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金秋九月,新学期拉开了帷幕,文学与传媒系各项工作井然展开。根据学院的要求,各教研室认真组织观看了纪录片《常青藤零距离--美国名校印象》。通过学习,全体教师对美国名校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有了深刻的了解,并对美国现代教育管理思想的"锦城化"作了深入的思考。
在毛建华主任的领导下,文传系开展了一系列的主题工作。为了切实贯彻邹校长提出的关于教师"6+2"的要求,由杨骊副系主任和各教研室主任以及教务科的老师一起对全体教师的教学大纲和教案进行了详细检查,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解决方案,进一步推进课程设计,着力打造优质锦城课堂。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中国语言文学教研室学习《常青藤零距离》
今年是锦城学院建校十周年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日子,学校用这十年,提前走完了"三步走"的发展规划,走出了自己的一道风景。无数的优秀校友回到母校,他们用事实证明了锦城的办学理念,经得起市场的检验,赢得了社会的尊重和美好的声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回想锦城这十年,是踏踏实实、埋头办学的十年;是力争上游、与时俱进的十年,是不断进取、特色鲜明的十年。锦城之所以能在短短十年内成为独立学院的翘楚,渐渐将同类学校甩在身后,苦练"内功"是关键。
一所学校办学,一个人发展事业,眼光是否长远,格局是否阔大,决定了他能走多高、多远。锦城学院在办学伊始,就确立了"止于至善"的校训,就树立了办成"西部第一、全国一流"的应用型大学的目标,就"取法乎上",有着向哈佛大学等世界一流名校看齐的决心和信心。当别的同类学院还在走着中规中矩地照搬母体学校的教学计划、课程设置、运作机制的老路时,锦城学院却根据自身情况和社会实际情况,创造性地确定了错位竞争、特色鲜明的办学方针,并且仅用十年时间就办出了"锦城模式",在社会上定位清晰,坐标明显。当其他独立院校依然抱着传统的教学模式不放,"填鸭式"、"满堂灌"、教师主导课堂时,锦城学院早已摒弃陈旧老套的教学方法,向常青藤大学的教学方法取经,不断汲取当下最先进的教学模式。从"六大教学法"到"第五课堂"再到"翻转课堂",我校早已将高校教育改革发展到纵深方向。
为了让老师们更好地了解国外教育的新理念,2015年9月16日,文学与传媒系教研室组织开展了观看学习五集纪录片《常青藤零距离--美国名校印象》的教研室活动,老师们先各自在家观看了纪录片,然后开展集体讨论和交流活动。活动由中国语言文学教研室主任刘莹老师和副主任马秋穗老师组织,全体教师积极参与,各抒己见,形成了热烈讨论的场面,并在课堂教学的设计和"翻转课堂"的设置等方面碰撞出了不少精彩的火花。以下是老师们的学习心得:
马秋穗:看了五集纪录片《常春藤零距离》,我不禁扪心自问:什么样的高校教师才是好老师?我想,如果我把学生培养成终身学习者,那么我才能算得上是一个好老师。在中国教育体制下,一向秉承"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考,老师的法宝",殊不知学习不是一时,并非走进大学就万事大吉了,评价也并非依据一次考试,美国的顶级大学恰恰既重视自由和创新,又离不开刻苦与坚持,评价体系既严格更多元。所以,自由和创新是建立在大量刻苦细致的工作和终身学习基础上的,这是纪录片给我的第一点启示。第二点启示在于,如何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变"考生"为"学生"?通识教育提供了一条途径。我教给学生的应该不仅仅是某一点知识、某一个标准答案,而是处理知识、应对问题的能力。通识教育就好像一个坐标,让学生知道自己的专业处在坐标的哪个位置。或许通识教育的成果不会在近年内显现,但通识教育的广博性以及学生学到的面对新问题、处理新问题的能力,会让其终身受益。纪录片的第三个启示在于,作为高校老师,我应该允许怪才、偏才的存在,大学教育是兼容并蓄、多元的,"当我们喜欢红,我们得让绿发音;当我们热爱白,也得包容得下黑",对待学生,要发现其闪光点。而且,我们高校教师的授课不仅是纯理论,更要让学生learningbydoing,在做、在实践当中去学习!做一个终身的学习者,不仅是培养学生的目标,也是对老师自身的要求。
秦蓁:认真看完五集记录片《常青藤零距离--美国名校印象》,内心受到的震撼不小,也引起了我对如何改革中国大学教育的一些思考。作为锦城学院的一名教授专业课的专职教师,这几年,在学院的整体办学理念和具体办学思路的熏陶下,自己的观念也在发生变化,在此写下一点思考。
