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top
首页 >> 教学管理 >> 教研活动 >> 正文

文学与传媒系教研活动专题简报54

来源:     更新日期: 2015-03-03   点击量:

 

学期过半,课堂教学大于天的锦城学院,紧锣密鼓地开始中期教学检查。文学与传媒系各教研室以严谨的自省精神开展教研室活动,对老师们的课堂管理以及数字化平台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务求行之有效,从严治教,让学生练就一身真功夫。

建校十年,文学与传媒系一直秉承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办学理念,通过“成才辅助计划”全方位训练我系学生的动手能力,目前已卓有成效。为实现学生技术能力训练的全覆盖,强化学生的仿真实训,在系主任毛建华教授的部署下,我系本月教改工作的重点放到了实训平台的优化上。在调整教学计划的基础上,根据可操作性及可持续性的原则,进一步制定了导师负责制的具体工作制度。以期实现我系培养在泛媒体时代以网络技术为主要辅助手段,具有强动手能力的技术型文科人才的目标,满足社会的需求。

 锦城课堂大如天   “三不放水”重如山

——文学与传媒系教研室20142015第一学期期中教学检查工作报告

按照学院统一部署,根据文传系系主任毛建华教授与系副主任傅仕彬教授拟定的具体操作细化程序与工作方案,文学与传媒教研室在靳丹主任的带领下,从10月25日至11月7日,开展了为期12天的期中教学检查。本次检查的主题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检查教风,即检查教师在锦城学院教学工作中的“主导”作用;二是检查学风,即检查学生在锦城学院学习中的“主体”功能。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互为因果,辩证统一。

对教风的检查,主要集中在检查教学大纲、教案、数字化平台使用情况、课堂管理、课后作业、作业批改、教学效果等情况。一句话,就是检查教师的敬业精神、职业操守与教学水准,就是检查教师在“备、教、改、导、辅、考、析”七个教学环节中的具体运作情况。我们采取的主要方式则是:教师自查;随机听课,了解教师的备课授课、到课及课堂纪律情况;召开学生座谈会对教师进行评议(与检查学风评议学生合二为一);倾听系领导与督导意见等等。

对学风的检查,主要检查教学人员所任教的班级学生的参学率、上课率;检查作业、记笔记、课后预习、班级课堂纪律情况;检查每个班级“两头”和“中间”学风现状(优秀层面、较差层面和中间层面)。我们采取的主要方式是问卷、召开座谈会、个别交谈、查看作业、查看笔记等。现将检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日常教学与管理情况

文学与传媒教研室现有教师16人,均为专职教师。其中,教授1人,占6.6%;副教授7人,占47%;讲师5人,占33%;助教2人,占13.4%。从学历上看,博士5人,占33%;硕士7人,占47%;大学本科2人,占13.4%。教研室本学期开设课程共计34门,教师每周课时量人均13.4学时。

(一)课堂教学

全体教师均能提前15——20分钟走进教室,认真组织课堂教学,能按照教学大纲与授课计划授课,课堂教学质量较好。本次检查,对教师的教案和多媒体课件均进行了抽查。从抽查情况看,任课教师普遍备课认真,讲稿完整,多媒体课件质量明显提高。检查表明,16名教师严格地执行了课程调度的有关规定,没有擅自停课、调课、换人上课和提前下课的现象,教学秩序正常,没有出现教学事故。

为了保证课堂教学质量,文学与传媒教研室一是采取交叉听课、随机听课,与院系教学督导紧密配合,及时发现和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于刚刚走上教学岗位的年轻老师,一律采取以老带新,实行“导师负责制”,“一帮一,一对红”。系督导组长王大江教授与副系主任杨骊老师长期在教研室蹲点,指导、协助、配合教研室主任靳丹老师把好教学质量关大门,并明文规定每位老师每学期交叉听课不少于五次;二是充分利用数字化平台,及时上传课程课件、阅读提示、阅读论文、阅读专书、作业文件夹等。如王晓燕老师在每次授课前,还要在数字化平台上写明授课重点、难点,以便学生提前预习,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三是教研室经常组织示范课、观摹课,抓典型,总结经验,以点带面。本学期,教研室请王大江教授上了一堂示范课,组织观摹了刘莹老师《应用文写作》课程,并开展了一次如何上好国学课的教研活动。为了优化教学过程的管理,提高授课质量,教研室与副系主任杨骊老师一道拟定了《课程平时成绩评定意见》,进而促进了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

