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top
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锦城学院技术型文科人才培养模式 文科生成“香饽饽”

来源:     更新日期: 2016-10-24   点击量:

 


  

  (文源自 人民网)人民网成都10月9日电2016年我国大学毕业生规模达到765万人,再创历史新高。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给高校人才输出带来了非常大的压力。如何从适应社会需求等方面破解就业难?四川大学锦城学院文学与传媒系探索出技术型文科人才培养模式,打破了文科生的就业壁垒。


  文科生学技术?“互联网+写作”增添就业法宝

  调查显示,在就业供需矛盾进一步加剧的情况下,文科生的处境则更显尴尬。教育专家认为,文科生“就业难”实质上折射的是文科专业教育和社会需求之间的偏差。2009年,新媒体的极速发展启发了该校文学与传媒系(简称文传系)主任毛建华,他提出了一个大胆想法,在全系所有专业尝试开设计算机软件相关应用课程。他意识到,网络技术与文科嫁接应该是文科生的一条出路。

  当年,文传系提出“培养泛媒体时代以写作为核心竞争力,以网络技术为重要辅助手段的技术型文科人才”的培养目标。

  在制定新的课程规划时,选择了两个突破方向:一是“回头走”,追根溯源,回到文科的根本。“文科的本质就是培养‘笔杆子’,一个连文章都写不好的人,称得上是文科生吗?”这就是文传系教师们的执念。另一个突破方向就是紧扣互联网,紧跟泛媒体,把一个个传统的文科专业,改造成当今时代最新最潮的专业,让学生“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在互联网的世界里纵横驰骋,成为他们就业的法宝。

  为了保证学生学到更多的技术本领和知识,2012年,文传系创立了技术教研室,由5位毕业于工业设计、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软件专业的教师专门向学生教授互联网和软件应用技术。并逐步达到教学中技术课程的适度比重。

  据技术教研室主任郑伟介绍,目前技术教研室承担的课程,已经占到全系6个专业总课时的19.76%。纯文科的两个专业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技术课程的比重也占到全部课时的8.23%。

  文科有了自己的技术教研室,这在当时是一件“炸翻天”的事情。

  有人大惑不解:“你们这样搞,是要把文传系变成计算机系吗?”毛建华打了一个生动的比喻:“计算机硬件专业培养的是修筑信息高速公路的,计算机软件专业培养的是建造在信息高速公路上运行的车辆的。我们技术教研室的老师是教练,他们‘组装’一些车辆,并教会学生驾驶这些车辆,目的是把自己的产品(写作、研究成果)运载到世界各地。”

  技术课程的成功实施,让这些时常呤诵风花雪月、唐诗宋词的文传学生,个个成为具有网编能力的高手。

  该校计科系有一位读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付多多,出于对语言文学的爱好,2014年3月转入文传系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习。一年多过去了,付多多已经能把写作与网络编辑技能较好的结合,她设计的网页界面,制作的PPT、电子杂志,让计科系的同学看花了眼,“哇,做得比我们还好,好漂亮哦!”得到“老同学”的认可和羡慕,让付多多觉得无比自豪。


  搭建多个仿真实训平台实训练出真本领

  文科高等教育,第一难解决的就是实习实训。

  多年来,进入实习阶段的学生要么被学校安排到一些报刊杂志社,由于没有从业经验,对工作往往无所适从,实训难以收到实效。

  学校与社会,隔着一道“厚厚的墙”。文科实训的难题,怎么破解?

  该校文传系与四川省内43个企事业建立了校企合作的实习实训基地,并在校内建立了23个仿真平台,其中有10家网站,6家电子杂志,4家报纸,3家公司。“别小看了这些仿真平台,它们每一个都是实打实的模拟实体,要求学生真刀真枪地干。”实现学生实训的全覆盖,破解了文科实训的难题,这是文传系老师们最得意的事情。

  如此多的实习实训平台,每一个学生至少具有选择1到2个平台的可能。文传系将学生平台实训纳入正常的教学管理,学生参与平台的成绩将计入学分,并设计了一套严格的考核考察机制,以确保每一位学生在参与平台实习实训中学到真正的本领。

  全能记者团,是一个受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超级记者”培养模式启发而建的学生仿真实训平台。

  全能记者团下设纸媒部、电视部和网络部,管理、运行《锦城深瞳报》《大学生新空网》《网络电视台》三个平台。

  参团的学生每半年轮换一次,分别学习纸媒编辑、电视拍摄制作和网站设计、编辑等内容,三学期结业后,成绩优秀者颁发“全能记者证书”和单项技能优秀证书,并实行严格的考核制和淘汰制。


  就业率100%文科毕业生成“香饽饽”

  2016年6月24日,文传系在其官网上发布了当年就业信息:2012级6个专业368位学生全部就业,就业率100%!

  为了表明信息的真实性,网页还公布了每位同学具体的就业单位。这已经是文传系连续第8次在网上公布学生的就业信息,接受社会的监督。已毕业的8届学生平均就业率达到98%以上,这对于文科生就业难的普遍现象来说,是一张非常不错的成绩单了。

  2012年4月,四川省公安厅交警总队指挥研判中心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来到锦城学院招聘应届毕业生。

  文传系08对外汉语专业赵珂琪、汉语言文学李蕾两位学生被录取。上岗后,他们很快就展示出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写文章,做PPT演示文稿,维护网站,编辑音视频,甚至维修电脑,一个人顶好几个人用,很快就让研判中心办公水平上了一个台阶。2013年,他们又到文传系招聘了09级行政管理专业蒋芳丽等3位同学。

  2014年毕业于文传系广告学专业的张静波,如今是成都西禾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兼创作总监。在这个到处涂鸦,被称为“中国西部慧谷”的工业园区里,张静波率领的创业团队如今成为不少部门和单位进行文案制作和PPT演示的合作伙伴。他们拿出的作品,总能让人眼睛一亮,。

  事业上取得的好成绩,离不开他在学校里受到的实训锻炼。在校期间,他创建了自己的工作平台“小西工作室”,专门从事文案设计和PPT制作。两年多时间,张静波的工作室共接了50个左右的业务单子,赚了15万元。这笔钱,除了支付给参与者,还支付了大学四年的学费。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校长邹广严教授评价说:“文传系的学生,除了上课考试以外,大量的就是练,这是文传的教学特色。”这种教学特色,如今已经结出硕果。(周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