一、课程设置
美国的课程设置,普遍重视通识教育。美国的大学教育成就令人瞩目,而合理的课程设置是重要因素。为何独重通识教育?这一点引人深思。
首先,在我国,传统的文理分科,早已束缚了人们的思维,学生进入大学,自然而然的被分到几十个不同的院系,从此各不相干,犹如被领进一个个窄胡同,其结果是画地为牢、固步自封。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现代社会已突出要求综合能力型人才,因为现代社会要解决的问题,基本上都不是单一学科能够胜任的,它需要学科间的相互补充和整合。通识教育强调知识面广,文理科的界限要打破,文科要学习理科的课程,理科要学习文科的课程,使课程设置呈现综合化的趋势。
其次,通识教育更符合人性的发展。由于在传统的文理分科体制下,在高中时代,为了升学,其实大部分学生都未能明确自身的兴趣所在,或者未能真正发现自身的长处。通识教育在尊重人的自由个性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在不明细分专业的情况下,学生在综合的学习中,慢慢会挖掘出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擅长之处,从而更好的发挥自身的优势,实现自我价值。
在对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认识上,学院无疑是有着前瞻性眼光的,早已将通识与专识并重融进学院的办学理念之中,注重学生的实践性,这都是我们的办学特色。只是由于整个教育体制的根深蒂固,社会上对通识教育的认知度和接受度有限,真正要打破专业的划分,还任重而道远。
二、教学方法和内容
关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更值得引起关注和思考,因为至少在当前,我国大学的教学方法和内容,是存在大问题的。美国大学强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上课的过程就不是简单知识的传授,而是教师帮助学生学习,教会学生自己去探索结论,而不是直接把结论告诉他,把整个过程告诉他,也就是我们的老祖先所说的,要"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
这一问题其实早已被我国教育界所认识和接受,并且也是讨论的常题。但是,实际的问题就在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无论是对教师还是学生,其负面影响都太大了。在真正实施的过程中,老师们经常发现,教师们试图通过讨论式教学的方式来启发同学的思维,引导同学思考时,对于大部分同学,给了思考的自由,学生却不知道该怎么办,经常是引而不发,无法真正开展起互动讨论式学习。或者为了完成任务,学生消极地通过网络等途径拷贝别人的结论进行应付,都没有起到真正调动学生积极性,开启学生思维的作用。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我认为,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教师没有能够设置行之有效的讨论环节,所讨论的内容,只是形式上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表面上看起来学生不是被动接受,而是主动参与了,课堂似乎也很热闹,实则没有真正引起学生讨论的兴趣或思想的共鸣,学生不是从内心深处自觉的参与探讨和思考。还有就是,教师所设置的问题不太符合学生的实际,或者针对性不够,或者大而无当超出了学生的接受范围,总之,都不能达到真正的目的,收到预期的效果。所以,教师如何设置有意义的论题,如何行之有效的利用"翻转课堂"去贯彻互动讨论式学习,也是需要花力气去探索的。
刘莹:大学精神是大学文化的精髓,是大学赖以生存发展的支柱和精神推动力。正如美国学者弗莱科斯纳所指出的那样:"总的说来,在保障大学的高水准方面,大学精神比任何设施、任何组织都更有效。"那么,什么是大学的精神呢?在观看了记录片《常青藤零距离--美国名校印象》后,我的脑海中浮现出了一个词:"自由"。
大学作为人类知识的重镇,其使命不仅仅是传授现成的知识,使人类文明成果能够世代相传,更重要的是创造知识,在人类文明的大厦上不断添砖加瓦,使人类文明不断进步。知识的创造并不是简单知识累积,不是以往知识的会合相加,而是知识的革命和进步,这就需要自由的精神。"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唯有摆脱"俗谛之桎梏",才能潜心研究,发现真理。因此,大学教育要激发学生的自我意识,发掘学生的自由天性,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与自由思想,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造力的目的。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高中时我们伏案学习,到了大学我们应该站起来,四处张望。"是时候让学生们站起来,独立前行了。