(二)课堂管理

教不严,师之惰。检查表明,教研室全体老师对学生参学情况均有翔实记录,且具体到病假、事假的分类以及次数的书面统计上,并作为学生平时成绩的考核依据。教师对课堂进行科学管控,对睡觉、玩手机、开小差、看课外书籍的同学及时进行干涉。无论年岁大的老师还是年轻的老师,都重视学生课堂笔记的记录,时不时走下讲台检查学生笔记,并把记笔记纳入到平时成绩的考核中。从15位老师统计数据中随机抽样,朱亚铮老师的文学概论课,截至第十一周,14级汉语言文学班75人,全勤71人,占94.46%,其中病假2人,占2.7%,事假1人2次,占1.33%。

(三)课堂讨论

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文学与传媒教研室老师各有法宝:聂敏老师运用“团队学习小组讨论+以赛促学”教学方法进行课堂授课,在讲授《普通话培训与测试》课程时,组织学生自发组成课程团队学习小组,参与普通话比拼,比如绕口令、快板儿等课堂内的比赛,学生们的积极性很高。秦蓁老师《中国文学》在12级汉语言文学和13级汉语国际教育都进行分组课堂报告,内容分别是“宋词”和“明清小说”。每一个学生必须参与并上台进行报告,根据每个学生所做的ppt、电子杂志或者拍摄的视频以及报告的质量进行打分。目前两个班都已进行了两个组的课堂报告,进而调动了班上每一位同学的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四)作业批改

教研室16位老师均按要求布置、批改、讲评作业。其中如高强老师担任的《基础写作》及《写作》,其课程作业量较大,每次都全批全改,学生纷纷反映老师的评语激励了他们的创作激情。刘莹老师精心设计课后作业,认真批改学生的作业,随机抽查两个教学班级的作业,已经批改的作业就有350份。再如张砚老师,对作业的布置批改和评讲均进行了细致的安排:理论讲解与实践练习1:1;理论及技巧引入,学生练习,教师讲解。每次授课后均布置相当数量的作业。一学期安排3次作文(即三种作文类型),全批全改,包括期中测试。其余每周小组作业和任务是以组为单位上交。此外,学生在作文中出现的错误,将会在下一次课堂中集中评讲。学生写作中典型错误都能呈现在PPT纠错中。

(五)期中考核

教研室全体教师都进行了期中考核的安排,真正做到程序不简化,过程“不放水”。检查表明:有的老师采取的是随堂测验的方式,有的老师是通过课程论文的方式进行考核,还有的老师则是采取有效地利用数字化平台来完成期中测试。例如马秋穗老师在数字化平台上设置了5个讨论题目,围绕一个选题,学生分为宣讲组和评价组,查漏、补缺、挑刺、问询,展开小组和小组之间的争锋、讨论,最后由老师点评,力图改变老师“一堂言”、“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为了更有效的利用网络的大容量,马秋穗老师还将一些音频、视频资料、文献资料以及网络链接均放在数字化平台上,以扩大教学内容的容量,将问题的探讨由课堂延伸至课下。

二、存在的问题

检查中我们也发现了几个问题:

一是教师与教师之间作业量和批改量还不平衡。鉴于教师的工作量、班级的学生人数(一般是大班),尚还不好硬性规定应该布置多少次作业,应该批多少次作业。目前我们规定的只是一个参考性系数,即每学期批改作业人均不少于3次。其实我们是取的一个最低值。我们现在主要是倡导积极性。人的积极性是有限度的。我们既要保护教师的积极性,又必须有一个恰当的“规定性”,必须把握好一个“度”。实话实说,我们锦城人是有责任心的,敬业的,锦城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远近闻名的。要办成名校,不来真格的不行。学生们说,现在外面有人笑我们是“锦城中学”,网上调查:锦城开学开得最早,锦城放假放得最晚。锦城作业量大,学生辛苦,老师也辛苦。

二是个别教师数字化平台的使用还没有达到要求。这里有一个 “赶鸭子上架”的问题。急不行,不硬性规定也不行。看来也只能采取“老人老政策、新人新政策”来解决。

三是个别老师对课堂的管控有待进一步加强。我们必须是“拉牵式”的教学而不是“放羊式”的教学。我们收录的不是一流的学生,但我们有能力把学生培养为一流。人无压力轻飘飘,水无压力不冒油。14级汉语言文学罗敏同学在学风评议会上说:“我们中学的老师讲,‘你们只要读大学,就舒服了’,现在来到锦城,我发现被中学老师误导了。上锦城如同上跑道,你必须得用力往前冲,只要你停下来,人家就跑到你的前面去了。”

