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top
首页 >> 学生工作 >> 优秀学子 >> 正文

专访国家奖学金获得者李佩蔺

来源: 文传学院    更新日期: 2018-06-21   点击量:

 



人物简介:


李佩蔺,2014级行政管理专业学生。

现为四川日报实习记者;

2016-2017学年度国家奖学金获得者;

大学四年学分绩点4.0以上;

连续两年荣获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一等奖;

获第十四届四川省“挑战杯”铜奖;

多次参与包括“中国传统村落立档调查”“国家防灾减灾日”“全国写作学会”等在内的新闻工作与志愿者活动;在中新网、人民网、四川省共青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所、天津大学出版社等各级媒体发表照片100余幅、新闻稿件10余篇;先后采访省民间摄影师周安、非遗“学羌”传承人、省实业家等各行权威精英人士;四年写作30万余字,其获奖、实践及志愿事迹多次被校报、学院报道。

 

“在这四年的大学生涯,短暂的1400多个昼夜当中,你们应当去探索、去确认一件事,即你内心深处真正的喜欢。”20179月文传学院的新生开学典礼上,李佩蔺作为在校生代表将她在大学期间最深的感触传达给了2017级的学弟学妹们,希望他们始终忠于内心,忠于自己,在短短的大学时光中,珍惜自己的时间和机会,找到自己的内心追求。这也是一直以来李佩蔺在自己的大学生涯里所践行的。

李佩蔺,2014级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学习成绩优异,综合能力出众,曾获2016-2017学年度国家奖学金,是师生们公认的文传学院最勤勉、谦逊的学生之一。不论是上课听讲还是学生活动她都要求自己做到专注,认真,高效。但她不是刻板的书呆子,闲暇时的她爱听嘻哈音乐,也爱关注时尚圈,更爱尝试新鲜事物,她爱写作,爱摄影,爱新闻采写。李佩蔺在保持自己优异成绩的同时,始终不忘聆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如果说大部分人一提起学霸,脑海里浮现的都是诸如无趣、寡言、听话之类的形容词,那李佩蔺的这份答卷,可能特别与众不同。



一、努力之前先要正确认识自己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在向目标前进之前,首先要做的是认清自己的能力范围,知道自己想做什么,要做什么,能做什么。当一个人找到了与自己的相处之道之后,他就能看清自己的能力和不足,客观地从自身出发,合理地制订目标,不自负也不自卑地一步一步将它实现。”

李佩蔺的大学时代,就是在不断内省与合理计划中度过的。

大一刚入学,李佩蔺就给自己定下了未来四年的目标:在完成专业课理论学习和实践的基础上,尽最大可能地投入到自己喜欢的摄影和新闻采写中。为此,每一个不同的阶段她都给自己制定了符合该阶段的计划,并要求自己限期完成。现在的她回过头来看自己的过往,目标和计划几乎都实现了,甚至收获了更多。

坚持内省并合理地规划时间与计划,让她的GPA一直保持在4.0以上,综合成绩也位列专业第一,优秀的学习能力帮助她收获了优秀学生一等奖学金和国家奖学金;凭着对英语的喜爱,她坚持参加了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并连续两年荣获一等奖。除了完成学业上的目标,李佩蔺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在颇有难度的 “挑战杯”四川省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中拿到铜奖。

高焦虑感与高压力感,是许多大学生共有的成长体验,这种焦灼的背后往往源于对自己的认知不够准确,并且对生活缺乏合理的规划。李佩蔺在这方面一直做得很好,她很善于与压力共处。“面对让你焦虑的事情时一定要冷静,感到疲惫和无力太正常了,但是你不能被这种情绪牵制太久。通过做规划、做判断、找到刺激自己前进的动力,然后迈开步子做实事才是摆脱困境的方法。”

“正确的认识自己”使佩蔺在学习和生活中避开了许多弯路,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节省了不少时间;而“不断地自省”又使得佩蔺在大学时代的每一步选择都像是“量身定制”,当良机从天而降时,佩蔺总能精准地把它们握在手里。

