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top
首页 >> 教学管理 >> 教研活动 >> 正文

文学与传媒系教研活动专题简报27

来源:     更新日期: 2015-03-03   点击量:

 

按语:若要辛勤出硕果,须得耕耘付真心。三四月是收获的季节,亦是辛勤耕耘的好时光。文学与传媒系在系主任毛建华教授的带领下,积极组织专职教师对今年考研上线的所有学生开展复试指导工作,帮助学生进行考研调剂答疑;与此同时,“文心讲坛”学术讲座活动也有条不紊地举行,在活跃校园学习氛围的同时,给专职教师提供有益的教学平台与交流空间;此外,开学伊始的“听课活动”进行到第十一周,老师们热情不减,在不断完善授课纲要的同时精心设计并有效整合课堂,不断研究专业教学改革路数,互相学习彼此促进,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成效,教改网络会议的日常召开也为之提供了必要而有益的辅助与补充;五月上旬开始,期末出题准备工作等也在紧凑有序的进行中。本期教研活动专题简报,将主要报道专职教师们在开展学术讲座、协助学生复试、完善课程改革三大方面的业绩及心得体会。

                                   

                    中韩文化比较面面观

——记文传系本学期第三次“文心讲坛”学术活动

本学期文传系“文心讲坛”第三讲,在文传系全体教职员工的精心安排策划下,于2011年4月13日星期三晚7点在忠孝大楼118教室如期举行。此次讲座的主题为《中韩文化比较面面观》,由有多年韩国留学背景的文传系专职教师肖媛媛主讲,文传系的各专业学生积极参加,讲座得到圆满结束。

近些年,随着韩国文化在中国的流行,在中国刮起了一股“韩流”,从韩国明星到韩国物品,都得到了很多中国人的追捧,特别是年轻人,更是对韩国充满着喜爱;但是,在韩国文化热的同时,又有一股“反韩风”刮起。面对着两股不同的思想流,我们应该怎样去理解和认识呢?韩国究竟是怎样的一个国家?除了表面上我们所看到的,还有什么我们不知道的呢?围绕着这样的一些问题,肖媛媛老师通过她在韩国的学习生活的体会,告诉了同学们更深程度的一个韩国。

由于中韩两国同处于亚洲国家,加之历史原因,韩国受到中国文化很大的影响,比如,佛教的信奉,儒家思想的信奉等等。但是,在相同的思想影响下,随着时代的发展,中韩两国也存在着文化差异。肖媛媛老师从文化这一个方面作为切入点,给学生进行了两国文化的比较。

首先,肖媛媛老师先问了学生们对韩国的印象,学生们都踊跃发言,说出了自己的看法。接着,肖媛媛老师对韩国的地理、政治、经济等概况做了介绍,让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了更深的了解,知道了韩国的建国神话、朝代更替、行政区域划分等知识。其次,肖媛媛老师分语言、服饰、饮食、节庆对中韩两国做了比较。在语言方面,学生知道了韩语的创立,韩语与中文的不同语法,了解了韩语的发音和学会了简单的韩语语句;在服饰方面,学生知道了与我国一样,韩国也具有自己的传统服饰——韩服,具体讲到了韩服的构造及不同场合应穿的韩服的不同种类;在饮食方面,对韩国的传统饮食做了介绍,其中强调了韩国酒文化以及涉及到的礼仪问题;在节庆方面,讲到了韩国传统的节日。特别是引起争议的端午节,让学生知道了其实韩国的端午节的风俗文化跟中国的端午节不同,消除了同学们对韩国端午节的一些误解。再次,肖媛媛老师给同学们介绍了韩国的旅游胜地,在讲解的同时也与中国做了比较。最后,根据肖媛媛老师自己在韩国学习生活的亲身体验,给学生们讲解了当今韩国人的学习生活与工作。

整个讲座,材料丰富,每一个环节都引起了学生浓厚的兴趣,肖媛媛老师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也很顺畅,讲座现场很是活跃。之后,肖媛媛老师还留下了她的联络方式,以便与学生更多的交流。

“文心讲坛”从一开讲就秉着“因文而学,化育万物;明心见性,止于至善”的宗旨,三年来不断进步和完善,文传系教师们每一次讲座都全力以赴,认真对待,为学生打开了学习的另一扇窗户,让学生看得更远,学得更多。

                                   

    (肖媛媛)

