的都是你的经验和技能,这些经验和技能对他们来说就是一些平庸的教条,他们缺少的是自己总结的捕鱼经验。”

渔王教儿子捕鱼,看上去儿子参与、经历了捕鱼的过程,而实际上却只是在被动地接受着父亲传授的一个又一个捕鱼方法,常常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最终,渔王的儿子们只不过是父亲捕鱼技术的“操作工”而已,很难成为捕鱼方法的创造者。

作为教师,我们曾和渔王一样,竭尽全力地试图把自己知道的最好、最多、最精彩、最与众不同的东西传授给学生。“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渔场”,从“鱼”到“渔”再到“渔场”,我们的教学从传授知识模式转变到以激励学生学习为特征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实践模式。在这转变过程中,教师应该更多地思考这样的问题:把什么不教给学生?怎样让他们自己悟出更多的东西?怎样创设一种问题情景场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主动探索未知世界?

课堂教学不再是教师非常吃力地去落实知识点的过程,而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互动的一个过程。教师的教学过程、学生的学习过程,将不再被教师事先预设的线型教案所束缚。在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给学生创设问题场、留足探索场、提供创造场、构建情感场。而学生在教师提供的“渔场”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经历“捕鱼”方法的发生、形成、应用过程,真正掌握“捕鱼”方法甚至创造出更好的“捕鱼”方法,获得终身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建构内在的心里表征的过程,学习者并不是把知识从外界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建构新的理解。教师通过“授人以渔场”,用情景去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自主建构,获得体验与感悟,让学生学习的知识经验体系不是由外向内的输入所形成,而是在创设环境的体验中自内而外地“生长”,从而获得多方素质的综合提升。

匡宇:(匡宇因故未能参加网络会议,但会后特地提交了一篇观摩论文。)

对话与反思中培养公民德性

1

第一次看桑德尔教授公平与正义的视频,是在今年年初。因为教学和自身兴趣的缘故,我对西方自由主义、社群主义的东西一直比较关注。在接触和阅读的过程中,逐渐觉得自由主义和社群主义都有着自身的局限和问题。于是,开始转向到对西方另一强大思潮传统——共和主义——的学习和阅读。正是在这一过程中,我接触到了哈佛大学桑德尔教授的一些学术文章,由此对他发生了浓厚兴趣。今年年初,在网上搜索桑德尔的资料之际,发现他在哈佛大学开设的公共课“公平与正义”已经有了视频文件,面向全球开放。于是就把这12集的文件全部下载收藏存档,时不时翻出来观看学习。

据资料显示,桑德尔教授的“公平与正义”课是哈佛建校以来最受欢迎的课程之一。每年,近千名学生挤进哈佛的Historic Sanders礼堂去聆听桑德尔教授讲述公正、平等、民主与公民权。Historic Sanders礼堂,就是在Old campus围墙外的核心建筑Memorial Hall之中——这是结合了罗马式风格和新哥特风格的一个宏伟建筑。从视频中我们可以清晰看到,讲述贯穿或涉及到西方文明史、伦理学史和政治思想史的“公平与正义”课,其课堂文本展开的环形空间,环绕着红木阶梯座椅、学者和贤者的大理石雕塑等因素。这意味着:这一哈佛建校以来最受欢迎的课程,其展开于其中的空间,是西方思想和文化的大传统,以及该传统所营构出来的精神氛围与课堂氛围;而通过桑德尔教授这一通道,置身于该空间中的学生,很难不产生一种承续思想文化统续的生命体会,也很难不产生一种被这一强势的建筑空间所涵盖的精神世界和桑德尔讲述内容所带入的深度思考之情绪。于是,我们可以看到,尽管课堂的空间极其巨大,但是,整个儿礼堂在授课过程当中,却始终如一地保持了一种张弛有度的学习氛围。学生在这一课堂中所显示出来的,与其说是所谓良好的课堂纪律或严格的个人自律,不如说是对纯粹学术和非功利性、非实用性知识的热情,以及整个儿文化与伦理道德问题的异乎寻常的专注力。

2

桑德尔开设的这项课程,旨在帮助听众在面临日常道德抉择的时候能够更好地运用批判性思维。在这个十二集的系列中,桑德尔让听众置身于两难的道德窘境中,并听取我们如何对其进行正确处理的意见。视频多次地显示,他一次又一次的向学生提出一个又一个问题,通过这些问题的提出,他带出了一种和该问题相关的理论,他进一步揭示了潜藏在该问题之下的各种可能性与困境。桑德尔“可以在如此庞大的教室里很有效率地进行引导,像一位指挥挥斥方遒。他所制造的道德窘境十分尖锐,以至于惟一的解脱途径就在于思考”。