对此,佩蔺表示“质量越大的行星引力越大,当你的能力不断提升时,好机会也会随之而来”。以她自己的经历为例:大二暑假前,文传学院承办了全国写作学会第十七次学术年会,时任学院新闻中心影像部负责人的她,受命担任了活动摄影,并参与了一系列采访,她的作品得到老师们的一致认可。很快,由她拍摄的新闻照片就被中新网、人民网征用,这不仅成为后来她进入传媒领域的一块漂亮的敲门砖,也为她带来了更多的历练机会。她在这类工作上的才干,被越来越多人知晓,经过老师和同学们的不断举荐,她相继参与了“5.12志愿者活动”“中国传统村落立档调研”等更多的实践项目。

清楚认知自己,设定合理目标,做好时间规划,抓住潜在机遇,利用大学时代帮助自己建立一套积极、完整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不断增加自己的“引力”,是记者从李佩蔺身上寻找到的最值得汲取的成长经验。

 

二、“破除我执、用心精进”才能找到自己的价值

李佩蔺是非典型“行管人”,或者换一个说法,她是典型的“斜杠青年”。虽然就读的是行政管理专业,但她一直不满足于单一专业的学习,而是同时对许多事物充满热情,特别是摄影和新闻采写。但有一个问题一度令她十分不解,即:怎样才能让一份稿件、一张照片拥有灵魂?为了寻找这个答案,李佩蔺作了许多尝试。

2017512日,汶川大地震9周年纪念日,李佩蔺前往四川省防灾减灾馆做志愿者,担任志愿者队的队长,并负责活动新闻的采写。当天,许多学校、部队和社区前来参观学习,佩蔺和志愿者们忙碌了一上午,临近中午时气温已近30度。这时,一个打扮的很普通的阿姨送来几箱饮料,慰问他们,经过详细攀谈,佩蔺了解到,原来这位阿姨自己就是汶川大地震的幸存者,得知志愿者们在做这样有意义的工作,特意来看看他们。初闻阿姨的经历,佩蔺的感受十分复杂,这种不期而遇的触动,使得她逐渐找到了解开心中疑惑的方法。她说:“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就算在很平凡的人身上,也可能有我们不了解的曲折故事,要走近他们,将他们的故事写出来,就一定不能抱着先入为主的想法去揣测,当你学会以一个倾听者的身份了解人物,采访这件事本身就变得有意思起来,你们将不仅仅再是采访与被访的关系,而是能成为朋友和亲人,唯有这样,你也才能拍出有灵魂有温度的作品。”明白了这个道理,李佩蔺对待采访的方式发生了很大转变,她从喜欢说到专注听,不再浮躁,而是能静下心来倾听对方的故事。

最慢的成长不是在黑暗中摸索,而是只看到自己。破除我执,将自己投入到平凡的日常中,珍惜并热爱那些不完美的人和事,真切地体会生活的伤痛与喜悦,你才能真正寻找到自己的价值。


三、不拒绝尝试,始终保持热忱和好奇

放下严谨的学霸身份,李佩蔺私下是一个非常乐观开朗的女孩子,对于新鲜的事情她永远不会感到乏味。

有一次她跟随团队调研蒲江草席,看到传承人在做席子,那份熟练的技艺立马让她跃跃欲试。她觉得接触自己没有接触过的东西是一件很令人兴奋的事情。不断地去了解不同的文化与群体,会使自己变得更加包容,佩蔺这样告诉记者。

点开佩蔺的朋友圈,除了平时生活的记录,她也经常将自己喜欢的嘻哈音乐分享出来,在她看来,新生的中国说唱在年轻一代的影响力是巨大的,它的出现不仅仅丰富了中国音乐的多样性,同时也向世界传达了中国青年对本土文化的热爱。

除此之外,李佩蔺对时尚领域也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她的衣品自成一格,在她看来,一个人的外在形象与内在品质是同样重要的,一个不修边幅的人,对待生活也决不会太认真。她常常从自己喜欢的时尚女性身上学习,研究她们的穿着打扮,也学习她们的独立精神与自律态度。

    常有人说,好奇心是人类的第四驱动力,因为它会激发人类不断探索未知世界的热情,能让人们用有趣的眼光打量世界。李佩蔺就是这样一个始终怀揣着好奇心前行的人,她从不畏惧于尝试,永远保持一份对世界的热忱和好奇,不断丰富自己的同时,也在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