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新闻采访与写作课教学重点与难点
第一章:职业化训练
本章教学要点和难点
我们正处在一个传播空前发达的“信息时代”。
半个多世纪以来,电子计算机及其传输技术一直受着摩尔定律的制约,其结果是导致世界信息高速公路超大流量信息的快速流动,以及计算机的运行速度越来越快,存储量越来越大,智能化和搜索功能功能越来强。我们正在迎来一个“大数据时代”。强大的“数据流”正在突破国与国之间的界限,把地球变成一个小小的“地球村”。无论我们身处何地,只要我们手中有一只手机,一台平板电脑,手指轻轻地一划,全世界的信息尽收眼底,真正实现了“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的梦想。一种看不见,摸不着被称为“信息”的东西,正在悄然地变成“社会第一生产力”,人们不再看你是否拥有多少工厂,是否拥有多少资源,而是看你手中究竟拥有多少信息。
正因为如此,今天大学里与传播有关的专业炙手可热。由于我国高校扩招的结果,今天,几乎所有的高校都开设有与传播有关的专业,每年选择与传播有关的各类专业学生多达数万人。
但是,我们要问,学新闻究竟是为了什么?仅仅是一种一时的冲动,或者“有趣”“好玩”,还是谋得一种“吃饭的本领”?大学教育的根本目的到底是什么?
本章可以看作是新生的入学教育。首先,我们反复强调的是,大学教育首先是职业化教育,只要你进了大学,选择了专业,并完成了学业,将来走向社会,大学至少已经给你搭起了一个人生的舞台,即便有所偏离也不会太远。每个行业都有每个行业的“规则”,你只有遵循这些规则,才能够在这个行业中生存,养成良好的习惯,有助你在这个行业中享受更多的成功的快感。所以,在这一章里,我们首先是告诉大家,学新闻的基本规则是什么,那些东西是你永远必须遵守的,那些是不可违背的,你应该怎样去做,才能让自己具备良好的职业习惯。
这里要特别说明的一点是,在传统的新闻采访学教科书中,都有专门一章讲述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精神和基本素质,这一点在新闻采访学中占有重要的份量。但我这只打算把它并入大学的职业化训练一章中,原因在于,新闻记者的许多优良的传统和习惯必须大学的职业化教育中去完成和养成,我们必须立足于学校教育的环境中去强调这种习惯的养成。
目前,我国新闻媒体整体素质和现状堪忧,一些媒体要么放弃了对社会的监督权,忽视了新闻推动社会文明和进步的巨大作用;要么受物欲化的驱使,把盈利作为最大的价值目标。其直接的后果是或对部分真相视而不见,或在报道中任意作假,这固然是部分媒体没有守住新闻的基本原则和底线,但更重要的是,我们某些从业人员在进入这个行业时,就没有经过严格的职业化训练,在大学职业化教育中就没有真正树立新闻专业主义精神。
所以,在这里,我筛选出一部分新闻记者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列入大学职业化教育一章中,让学生在选择这个职业时,养成较为良好的职业习惯。这些习惯,有些是作为新闻工作者所必须具有的,有些则与学习有着,比如细节优秀等等。
虽然我们还无法概括这个行业所有需要的规则和素养,但大体上有这几条——中立的立场,社会责任感,真实性原则,受众意识,好奇心,勤奋,细节优秀,写作速度和记录,应该看作是任何学新闻的学生要养成的基本素质,在人生的任何时间都不应该忘记。
第二章:走进全媒体时代
本章教学要点和难点:
在当前传媒的时代大潮中,我们正在看到一场媒体融合的大趋势,几乎所有的媒体都卷入其中,没有任何一家媒体能够幸免。这个时代的特征是变化,变,才能生存,不变就只有死路一条,这是人人都明白的道理。
我们在这一章中,将用非常简略的笔触,给大家描绘媒体融合产生的根本原因以及基本特征。首先,我们认识到,媒体融合最大的推动力是现代传播技术飞速发展的结果,半个世纪以来,由于“摩尔定律”的结果,我们已经开始进入了一个“大数据时代”,当今任何一台家用计算机,其运算速度和数据存储量,都远远超过了30年前国家实验室的设备,其网络传输速度增长更是惊人。从这个意义上来理解,当今世界真正变成了一个小小的“地球村”。
由于技术的原因,对社会的传播方式和传播形态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和影响,过去难以办到的事情现在可以办到了,过去难以想像的事情现在可以想像了。大流量的数据传输,无处不在的网络,互动式交流方式的产生,使新媒体如雨后春笋般地产生——点对点、多点对多点、点对群、群对点的传播方式,博客、论坛、QQ群、微博、微信、彩信等新媒体的大量产生,它巨大的传播优点和变革式的传播方式,正产生出一种“倒逼机制”,迫使所有的传统媒体必须走向变革,这是一种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顺者昌,逆者亡,这是我们首先应该看到的。
