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top
首页 >> 教学管理 >> 教研活动 >> 正文

文学与传媒系教研活动专题简报32

来源:     更新日期: 2015-03-03   点击量:

 

按语:“春耕秋收”,在春天播种希望的季节里,四川大学锦城学院拉开了新学期的大幕,为秋天的收获开始了辛勤的劳作。学期伊始,文学与传媒系全体教职员工在系主任毛建华教授的领导下,于2月9日召开了第一次系务会,以全新的思路为教研室工作作了明确而详细的部署。本学期教研室工作将在邹院长“抓品牌、建名校”的核心目标指导下,深入贯彻《十年发展规划》,狠抓“教学水平”和“学术科研”,积极开展主题教研,活跃和推进教学改革;以科研为重心,努力提高青年教师的学术科研水平;加强制度化建设,规范和完善教研室工作;积极调整教学计划,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继续发挥教研室对教师教学的积极监督作用,强化新进教师的培训,努力打造一支精于教学、勤于科研、勇于创新、乐于育人、素质过硬、全面发展的“文传”教学科研品牌师资队伍。

高瞻远瞩  指引未来航向

——教研室组织学习《十年发展规划》心得

新学期伊始,锦城学院的一切都充满着生机与希望。文传系汉语言文学教研室于2月22日上午组织全体专职教师,在上学期期末学习交流的基础上,再一次深入讨论学院《十年发展规划》。

对于去年新出台的锦城学院《十年发展规划》,老师们是怀有深深的感情的。在锦城学院工作的岁月里,大家亲身经历着,亲眼见证着学院的发展壮大,早已与学院同呼吸,共命运,以学院为家,将自己的汗水抛洒在锦城这片土地上,将自身的发展系于学院的未来。而短短几年内,我锦城学院坚持“追求卓越、止于至善”的理念,凭着自强不息、坚持不懈的锦城精神,硬是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有鲜明特色的应用型大学之路,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赢得了全社会的尊重,实在是很不容易的。

在有了辉煌成就的今天,学院并没有固步自封、停滞不前,而是以清醒的头脑,深谋远虑的眼光为学院的未来树立了高屋建瓴、眼光长远的跨越式发展目标。《十年发展规划》的正式出台,犹如一座高大的灯塔,指引着学院未来的航向,让学院的未来之路走得更踏实、更清晰、更久远,也更加唤起所有老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因此,在本次讨论会上,老师们感触很深,发言也积极热烈,对《十年发展规划》作出了高度的评价,同时也冷静地思考自己作为教师的责任和未来努力的方向,提出了许多有益的意见和建议,而这些,都源自于大家对学院深厚的感情。

一、

在通读了《十年发展规划》后,老师们深感这份规划的全面和完整,目标的高远和措施的清晰具体,纷纷对《十年发展规划》的内容作出了高度的评价。

(一)高度的战略性和系统性

学院的未来,要的是持久、长远、深广、厚重,而它脚下的高度,眼中的深度,胸中的广度,是关键因素。对学院未来之路的规划,需要的是战略性,而不只是一味的埋头苦干,不看前路;也不是井底之蛙,坐井观天;更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在这份《十年发展规划》中,“总体目标”是战略性的,“三步走”是战略性的,具体目标和措施,更是战略性的。它们早已超越了“小富即安”的鼠目寸光,也不是修修补补的简单随意,显示出一种胸襟和气魄。

而与战略性目标相配合的,是以全局性的分析和系统性的措施作为有力支撑。再高屋建瓴的大厦,没有坚实的地基和系统的设计,只会成为海市蜃楼。因此,这份规划,全面分析了我院现阶段所拥有的资源和可以利用的要素,有对学院所面临形势的深入全面的分析,有指导思想的重要保证,有具体目标的细致周密,有战略措施的完善详尽。

(二)科学的预见性和前瞻性

古语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见性和前瞻性,正是“规划”独具的魅力,但这种预见性和前瞻性不是盲目的、空想的,而是在现实状况和客观条件的基础上进行的科学性的预想。既包括对目前情况的清醒认识和前景展望,也有为了达到目标而设计的具体措施和步骤,更有对可能出现的情况作出的相应对策。只有这样,我们的行动和工作才能有条不紊的进行,我们的宏伟蓝图才能得以实现。