靳丹:一气看完《常青藤零距离》5集纪录片后,我陷入了深深地沉思。当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走出国门求学,如同玄奘西方取经般历经磨难,最终带回的"真经"能否拯救大众忧虑的中国教育呢?作为大学,如何培养能与国际接轨,能创造卓越价值的优秀学生?作为大学老师,如何进行课程设计并在课堂管理中提高效率,帮助学生追逐梦想呢?以下就一名老师的立场,谈谈纪录片中的一个问题:荣誉与信用。
纪录片第一集《疯狂的学生》里就谈到了很尖锐的一个问题:中国留学生的抄袭。片中的观点有所保留,大部分华裔教授或者毕业生们都认为这是因为中国学生没有受到很完整的关于作弊与抄袭的教育,或者认为这是两国的文化差异以及对"抄袭"的定义不同。我认为这是因为在中国大部分的学校里,学生"抄袭"的成本太低,期末考试作弊抑或论文剽窃后,老师和校方大多睁只眼闭只眼,这样的姑息不但让学生在学校无法学到知识,毕业后到社会上也容易铤而走险犯下错误。因此,加强大学中对作弊与抄袭的监管势在必行。
我系严格遵行邹校长"三不放水"原则,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有效管理,老师上课严格考勤,定期检查笔记,课堂课后对学生学习情况的监管,数字化平台的补充教学等等措施,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效学习,课后积极学习,期末自然胸有成竹。再者,老师的严格要求,比如指导毕业论文,指导老师会手把手教同学们如何进行文献材料的引用,就像纪录片里在哥伦毕业大学念新闻的同学收到导师的批注文档一样,我系老师的论文指导记录也是详尽到字句标点。最后,对不合格作业与论文"SayNo",2010级行政与管理专业同学的论文是我系通过率最低的一个班,系主任和老师们都坚持认为,只有高标准严要求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而通过对2010级毕业论文的严格要求,2011级同学的毕业论文大部分都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总体情况较2010级好很多。
除了严格的监管以外,同学们的集体荣誉感也是相当重要的,热爱锦城的学子们不愿抹黑锦城的荣誉,相信在锦城的4年学习时间里,他们不但会积累丰富的学识,更重要的是成长为讲诚信有担当的人。
朱亚铮:视频不长,每集半小时左右,一共两个半小时,一个下午即可看完。但看完以后,却久久不能平静,既"心向往之"又有丝羞惭。常春藤名校,享誉世界,也成为中国学生心里的学术圣地,人才辈出,每所学校的硬件设施让人艳羡,师资水平和教育理念更是令人神往。再回过头来看看自己,作为一名大学教师,与其距离杳杳,深觉惭愧。
记得以前在看朱学勤的《书斋里面的革命》一书里面,记载了关于哈佛大学的创立故事,一直印象深刻。普利茅斯,距离哈佛一个多小时车程,是英国移民到北美登陆的最早口岸,海边矗立着一块巨大的岩石。在1620年1月11日这个寒冷的日子,一群衣衫褴褛、形销骨立的清教徒,从著名的"五月花"号船上摇摇晃晃而下,就是踏着海边这块巨岩上岸的,这就是"普利茅斯圣岩"。这批被风浪改变了目的地的移民签订了一份《五月花号公约》来自我管理。首批移民在经历了海上颠簸、折磨、病痛之后,幸运上岸者有102人,后来在第一个严冬又死去三分之一,并且在后来的冬天,不断有人死去。就是这样一群奄奄一息之人,居然一板一眼地签下了这份公约,从此奠定了北美13个殖民地的自治原则,才催生出后来的北美文明。这已足够令人惊讶,但更让人震惊的是一个叫"哈佛"的教士,登岸不久就开始操心这块土地的精神文明。他说,我们接受了欧洲文化,但是这块土地蒙昧未化,我们的后代很有可能在这样的野蛮生活中遗忘了欧洲文明,然后一切归零。为了避免这一灾难,我们应该从现在开始节衣缩食来创办一所大学,让我们的后代能从欧洲教育的终点起跑。
这个时候距离初民登岸仅仅16年,每一年都会有大批人口死于各种灾难,距离美国独立建国还有140年。按照我们中国文化"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的观念,至少应该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后再来操心教育的事情才是正常的逻辑。但是这个"哈佛"居然逆而行之,在温饱尚未解决之际,就开始忧虑未来的教化问题,并且想到做到,从自我捐赠做起。所以"哈佛"才能如此自信甚至狂傲地宣称"未有美国,先有哈佛!"