                                        (高强)


文传系校内实训平台建设与教学改革

高校实训平台是将学生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进而培养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场所,着力加强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正是我院提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宗旨。为了实现我系培养泛媒体时代以写作为核心竞争力,以网络技术为重要辅助手段的技术型文科人才的目标,满足社会对技术型文科人才的需求,我系在调整教学计划的基础上,加强校内仿真实训平台的建设,强化了学生的仿真实训。

一、 完善现有实训平台的建设体系

文传系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不断加强实训教学与改革,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一是制定切合实际、可操作性强的教学计划,让实训平台进入我们的教学内容,使实践教学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系上为每个平台都匹配了专业指导教师,采用导师制管理。每学期的平台导师会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认真细致地对平台参训的学生进行考核,完全仿真,让实训落到实处,做到真正的实训有收获。

二是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灵活构架并合理分配学时、学分,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创新精神。从而变被动实践变为主动实践,使实践教学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学生向企业“员工”平稳过渡的桥梁。例如,探索APP软件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现课程APP的开发等,如07级的学生就运用在大学里掌握到的技术开发了帮助外国人学习中文的APP软件“Hello Han”。

三是突出综合性项目建设,打破专业局限,不断更新实训内容。例如,网站建设也进入到文科学生的实训项目,让学生横向发展,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一些同学刚开始不理解,觉得汉语言文学的学生学习网络编辑干什么。但是很快就证明了由于打破专业局限进行培养,我系学生的动手能力特别强,到岗位上能很好地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能走到全媒体时代的前沿。

四是鼓励创新,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努力为学生提供创新实训条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技能竞赛。以赛促学,让学生在拿大奖的过程中完成知识系统的外化。

到目前为止,我系已经搭建了十二个校内实训平台,确保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落到实处。这十二个校内实训平台和指导教师分别是:

1.全能记者团(《锦城深瞳报》、网络电视台、新空网):宋玲、周平、张超、蒲忠瑜

2.汉语国际推广公司(《赫尔墨斯》、《译林》、《女生》):聂敏、王韬、张砚、赵丽蓉

3.民俗学精品资源课网站、民俗文化、省民协官网:蔡郎与、谢天开、姚茜(兼)(杨骊顾问)

4.应用写作精品资源课网站:刘莹、朱亚铮(王大江顾问)

5.鑫政会务公司(含网站、电子杂志):霍岩、方小林、肖捷飞

6.彼岸传媒:王光阵、彭芳燕、聂鑫鑫

7.零摄影:李开硕、周平

8.文传青年报:杨震、王逸群

9.我们综合杂志、锦城文学:高强、马秋穗、龚婷、

10.夸父网、夸父网APP:马丹丹、肖媛媛、宋小英

11.儒学研究中心电子杂志:王晓燕、秦蓁、靳丹

12数字化平台及各平台技术支持:郑伟、吴治刚、王向军、陈家川(兼)

二、 制定规划,循序渐进

文学与传媒系的很多专业都是复合型专业,实训平台建设纷繁复杂。我系结合自身实际,采取了有力的措施,努力做到杂而不乱、井井有条。我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展开了工作:一是紧紧围绕文学与传媒系的培养方案指导规划;二是集全系全体教师的智慧进行研讨制定好规划;三是广泛听取其他高校专家的意见及业界专家的意见制定好规划。对参训学生,指导教师和最后成果,我系都有严格的规划和要求。

1.参训学生

在学生科的指导下,新生须在入学当年十月选定实训平台,本着尊重学生选择,兼顾平衡规模(每平台25人左右)的原则,每个平台要兼收6个专业的学生,以促进学科交融,发挥专长的目的,以期扩大学生的视野,夯实宽泛的人文基础。

学生参训时间为两年,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组队设计作品,考核合格者准予结业,考核不合格的学生须按学分缴纳学费后参加补训,直到合格。优秀学生将被选拔为学生助教,协助指导教师,领导平台工作,带领参训新生。学生助教将担任平台的CEO、总编辑、社长、台长、总经理、编委和各部门负责人,实现三年级学生精英带一年级参训新生的教改目标。