《十年发展规划》颇富前瞻性,预想了十年后的总体目标,即把我校建成“西部第一,中国一流,世界知名”的应用型大学。而这一目标的制定,是在清醒客观的分析形势的基础上做出的科学预见。在全面分析形势的部分,既综合分析了我院已经拥有的十大优势,这是我们不懈努力的结果,但也毫不隐讳的点出了自身存在的劣势以及面临的三大挑战,这些都是我们在前进道路上必须要清醒认识并予以克服的。条分缕析的剖白,显示出了客观剖析自我的勇气和自信,既不盲目自大、脱离实际,也不妄自菲薄、自我否定。“形势分析”的最后,更是对竞争对手进行了冷静全面的分析,使得这份规划的目标显得更为切实可行,全体教职员工对学院的未来更有信心。

(三)切实的可行性和针对性

《十年发展规划》内涵的丰富厚实,源于它明确的针对性,那是切切实实针对着我院的特征和现实情况“量身定做”的,避免了盲目和空洞,真正地对实现目标和完成任务起到指导性的作用。而有了准确的预见性和明确的针对性作为基础,规划也就有了切实的可行性。《十年发展规划》最令人折服的,正是其实实在在、脚踏实地的可操作性,规划不能是一味的天马行空,理想也必须照进现实。学院领导无疑有着清醒的头脑和对自身恰如其分的认识,才没有将目标定得过高,如空中楼阁般无法实现;也没有将目标定得过低,导致措施方法都没有创见性,而是以学院的客观实际为基础,制订出了可执行的步骤和有价值的目标。

在“战略措施”部分,一共十二条的具体实施方案和明晰的措施,几乎考虑了方方面面的因素:既有教学,又有管理;既有师资队伍建设,也有科研学术计划;既有人才培养,也有实习实训;既有理念,也有实践。真正是由点及面,全局把握,兼容并包的措施方法,十分完善周密。且每条每款都紧扣锦城学院当前客观情况,一切从实际出发,量体裁衣,但又使措施富有挑战性,更加唤起全体教职员工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相信全院上下齐心协力,通过十年的奋力拼搏,定能顺利实现美好的目标。

二、

《十年发展规划》的正式出台,不仅振奋人心,而且对于专职教师来说,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尤其是“三步走”战略,点明我院将一步步走完“三本”历程,进入高端二本,最后步入重本录取区。那么,面对学院的跨越式发展,青年教师们必须冷静思考,自己应该如何在教学和科研两方面不断提升、不懈进取,如何成长为精于教学、勤于科研、勇于创新、乐于育人、素质过硬、全面发展的大学教师。

老师们欣喜地看到,《十年发展规划》非常重视师资队伍建设、科研学术建设以及人才培养模式建设,这无疑给了老师们极大的鼓舞,必将激发起大家无比的斗志和干劲。

针对《十年发展规划》的具体内容,老师们讨论热烈,各抒己见。以下是老师们发言的实录:

杨骊:论科研对锦城学院发展的重要性

有调查显示,与公办院校相比,民办高校的科研工作尚处于初级阶段,有些投资办学者在观念上对科研重视不够,科研激励机制缺乏;部分教师也以课时量太重为由懈怠科研,难以理清眼前利益和长远发展的正确关系。因此,以中青年教师为主的民办高校教师科研能力就相对较差。长此以往,不仅难以适应教学需要,更难以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哈佛这样的大学之所以成为世界名校,除了它培养了无数政界、商界顶尖人才,还在于它拥有世界顶尖的学者,如杜维明、安守廉、马丁费尔德斯坦、杰波特、罗伯特劳伦斯、玛瑞丽格林德尔、安东尼塞奇、尼尔鲁登斯坦、伊拉杰克逊、斯蒂芬布莱德利、拉摩尔亚历山大等。我们在观摩哈佛大学的公开课时,除了佩服教授们的授课技巧,更多的则景仰他们的渊博学识。所以,我们无法想象,不从事学术研究的老师,如何能够成长为德才兼备的优秀高校教师?