附:“文心讲坛”后记——来自同学的声音

如果说大学是人才的培养基地,讲座则是大学生活中浓墨重彩的一道风景。丰富多彩的“文心讲坛”对于繁荣校园文化,活跃学术气氛,鼓励学术创新等,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指导性讲座能给我们以切实的人生指导,引导我们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学术性讲座是我们开阔知识视野,发掘学术兴趣和增强学术功底的第二通道,并能广泛涉猎各个学科领域,这对于优化知识结构,提升综合素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文心讲坛”这个自由的空间里,我们有机会和来自各个学术领域的教授和老师接触,能从他们那里听到许多在校园中接触不到的事情。我们能够分享他们潜心研究的成果,聆听他们的观点和见解,了解他们学术人生的平凡与伟大。听了他们的演讲我们可能会热血沸腾,从而激发出勇气和信心。平日里,我们往往不自觉地被束缚在本专业的框架中,一场好的讲座,可以拓展我们的知识面,放宽我们的眼界,甚至可能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每一场新奇的讲座,都有可能是我们人生中的一块新大陆。
   大学,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空间,它给予我们相互交流,平等学习的机会。而讲座就是这样一种场合——知识与知识碰撞,智慧与智慧擦出火花。所以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样的有利氛围,在讲座中寻黄金屋,觅颜如玉。在获取多方面信息的同时,也能更好地认识自己、提升自己。

10级汉语言专业学生:罗仕薇)

为学子助威,尽绵薄之力

——记文传系专职教师多措并举指导考研复试工作

2011年4月文传系按照学校的有关要求,针对近期全国各个招生学校的考研成绩已经公布,考研学生正在积极准备复试和联系调剂学校的情况,组织有关教师点对点指导考研学生复试、调剂。

文传系成立了由毕业班辅导员、班主任及相关专业课教师组成的文传系2011年考研复试、调剂指导小组。文传系教研室每位老师都竭尽所能积极参与其中。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一、动员考研成绩较低的学生积极联系调剂学校,向导师推荐学生;二、辅导考研分数较高的同学准备复试;三、帮助跨专业报考的学生联系我院其他系专业教师对他们的调剂和复试等有关事宜进行一对一辅导;四、向所有考研学生提供本院历年考取研究生的往届学生的联系方式,为他们联系自己报考学校的学长提供方便。五、专门组织模拟英文答辩和专业课答辩,增加考生复试信心。

考研学生表示经过文传系教研室考研复试指导小组细致入微的指导,他们对复试、调剂等环节有了全面、清晰的认识,对考研最终结果充满了信心。而且系上还要求各位指导教师继续跟踪每一位考研同学的情况,竭尽所能为后期的有关工作提供便利。此次活动必将坚定考研学生复试的信心,促使学院的考研成绩更上一层楼。

(蔡郎与)

在“提问”与“讨论”氛围中使学生全面参与教学活动

——记《外国文化概论》教改示范课授课心得

                       

在本次文学与传媒系的“听课活动”中,我讲授的是文传系对外汉语专业的《外国文化概论》。本堂课讲授内容为《荷马史诗》,教学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古希腊神话的两大构成要素,理解《荷马史诗》对西方文化的重大影响,并把握“理性与情绪”以及“权力与自我持存”等重要概念。而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在能力上应该能达到对两部史诗的情节与特征有清晰认知,能独立思考提出问题,延伸阅读拓展思维,以及进而能写作相关论文。

众所周知,目前我院正在大力推进教学法改革工作,而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实现教学法由“讲授式”向“参与式”的转变,这是紧跟教育改革时代之潮流的一项措施。因为近年来,国内外教育界愈来愈意识到以教师为主体的传统“讲授式”教学法固然有知识信息量大、授课目标明确与计划性强等优点,但不容置疑的一点是该教学法存在着极易忽视学生受众而最终沦为填鸭式的灌输等诸种弊端。于是,一种针对“讲授式”教学法所衍生的诸种问题,而强调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中之主体地位的“参与式”教学法日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青睐。本人认为若想更好地实践“参与式”教学法——让课堂为“发问”与“对话”所充盈,无论是从创造环境引入、情景设问,到随机分组、学生参与对话、建构新知,再到教师与学生分别归纳小结的整个过程都应有鲜明“问题导向”性。而我在本堂课的教学实践中,就尽力以“问题”为导向真正实践参与式教学,现将教学情况做一简要汇报,仅为抛砖引玉之谈。

