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top
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毛建华院长出席《四川民歌采风录》暨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学术研讨会

来源:     更新日期: 2017-11-24   点击量:

 

  11月12日,四川大学锦城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院长、四川省民俗学会副会长毛建华教授出席由四川师范大学与成都文理学院联合主办的“《四川民歌采风录》暨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学术研讨会”,大会在成都金河宾馆召开。此次会议汇聚了民族民间文化研究领域众多“大咖”,包括中国音乐学院前院长罗塔里木,西安音乐学院副院长罗艺峰,清华大学文学院院长罗钢,著名学者王小盾,肖常玮,甘绍成,唐小林,钟仕伦等。

  会议围绕四川师范大学万光治教授新近出版的鸿篇巨著《四川民歌采风录》展开研讨。该著作采集了四川181个县(区、市)3080首民歌,是我国第一部以省为单位、集声像文谱于一体的民歌总集。

  会上,毛建华教授对万光治教授的治学成果及治学精神予以高度评价。他表示:“万光治教授是川师大的一个传奇,在诸多领域都是成功者,此次《四川民歌采风录》正式出版,可谓再次续写传奇,这般老骥伏枥壮心不已的精神令人钦佩。”

  谈及该书的意义,毛教授提到,万教授历时十年,覆盖四川地区各区县,采集民歌3000余首,这是很了不起的贡献,八十年代国家投入了巨大的财力,组织中国民间文化采风活动,形成并出版中国民间文化十套集成。由于左的余毒还存在,入选的标准也深受影响,很多有地方特色,流传区域很广的民歌都未能入选。民歌分类归集尤其不科学,像《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收曲不收词,《中国歌谣集成》收词不收曲。受限于当时的技术条件,民间文化十套集成没能留下视频和大部分音频资料,给日后的研究带来很大的困惑。近十年来,中国城镇化速度很快,民歌生存的民俗空间已不复存在,万光治先生的工作团队从2004年启动这个工作,抓住了历史的最后机遇,这些濒危民歌才得以通过现代科技立体的保存下来,给子孙万代留下了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

  毛院长表示,锦城文传学院建立了非遗研究所,民俗学也是四川省精品资源共享课,他将促成学校图书馆购入此书,以供学院科研团队学习参考,他希望与万教授领衔的成都文理学院中国民歌研究所合作,共同做民间文化的守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