锦城学院在发展初期对学术科研不够重视,科研激励机制缺乏,教师的科研意识淡薄。但是,在《十年规划》中,我们欣喜地看到,学院提出:“教学与科研是高校的两大重点,应用型大学必须有科研。不但要有科研,还要使应用型科研达到一定的水平和高度。”这无疑是一个颇具远见卓识的规划。但是,如何切实地发展锦城学院的科研呢?我认为,还有一些方面需要探讨,简单列举如下:

(一)制定有效的激励制度。把科研激励纳入人事管理与奖惩体系,使科研激励制度化,做到切实、及时、有效地激励教师从事科研。既要有物质方面的激励,又要有情感、精神方面的激励,真正调动教师从事科研的积极性。

(二)树立“大科研”的观念。应用型大学不仅要有科研,而且还应在科研方面做出自己的特色,以此跟其他的高校竞争。所以,应用型大学的科研应该跟普通高校的科研有所区别,不仅仅限于发表论文、编写教材等,还应该和学校发展的长远规划相契合,跟社会的实际需要相契合,既要有人文方面的科研研究,更要有社会、自然科研方面的研究,为学院和社会的发展切实做出贡献。这样,学院也才能够真正得到社会的承认!

范美俊:看到规划中里提到奋斗十年,建成“西部第一、中国一流、世界知名”的应用性大学,特别是未来的录取线将达到重点大学的录取线,很振奋、很激动。看到学校已经规划出的未来十年的美好发展蓝图,我作为一个普通教师将用自己的绵薄之力,做好教书育人的工作。同时,也希望学校在现有的基础与努力下,采取一些具体的办法,克服目前民办教育的不足之处,用待遇、事业、科研、情感等方面的优势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到学校任职,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

蔡郎与:本规划高瞻远瞩,明确了锦城学院未来十年的发展战略,有重大意义。大学的标志不是有大楼,而是有大师,有大学特有的精神、生活方式、风骨气韵。这种精神、生活方式、风骨气韵凝聚成了一种看不见、摸不着,但却分明能够感受得到、呼吸得到的“气场”,它像空气一样弥漫在校园中。它不是那些可见的摆设,不是簇新的大楼,不是宽阔的柏油马路或高级轿车,也不是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室,但比这些所谓“硬件”更能体现大学的品位。它像自然表情一样挂在每个教师和学生的脸上,在他们的每个步态、每个笑容中,你都能够体会得到、捕捉得到。这种“气场”就是软环境。大师就是在这样的大学“气场”中孕育出来的。

王光阵:本规划明确了锦城学院未来十年的发展战略,为教职工指明了发展方向,规划高瞻远瞩地提出,在2025年前,达到国家重点高校的录取分数线,这对一个三本学院来说,困难重重,但锦城人从来不畏惧困难,历史是由人创造的,我们相信,我们会改写三本学院的历史,我们也希望在锦城的发展史上,有我们浓厚的一笔。我们将为之奋斗。在这样的目标下,我认为我校的人才建设是核心,我们从事的是大学教育,我们需要加大对科研的扶持力度,我们要培养有思想的学生,而不是一个简单的工具,因此,对年青教师的培养是实现我们宏伟目标的关键。

朱亚铮:认真地学习了学校颁发的《十年发展规划》,感触良多,深深为学院领导高瞻远瞩的眼光、兼容并包的胸襟所折服。说实话,我们锦城学院作为一所三本学校,不像其他公立学校有各种政策、资金的支持,完全依靠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精神,硬是走出了一条具有锦城特色的应用型大学发展之路,成为一所深受学生喜爱、家长信任、同行好评、社会青睐的学校。这里面凝结了太多锦城人的心血,也寄托了众多锦城人的光荣与梦想。但是,学院并不满足于眼前的成绩,而是将眼光放到了未来十年,提出了要将锦城建成一所“西部第一、中国一流、世界知名”的应用型大学的宏远目标。学校秉承一以贯之的精神作风,摒弃“等、靠、要”的思想,拟定了具体的方针政策,从“形势分析”、“指导思想”、“规划目标”、“战略措施”、“实施与评估”五大部分做出了严密周详的战略部署。我相信,在学院领导的英明决策下、锦城师生一致团结中,这个目标一定会实现。

刘莹:找准自身定位,清晰发展战略

当前,我国独立学院的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独立学院要生存并获得快速、健康的发展,就要坚持“两条腿”走路:一是要找准自身定位,要充分发挥独立学院教育体制优势,创办教育特色,创新管理机制,努力探索并形成区别于公办高校的差异化发展道路。二是要清晰发展战略,确立一个科学的、个性化的发展轨迹,在稳步的建设中不断地成长与壮大。

