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top
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中华创世神话”首届新成果发布暨专家论坛在沪举行

来源:     更新日期: 2018-07-25   点击量:

 

46日至7日,由上海交通大学神话学研究院、上海市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举办的“中华创世神话”首届新成果发布会暨专家论坛在上海交通大学召开。来自中国社科院、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四川大学等高校的学者,以及央视纪录片频道、新华社、《人民日报》、《三联生活周刊》、国家文物局出版社等媒体人员出席了此次盛会。本次发布的四部新著分别是《玉石神话信仰与华夏精神》、《文学人类学新论》、《四重证据法研究》与《希腊神话历史探赜》,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我校文学与传媒学院杨骊副院长受邀,作为新著作者应邀参加了此次会议。

在会上,杨骊副院长做了题为“四重证据法的阐释与实证——兼论纣王之死”的发言,勾勒出四重证据法的学术演变史,强调了四重证据法先导性的方法论价值,认为此方法论将为中华文明探源开辟一条新路径。


据杨骊副院长介绍,四重证据法是承传自王国维提出的二重证据法。文学人类学界同仁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先后倡导了三重证据法、四重证据法(第一重证据为传世文献;第二重证据为出土文献;第三重证据为非文字的口传文化与仪式民俗;第四重证据为出土的遗址、文物和图像)。新世纪以来,“四重证据法”成为文学人类学学科和中华神话研究的核心方法论,也是在国际学界处于领先地位的创新方法论。

据悉,杨骊和叶舒宪合著的《四重证据法研究》一书是国内第一部全面论述四重证据法的学术著作,该书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完美衔接。在理论上,该书梳理国学与西学的方法论传统,勾勒出四重证据法在学术潮流的演变脉络,分析和总结出其方法论价值,充分展现了文学人类学方法论在跨学科潮流下爆发出的强大理论原创力和阐释力。在实践上,该书以“天熊神话再钩沉”、“猫头鹰的比较神话学解读”、“中国医学与熊崇拜”、“玉璜与虹的原型”等个案研究体现其整体释古和深度释古的阐释效果,令人耳目一新,豁然开朗,彰显了四重证据法立体释古的综合优势。该书一出版就引起了学界的关注,一度在当当网人文社科新书排行榜上名列第25位。


与会专家学者表示,这套新成果是文学人类学和神话学研究进行学科交叉、视界融合研究的集中呈现,为中国文科学术进行范式转型、实现学术创新提供了宝贵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