"哈佛大学"校徽上镌刻着拉丁语"Veritas"一词,意为"真理",后来被人引申为校训"与柏拉图为友,与亚里士多德为友,更要与真理为友。"这大抵是对古希腊亚里士多德那句"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名言的致敬。常春藤联盟由8所名校构成,每所学校定位不同,人才甄选也有所区别,形成了各自特色,看完视频,但也不难发现其共同点--博学精专的老师,勤勉好学的学生。记得其中有一个在哥大新闻学读硕士的中国留学生这样回忆他的摄影课老师,说他不修边幅,随时候教,而这位老师却是一名世界顶尖的摄影师。片中还有一些学生提到老师的认真负责,每次论文提交以后,连一个"陪审团"的英文单词的拼写错误都会一一用红笔指出并修正。一位学生形容每次拿到老师批改过后的论文心情就像是心脏病发作。但是,这些严谨甚至看上去有些严厉的作风却培养了学生的细致勤奋的态度。美国教育,并不是像一些人想象的轻松、愉悦。一位老师说,斯坦福大学每一年都会有学生挂科甚至被退学,教师不会因为任何原因而放水,甚至会给出"0"分这样的成绩,要想在这样的名校混毕业时完全不可能的。所以才会有开篇虎妈的女儿提到的你必须"haveto",不断地学习,不管是什么领域,必须不间断,才能取得好的成绩。
还有一个学生说到"学习、社交、睡觉",你只能选择两样,而不是面面俱到,甚至有好多学生故意选择一个离学校较远的住地,目的就是因为路途遥远,而逼迫自己放弃回家而能24小时呆在学校,大部分学生一周有2天以上的时间是全天候在校。那么,他们在校干什么?一部分是上课、讨论、小组学习、向老师讨教,更多的时间是呆在图书馆。仅仅是"哈佛"大学就有92座图书馆,这些图书馆藏书丰富,设备精良,设施齐全,基本都有通宵服务。各路媒体中关于"哈佛大学"图书馆人头攒动、通宵学习的新闻已为国人所熟悉。
前段时间在"知乎"上有一个这样的提问"在你的人生经历中,你最后悔的一件事情是什么",其中有一个高票答案就是"最后悔上大学的时候没有好好读书",这里的"读书"不是仅指上课的教科书,而是大量的参考书、课外书,就像视频中一个学生这样谈论在"耶鲁"的大量阅读,目的就是"为了让你在以后的人生中面对新问题、新知识的时候,你知道怎么面对它,并且逐渐成长为一个全面的人。"
王韬:本来是抱着完成任务的心态看《常青藤零距离--美国名校印象》,但看完以后感触良多,视频从不同角度给我们呈现出美国常青藤名校的人才培养特色和方向,很多理念和我们学校的不谋而合,如强调诚信、创新的精神等,也从另一个侧面验证了我校的办学思路。同时,视频中也给我们老师提供了很多关于教学法的借鉴。
但要能使锦城的教学向这些名校看齐,使锦城早日成为能与这些名校比肩的学校,对老师而言,还需要在实际教学中解决面对的学生层次问题。视频中所采访的学者和学生,可以说,其本身就是大家所公认的优秀的学生,其中的一个衡量标准就是高考时都考取了国内的名校。而客观来看,锦城的学生在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习惯上跟这些学生还是有一定差距。在整个中学甚至更早阶段形成的这些差距,在大学时必然会凸显。因此很多教学方法转化到锦城的课堂上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具体的设计。同样的课程,对锦城学生的设计和对常青藤名校学生的设计应该有所不同,这不是妄自菲薄,而是真正的实事求是。例如视频中那位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的Alan讲师面对中山大学的学生,要解决的问题是不主动回答问题,但如果面对锦城的学生,则有可能是懒于思考和思考无果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一方面通过课程管理的方式,如将回答问题的表现比重设计到平时成绩中强制那部分不愿意思考的学生,更重要的是针对学生的知识储备和能力水平设计出适合他们的有启发性和延伸性的问题。上个星期在校车上听一位长者分享他的教学理念,他认为对学生而言,老师的教学设计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的标准应该是让学生能通过自己努力完成教学任务,得到真正的提升,而不是给他一个看起来很完美的目标但其实学生根本没有能力完成,这样反而会引发更多的学习问题。我深以为然,因为进校时起点不同,四年的大学生活结束时有可能锦城的学生在一些能力水平上还是达不到常青藤名校学生的水平,但如果他在自身水平基础上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提升,这也算是我们教学的成功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前提是因地因人制宜。