学院制定的《十年发展规划》在分析和总结我院近年来教育发展的基本经验和成果的基础上,明确了未来十年的奋斗目标和“三步走”的战略,从思想、理念和价值观建设、组织结构和管理制度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多方面构建了学院发展的宏伟蓝图。作为学院的一份子,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在这整体框架下思索自身的定位与发展规划,让自身与学院共同成长。

王韬:学校的十年发展规划高屋建瓴,着眼于锦城的可持续发展和建设,对教学、科研、学生培养和师资队伍建设等各方面都提出了具体的目标和措施。对我们每个青年教师而言,不仅明确了今后的发展方向,更感到了一种使命感和紧迫感。为了早日实现“建成‘西部第一、中国一流、世界知名’的应用性大学”这个目标,我们要紧跟学校的发展潮流,不断督促自己加强学习和修养,提高综合素质,在学校的十年发展建设中争取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肖媛媛:由本规划可以看出,锦城的未来十年充满着机遇与挑战,充满着激烈的竞争。在此环境下,锦城应传承优异之处,在不断超越的同时改进不足。教师应注重自身素质及修养的提高,把握住人才培养的核心,在培养学生文化素质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做出锦城自己的品牌特色。为早日实现锦城“西部第一,全国一流,世界知名”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张超:锦城学院在短短几年内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成为西部地区首屈一指的独立院校,全社会都为之震撼,锦城学院并不以此为满足,而是在“追求卓越、止于至善”的理念指导下,提出了十年规划。在十年规划里面,明确了到2015年录取线达到省属院校“第一军团”水平,到2025年,步入重点大学招生“录取区”。这样的目标为全院的教职员工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也向社会证明,独立院校可以和其他公立高校一较短长,甚至可以比很多公立高校做得更加出色。十年规划对锦城的优劣势有非常深刻的分析,这也有助于我们教职员工保持清醒的头脑,目标非常宏大诱人,但前进的路上绝不平坦,不过对于锦城人来说,排除困难,创造独立院校的历史将是我们光荣的使命。

(秦 蓁)

新学年新气象   争创文传品牌

——记文传系第一次系务会

新学期已经开始,学校的各项教学工作已陆续进入正常运行。为了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增强教师自身素养,2月9日上午,在系主任毛建华教授的带领下,文传系教研室以面向全体和谐发展为原则,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导向,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彰显文传特色,不断推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历程,召开了本学期第一次工作会议。所有教职员工本着爱岗敬业的态度,畅所欲言,积极制定本期教研计划,气氛热烈。

每位老师都从自身学科背景出发,本着取长补短的原则,畅所欲言。大家继续围绕“六大教学法”教学改革展开工作,并进一步构建和完善“教研一体”的教学和科研模式,继续跟进新进教师的培训,探究如何开展本期工作。最后与会人员集体表决通过本期教研室工作计划。

文学与传媒系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

汉语言文学教研室工作计划(全文)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文学与传媒系教研室将以邹院长2012年1月9日全院总结大会讲话精神为指导思想,在“抓品牌、建名校”的核心目标下,深入贯彻《十年发展规划》,为实现锦城学院“三步走”发展目标而努力奋斗。因此,教研室在巩固已有成绩的基础上,以“教学水平”和“学术科研”为“两翼”,一方面,继续以“六大教学法”为平台,进一步深入教学方法改革;另一方面,狠抓青年教师科研工作,使文传系整体科研水平和专职教师的个体科研能力在本学期上一个新台阶。进一步加强教研工作制度化建设,继续围绕主题教研活动开展各项工作,跟进新教师培训,提高教师队伍整体业务水平,加强教研室教学监督职能,促进文传青年教师快速提升,打造一支精于教学、勤于科研、勇于创新、乐于育人、素质过硬、全面发展的师资队伍,打造 “文传”教学科研品牌。

二、主体措施

(一)以科研为重心,促进科研活动向深度和高度发展。

1.以集体科研活动促进教师的科研积极性和科研水平,建设文传系学术团体。本学期启动和继续进行的集体科研活动有:

(1)四川省高等教育“质量工程”科研项目的执行;

(2)“泛媒体时代创新型传媒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课题结题;

(3)青年教师9项院级科研项目的监督实施;

(4)青年教师年度进修学习计划;

(5)青年教师科研和教材写作计划;