在概念上,我们首先分析了“全媒体”和“媒体融合”两个最时髦的概念,讨论了它们之间细微的差别,然后,分别从纸媒,广播电视媒体,互联网媒体,包括最新出现的微博,微信等等,探讨了它们各自的演变过程。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媒体融合并非就是你吃掉我,我吃掉你,而是一种复杂的共存局面,某些媒体只是一种简单的嫁接,在过去传统的模式上,多了一些借助于新媒体的传播方式和传播渠道而已,在这里我们把它们称之为“浅度融合”。但我们真正论述的重点则是“深度融合”,媒体实现了彻底的脱胎换骨,从形态来说,它不再是过去所说的“报纸”“电台”“电视台”等等,而变成了一个包容所有媒体的传播“托拉斯”,一个“赢者通吃”的超级媒体。
我们关注的重点并不在于全媒体时代媒体融合组织与体制上的变化,我们真正关注的是它在记者采访和写作上的根本改变,尽管记者的采访与写作必须建立在媒体变革的基础上。无一例外的是,凡是深度融合的新闻媒体,都会把它的采访队伍整合成一个统一的新闻指挥中心,并建立一个共享的发稿平台,这里,我们举了两个例子:新华通讯社和烟台报业集团,分别从他们的采编队伍整合和多媒体编辑发稿系统来论述这种整合的可操作性。这时的新闻记者,已经不再是单一媒体的概念,他可能已经被赋予更多的“身份名片”——报纸的、网络的、电视的、广播的、手机的……他服务的对象,有可能不再是一个单一的媒体,而变成一个虚拟的平台,他把所有的报道用采访素材的方式上传平台上,供各家编辑各取所需,此时,记者的身份由过去“产品的完成者”变成了一个“半成品制造者”,由此,他所有的采访方式和写作方式都会发生根本性的变革。
第三章:新闻与新闻记者
本章教学要点和难点:
我们前面讲过,新闻是社会大到一定程度之后,专业化分工产生的结果,有这样一个被称为“媒体”的机构出来承诺说:“我一定向你们提供你们无法接触的真实的信息”。这个机构把这个活揽下来后,总得要人去做,于是,就有一帮子被为“记者”的人,他们成天东奔西跑,用他们的专业主义态度和精神,在全世界任何地方和角落,把新闻找出来,并迅速地报道出去。
所以,谈到记者前,我们首先要弄清什么是新闻,记者与新闻,本质上是一个硬币的两面,新闻需要有记者去落实和体现,记者天生就是为新闻而生。
我们这里从170多条新闻定义中选取了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并给予适当的点评,其目的是让学生迅速地明白,新闻的本质是什么,并给予一定的概括和总结,我们把新闻的要点主要归结为:新近,发生,真实,报道,新奇,对公众具有意义,受众等条,便于学生记忆。
但新闻和记者到底是为何而产生的,它产生的根源和社会基础是什么?在这一章中,我用了一个村庄和1000个村庄的比喻,来形象地说明新闻和记者产生的原因,用麦克卢汉的“地球村”理论来说明,媒体就是处在人与外部世界中间的“镜像”,在一个庞大的现代社会中,人们不能够直接地了解世界,它只能通过一个被称为媒体的“玻璃墙”去间接地了解世界。因此,“玻璃墙”上图像的真实性,便成为媒体赖以存在的提条件。这是这一章中间我们为什么反复强调新闻真实性的根本原因。
在记者的作用一节中,我们采用拉斯韦尔的“5W”理论来说明,记者在传播中承担什么样的角色。我们最后才论述到全媒体记者,在全媒体时代,记者的作用并没有发生改变,只是他的采访功能和知识技能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他已经不再是一个单纯的文字记者,或者是一个摄影记者,甚至他职业边界也开始模糊,从更大的范围内去参与媒体的竞争。在某些方面,他的功能可能弱化了,比如,他可能更多地是在为一个信息共享平台提供素材和材料,但另一面,他的竞争压力会更大了,比如他需要更多地采集信息的技能,,对新闻时效性和时间性的要求也会比以前更强。
在传统媒体当中,我们探讨了一种独特的中国现象——体制分化,在中国,你如果不了解这种状况,实在很难胜任记者这个职业。如今,我国新闻界分成了两个截然不同的阵营——体制内的和体制外的。虽然从理论上讲,任何新闻媒体都要服从于党的新闻纪律,都要听从于统一的宣传口径,但毕竟几十年市场经济发展的结果,一部分媒体走上了市场,创办了都市类的报纸、电台和电视台,这类媒体的共同特征,是以受众为主要服务对象,以受众的兴趣和喜好为新闻的主要选择标准。反之,党报党刊则主要以宣传为主,他们的服务对象,大多是各级党委和政府,靠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征订和宣传来维持生存,因此他们大多不会考虑普通受众的阅读需求。