王逸群:看完《常春藤零距离--美国名校印象》系列纪录片,感慨良多。以前我对名校的认识是非常浅的。觉得名校无非就是有着出色的软件设施和硬件设施、一流的师资力量以及源源不断的财力投入。按照我原来的想法,所有这些构成了名校之为名校的缘由。但看完这一系列记录片后,我认识到,美国名校远非如此简单。它除了拥有以上资源之外,更需要一系列精心的设计和深厚的校园文化基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主持人谈刘瑜女士对某美国名校的印象:一份长长的课程名单--像是琳琅满目的精神大餐让人极有大快朵颐的冲动。再如,记录片中谈到此类名校的学生在低年级是不分专业的,学校鼓励他们自主学习进而在广泛涉猎之后进入三年级左右再择专业。这无疑是极为合理且极人性化的教育观念。像国内高校,学生经过高考之后直接填报专业,但事实上,可能绝大多数考生对其选择的专业一无所知,而选择理由无非是师长介绍(从就业率等方面的考量),而大学入学之后,若对专业不满意,极易有厌学情绪,而转专业又是极为困难的事情。我想,这是国内高校需要深思和借鉴的。进言之,国内高校若真的想办成不辱大学之名的大学,那么,系统地结合国外名校经验反思自身教育理念等等,是极为必要的。
聂敏:凤凰卫视纪录片《常青藤零距离》观后,当下立即在网上买了吴军的新书《大学之路》。5集的纪录片,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中国的教育者正在用过去20年自己所受的教育在教未来20年的国家领导者"。换句话说,中国是在用老经验教人管理20年后的世界。
这句话深深地震撼了我,不禁问问自己:我是不是用老知识老经验老技术在教学生?我的知识结构是不是陈旧落后的?我的教学方法是不是已遭淘汰的?我教出来的学生如何适应20年后的世界并且成为领航者?
作为一名应用型大学的年轻教师,不应该墨守陈规、因循守旧。教育者应该有面向未来的知识储备和教育方法,因此教师首先应该思考的就是如何提升知识结构,扩大知识储备量,使得自己真正成为本领域的先锋。为了使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水平能够与时俱进,我每学期的课程里都会有最近3年的最新研究方向和研究成果。除此之外,我还会阅读新近的书籍和专业论文。
应用型大学的教师不仅应该有全面专业的知识储备,还应该有紧跟时代的教学方法。慕课、翻转课堂等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教师们要摒弃旧的教学方法,适当使用新方法,增加课堂教学活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常青藤零距离》里斯坦福一位博士说到,美国教育强调Learningbydoing,因此孩子学编程可能不需要看厚厚的专业书籍,只需要一本入门书即可以动手。Learningbydoing其实和翻转课堂核心理念是一致的,在目前信息随手可得的时代,教师的角色应该由课堂主演变成课堂导演,学生主演。应用型大学教师除了需要更新教育理念外,还应该有和教育理念想适应的教育技术,因此,这个时代的文科老师都应该尽量学习新技术,把理念变成现实。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才能立足当下,面向未来,才能培养未来20年的领导者。
赵丽蓉:观看学习了纪录片《常春藤零距离--美国名校印象》的五集视频,感触颇多。作为一个教育从业者,对西方的教育尤其是美国高等教育已有所了解,也从一些留学国外的朋友那里了解到一些。该纪录片很好地展现了中国留学生在美国名校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体现了美式教育和中国教育的诸多不同之处。以下从本人感受较深的一些层面来说说自己的理解。