(6)新媒体系列丛书编撰。

2. 为促进青年教师科研学术能力的提升,教研室将启动“两大计划“:青年教师进修学习计划、青年教师科研与教材写作计划。督促教师全盘考虑自己的科研规划,制定近三年的青年教师专业进修计划及攻读学位的学习计划,以及新的教材编撰的计划,促使青年教师在学术科研上更多的磨砺自己,尽快成长。

3. 继续强化青年教师科研论文写作要求。教研室统一规定每位教师每年写两篇论文,及时进行集体交流和总结。除了鼓励教师多发文以外,教研室还将积极创造良好的科研氛围,通过开展学术研讨会等为教师提供思想交流的平台,触动灵感,从而更好地进行科研活动。

4.鼓励教师加入各类学术团体,参与各种学术活动,以搭建青年教师参加校外学术活动的平台,开阔学术视野。

(二)加强制度化建设,规范和完善教研室工作。

1.本学期,继续巩固和完善的教研室常规活动的制度化建设有:

(1) 毕业论文指导及答辩流程的规范化建设(包括论文动员宣讲流程、选题流程、开题流程、中期检查流程和论文答辩流程规范等)。另外,上学期期末加强了开题环节和中期检查环节的管理,本学期教研室将对评分细则进行调整,使之更为合理规范;加强定稿环节和答辩流程的制度规范建设;

(2)考研指导流程建设(建立考研辅导和观察制度,每月汇总一次情况,根据学生的需要安排辅导内容);

(3)文传系青年教师“文心讲坛“系列学术讲座制度(面对全院学生开设“文心讲坛”青年教师学术系列讲座,既开阔学生视野又促进教师勤于科研),本学期计划开设“文心讲坛”共五讲;

(4)完善系主任带领下的专职教师听课制度;

(5)教师出题规范化制度建设(按照学院迎接教学评估的要求对教师的出题进行标准化规范);

(6)规范教学计划、大纲、教案等的检查制度,为教学工作作好充分准备;

(7)完善信息员反馈制度,规范信息员评教标准;

(8)完善新进教师测评制度,使之形成一整套系统合理的规范流程。

2.本学期,新加入的教研室工作有:

(1)做好“学生科研计划”的指导教师安排,为改革毕业论文作准备;

(2)教学计划的修订(在新形势下,根据社会需求调整教学计划,将校内外实习实训纳入新计划;将阅读经典纳入教学计划;将教学计划与考研紧密结合);

(3)文传系学生“必读书目”的修订工作,推出全新的2012版学生“必读书目”;

(4)建立与文学文化相关的“文化之旅”大型学术讲座的紧密联系(督促青年专职教师积极参与“文化之旅”并反馈听后感想,展开学术讨论,建立与校外专家学者的学术联系等。);

(5)开拓考研工作新思路,教研室组织研究分析历年考研的命题特点和出题倾向,落实考研科目知识点,将考研科目纳入新的教学计划;

(6)毕业论文改革工作,根据汉语言文学和对外汉语的专业特点,制定新的论文改革方案。

(三)开展主题教研,活跃和推进教学改革。

本学期,拟开展主题性教研活动有:

1.关于教学改革的系列研讨活动:

(1)课堂新型教学方法实施情况研讨;(针对不同的学科特点运用新型教学方法)

(2)课堂讨论、课堂报告多样性和有效性研讨;

(3)关于文科学生课堂接受心理的主题研讨;

(4)专职教师“互听课活动”交流讨论会;

(5)参加学院“六大教学法”培训班老师心得交流会;

2.学院《十年发展规划》主题研讨——面对“三步走”的机遇和挑战,专职教师该如何提升自己?

3.专职教师学术交流活动——关于如何申请科研项目;

4.毕业论文改革主题研讨;(如运用“学生科研小组”成果取代传统的毕业论文,从文化产业等方向进行思考,相关政策,方案措施等。)

5.教学计划修订研讨(实训科目、阅读经典、考研留学等);

6.关于考研工作的新思考主题研讨(考研科目与新的教学计划相结合,考研知识点的落实,课程设置与考研科目的紧密配合等议题)

7.规范期末出题、严格期末监考研讨;

8.观摩“文化之旅”大型讲座心得交流;

9.教学评价体系改革探讨(如强化平时作业、课堂报告,加大中期考核力度,合理制定平时成绩与期末卷面成绩比例等)。

(四)追踪教学质量,积极履行教学监督职能。

1.教师管理:于教研室的日常管理要成效,加强对教师队伍的管理。指导教师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要求教师深钻教材,搜集资料,精心设计每一节课,备好教材和学生,把自己的个性和特长都融入到课堂。从而发挥教研室在教师管理方面的积极作用。