而后,桑德尔让学生在新的情境中再斟酌我们的答案。学生所提出的答案不尽相同,甚至大多数情况下都是纷争剧烈或彼此对立的。而且,我们可以多次看到,一些学生的答案其实是相当聪明和有思想的。但是,这些答案和思想,在这一课堂上,只能被看成是一些意见。而桑德尔在给出新情境和制造了道德窘境之后,会从知识的脉络与思想的谱系上来进行阐述。这意味着:在一个貌似互动和开放的教学课堂上,掌握主动权的始终是而且只能是教师——因为教学存在的意义就在于,通过教师的引导,将那些纷繁复杂的“意见”汇总并分析,学生的回答中所包含的思想诚然可贵,但是如果这些思想没有经过学术和知识的淬火,这些回答充其量也只能是彼此不同的意见而已。

因此,我们可以说,桑德尔所构建的这一课堂,恰恰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促使了一个为期12次课程的公共领域的形成,并从这两方面构建出一个言辞的短暂城邦。因为从内容上看,“公平与正义”课的课程内容本身,貌似谈论道德伦理问题,但是其意图和指向,是朝向着个人的道德选择与立场建基该如何参与到民主政治和国家政治中去的问题。而从形式上看,桑德尔的教学方法由如下一系列环节构成:展示情境、提出问题、对话、制造困境、对话、制造新的困境、总结、深入阐释、带回到学术的知识和思想脉络中去。这种教学法,之所以说是从形式上构建出一个言辞的城邦,是因为:一方面,在西方的政治思想源头,政治(politic)这个词的词源就是古希腊语中的“城邦”(polis);另一方面,古希腊的城邦政治,其展开的场域,恰恰是在城邦广场上,在这一公共空间,人们运用各种言辞表达各自的“意见”。而对“意见”的超越,则直接导致了西方古典政治哲学的出场(柏拉图);在对“意见”的言辞进行超越之后,政治哲人重新返身回到城邦当中,这一事实则又直接导致了西方政治学和共和主义源头的出场(亚里斯多德)。

更进一步说,桑德尔所采取的课堂教学法,其实并不特异和新鲜。该教学形式,其现实的来源是自由民主制社会中的对话与协商原则在日常课堂上的凝结与体现;而更具根本性的传统和历史来源,同样源自于古希腊,源自于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的先辈:苏格拉底。

3

在今天,我们可以通过柏拉图、色诺芬等人留下来的对苏格拉底的记录——尤其是在柏拉图的苏格拉底身上,看到延续至今的苏格拉底式的辩证法(对话与辩论)及其“灵魂引导术”的桑德尔式的运用。

柏拉图留下的35篇对话录,其实质就是以对话或对白方式所书写的哲学剧本,而这些剧本的唯一男主角就是苏格拉底。苏格拉底成天在大街、集市或运动场等公共场所讲授他的哲学,同各式各样的人讨论各种问题。在讨论中,他常用“我一无所知”这句话表示自己什么也不知道。由此“无知之知”作为起点出发,苏格拉底向与他展开讨论的对方提出一系列反问,让对方回答,并一次又一次地回到争论的起始点,由此设法使对方陷入自相矛盾的困境,直至对方不得不承认自己错了为止。这样一来,苏格拉底在雅典广场上的教学和哲学讲授,就并非是独白式的断言,而是通过不停地对话、交流、辩难所开启的言辞之洪流。而对于苏格拉底来说,关键的问题并非是他通过这些辩论和对话,教给了对话者什么知识什么观点;也并非是他通过这些辩论和对话,使得对话者折服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对于苏格拉底而言,关键的问题是:通过这样的辩论与对话,通过一次次设置困境和走出困境,通过一次次要求对话者对其自身所持理据的反思,苏格拉底扮演了一个引导者的角色——他所关注的是,通过这种引导,那个对话者自身的灵魂是否被导引出来。因此,苏格拉底又自称为“灵魂的助产婆”。

源自于苏格拉底的这种思路,被桑德尔成功地运用到哈佛大学的“公平与正义课”当中去了。这种运用,绝不是简单的所谓“互动式教学”,也绝不是我们惯常所热衷于其中并津津乐道的“调动课堂氛围”。因为,这一思路背后所包含的深意与政治性诉求,远远大于我们按照日常视域所展开的理解。

4

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把桑德尔所开设的“公平与正义”看成是哈佛版本的“思想品德课”或“政治课”。其明显的政治性诉求,被整合并贯穿到平易而有趣的关于道德伦理的讲述中去。换言之,这一门课,带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我们并不能因为看到桑德尔所谈论的问题是所谓伦理道德等环节,就以为这是超意识形态的。情况恰恰相反。桑德尔是通过巧妙的对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以及西方众多政治哲学思想家的形式和内容两方面的讲述,在表达桑德尔作为一个共和主义者的通俗立场和观点。之所以说是“通俗的”,是因为,这门课毕竟是针对哈佛全校学生所开设的非专业类公共课程,而不是仅仅政治学或哲学系的学生。然而,恰恰是这样一种课程,反而更能凸显公共课之公共性的意涵、更能凸显作为一个公民共和主义者的桑德尔其学术路径和诉求的价值与意义。