国内的很多高校在积极提倡通识教育,旨在培养具有一定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的全面发展的学生,但实际操作层面上却不尽如人意。学科专业划分越来越细,学生的知识面也越来越窄,这是一个普遍现象。美国大学教育极为重视批判思维、学术自由和通识教育,通识教育,是美国高等教育的基础。以耶鲁为例,通识教育成为了耶鲁本科的最大特色。具体到锦城学院的实际情况,虽然不是一定要采取如耶鲁般的本科教育模式,但加强学生的通识教育学习确实是极为必要的。以本人近两年所开设的通识教育选修课为例,发现很多学生选课并非出于兴趣而仅仅是为了拿到两个学分,这其中的大部分人又恰好是极为欠缺最基本的人文素养的,在这部分学生的眼中,只有他们的"专业"才是重要的。锦城旨在培养应用型的人才,但若要和一般的高职院校区别开来,个人认为加强学生的通识教育极其必要。目前学校也有很多通识教育课程供学生选择,这固然是一件好事,但在相关制度规范上还应该加强,这需要主管教学领导以及相关课程教师的共同努力。通识教育之重要,成为大学精英教育的基础环节,即便是培养技术性、应用型人才,也同样应得到重视。
高强:按照学院的要求,今天,我用整整一天的时间,反反复复观看了《常青藤零距离--美国名校印象》。这部纪录片主要介绍了美国的八所常青藤大学(哈佛、耶鲁、宾西法尼亚、普林斯顿、哥伦比亚、布朗、达特茅斯和康乃尔)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与人才培养模式。
常青藤零距离地缠绕着我,它颠覆了我人生的教学字典,给我带来了强烈的震撼与冲击。我在蔡美儿亚洲培育方式与鲁本菲尔德西方培育范式中流连往返。我记住了虎妈信奉的努力、纪律与永不言弃的精神,我也记住了本菲尔德的质疑、探索精神。当然,我更懂得一所大学,除了要求学子钻进象牙塔好好读书,成绩全A外,我也更明白,即使你的各科成绩全A,但常青藤学院并不会光顾你,向伸出橄榄枝。也就是说,你还必须是一位特长生,你必须有很多奖项。你的特长可以是钢琴、小提琴,也可以是方便面,你知晓世界各个角落的方便面,并了解方便面的工艺流程。在常青藤的大师们看来,一所世界级的名牌大学,它肩头的责任是培养未来各行各业的精英、领袖;它注重的是个性表达,注重的是创造性的表达,它培养人才的公式:精英领袖=个性+创造性+成绩。再比喻新闻专业,它非常注重实践。学生要住在新闻聚集区,要有繁重的课业压力。教授等于编辑,学生等于记者,教室等于编辑室。
关于上面的这些做法与思考,我们过去曾经也尝试过,实践过。但我们的一些做法,一是缺憾理性的指领,二是零敲碎打,三是小打小闹,上不了台面,四是并非一以贯之。写到这儿,不禁想起了王安石的一段名言: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张砚:最近陆陆续续有学生来咨询我留学申请需要准备哪些材料。那些小朋友的眼睛里,总是闪着迫切和渴望,他们频频点头,他们摩拳擦掌。当然,也有不少的学生会在悄悄的问我,老师,期末成绩,我个别分数不是很高,这会对我的申请有影响吗?
通常这样的问题,我回答得很保守。因为我很担心他们接下来会说:老师,要不,您期末给我高点儿分数呗?
分数,一直是中国学生很在意的东西。虽然现在教育不断的改革创新,在评价学生的标准之中又加入了很多其他的元素,然而,总体来讲,学生在一门课程或者一个学分修完之后,还是会得到一个"分数"用于评价自己的学习情况。当这个中国学生要去到美国高校学习的时候,他很自然的会希望自己拥有一张写满好"分数"的漂亮成绩单去证明自己,这无可厚非,然而,这其中一定还是少了些什么。到底少了些什么呢?我又该怎么告诉身边这些小朋友呢?
直到前几天看了凤凰卫视的纪录片《常青藤零距离--美国名校印象》,我有了答案,耶鲁一名招生负责人说:"IfastudentgetsallcoursesstraightA,heorsheisnotthestudentweareinterested.ButifastudentgetsABDAAanddootherworksandwenttoAfrica.wewouldbeveryinterested."
我把这段话记录了下来,发给了我的小朋友们,然后加上了一句话:当然,你不用真的拿一门D,或者收拾行囊启程去非洲-除了一张漂亮的成绩单之外,你还要准备一双勤劳的手,一对有行动力的脚,一个对知识永远好奇的头脑,一颗对世界永远善良的正向的心,那么你就是那个让他们"感兴趣"的人。Mayyoubetheone.
许妍:"疯狂的教授疯狂的学生"这一集中提到,老师最主要通过邮件跟学生互动,让我非常感慨。06年至15年在锦城学院执教,收到的学生邮件屈指可数,大部分都是通过QQ、微博、微信等方式联络,我总是会把自己的邮箱公布给同学,也非常鼓励同学们给我发邮件说明情况或者解决疑难问题,然而鲜有学生愿意邮件沟通,他们更喜欢跟你在QQ或微信上聊天,碎片式的问答。为什么?可能更多的学生关心的是答案,而不重视思考和分析的过程?是因为邮件沟通考验表达能力?或者说在发邮件的过程中学生自己必须投入更多的思考?