2.  指导教师

平台实训进入教学计划,2学分,32课时,两年完成,每期8课时,2课时交由技术教研室教师进行技术指导,6课时为指导教师或指导团队分享。课时将计入教师工作量,因兼有公共服务性质,与教师绩效挂钩。由教研室委派(系主任可提名)专职教师担任指导教师,实行轮流兼职。如本人愿意,可连任,担任同一平台两个年级(以两个教学班计)的指导教师。一个平台可有二个以上指导教师,也可以由几个教师组成指导团队,共同指导几个平台(参照全能记者团的模式)。由文传系委派团队组长。平台也可以由系办研究所、中心、精品课团队来指导,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既训练了学生,也支持了研究所、中心、精品课团队的工作,解决了人手紧张的问题。

指导教师(团队)要制定实训指导计划,实训大纲、教案、考核指标。严格按计划、大纲、有程序进行,避免随意性。指导教师要建设好工作团队(三年级学生助教组成),组织好学习团队。有刊物和网站的平台,指导教师要严格把好政治关,遵守新闻传播的政策法规,规避政治和政策风险。指导教师需设计出平台的操作程序上交系上,实现平台操作的规范性和仿真性。指导教师根据制定的考核标准严格考核学生,评定学生成绩(分合格与不合格)。

3.  出版物

每个平台每期出版物不少于2期,要按指导教师的要求做好出版计划。要求网站的维护和更新及时迅捷。出版费用由系实习实训经费支出。刊物需经傅仕彬主任(或委托教师、团队)终审签字,方可印制或上网。

三、加强管理,科学运行

校内实训平台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在确保建设质量的前提下,如期完成建设任务,要求领导重视,专人负责,保证规划能落到实处。对已经建成的实训平台,我系确定了平台总负责人为傅仕彬、杨骊两位副系主任,专职教师和辅导员共有32名老师对口负责,分别是: 宋玲、周平、张超、蒲忠瑜、聂敏、王韬、张砚、赵丽蓉、蔡郎与、谢天开、姚茜、刘莹、朱亚铮、霍岩、方小林、肖捷飞、王光阵、彭芳燕、聂鑫鑫、李开硕、周平、杨震、王逸群、高强、马秋穗、龚婷、马丹丹、肖媛媛、宋小英、王晓燕、秦蓁、靳丹、郑伟、吴治刚、王向军、陈家川、曾瑜、贾阿莎。

目前,全系教师群策群力践行我院的应用型教学宗旨,全力投入到指导学生实训平台的工作中。指导教师也会定期培训、外出调研学习让实训平台负责人不断更新思想,提高业务技能和管理能力。我们可以期待,文传系此次实训平台的改革与完善将为我系特色专业建设谱写崭新的篇章。                                  

(蔡郎与)


以市场为导向,打造高校网络媒体

       ——以文传系“夸父网”实训平台为例

从20世纪末起,我国高等教育就由精英化向大众化逐渐转变,高校也相应地扩大了培养传媒人才的规模。长期以来,虽然高校为传媒领域输送了大量的人才,但由于其重视理论素质教育,忽视实践能力的培养模式,使得学生缺乏足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传媒行业对高校人才的理性呼唤与高校人才全面培养缺失的矛盾越来越严重。当今,传媒的产业化和集团化需要复合型人才,可纵观当前国内高校对于传媒人才的培养,文传系敏锐发现其中存在种种缺陷,尤其是以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质,远远达不到时代发展的要求根据当前国内高校在传媒人才培养,尤其是实验教学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文传系整合教学资源,大力改革实验教学的方法,构建真正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

针对广大高校传媒专业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和能力不足等现象,文传系组建了一支复合型教师力量:除了以教授为核心的高学历和高职称的教学团队,我系还引进了几位积累了深厚行业经验的双师型老师,形成合理的学术梯队。这样,教学团队中的部分成员能发挥专长,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避免与当前的实践技术脱节,一手抓理论、一手抓实践在实际教学工作中,为了突出传媒实验教学的指导性和服务性,我系广邀传媒行业的精英来授课,或以讲座的形式与学生进行近距离的交流,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我系构建起了以平面媒体实验平台、广播电视媒体实验平台和数字媒体实验平台为内容的高校传媒教学中心,能够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操作演示、仿真实验和技能培训等多种方式的全面指导。同时,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为学生讲解案例,让实验教学更加直观和生动,有效提升教学效率。  

高校传媒的形式打破了传统的校园社团、社团拉赞助的形式。学生社团由于完全由学生构成,并且人员变动大,学生责任心、忠诚度都较差。而像高校传媒这种模式,其本身就是企业,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又贴近校园。员工均由学生构成,是年轻化群体,伴随着每一批学生的入学、成长、毕业,传媒组织可不断吸纳有兴趣的学生。这样,传媒专业人才培养能和社会行业实践保持同步。