即便是在同样一个媒体集团内部,这样的体制分化如此严重,几乎达到了双方难以沟通的程度。党报党刊记者们感兴趣的一些内容和选题,以社会导向为主的媒体大多不会感兴趣,反之,以社会导向为主的媒体感兴趣的选题和内容,党报党刊就绝不会感兴趣。两种体制的记者们各说各的话,各写各的稿,有时候,甚至达到两类记者在语言上无法沟通的程度。在这里,我们不能说两种体制孰优孰劣,我们只能说,两种体制会造成两种完全不同新闻价值取舍标准,会对新闻事件采取两种完全不同的态度,会产生出两种完全不同的采访和写作方式。作为学传媒和新闻专业的学生,应该学习两种截然不同的采访和写作方法,两手都要硬,以适应将来就业的需要。
第四章:全媒体新闻采访
本章教学要点和难点
本章将就记者职业工作中最重要的环节——采访展开论述。世界之大,幅员之广,新闻会在什么地方发生?不知道!新闻会以什么样的方式呈现?也不知道!但令人神奇的是,新闻机构和新闻记者,总是以他们独特的方式和专业精神,把发生在世界任何角落的新闻事件用最快的速度找出来,迅速地报道出去,这就是新闻工作的魔力和魅力。
本章确定,全媒体新闻采访首先服从于新闻采访的一般规律:即采访的本质是什么,采访在传播环节的重要性,记者为什么要到新闻事件现场,记者在新闻现场如何了解事实和调查真相。其次,我们才说到全媒体记者,在全媒体背景下,记者采访方式会发生哪些变化,记者如何去适应这种变化。
在这里,我们尤其强调和记者“在现场”理论。尽管现在处于高度发达的网络时代,现代通讯和沟通条件非常发达,记者完全可以凭借一次电话或者网络沟通完成采访,但是,记者到现场的功能永远不可能被弱化。既然我们确定“获取真相”是记者采访的最大目的,记者如果不到新闻现场,就永远无法用专业的态度来获取新闻事件的真相。所以,我们增加了一段“在场”与“非在场”的区别,大家可以看一看,记者不到现场,尽管可以写成新闻稿件,但永远写不出来具有高质量的新闻稿件,作为记者这个职业来说,到现场,是他永远不可能摆脱的宿命,优秀记者天生就是为新闻现场而生的,他听见要赶赴新闻现场,眼睛就会一亮,就像战士听见冲锋,眼睛就会一亮一样。
在本章的最后,我们讨论和全媒体背景下的新闻采访,这显然是本章的重点,但是我们却没有详说,原因在于,虽然是全媒体采访,但仍然没有摆脱普通采访的规律,采访首先是普通采访,然后才是全媒体采访,我们只是把全媒体新闻采访的独特性区别出来,专门加以特殊说明而已。
第五章:采访前的准备
本章教学要点和难点:
采访的准备按采访过程来分,可分为采访前,采访中和采访后三个阶段。
不用说,干任何事情,想要干得好,都要做到充分的准备。俗话说得好:“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无论在采访前,采访中,或者采访后,你准备得越充分,胜算就会越大,这是一个最起码的道理。
不过,我们这里讲的首先是采访前的准备。新闻有这样一个特点,任何新闻事件在发生以前,你都不可能知道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也就是说,你要去的采访环境和采访对象永远是陌生的,是你不熟悉的。
如何你事前不做好一定的准备,你可能就会遇见许多难以克服的困难和障碍,你如果对采访对象不熟悉,可能就根本抓不住要害,甚至完全找不到切入点。
在这里,我们论述的采访前的准备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硬件方面的准备,二是软件方面的准备。
硬件方面的准备。采访是一次外出活动,大多条件比较艰苦,如果生活方面准备不足,还可以克服,一但采访设备方面出了问题,或者准备不足,就有可能耽误工作,有时候甚至可能造成无法弥补的后果。比如手机或照相机没电了,周围又没有充电的地方,就可能误大事,所以,采访的硬件准备,宁肯想得细一些,想得全一些。但也不能无限制,如果东西带得过多,一是没有必要,二是显得不精干和利落,行动也不方便。
软件方面的准备,重在收集信息和收集资料。俗话说,知已知彼,百战不殆,在采访前,你的功课做得越好,你对对方的了解越充分,你就越有可能迅速地进入实质和要点,越有可能取得好的采访效果。现在已经进入大数据时代,利用网络查找信息和资料,已经非常快捷和方便。我这里介绍的一些基本的路径和方法,都是一些最常用和最普通的,利用网络社交平台和互联网搜索引擎,对现代年轻的一代大学生来说,已经比较熟悉,但利用政府网站,工商和税务登记,法院信息系统,图书馆等,则是他们的弱项,这里给予特别的讲解和说明。
