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top
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田野里的“破案神探”,“文化之旅”迎来巴蜀通!

来源: 夸父网    更新日期: 2017-05-11   点击量:

 

  3月7日晚7时,文传学院2017年新春首场“文化之旅”系列讲座之“田野调查方法与巴蜀民俗研究”在我校忠孝楼第一报告厅圆满举行。此次讲座由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全国师德标兵黄尚军教授担任主讲。文传学院院长毛建华教授,副院长傅仕彬教授、杨骊教授,锦城学院非遗研究所副所长谢天开副教授和来自全校各专业的200余名学生参与了此次讲座。

  讲座中,黄尚军教授凭借多年深入田野,考察语音练就的方言识别本领,一开场就“吸粉”无数。特别当同学们得知他曾凭借方言识别能力帮助公安侦破刑事案件时,更瞬间成为“迷弟迷妹”。黄教授从方言谈起,告诫同学们一定要熟悉自己脚下这片土地上的风俗民情:“不了解一个地域的民俗文化是悲哀的,也是痛苦的。特别作为当代大学生,你若不懂这个地域的民俗文化,就不可能走进这个地域的人们的心,更不可能真正肩负起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

  随后,黄教授为同学们放映了自己进行田野考察时录制的许多珍贵的影像资料,这些资料记载了他做田野时曾遭遇的各种困难:既有严酷的气候条件,也有艰苦的地理条件,更有遭遇各类突发状况的风险……他告诉同学们,尽管自己的生日是农历正月初五,但他已经二十年没在家里过过春节了,每年春节,他都在外做田野调研。

  年逾六十岁的黄教授谈起巴蜀风俗民情来,眉飞色舞、信手拈来,他始终怀揣着的那份为保护和传承民俗文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热情与使命感,更让同学们感动万分,并深受教诲。

  讲座临近结束时,来自2013级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牛曦同学向黄教授询问到:“面对那些纯技艺类的民俗文化遗产,如果这些技艺已经能够被现代科技所替代了,它还值得我们保护和传承么,我们又将如何向旁人宣传这样的文化遗产呢?”黄教授只回答了四个字“匠人精神”,他认为这份“匠人精神”,才是这些文化遗产留给后人们的最大财富。他希望同学们能“珍惜巴蜀民俗文化、珍惜中国文化、珍惜一种今天已经显得稀有和珍贵的中国知识分子的气节。”

  晚8时40分,讲座在黄军教授的一曲山歌中圆满结束,全场师生以热烈的掌声表达了对他的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