2.教学规范:规范教师从备课到授课的全环节行为,开学前要求教研室所有教师对本期所开课程的设想、重难点安排、教学技巧的运用、教学目标的设置以及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学生而制定的因材施教计划做出书面呈递,由教研室对开课设想进行分析和审定。教研室把各教师的开课设想汇总后印发所有教研室成员,便于成员间互相交流,互相建议、互相借鉴和互相提高,也便于教研室根据开课设想对教师今后实际的开课情况进行比照和监控。

3.教学监督:教研室将协助系主任参与教学过程的监督,加强对教学环节的监控力度,提高教研室在教学保障方面所起的作用。

(五)多元培养方案,尽早实现新教师角色转变。

为了让新进教师尽快适应新的工作环境,熟悉我校各项办学理念与办学特色,尽快成长为合格的教师,教研室专门根据我校及我系的师资队伍建设要求为新进教师制定了专门的培养方案:

1.以锦城学院教育理念、办学特色为向导,帮助其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形成有效的教学方法,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

2.优秀教师讲PPT制作和运用技巧,促使新教师尽快熟练掌握方法;

3.组织全体专职教师听新进教师授课,并制定《测评表》,对新教师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基本功、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价,使新老师及时调整自己教学的不足,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

4.以老教师带新教师的方法促进教学提升,以听课为基本形式,要求新教师提交听课心得并相互探讨交流;

5.以学生反馈的课堂信息回为基点,形成对新教师的有效教改建议,帮助其尽快实现教师角色转变;

6.不断提高履行岗位职责能力,促进新进教师迅速成长。

(六)紧扣培养目标,推进数字化学习平台建设。

教研室在上一学期积极参与数字化学习平台建设的基础上,本学期不仅组织全体专职教师提高平台使用率,而且要优化数字化平台的功能性,使平台成为有限课堂的无限延伸,充分配合文传系培养“新型技术性文科人才“的目标。本学期的主要工作有:

1.数字化平台使用制度规范化建设;

2.数字化平台运用方法及经验总结;

3.数字化平台资料上传的监督管理;

4.数字化平台功能的全面运用和开拓;

5.新进教师使用数字化平台的培训和引导。

(七)印好教研简报,及时汇报教研工作近况。

1.定期印发教研工作专题简报,并做好教研室档案管理工作。

2.随时发现和分享其他系或其他学校的教研成果及科研成果。

三、本学期教研活动日程表

(一)本学期每月坚持教研活动,主题设置及时间安排如下:

1.2月:教研室新学期工作安排会议,学院《十年发展规划》主题研讨;

2.3月:课堂讨论、课堂报告多样性和有效性研讨,毕业论文改革主题研讨,教学计划修订研讨;

3.4月:课堂新型教学方法实施情况研讨,专职教师学术交流活动,规范期末出题、严格期末监考研讨,关于考研工作的新思考主题研讨;

4.5月:关于文科学生课堂接受心理的主题研讨, “六大教学法”培训班老师心得交流会,观摩“文化之旅”大型讲座心得交流;

5.6月:专职教师“互听课活动”交流讨论会,教学评价体系改革探讨,数字化平台总结。

(二)其他不定期教学与科研活动

1.从2月到5月,继续进行毕业论文写作指导工作,并部署答辩安排。

2.从2月到4月初,为08级考研学生分配复试和面试的专业指导教师。

3.针对新教师,教研室将组织系主任、专职教师对新教师进行教学督导,定期、不定期地听新教师的课,及时指出讲课教师的优缺点,帮助新教师及时成长。

4.四川省高等教育“质量工程”科研项目的执行。

5.从第二周起,启动文传青年教师“文心讲坛”系列学术讲座活动,间周一次,共五讲。具体安排如下:

彭芳燕《如何成为色彩达人——色彩原理与色彩配搭浅析》

杨震《反思中国“愤青文化”—— 现代激进青年文化简史》

杨骊《文学与人类学》

蔡郎与《我们的节日——仲夏蒲桑话端阳》

范美俊《新媒体文艺管窥》

在此次工作会议中,老师们普遍认识到,积极开展教研活动,学习教研改革精神,不但可以将教学实践与专题研究相结合,还可以加强教研室成员之间的“联系”,认真组织集体备课,发挥集体的力量,加强对教材的研究和探讨,针对本校学生实际情况和设备,运用各种的教学理念和手段,上好每堂课,树立文传教师的品牌。文传系第一次全系工作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