我此章中特别强调的是采访提纲的准备和采访路径的设计。对采访提纲而言,并不是每次采访都必须准备,但是,当采访对象一定要你提供采访提纲时,你的采访提纲准备得好与不好,可能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我这里提出一些经验性的东西,是我长期实践经验的总结,比如写采访提纲时,一定要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把对方最关心的问题讲清楚,让对方切切实实看到采访会带来好处,这样才能真正地提高采访的成功率。至于采访路径的设计,我把利弊和正反两个方面都讲得比较清楚,大家可以从其中去认真体会。
第六章:采访对象
本章教学要点和难点
首先,我们在本章对采访对象进行了严格的定义,即在新闻事件中,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与之打交道的人,并从他那里获取新闻事实和新闻素材。由于记者采访的新闻事实,绝大多数都应该从采访对象处获取,因此,采访对象成为记者获取新闻事实的必不可少的重要“中介”和环节。
但是,人是地球上最复杂的高等动物。你的采访对象在哪里?他在新闻事件中担任什么样的角色,他愿意与你合作,向你提供新闻信息吗?他同意的拒绝的理由和动机在哪里?这些问题无疑困扰着每一个记者,也是你在每次采访中需要回答的问题。
为了简单方便,我们把采访对象作了一个分类,即分为:当事人,相关者和知情者,这样的分类虽然简单了一些,但在现实采访中非常有用,一个新闻现场,把所有的人罗列出来,马上就能分清他们各自的角色和作用。最重要的是,我们要洞悉新闻事件中每位采访对象的态度和动机,即他为什么要接受你的采访,或者他为什么要拒绝你的采访。为此,我个人发明了“人的趋利避害方法”。
我从人性的角度上,把每一个人(或者部门)都归于“人是自私”的这样一种类别,这样的分法可能有些绝对,不排除社会上存在着高尚的舍已为人的人。但就中国当今现实而言,却是一个非常好用的方法,在现实中得到屡试不爽的印证,人总是动机的产物,对一次与他相关的新闻报道,他会持什么样的态度,是抱着欢迎的接受的态度,还是抱着排斥和反对的态度,我们总要从中寻找到他采取的动机——即本次采访对他到底具有好处还是具有坏处。在新闻采访中,人们根据自己“利益最大化,伤害最小化”的原则来对待新闻,这可以解释很多的新闻现象,大家可以按照此定律去对照采访中遇见的各类被采访者。
为了细分方便,我又按照当事人,相关者和知情者的分类,在趋利避害中分为直接利方,间接利方,直接害方,间接害方。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利方”和“害方”,只是指他们对待新闻的态度,并非指在新闻事件中扮演的角色和是否正确和错误等等。有些人想利用新闻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但他可能在事件中扮演着一个不光彩的角色。因此,不能用利方和害方来判断新闻事件的性质。
第三节采访对象类型,多落于俗套,并没有多少新意,而且往往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人的类型太多,但也给我们留下了一定的空间,大家都可以来分一分,看看人到底可以分多少个类型。
至于第四节,则是相当重要了。人分三流九等,每个人掌握的信息价值都会不一样,由于许多人分不清采访对象的典型性,以为找到一个采访对象就可以完成采访任务了,殊不知你找的人不一样,信息也就不一样,最后的价值也不一样。关键是要树立这样一个观念:在每次采访中,要寻找到掌握此事件最具有核心价值信息的那个采访对象,许多人采访不深入,不彻底,写作无内容,无新意,错误多出自于此。
第七章:新闻线索
本章教学要点和难点:
对一名新闻记者而言,最大的挑战是什么?是发现新闻!新闻在哪里,不知道!新闻 会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发生,不知道!你要凭机构的力量,凭个人的力量,把它从最短的时间内找出来,并报道出去,这就是挑战。所以,我们探讨新闻线索,新闻敏感,就是要训练新闻工作者,树立一种崇高的职业精神,在新闻刚刚发生,甚至还没有发生的时候就能够发现它,及时地抓住它。这既是记者这个职业的诱惑之处,也是这个职业的辛苦之处。
这里,我们始终贯彻一个基本观点:新闻线索和新闻敏感要靠职业素质来保证,没有职业素质,或者说,你仅仅把新闻当作能够养活自己混饭吃的行业,那么什么线索和敏感都无济于事。优秀的新闻作品和新闻报道永远是一种必然,你只有把自己的报道建立在勤奋的思考和勤奋的发现之上,那些建立在对新闻的热爱和好奇之上,新闻的富矿才永远属于你。
在这一章里,我们同时讲解了新闻线索和新闻敏感,这是因为无论是新闻线索还是新闻敏感,它们都处于新闻发生的初始阶段,新闻敏感的目的也是发现新闻线索,所以,我们把它们并在同一章来讨论。
新闻敏感更是如此,它几乎成为优秀记者的专利。从严格意义上说,新闻竞争间处在新闻线索阶段的竞争,重大新闻报道为什么属于你,而不属于别人,其实早在新闻线索阶段就决定了,如果新闻事实已经非常清晰,新闻早已是路人皆知的事情了。