"自由的灵魂"这一集提到美国教育提倡通过做来学,欢迎学生有自己的想法。我所任的课程,拿出三分之一的课程内容给学生自己讲授,让学生通过教来学,还给每个学生提供了课题到课上来研讨,学生的普遍反映是作业量太大,难度大,不过最终还是坚持下来了。作为任课教师,我最大的体会是,学生非常愿意谈自己的想法,但是他们讨论问题的时候往往没有界限,词不达意,要不就是不擅沟通,老师必须做些微妙的引导。
"中国难题"这一集谈到美国老师到中山大学教授新闻类课程的经历,这个老师认为中国的学生不重视交互式学习,不重视交流和研讨,而将老师视为告诉学生答案和观点的专家。这说明中国学生严重缺乏质疑的精神,这或许和中国学生把大部分心力用来应对考试有关,考试需要的是标准答案,但是大学培养出来的人以后不太可能再以考试这种单一的方式来竞争,而是要满足市场的需求。在锦城学院任教的过程中,我观察到,对学生交互式学习构成阻碍的,是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批判性思维。
"创新之路"这一集谈到MINERVA的办学方式,远程在线、20人以内小班教学、研讨,大大降低成本。如今的世界,人需要终生学习,教育的需求不仅不会减少,反而还会增加,但是教育的方式肯定得改,传统的教育是无法满足互联网连接世界下人类的学习需求。
众所周知美国IT行业的精英有"辍学"的传统,在注重创新,竞争激烈,阶级固化的美国社会,很难想象不学无术的人可以平步青云和影响世界。"辍学"不代表放弃学习,只代表放弃在常青藤大学学习的机会,这样看来"辍学"者都有更好的选择,或者说藤校的学习并未满足这类人的需求。
一所大学很难满足所有人的需求,但一所大学能非常成功的满足一部分的人的需求,这所大学一定有未来,一所大学如果能满足全世界某一部分人的需求,这所大学必然成为世界性的大学。
(秦蓁)
博采众家之长,成就自我之优
--传媒教研室学习《常春藤零距离》
传媒教研室全体教师观看了纪录片《常春藤零距离--美国名校印象》后,深有感触,结合锦城学院的教学理念,锦城学院的自身定位,锦城学院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同时更加坚定信念,锦城学院只要坚持拿来主义的精神,不断汲取其他高校的优点,必将拥有更光明的前景。
宋小英:愿灌输式的课堂"翻转"为平等交流的灵动空间
观看了纪录片《常春藤零距离--美国名校印象》后,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美国的教学方式非常灵活,交流的氛围宽松而自由,让师生放下尊卑,敞开思想,用平等交流式的方式愉快地学习,身心受益。在影片中,没有看到老师长时间讲课,学生一动不动地被动听课的场景,更多的场景是师生在平等而宽松的氛围中,采用实验、案例、讨论等丰富的形式与学生开展互动交流,由于没有师道尊严的思想约束,学生可以与教师就问题的看法、角度进行辩论,甚至争论,教师不仅不会感到自己的权威受到挑战,反而为学生这样有见解、有思想、敢于坚持真理而感到高兴,教师会积极地保护学生这种热情,给予鼓励。
反观我们的课堂,学生从小学到高中,接受知识的路径都是我讲你听,我问你答;在思想领域中,有师道尊严的壁垒。因而,在课堂上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受挫和位卑方,从知识到精神都缺少一种民主、宽松的氛围,学生被压抑是必然的。
所幸的是,目前我院已经在实行教学改革,大力推广"翻转课堂",这是一种很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学习方式,不仅打破了课堂填鸭式的被动局面,而且解放了学生,让他们做学习的主角,自由地表达自己对知识的认知,表达自己不同的见解,并且在课堂上可以自由地与同学、与教师平等讨论、交流学习,从而打开心灵愉悦地学习。我认为我们的教育正向着"以人为本",尊重个性的方向发展。然而,不得不说的是,我们的学生由于长期接受灌输式的教育,对"翻转课堂"还是有些不适应,比如有的学生还是习惯于依赖:"老师,还是你讲吧!"但我坚信,刚刚被"解禁",被放开"手脚"的学生,很快就会适应这种先进的教学方式,他们的思想很快就会放飞,富有探索、创新的灵性会很快就会回到他们的灿烂的生命中。希望他们象美国学生那样,为了一个新奇的想法集思广益,彼此切磋。三五个人聚在一起,也许就能创造产业的奇迹。也真正如习近平主席访美所说: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最有创新、创意的国家之一。