(蔡郎与)

春风拂面来  筹划正当时

——记新学期第一次教研室工作会议

“东风洒雨露,会人天地春”,新的一学期在春意盎然中开始了。如何保障新学期日常教学教研工作的有序进行?如何在锦城学院十年规划的指引下深入有效地开展教研教改工作?2012年2月15日上午9点半,文传系中国语言文学教研室全体教师召开网络工作会议,对以上问题进行了热烈深入地探讨。新当选的教研室主任秦蓁老师和副主任蔡郎与老师主持会议,对新学期教学教研各项工作进行高效妥善的安排,各位参会的教师也对新学期的工作进行了讨论与展望。

首先,教研室主任秦蓁结合学院十年规划的精神,进行了本学期主题教研活动的安排,包括以下内容:

1.关于教学改革的系列研讨活动:(1)课堂新型教学方法实施情况研讨;(针对不同的学科特点运用新型教学方法);(2)课堂讨论、课堂报告多样性和有效性研讨;(3)关于文科学生课堂接受心理的主题研讨;(4)专职教师“互听课活动”交流讨论会;(5)参加学院“六大教学法”培训班老师心得交流会。

2.学院《十年发展规划》主题研讨——面对“三步走”的机遇和挑战,专职教师该如何提升自己?

3.专职教师学术交流活动——关于如何申请科研项目;

4.毕业论文改革主题研讨;(如运用“学生科研小组”成果取代传统的毕业论文,从文化产业等方向进行思考,相关政策,方案措施等。)

5.教学计划修订研讨(实训科目、阅读经典、考研留学等);

6.关于考研工作的新思考主题研讨(考研科目与新的教学计划相结合,考研知识点的落实,课程设置与考研科目的紧密配合等议题);

7.规范期末出题、严格期末监考研讨;

8.观摩“文化之旅”大型讲座心得交流;

9.教学评价体系改革探讨(如强化平时作业、课堂报告,加大中期考核力度,合理制定平时成绩与期末卷面成绩比例等)。

老师们纷纷发言,对这一系列主题性教研活动的安排表示了充分的支持和赞同。大家一致认为,要继续发扬文传精神,通过主题教研活动深入开展教学改革,把教学探索精神贯穿到每一个教学环节中。

其次,教研室主任秦蓁布置了日常教学工作的相关安排,包括:

1. 按照流程图继续加强学生毕业论文指导,上学期期末加强了开题环节和中期检查环节的管理,本学期教研室将对评分细则进行调整,使之更为合理规范;加强定稿环节和答辩流程的制度规范建设;

2.考研初试分数即将公布,根据考研指导流程对学生及时进行配对指导,尤其对可能调招的学生要加强指导;

3.继续开展文传系青年教师“文心讲坛”系列学术讲座。面对全院学生开设“文心讲坛”青年教师学术系列讲座,既开阔学生视野又促进教师勤于科研,本学期计划开设“文心讲坛”共五讲:(1)彭芳燕《如何成为色彩达人——色彩原理与色彩配搭浅析》;(2)杨震《反思中国“愤青文化”——现代激进青年文化简史》;(3)杨骊《文学与人类学》;(4)蔡郎与《我们的节日——仲夏蒲桑话端阳》;(5)范美俊《新媒体文艺管窥》。

4.继续进行系主任带领下的专职教师观摩听课活动,同时结合新进教师职业技能测评活动,使之形成一整套规范有效的教学督促机制。

5.继续教学计划、大纲、教案等的检查制度,为教学工作做好充分准备。

在讨论中,朱亚铮教师还细心地提醒老师们注意开学上课的一些小细节,比如多带一个U盘,预防教室电脑出现意外状况;刚开始上课如何保护好自己的嗓子等等,以便用更精神饱满的姿态来迎接新学期的到来。

接下来,秦蓁老师和大家商议了本学期将要开展的一系列新工作:

1.做好“学生科研计划”的指导教师安排,为改革毕业论文做准备。教研室安排一到两位教师指导一个学生科研计划,有针对性地探索毕业论文改革;