为了让学生能更快地进入《荷马史诗》所展现的古希腊世界,我先以简要而又不失生动的方式分别将每部史诗的内容讲述了一遍。因为课下已经给学生布置了阅读任务,所以简要地“讲故事”能迅速唤起他们对两部史诗的阅读体验。随后,便开始了在西方文化大视野下透析两部史诗,而整个透析过程均由一系列“问题”为导引。例如:“苹果”意象在西方文化中的几次重要作用是什么?金苹果的寓意是?为何帕里斯王子婚礼虽不邀请“争吵女神”,而“争吵女神”却会不期而至?如何理解阿基琉斯的两次愤怒?换成是你会如何描述“海伦之美”?如果你是奥德修斯,会如何从独眼巨人手下逃出生天?为何奥德修斯回家后不向妻子透露自己的真实身份?你如何看待他的复仇行为?……总之,通过诸如上述问题,将学生渐渐引入并参与到讨论中,进而使他们在联系自身生活经验讨论(甚至争论)之时,对《荷马史诗》所含蕴的深刻寓意有所领会,如怎样看待一个处身共同体之中的个人所必然面对的自我持存、权力分配与克制心灵等相关问题。

课堂伊始,毛建华系主任、王晓燕老师、秦蓁老师、杨骊老师与朱亚铮老师坐在后排认真聆听并详细做笔记。听课结束后,几位参与听课的领导与同事对我本次授课情况,都极为热情地提出了自己的宝贵意见与建议。如毛主任认为“要将这种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的‘问题’导向法继续贯彻下去,要注意板书的结构完整性与清晰性”,而其他几位同事也结合自身的丰富教学经验,对如何在课堂上能更好的引导学生参与讨论给出了自己的建议。总之,我系这学期开展的以“全面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为目的的听课活动,让我受益匪浅,而我今后也会全力将我在“听课活动”所习得的一切应用到今后的教学工作中。

                                                 卢迎伏

以“课眼”为中心    用导演的视角策划教学

——记《基础设计软件》教改示范课授课心得

在本次文学与传媒系的“听课活动”中,我讲授的是广告专业的专业课程《基础设计软件》。讲授内容为基础设计软件Adobe Photoshop。本堂课程为技术类实践性课程,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软件的基本使用功能,扩展设计思维、整合色彩及构图的理论知识,最终设计出适应社会要求的成熟作品。

听课结束后,文传系领导及各同事对本课程提出了宝贵意见。针对本堂课的教学方法及教学形式,个人进行了总结,供交流讨论!

大学教师授课是一门艺术,大学教师在教学过程是以学生为中心,合理的运用各种教学方法,达到教学目的。教室是舞台、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教师跟学生一起完成一堂教学演出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一、  精心设计教学“课眼”

所谓课眼,就是课堂教学的核心部分,多指每次课堂教学的重点或难点一堂课是否有吸引力,是否有高潮和核心,学生是否有收获,很大程度取决于课眼的设计与讲解,而教学艺术也集中体现于此“课眼”一般设计在两个地方,一是课程的重点,二是课程的难点。无论难点还是重点,都是课堂教学的着力点,必须精心设计,精心实施。

《基础设计软件》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技能型课程,因广告专业性质的特殊性,对学生的培养不能仅仅停留在软件的使用上面,所以本堂课的“课眼”设计为:学生作品自我剖析和重点知识的讲解。

二、教师——导演的视觉与话语

传统的教学场景:教师精心准备资料、唾沫横飞,学生台下睡眼惺忪、目光呆滞,学生走出教室,学习抛到九霄云外。如此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大打折扣,所以教师应该在课堂中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在《基础设计软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课程的第一部分——学生作品自我剖析中,充当导演的角色,演员就是学生。学生对自己设计的作品进行讲解,其他学生互评,教师总结。过程中,“导演”提出重点、难点知识供学生探讨得出结论,运用合理的教学手段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导演”进行监督和引导。

三、学生——演员的感知与体认

教学过程中不能一味的以教师为主角,教师在合理的时候“让贤”,让学生作为“演员”,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例如:《基础设计软件》课程中,邀请三位同学讲解自己的作品,教师和其他同学提出不同的问题及观点,通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本章内容的重难点,并通过练习、讨论解决问题。

 在本次“听课活动”后,系主任毛建华教授对此课堂教授方法和形式提出了宝贵意见,他认为“课堂的形式很重要,教师在少则两节课,多则四节课的教学时间内,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课堂回归给学生,同时教师还能够在合适的情况下收回课堂的主动权。”

 以上所云,相对教学内容而言,都是些“微末技艺”。但是这些“微末技艺”却实实在在地影响着教学效果。针对不同专业,以及不同的课程内容,采取不同的授课形式一定会在教学的过程中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作为高校教师的我们完全可以带领学生在这个舞台上上演出一幕幕话剧,并在这自编自导的话剧中享受课堂,享受教学。

吴治刚)

编辑:王晓燕

校对:秦 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