11月,文传系将“夸父网”实训平台改版,从组织机构调整、规章制度、业务安排上做了严谨地安排,完美实现和社会相应机构的无缝对接。

□总编室:负责审稿、发稿

□办公室: 负责每月简报、计划、总结,网站工作人员的考评,会议记录,事务通知等

□网宣部:对外宣传,搭建微信微博等平台,以及这些平台的日常维护

□出报部:主要采编收集新闻、专题稿,并对稿件进行编辑、审核

       

相比传统式教学,该实训基地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性的操作平台。学生的身份是记者、编辑、主编记者采访、写作,“编辑”的批改、“主编”的发布,均融入了全真环境下的多媒体运营流程。除模拟操作外,“夸父网”可与“夸父APP”、电视台、青年观察报、锦城深瞳报等媒体平台直接进行项目合作,模拟开展媒体实践工作,让网站、音视频、掌上媒体及传统纸媒通过一体化的管理流程实现多业态、多时段的生产、发布与运营,而不再是过去各自独立的社团

而且,长久下来,我们可以累积一个全媒体资源库不仅记录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文件,还能将所记录的文件按照预设加以分类,为数据分析提供基础。这样,学生的实践有了充足的素材,教师也可以根据资源库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变相形成一个海量、有序的动态档案资源库存留的资料,也给未来的教学提供真实、生动的教学案例。最重要的是,在学生就业时,资源库也为用人单位提供了有效参考,所有参与实践的状态可纳入考评体系,用人单位可以了解到学生四年来的能力情况,这样立体全方位的呈现,会比单纯的成绩展示更有说服力

这样的全真环境,为培养动手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从文传走出去的孩子,不仅具有传统媒体所需要的专业基本素质,还具备文字、视频、音频等网络信息技术以及电脑和网络方面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我系将稳扎稳打地将这项培养措施推行下去,加强实践环节,面向市场办学。

                                                  (马丹丹)


“全能记者”培养再传喜讯 以点带面创新新闻教育

近日,由传媒教研室石本秀、宋玲、张超、周平、吴志刚五位教师共同完成的“‘全能记者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项目喜获四川省人民政府颁授的2013年度四川省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这是自传媒教研室于2009年正式开始尝试 “全能记者”培养模式以来获得的重要教学成果奖,这证明了“全能记者”培养模式代表着新闻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方向和趋势。

飞速发展的数字技术给传媒领域带来了巨大的冲击,随之兴起的新媒体深刻地改变着传统媒体的生态环境,从而改变了整个传媒的产业结构,也由此对现行的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挑战。为了应对挑战,传媒教研室于2009年开始尝试“全能记者”培养模式,数年的尝试和耕耘,最终收获了累累果实。收获不仅仅是体现为广受业界欢迎的优秀毕业生,更体现在“全能记者”在学界也获得了高度认同,其中包括发表在核心期刊《中国记者》上的学术论文,也包括成功申报四川省高等教育“质量工程”等课题。

“全能记者”培养模式通过结合实际设计课程并将校内外所有资源进行整合和搭建,从而探索出适合学生实际情况的培养体系。该培养体系主要是从课程体系和支撑课程体系的实训平台着手进行改革和调整,以便从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方面实现学生的全媒体能力或者一专多能的培养。

在课程设计上,兼顾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但重点在于将理论转化为实践能力,通过对学生的职业化教育,并紧紧围绕“媒体使用”目标,从而强化学生的职业精神、专业素养、业务水准和实务能力。整个教学体系遵循“夯实基础,循序渐进、由低到高”的节奏分三个学期完成所有的培训和实训课程,包括基础阶段、媒介融合和校外实践三个阶段。

课程的开设重点主要从报媒、广电、网络三个方面展开,要求学生能够对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类型媒体都深入,理解它们在呈现新闻理念上的差异,并学会如何在不同媒体中采写、编辑、制作及发布新闻的种种技能。具体而言,通过传统媒体版块的学习,学生能掌握各类新闻体裁、题材的写作报道能力;通过广电版块的学习,学生能掌握写作、拍摄、剪辑(非线编)电视新闻的基本技能。通过网络版块的学习,学生能具备新媒体时代新闻人员的网络技术素质,能够适应网络新媒体行业的文字类工作需求。

