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top
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锦彩播报】谢天开教授为你探析唐诗对成都城市的魅像塑造

来源:     更新日期: 2021-10-01   点击量:

谢天开教授为你探析唐诗对成都城市的魅像塑造




9月27日晚7点整,文学与传媒学院2021年秋季“文心讲坛”系列讲座第一讲《唐诗对成都城市魅像塑造的类型探析》在锦城大礼堂举行。本次讲座由李劼人研究学会理事、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成都薛涛研究会常务副会长谢天开教授担任主讲人。文学与传媒学院范美俊教授、毛欣然副教授、刘莹副教授与近千名同学一同参加了本次讲座

讲座伊始,谢天开教授通过地形、交通、人口等方面对唐代的成都进行介绍,并向同学们指出“城市的魅像特指它显示了一种幽灵般和梦幻般的城市社会生活特质”,从而解释了为什么有许多诗人前往成都,并且写出流传千古的古诗。谢天开教授将唐诗对成都城市魅像塑造的类型分为追忆型、体验型、想象型和纪实型四种。


紧接着,谢天开教授就四种唐诗类型向同学们展示了唐诗的魅力和唐诗对成都的巨大影响。一是“李白追忆型诗对成都魅像塑造”;二是“杜甫体验型诗对成都魅像塑造”,杜甫居成都三年零八个月,有成都诗246首,其中“高城秋自落,杂树晚相迷”将成都秋天意象展现得淋漓尽致;三是”张籍、王建、刘禹锡想象型诗对成都魅像塑造“,张籍《成都曲》:锦江近西烟水绿,新雨山头荔枝熟。万里桥边多酒家,游人爱向谁家宿?这首《成都曲》中的“荔枝熟”,亦是对于成都的物候方物的想象;四是“卢照邻、王勃、薛涛、温庭筠、岑参等纪实型诗对成都魅像塑造”。总的来说,蜀中诗人、入蜀诗人、涉蜀诗人这三类,无论哪一类,都对成都有着深刻印象,所留下的诗都深深影响了成都城市魅像的塑造,都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在最后的提问环节,2019级新闻学专业姜林含同学、2021级汉语言文学专业付粤同学和2021级行政管理专业唐鑫同学代表在场的同学们向谢天开教授提出有关本次讲座的疑问。其中唐鑫同学问道:唐朝古代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是怎样的,是交相呼应的还是冲突的呢?谢天开教授表示:文学是具有乘积性、交集性的特点,包括有关成都的唐诗对后来的诗影响也是很大的,是一种承前启后的作用。


晚上8点17分,讲座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