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top
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汪洪亮教授带你走近近代学人李安宅

来源: 文传学院    更新日期: 2021-10-16   点击量:

汪洪亮教授带你走近近代学人李安宅


1014日晚7点整,文学与传媒学院2021年秋季文化之旅系列讲座《近代学人李安宅的学术成长与青年感悟》在锦城大礼堂如期举行。本次讲座由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院长、四川大学历史学博士、中央民族大学社会学博士后汪洪亮教授担任主讲人。文传学院副院长傅仕彬教授、副院长马秋穗副教授, 谢天开教授、王韬副教授、 高强副教授、毛欣然副教授、刘莹副教授、靳丹老师与近千名同学一同参加了本次讲座。

李安宅先生是中国社会学家。河北迁安人。生于1900年,卒于198534日。1929年毕业于燕京大学,后留校任教。1934—1936年赴美加利福尼亚大学和耶鲁大学人类学系留学。1936—1937年任燕京大学社会学系讲师。1938年深入甘肃夏河县拉卜楞寺调查研究。1941—1949年任华西大学教授,兼任社会学系主任,创办华西边疆研究所。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随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西藏,历任昌都解放委员会文化组组长,拉萨解放军藏文藏语训练班教育长等职。1956—1960年任西南民族学院副教务长。1961年以后在四川师范学院任副教务长兼外语系主任

讲座伊始,汪洪亮教授先向我们详细介绍了李安宅和李安宅的夫人于式玉。他讲道,李安宅的学术很少是那种书斋型学者所作的面壁之学,而是面向波澜壮阔的时代洪流,与社会变迁和思想学术变动有着直接关联。

汪洪亮教授将本次讲座内容分为四个部分,分别为李安宅如何走上学术路、李安宅的学术路转了几个弯、李安宅“仍努力为青年”的感悟、李安宅的学术路与青年观的启示。汪洪亮教授讲道:所有人的成长都有那么几个“贵人”,虽然李安宅的童年时光有些曲折,但是他的成长中也有七个 “贵人”,他们在李安宅成长的不同时期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通过李安宅学术路的四个转弯——由古及今、自西徂东、从北到南、由虚入实分别概括了李安宅在关注时代、学术视野、研究区域、学术旨趣方面的特点并作了详细介绍。汪教授还给同学们讲述了许多关于李安宅在中国边疆从事研究调查的例子,并告诉同学们“要有跨学科的储备,有所为有所不为”。

紧接着,汪教授讲到李安宅在四十多岁时仍有“虽已壮年,仍努力为青年”的思想。对此,汪教授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了李安宅在青年的宗族主义环境中对“割据、修古、门阀”的看法,他讲道: “结合李安宅本人的经历,他是十分支持大家庭解体成小家庭的,因为‘中国人只知有家,而不知有团体’,只有分家,化整为零,给每一种亲属关系留有空余”。汪洪亮教授讲道,李安宅对“青年”的话题非常关注,先后写了不少文章与当时青年交流。他在近四十岁时应报刊约请撰写“本刊特稿”时还写道“作者虽已壮年,仍努力为青年”,在另一篇《致青年》的文章里又写道“我自居为青年,特别重视青年”。

在讲座的尾声,汪洪亮教授就李安宅的学术路与青年观总结了几大启示,这些启示对同学们也十分有益,汪洪亮教授也希望同学们向李安宅学习,“说干就干!飞出来,闯上来,奋斗一把!”。同时,汪教授对考研学子也提出了考研学校的报考需要注意的3个方面。并为同学们介绍了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方向及主要导师,欢迎同学们报考。

讲座现场反应热烈,同学们积极思考。在最后的提问环节,同学们踊跃发言。2021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刘佳玲同学、2020级新闻学专业张诗苓同学和2021级汉语言文学专业杨林同学代表在场的同学们向汪洪亮教授提出了有关本次讲座的疑问。其中2020级新闻学专业张诗苓同学问道:李安宅先生一生受到了藏区文化的巨大影响 ,那么作为大学生平时去参加调研我们怎样才能够更好的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呢?汪教授表示,我们生活在一个地域广袤、民族众多、文化多元、具有很强向心力、凝聚力的国家,对待民族文化要有一种平等、尊重多元、包容差异的观念,在心态上要保持持平,不居高临下。在方式上要做参与式观察,与他们一起同吃同住同劳动,在一定的时间区域段内看他们的一年四季、一日三餐、看到食宿信仰,不能只是作壁上观、看看热闹,道听途说,这样才能真实接触到民族文化。


晚上840分,讲座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文字:谷雨、苟露、文雨欣

图片:吴梓奕、李竺蔓、潘欣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