在新闻人才的实践能力培养方面,“全能记者”培养模式充分借鉴美国“密苏里方法”,通过整合校内外的资源,为学生打造仿真实训平台。在系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传媒教研室搭建了以《锦城深瞳报》为主的纸质媒体实训平台;以《文传网络电视台》为主的广电实训平台;以《新空网》和《夸父网》为主的网络实训平台。三大实训平台相互配合,彼此融合,针对重大的选题策划或校园新闻采取协同作战的方式,从而在发布渠道和呈现方式都实现了一次采集、多重加工、多平台发布的效果,从而实现信息资源的多重升值,而这也正是融合媒介背景下的新闻生产方式。

有了实训平台的支撑,“全能记者”教学模式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改变了传统的课程教学模式,让每个版块的教学都伴随“任务”和“媒体呈现”,而这也呼应了密苏里新闻学院创建者沃尔特·威廉姆斯所确立的“学习新闻最好的方式是动手实践”的原则。

传媒需要的是高素质的复合型新闻人才,“全能记者”的培养也一直朝着这个方向在努力。我们相信,只要秉承“让学生获益最大化”的理念,我们就能在新闻教育创新的路上进行更有成效的尝试。

(张超)
文传系多重平台打造技术型文科人才

文学与传媒系秉承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办学理念,确立在泛媒体时代以网络技术为主要辅助手段,具有强动手能力的技术型文科人才培养目标。为实现这个目标,文传系搭建多重平台,共同打造技术型文科人才,技术教研室提供技术支持。

1.数字化学习平台

海量平台教学法一直是文传系的特色,任课老师在数字化学习平台上共享教学资源(包括课件、教案、教学大纲、教学视频等)、布置课程作业、测验,推荐课外读书、公布考勤与平时成绩等。同学们不仅在课堂上跟老师学习,在课外也可利用数字化平台继续学习。

技术教研室除了负责维护好平台数据外,对平台的利用也很灵活,如郑伟老师在数字化平台上公布每节课的考勤情况和平时测验成绩;利用讨论区对早到的同学签到给予适当加分奖励等。这些关乎同学们切身“利益”(平时成绩)的信息,促使同学们更愿意去登录数字化平台。而平台上提供的比课堂上更丰富的教学资源,成为文传学生全天候学习的“第五课堂”。如图1所示,为《网页制作基础》数字化平台部分资源截图。

为进一步促进教育教学的数字化,文传系更是将教师的数字化平台使用情况纳入绩效考核。平台使用情况占3分,另外课后批改作业与辅导答疑(含数字化学习平台)占5分。数字化平台使用评分要素如表1所示。

序号

资源或活动

最低要求

所占比例

1

线上资源

15个

45%

2

课程作业

2个

20%

3

课程测验

2个

20%

4

互动讨论

3个

15%

表1 数字化平台使用评分要素

2. 校内仿真平台

目前我系有彼岸传媒、《我们》电子杂志、《青年观察报》、《锦城深瞳报》、《民俗文化》电子杂志、《夸父》APP等23个校内仿真实训平台,从13级学生起实现了全覆盖。实训平台以公司模式运行,力求组织机构、工作流程与真实公司无缝对接。平台内容从采编、制作到运营都由同学们完成,这些仿真实训平台不仅锻炼同学们的写作、采编能力,同时也锻炼了同学们的新媒体技术应用能力。

技术教研室主要为各平台提供技术指导,如电子杂志的制作、网站的维护与推广、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与开发等。如在中国民俗学网站改版工作中,我指导学生自己来完成网页的设计;郑伟老师指导学生自己完成APP的制作。如图2,为夸父APP界面截图。

3. 实战项目平台

技术教研室的老师,在课堂或指导实训过程中引用自己实际工作中的真实案例,如在《网站制作基础》课程中,我引用中国民俗学精品课程网站、应用写作精品课程网站的案例,郑伟老师引用夸父网的案例;在中国民俗学网站改版工作中,我指导学生自己来完成网页的设计;郑伟老师指导学生自己完成APP的制作(见附录1);吴治刚老师在《界面设计》课程中以淘宝店装修为项目;在广告专业学生中组建团队进行网络推广等。不管是模拟练习还是真刀实操,都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仿真实训平台给学生提供了培养实践能力的场所,让文传学子十八般武艺皆精,在职场上得心应手。我们需要更一步思索如何优化平台工作,以平台为中心进一步进行教学改革,以期适应新时代对文科人才的需求。我相信,只要大家创新教学思维,一定能把文传学生培养成具有强动手能力的技术型文科人才

(王向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