在1996年春季号的The Harvard Review of Philosophy这一刊物中,有一篇桑德尔作为受访者的访谈,题目是:On Republicanism and Liberalism (论共和主义和自由主义)。在该访谈中,桑德尔明确声称,他将自己视为某一特定版本自由主义的批评者。这一特定版本的自由主义,就是指:在伊曼努尔·康德以及当代一些哲学家(如约翰·罗尔斯)那里得到最具影响力表达或阐述的自由主义。这一自由主义主张,为了尊重人们作为有能力选择自己之目标的自由、独立的自我,政府应该在有关良善生活的竞争性观念之间保持中立。

桑德尔对这一康德-罗尔斯式的自由主义持一种批判的立场。因桑德尔在他的著作《自由主义与正义的局限》一书中认为:康德-罗尔斯式的自由主义,是建立在一种自我观念之上的,这种自我观念使人们无法理解某些可能并非出于选择的道德义务和政治义务。因此,这种自由主义并未充分考虑这种情况,即人们可能部分地由某些目的和目标、归属和依附所构成,而它们可能产生团结或从属的义务。

桑德尔所坚持的这种强调团结或从属义务的观念,并不能充分的从其作为犹太人的种族背景推导出来,更多的,其思想根源和脉络是来源于西方——或缩小一点,美国政治和宪法史上一种与自由主义传统相匹敌的公民共和主义传统(Civic Republicanism)。这一传统的核心思想是:自由取决于自治(self-government),而自治则需要公民能够就公共利益(common good)进行协商,能够有意义地共享自治和自我管理(self-rule)。这样一来,公民共和主义传统就会与坚持中立性和非干涉性的自由主义出现紧张,因为共和主义特别强调:政治应当旨在培养公民的某些品格特征(qualities of character)、某些习性和素质,以使得公民能够实现自治。

桑德尔认为,共和主义的这种构成性谋划,强调政治在人们灵魂塑造和品格形成方面的作用,正是这一点使得共和主义与某些版本的自由主义产生了对立和紧张。因为这些版本的自由主义主张政府不应该试图在其公民中间培养任何特殊的美德或品格特征;政府应该仅限于执行一套权利框架,其间人民可以为自己选择他们自己的目标。而在共和主义的观念中,对权利进行辩护和论证的理由与自由主义的辩护理由有所不同。在共和主义传统中,权利的正当性与某种特定的目的或目标紧密联系——即塑造公民参与自治之能力的目标。言论自由的正当性源自于它能够让公民参加涉及政治共同体之恰当目标的政治协商。

共和主义传统存在两个版本,这两个版本对“共和主义包含什么样的善的理论”的回答不尽相同。

一方面,被称之为弱版本或温和版本的共和主义认为,政府是一种工具性的善,而无论人们其他的非政治目的是什么,参与自治都很重要。如果不能培养公民参与自治的能力,那么一种保障公民追求其目标的民主生活方式将无法得到维持。

另一方面,被称之为强版本或严格的共和主义观点认为——这一观点可上溯到亚里斯多德,下达汉娜·阿伦特,同时也是桑德尔所持的观点——,参与自治是我们在一种良好的生活中充分实现人类能力的一个本质方面。该观点将政府与人类善本身联系在一起,并认为除非我们参与政治协商,否则人类的某些重要能力——独立判断能力、就公共目的同他人进行协商的能力、对他人的计划产生共鸣的能力以及与我们自己的直接利益保持一定距离的能力——将得不到发展;只有包含某些政治行动或政治参与的生活,才是真正的良好生活。因此,这一版本的共和主义将公民的自治视为一种构成性的善(intrinsic good)而非工具性的善(instrumental good)。

我们可以注意到,正是在这样一种学术取向和思想取向的支撑之下,桑德尔的“公平与正义”的“公共”课,才能显示出如前所述的教学内容和形式方面的特征,才显示出该门课程的深远意图和意义所指。在哈佛——这一新英格兰地区或者全球最好的校园内,在面向哈佛学子——美国或者全世界最优秀的年轻人与头脑,在面向这些精英——城邦未来的立法者和政治事务与公共生活的参与者、决策者们的时候,桑德尔通过对西方源远流长的思想和文化传统的勾连,并有机地融合到当代的课堂中来,所实现的恰恰正是一个公民共和主义者所梦想实现的事业:通过对话、交流与协商,在不停息的言辞表述和高强度的思考当中,达成对公民德性的培养。从而,纯学术、纯理论会转化并落实到每一个参与这一课堂(无论是置身现场还是通过网络)的公民的身上,促成独立判断能力、就公共目的同他人进行协商的能力、对他人的计划产生共鸣的能力以及与我们自己的直接利益保持一定距离的能力的灵魂发育与诞生。

而更进一步的启迪在于,作为身处于共和国当中的中国人,作为置身于现代文教制度中的中国教育工作者,我们在大学本科阶段所参与的教育事业,归根结底是朝向政治场域的。作为大学的本科阶段教育,并非是朝向就业率或升学率,其灵魂和根本,是朝向如何培养一个合格的现代性社会的公民。公民德性和素质的培养,与具体技能的培养同等重要,甚至更具奠基性。因为,教育的关键并非止步于培养公民,而在于培养一个什么样的公民。

编辑:杨 骊

校对:刘 莹

报:相关领导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