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top
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我校《民俗学》教学团队包揽四大奖项

来源: 锦彩文传    更新日期: 2021-04-29   点击量:

4月18日,由四川省教育厅指导,四川省高等教育学会和电子科技大学主办的首届四川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顺利落幕。文学与传媒学院副教授蔡郎与团队的《民俗学》课程从全省62支团队中脱颖而出,代表我校参加副高组决赛,最终荣获大赛二等奖,同时获得大赛的教学活动创新奖、教学学术创新奖、教学设计创新奖。这是我校目前在教学竞赛方面取得的最好成绩.

蔡郎与副教授的《民俗学》课程教学创新旨在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带来的学生与民俗文化的疏离感,课程采取田野考察+理论讲解+信息技术支撑的“三位一体”教学方法,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将“引进来”和“走出去”教学理念贯穿教学过程始终。倡导把书桌搬到田野上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开展民俗学调研,进入民俗空间。建立多维一体的学习模式,沉浸式教学、体验式教学、项目课题驱动式教学方法相结合,指导学生进入民俗发生现场去感受、观察和了解民俗,让学生真正做到动口、动手、动脑,完全融入民俗学的课程学习中。在任务驱动的团队动手实践过程中,激发学生内在动机,培养学生形成跨学科知识结构、跨学科思维能力及跨学科素养,在提升学生实践力上效果显著。


文学与传媒学院2006年开始将《民俗学》开设为公共必修课程,并在全校范围开设公共选修课。蔡郎与副教授作为课程核心教师,仅近五年共给37个班级开课,共1776课时,上课人数 3907 人,指导了340多个学生团队,针对四川省480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开展了田野调查。该课程学生完成民俗纪录片、民俗调研报告超过1000份,这些作品经过打磨包装,顺利转化为各类科研项目、竞赛作品、文创产品、毕业论文等。民俗学学生作品参加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文创大赛等各类竞赛累计获奖超过100个。我校《民俗学》课程教学创新在校内外都形成了良好的示范辐射作用,2010年入选四川省级精品课,2013年入选四川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019年我校获批为四川民俗文化传承与创新普及基地,2020年民俗学教学团队录制了《中国民俗文化鉴赏》慕课,并进入“学堂在线”慕课平台。成都电视台CDTV3曾就民俗文化课程专门采访和录制我校民俗学非遗专题教学。

蔡郎与老师在受访中谈到:“这次能够获奖,离不开学校、学院领导的重视,离不开学校比赛组委会专家、老师们的帮助、指导和建议,也离不开教学团队成员和学生的配合。我们进入决赛,有幸学习到许多高校的优秀教学案例,对今后课程建设具有很好的学习和借鉴意义,在学校“五力五升”的指导下,希望能把民俗学这门课程建设得更好。”文学与传媒学院院长毛建华教授认为:“这次《民俗学》获奖不仅是对老师的鼓励,也是对我们学校提出的‘五力五升’新标准的肯定。在民俗学课程建设中,蔡郎与老师付出的心血与努力大家有目共睹。蔡郎与老师这么多年的坚持与实践,对标学校提出的“五力五升”要求,完全符合这一标准。”

据悉,首届四川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按照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的统一要求,以“推动教学创新,打造一流课程”为主题,引导高校教师潜心教书育人。大赛分为正高组、副高组、中级及以下组三个组别,经网络评审、现场评审、结果公示等环节,评选出一等奖9项、二等奖21项、三等奖18项。推荐一等奖获得者参加全国大赛。经大赛组委会审议,确定教学活动创新奖38项、教学学术创新奖36项、教学设计创新奖16项,15所高校获优秀组织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