新闻这个职业为什么要经过专业化的训练,核心也就在这里。同样是两个人,他们同时经过一个场所和地方,普通的人把一切都视为习以为常,只有这个被称作“记者”的人,当任何一点“我咬狗”现象出现的时候,他都会马上意识到:“哎,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我要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这种敏感,伴随着记者的一生,成为记者的职业精神和职业习惯。
第八章:新闻材料
本章教学要点和难点
首先,我们确定的是,任何新闻写作都是根据材料的写作,因为现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新闻报道只能来自于客观现实,现实中有的,或者说在采访中你采访到的,才能够在写作中表现出来,现实中没有的,或者说你没有采访到的,就绝对不能在报道中展示出来。所以,就新闻而言,任何报道都是来自于自己采访到的材料,这是一个重要前提。
新闻材料可以是你采访笔记本中记录的全部内容,也可以是你从新闻采访中获取的种种文字、音像资料,也可以是从网上或其它地方搜集或获取的种种材料。我们在这一章,详细介绍了对待和运用它们的种种技巧和方法,首先,在采访中,你必须尽可能地获取大量的新闻材料,材料收集得越多,你写作的质量也就越高我们在这一章中讲了许多途径和方法,可以帮助你获得更多的材料。第二,你必须认真对这些材料进行鉴别,包括它的可信度,真伪性,如何鉴别和求证等等。当然,我们最终落脚到对这些材料的使用上。我们尤其强调,在任何采访中,当出现冲突的双方时,记者必须站在公正客观的立场上,展示双方的陈述和材料,绝对不允许只陈述一方的观点。我们同时还强调,对待任何索要的文字材料,都绝对不允许不加思考的抄袭和引用,使用材料唯一的方法是,你把材料所有的观点和内容认真领会,咀嚼后消化掉,再吐出来。这样既保留了材料的实质和内容,又避免了直接的引用和使用材料。
我们为什么反复强调新闻材料?是因为我们在长期的采访实践中认识到,绝大多数新闻采访中出现的问题都来自于采访不深入,没有拿到应有的新闻材料和新闻事实,这一点在学生中尤其突出。采访深入不深入,获得的新闻事实多与少,,新闻采访中有没有一种不达到目的绝不放弃的精神,往往成为优秀记者与普通记者的分水岭。如何引导学生在采访中多下功夫,获得更多的新闻事实与材料,当是新闻采访学教学中的重点,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第九章:新闻观察
本章教学要点和难点
我们知道,记者采访收集信息了解情况有三个渠道,一是访谈的,即通过与人文字和语言的交流来进行交流;二是物质中介的,即通过某种经过编码处理的物质中介——书面文字材料,书籍,网络电子版文字,图片,录像等;三是观察的方式,即通过记者的所感,所听,所见,所闻来直接收集新闻现场信息。无疑,观察的方式在采访中属于第一手材料,而其它的方式属于第二手材料,第一手材料会更直接,更真实,更表象地反映着采访的客观现实。
采访和写作为什么需要观察,其实,这是一个不证自明的问题。新闻记者是客观现实的“搬运工”,他按照受众的需要,把客观的新闻事件加工成受众需要的样式,呈现在受众的面前,记者,用简单的话来说,就是记录之人,记什么?客观的新闻事件本身就包括现象和本质两个方面,人们了解新闻事实,只有通过现象才能发现本质,只有通过记录现象去传达本质。
新闻事件的现象倒底是什么样子,当需要通过记者的亲身实地采访,其中包括细致入微的观察才能达到。在新闻采访中,记者的观察能力决定着作品的写作水平和写作深度,养成职业化的独特的观察能力,有助于记者更好地了解事实真相,更好地发现新闻线索,从而在文章中起到更真实,更形象地再现新闻现场和作用,给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的现场感。
不过,我们再三强调,记者的观察能力有高有低,它一定是职业化训练的结果,新闻的表象在任何地方都呈现着,但只有被职业化后的记者才能够敏锐的感受到它的新闻价值,也就是说,只有新闻记者独具慧眼,能够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听到别人听不到的东西,这种职业化的训练,包括科学的严谨性,对细节和特征的把握,需要日常生活中强化训练才能达到。
第十章:与人打交道的艺术
本章教学要点和难点
本章是采访中与人打交道的汇总,采访中的与人打交道和访谈中的与人打交道,在传统的新闻采访学中,基本倾向于把它们分为两章来论述,一章归于对采访对象的认识,一章归于人物访谈,即与人谈话和提问的艺术。这里我把它合在一起,主要告诉人们,无论在采访过程中,还是在访谈过程,怎样去找到与人找交道的技巧。