2.进行教学计划的修订工作,在新形势下,根据社会需求调整教学计划,将校内外实习实训纳入新计划;将阅读经典纳入教学计划;将教学计划与考研紧密结合;

3.进行文传系学生“必读书目”的修订工作,推出全新的2012版学生“必读书目”;

4.建立与文学文化相关的“文化之旅”大型学术讲座的紧密联系。督促青年专职教师积极参与“文化之旅”并反馈听后感想,展开学术讨论,建立与校外专家学者的学术联系等;

5.开拓考研工作新思路,教研室组织研究分析历年考研的命题特点和出题倾向,落实考研科目知识点,将考研科目纳入新的教学计划;

6.毕业论文改革工作,根据汉语言文学和对外汉语的专业特点,制定新的论文改革方案;

7. 专职教师制定个人进修计划、科研计划和教材写作计划。这项新工作和跟学校的发展规划密切结合的,每个教师要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与教学需要做好自己的科研规划;

老师们对于如何实施这些新工作进行了积极的讨论,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建议。尤其是关于如何制定个人科研计划的问题,大家都认为应该趁着学校改革的东风锐意进取,争取在教学和科研方面取得更好的成绩。

最后,教研室副主任蔡郎与老师提出了教研室高效工作的原则:1.开会要高效,讨论要积极,但要避免拖沓冗长;2.对通知信息和邮件要及时回复,即时沟通和高效执行;3.教研室凡事都要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

   在会议结束时,教师们纷纷表示,大家要同心协力做好每项工作,圆满完成计划,要把个人的前途与学校的前途紧密联系起来,与学校共同成长,共创辉煌。    

                                               

(杨骊)

心有灵兮色自通 花容月貌各不同

——记“文心讲坛”之“色彩达人季”

    诗人闻一多,在其诗歌《色彩》中铺显了色彩与生命的关系:“生命是张没价值的白纸,自从绿给了我发展,红给了我热情,黄教我以忠义,蓝教我以高洁,粉红赐我以希望,我便溺爱于我的生命,因为我爱他的色彩。”对色彩的感悟如此的灵致而充满生机。

   在近现代,色彩更是成为商品最显著的外貌特征,足以引起消费者的关注,表达人们的信念、期望和对未来生活的预测。“色彩就是个性”、“色彩就是思想”,色彩在包装设计中作为一种设计语言,可以说是包装的“外衣”,它在包装设计领域中所表达的深刻含义是广泛的,较之编排、造型更具视觉冲击力,更具抽象性格特征。因此有人说,色彩就是销售包装的灵魂。

我系荣获2011年中国“包装之星”创意奖金奖的青年教师彭芳燕,带着她的色彩理念走进了“文心讲坛”,于2012年2月23日晚7点在忠孝大楼107演播厅给同学们带来题为《如何成为色彩达人》的精彩讲座,把大家带入色彩的丰富世界中。

彭芳燕老师用“什么是色彩?”把同学们引入了本次的主题。色彩是由光的刺激所产生的一种视觉效应!她指出色彩达人是理智和情感的化生,而理智、情感的相互交织则是色彩达人的源泉。在现在的时尚界流行着“明尚的颜色口号”,裸色、糖果色出现。在这次讲座中,彭芳燕老师讲到了色光的三原色、颜料的三原色、色彩的三要素等,提出了色相、明度、纯度等含义。色彩的分类包括无颜色、有色彩、特殊色三种。其中彭芳燕老师着重给同学们谈了裸色和糖果色的特点,以及撞色、对比色及互补色,每一种颜色都有着不同的情感,像橙色代表健康开朗,黄色代表最复杂的性格,同时也象征着高贵、神圣、权威,为中国封建帝王的专用色,绿色代表青春博爱,蓝色代表开阔智慧,白色代表极致纯净,黑色代表幽深尊贵,紫色代表神秘优雅等等。

与此同时,彭芳燕老师穿插了一段有趣的视频再一次吸引了同学们的眼球,介绍了一些关于色彩的搭配以及如何寻找搭配的灵感等等。她为同学们指出,模仿永远是最好的老师!在进行搭配时要找到这种感觉的颜色,可以从心仪的案例中找颜色、使用配色软件、使用配色书等。还要注意要赋予所选用的颜色一个比值,要选好主色并且突出它,还要注意色彩经济。

讲座在同学们的积极提问与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王晓燕)

编辑:秦蓁

校对:蔡郎与

报:相关领导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