人是最复杂的高等动物,人上一百,形形色色,每一个人都有其复杂和独特的一面,更何况大千社会,人物类型无奇不有。
我们首先讲到的是第一印象问题。记者一生,至少要从事成千上万次采访,但是基本没有重复的,所以,记者基本都在与陌生人打交道。与一个完全不熟悉的人打交道,重在头3——5分钟,长期的职业训练,需要你在开初的短暂时间内对你的采访对象做出一个基本的价值判断,从而制定和修正自己的采访策略。第二,我归纳和总结了22条规定,之所以称为“军规”,只是一篇世界名著黑色幽默的代表作《第二十二条军规》的借用而已,其实正确的应称为“注意事项”,只是这些小事往往容易被人忽略,但却是新闻记者在采访和为人处世中十分必要牢记的东西而已。
采访中,常常有顺利的时候,也有不顺利的时候,甚至往往不顺利的时候占了多数,在我看来,无论人与打交道多么复杂,统统可以归结到一点上——赢得好感,好感是区别与采访顺利还是不顺利,信任还是不信任,深入还是肤浅,配合还是抗拒的重要分水岭,赢得好感,当是扭转采访逆境的不二法宝。
本章的后半部实质上是人物访谈的是怎样提问和谈话,人在采访过程中,无论是实地采访还是人物专访,构成最重要的部分就是语言,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也主要靠语言来完成的。
采访过程中问题的设置,是最困惑人的事情,因为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几乎是因人而异,即便我们这里梳理出来了几条基本的原则,也可能完全无法概括复杂的采访现实。而且,记者的提问是人长期经验的结果,往往是在采访提出头几句话,马上高下自见,提问也成为了资深记者和平庸记者的重要区别所在。
好在我们采取的是一种案例的教学法,提出几种提问的类型,引发学生的思考,学生甚至可以设计新的提问模型,以应对复杂的采访现实。
第十一章:新闻调查
本章教学重点和难点
这是本教材中最激动人心的一章。
如果新闻摆在那里,你只需要把所有的材料组织起来,加工成受众喜欢的样式,写得内容更精练一些,主题更突出一些,语言更生动一些,那并不需要多少的水平,在过去,也许有个高中生就可以了。
但是现在,我们遇见了更复杂的情况。这个社会有着太多的黑暗,需要新闻的阳光把它们一个个地曝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但是,你的对手实是太强大了,他可以是某个强势个人或部门,也可能是某个权力机关,他可以只简单地设置几个禁止的标志,就让你几乎无法跨越,再加上中国至今没有一部《新闻法》,记者凭什么去寻求法律的保护,去行使采访监督的权利?这让记者这个职业处于一个非常尴尬的境地。
但是,所幸从有了新闻以来,就有这样一部分媒体人,他们把寻求真相当作人生最崇高的价值目标,坚守社会的底线,用个人的道德感召力和专业主义的态度,去报道一个又一个的“黑幕”。没有他们,我们今天肯定黑暗更多,至少,是他们会带给我们一线的光明。
这里,我们详细讲了寻求真相的难度,这为每一个将来立志要从事深度报道的新闻专业学生打了个“预防针”,至少,没有足够强大的精神世界和严格的专为主义态度,你就无法成为一名优秀的深度报道记者。
在这一章里,我们更多地是强调专业主义的态度,这是因为,在中国从事以报道,麻烦甚多,稍有不慎,就会被人抓住把柄,甚至可能惹上官司,专业主义态度,有助于记者更客观,更公正地报道新闻事件,达到让对方也无话可说的程度。所以,我们把新闻调查与法律调查做了一个类比,用了一些法律术语,比如什么是证据,孤证,旁证,证据链等等,用法律的方式来做新闻。
调查需要技巧,在本章的后面,我们侧重于从技巧方面进行探讨。在调查性采访中,我们常常遇见的是极为复杂的场面,怎样有效地突破,获得关键的核心信息,其方法几乎是一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过程。 我们这里只能介绍一些通常的作法,比如获得好感。因为在中国的国情下,人一熟悉了,什么都好说话,包括公事公办的事情。
我们把特殊的采访方法——偷拍,暗访,参与性采访纳入此章中,是因为这些特殊的采访方式大有与深度报道有关,尤其是在技术上,诸如偷录和偷拍的技术和设备要求,对偷拍过程的设计和安全考虑,都是本章的要点。
第十二章:广播新闻采访
本章教学要点和难点
广播,自上世纪初发明诞生以来,由于其传输速度快,覆盖面广,一直是影响大的大众传播媒体。但自上世纪中叶,电视异军崛起以来,广播开始走下坡路,八十年代以后的互联网普及,更使广播雪上加霜。一直到近10多年来,由于汽车工业的普及,带动移动传播媒体的的重新兴起,广播开始度过了它最困难的时期,开始重新受到人们的青睐,其影响力和受欢迎程度开始急剧上升。
广播是通过声音去传播的大众传播媒体,声音是广播独特的传播介质,在广播中,任何文字信息都最终要被转换为声音的语言。无论是专业的的广播电台,还是电视中以及在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中声音内容,音频都是诸种传播介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本章着眼于广播的基本特点,重点论述广播传播的基本特点是什么,广播记者在采访中与其它媒体相比,会有什么样的本质区别,广播对声音的采集以及对音频文件的处理基本的要求是什么,广播记者在采访中应遵循什么样的基本原则等等,尤其对声音的采集与处理,当是本章的重点。
第十三章:网络新闻采访
本章教学要点
本章重点讲述互联网记者的采访特点和采访要求,为了讲清此点,我们只能采取从大概念到小概念的方法,即先用简单的笔触讲清互联网,再谈到网络媒体,最后才过渡到网络采访和网络记者。我们在论述此章时发现,在我国的国情下,专业的网络记者和全媒体背景下从事网络报道的记者是有很大差别的,实际上,我们大量讲到的是全媒体背景下的网络采访和网络记者,这正与我们本书所论述的主题一致。
互联网作为世界传播史上最伟大的变革,它颠覆和改变了现存传播的全部基础和格局,本章在论述网络传播的网络媒体特征和特点的同时,详细讲明了网络记者和网络采访的种种特殊方法和特殊性,即告诉你做什么,怎样去做,应该掌握怎样的技巧和本领等等。比如网络记者采访必须把时效性放在第一位,更加重视碎片化的发稿方式和标题的巨大作用,更加重视信息的互动,更加重视多用媒体来表达自己的采访内容等等。当然,作为全媒体背景下的记者,他并非是专职的网络记者,网络采访只是他为多家媒体服务链条中的一环,这一点,我们也给予详细的区别和注意。
第十四章:电视新闻采访
本章教学要点和难点:
电视,同互联网一样,是世界传播史上最伟大的发明,自有了电视以后,世界才真正意义上变成了一个小小的“地球村”,世界无论相距多远,在电视的帮助下,人们都可以把它视为自己的身边,包括那些每日每时发生在世界任何一个角落的重大新闻事件。
电视同时还是一个技术性很强的部门,我们用了大量的篇幅来说明电视的技术特征,无非是想要强调,无论是专业的电视台记者也好,还是全媒体的视频记者也好,这些技术性都是不可缺少的,没有这些技术性基本知识,你就无法使用摄像机,去拍摄和制作一个基本合格的视频内容,对任何电视记者而言,基本的技术训练是必不可少的。
正如我们在讲义中强调的,一切的电视采访都转换为用镜头语言说话,在电视中,我们看到的只是镜头中的新闻事件。所以,我们用更多的篇幅来强调这种镜头语言的重要性——因为它是任何一位视频拍摄者的立身之本。我们强调了电视的基本特征:如画面第一,用形象说话,多用同期声,注意情节和细节等等,并运用一些典型的事例来加以举例说明。我们这里反复强调的是,电视最终要拿画面来说话,没有典型的具有说服力的画面,任何其它都无济于事。当然,对于电视采访中往往容易被忽视的录音,我们也给予了一定的强调和训练。
第十五章:采访伦理
本章教学要点和难点:
写作此章是出自我在新闻界从业30多年对新闻界现状的深刻理解和担忧。30多年前,当我们国家刚刚改革开放的时候,新闻的问题虽然也不少,但媒体的理想主义色彩比现在多。一句“铁肩担正义,热血写春秋”,曾激起了多少媒体人的豪迈之情,“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为多少媒体人点亮了前行的明灯。中国今天的进步,与一代又一代的媒体人的努力息息相关,当翻开那一篇篇不畏屏蔽和掩盖,不畏强暴和威胁,只为了让这个世界多一分光明,多一分真相的新闻报道之时,总有一种感动让我泪流满面。
但是,中国媒体今天的现状实在不容乐观,媒体的生态环境不仅没有好转,反在持续恶化,理想主义的色彩正在逐渐消退和黯淡。这其中的原因非常复杂。首先是对媒体的管制越来越严,媒体的自主权越来越少,媒体丧失了自身的动能和活力;再就是商品经济的冲击,媒体成为拜金主义物欲化的重灾区,为了钱,媒体可以不讲自己承担的社会义务和责任,不讲新闻的真实性原则,虚假新闻,有偿新闻大行其道,拜金主义,媚俗化、低俗化屡禁不止,使媒体在民众中的公信力大受影响。第三是新媒体的冲击。当一个社会民众第一次掌握了传播的主动权,媒体的垄断和“把关”正在弱化,自媒体成了最大的媒体之时,媒体的整个失落感和迷惘就可想而知。总之,媒体的冬天似乎已经到来,目前的调整,也许才刚刚开始。
这种现状造成的结果是,一批精英人士开始选择离场,他们或者不再干记者,或者选择从事其它的行业,而大批年轻人开始涌入,至少,在他们的心目中,媒体已经成为世俗化生活的一部分,他们缺少理想,缺少严格的专业主义训练,缺少对新闻价值理念的坚守,这就是今天媒体的危机和大学传播专业和新闻专业教育的危机。
大学者,授业,解惑,明德也,学新闻的学生,毕业后很多可能不会做新闻,但他们一但选择了从事新闻工作,他们就必须要担当起自己的社会责任。对媒体人格的培养,有的必须在媒体人工作和实践的过程中完成,有的则应该在学校完成。
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是全世界最著名的传媒人才摇蓝之一,这所创办于1908年的新闻学院,如今已经培养的成千上万名优秀的新闻工作者。密苏里新闻学院十分重视新闻伦理教育,早在创办初期,学院的院长威廉姆斯就制订出了一本《记者守则》,至今成为每一个学新闻的学生必须牢记和遵守的信条。今天,这个《记者守则》仍然镌刻在密苏里新闻学院教学楼的入口墙上,每一个学生进出时都可以看到。
这个《记者守则》这样写道:
我相信记者这一职业。
我相信,公共新闻就是公众信任,与之相关的人就要充分行使他们对公众的的责任和信任;不为公众服务仅为私利驱使者,均为背信弃义之徒。
我相信,思路清晰,陈述明白,精确而公允是优良新闻的基础。
我相信,新闻记者只须写出其心目中认为真实的东西。
我相信,没有人会像记者那样去写普通人不会说的事情,受本躲藏偏见左右及他们偏见之笼络,都应该避免;决不能因威逼利诱而逃避本身之责任。
我相信,广告、新闻和评论都应为读者最大的利益服务,有关真实与清白的标准应当符合所有人;对好新闻最重要的检验就是对其公共服务的衡量。
我相信,最成功的新闻和最值得成功的新闻——是敬畏上帝和尊重人的;是非常独立的,不会被傲慢的意见的权力的贪婪而动摇,宽容但不粗心,要会自我控制,有耐心,尊重读者但要无所畏惧;对不平愤愤不平。不要对特权的诱惑或乾暴民的喧嚣而受到干扰;尝试给每一个人一个机会,一个平等的机会。就法律、诚实的工资、承认人类的博爱而言,要有强烈的爱国心,真正促进国际社会的美好愿望和巩固国与国之间的友谊;这就是全人类以及当今世界的新闻事业。①
目前我国媒体的现状是:一个被媚俗化制约的媒体木桶的短板正在被越锯越短,媒体的道德伦理正在受到越来越严峻的挑战。我们必须采取行动,制止这种下断下降的趋势。媒体有大媒体,小媒体之分,有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分,有社会媒体和部门行业媒体之分,无论从事什么样的媒体,无论写什么样的新闻报道,媒体人都要有一颗向善之心,都要有一种嫉恶如仇,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侠行仗义。媒体人天生不是为自己而生存的,他的理想就是让社会变得更美好,变得更公平,这就是我为什么主张在新闻采访学中增加新闻伦理一章的最主要原因。
本章按照逻辑展开的顺序,讨论了媒体产生和发展而造成的道德法律问题,从横的方面,探讨了法律和伦理道德相互之间的区分和边界,人的社会化属于表明,他必须要受到两种约束,一是法律的硬约束,二是伦理道德的软约束。然后再从社会伦理道德的主概念,转到新闻传播伦理的子概念,再转到新闻中采访伦理概念。这样的展开法虽然有些罗嗦,但从厘清逻辑思路的角度上则有必要。
从第二节“我国传媒伦理现象分析”开始,我们才算正式进入对我国传媒体伦理现象的具体解剖和分析。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引用了美国学者波兹曼在名著《娱乐至死》中的那个名言:有两种现象导致文化枯萎——即奥威尔式的和赫胥黎式的,恰恰这种方式都在制约和影响着我们,一方面,媒体始终是“工具”和“喉舌”,这让媒体丧失了部分的主动权和活力;另一方面社会商品经济带来的冲击,拜金主义,金钱至上,物欲化泛滥带来的对媒体的影响和作用。这里,我从历史和文化传统两个方面分析了造成这种现象原因——中国媒体为什么总是缺少对人和人性的关注和敬重。
第三节,讲做最崇高的职业。为什么要列这一章,原因在于,从整个历史来看,社会总是会向前发展,文明总是会不断进步。这就是卢梭所说的:“人是生而自由的,可无时不在枷锁之中”。媒体也是如此。中国媒体目前存在的问题的困境,并不代表媒体的社会发展中的非重要性,媒体和媒体人总用他们的理想,用他们的努力,不断地推动着这个社会向前进步,并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从第四节开始,我选择了两个媒体层面,一是灾难报道,二是娱乐报道,之所以选这两个层面,并非是其它的层面没有伦理道德的问题,而是说这两个层面特别突出,集中代表了新闻媒体近年来出现的诸多伦理问题。如果学生感兴趣,还可以扩展出去,讨论其它领域的新闻伦理问题,比如经济报道领域,社会新闻报道领域,批评性报道领域等等。
在灾害报道伦理和娱乐报道伦理两节中,我基本采用的是概述,然后列举问题,并提出要遵循的基本原则,这些原则,可能有不够全面的地方,或者有遗漏之处,这需要以以后的增补中进行完善补充。
- 跟贴排行
-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