杨震:这部片子让我看到美国名校的特点:狂热,勤奋,严格。片子显示,这些名校的开放性至少有三个层面:一是办学理念的开放。哈佛大学建校比美国建国早100多年。15世纪末,哥伦布开辟了欧洲通向大西洋的航道,17世纪初,第一批英国移民到北美,包括一批受过牛津、剑桥大学教育的清教徒。他们为了让子女也受到这种高等教育,于1636年仿照牛津、剑桥大学建立了这所新校,但并没有完全照抄照搬英国模式,而是顺应北美产业革命的兴起,不断在开放中改革创新,及至发展成为一所世界顶尖级的综合性大学。二是招生生源的开放。美国名校的生源来自世界各国,并且扩大对外招生成为一种趋势。在各所大学,都看得到肤色各异的学生。当然,目前有的学校国际生还不是太多,如普林斯顿本科国际学生只占5%。三是校园的开放。看惯了国内的各种校园,这些美国名校给我的第一印象和冲击便是校园的开放性。
可见,他们的办学理念是真正人文性的。所有的狂热、严格、勤奋都服从于开放自由的理念,就是让教师能自由地教,学生能在压力下踏实地学。为社会造就精英。如果我校想要学习这些名校,就应该老老实实地遵循这套人文办学理念,而不是单纯地搞这样那样的形式主义。仔细想想,其实这些事都是我们可以做得到的,关键是我们的体系有问题。办学的自主权并没有被好好利用起来。我校能够成为中国的常春藤吗?一切事在人为。
张超:因热爱而疯狂,因归属感而投入
有学者评论,说美国教育的发展是一个奇迹,从独立建国至今不过200多年的时间,美国却一跃成为教育超级大国。全世界的大学生对美国的名校趋之若鹜,美国名校诞生了了大量的精英人物,这些人物在美国社会、乃至世界上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因此,探测美国的大学的教育基因并采取拿来主义,对我们中国高校的教育就显得格外重要而紧迫。
看了《常春藤零距离》系列纪录片之后,最深的感受就是美国大学生在拥有极大自由度的同时,也具有极强的自律性,并疯狂投入学业之中。这一点和我国高校大相径庭。就锦城学生而言,课堂上玩手机、睡觉的不在少数;课堂下打游戏、荒废光阴的也大有人在。相当部分的学生是觉得自己是在为老师和家长而学。尽管上自学院领导,下至任课教师,对课堂管理都倾注心血,严加管控,初始效果不错,但渐渐政废令弛,故态复萌。我想《常青藤零距离》能够给我们提供思考的角度。形式固然重要,譬如通过背书包、考勤等方式约束学生的行为,但如何让学生自己认识到自身的使命并将其转化为自己的内在动力从而自行约束以致更为持久有效,这更是一个亟需解决的课题。对于大学而言,不仅仅是将那些有潜力、有志向的年轻人培养成未来有所贡献的人的场所,更重要的是,它应该是年轻人度过人生最好时光的地方。因此,应该让大学生在这样的场所和家产生尊严感,拥有自由度,并在心中油然而生为这个"家"增光添彩,这是一个自发的过程,而非外界强迫的选择。《常春藤零距离》里面那些疯狂的学生和疯狂的教授,之所以如此疯狂和热爱自己的学业和工作,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找到了归属感,不管是对学校的归属感还是对事业的归属感,这样的情感让他们持续投入到自己的角色之中。
锦城短短十年已经取得辉煌的成就,但相比常青藤,无疑差距甚远。不过,幸运的是我们有不断学习的领导团队和教职工团队,只要善于借鉴其他高校的精髓,假以时日,必将形成自己的风格,最终成长为中国的常春藤。
(张超)
海纳百川,书写辉煌
--技术教研室学习《常春藤零距离》
技术教研室认真观看并学习了学校组织的凤凰大视野拍摄的纪录片《常青藤零距离--美国名校印象》,教师们观看后感受颇多,现将观后感分享与大家。
王向军:学习常青藤名校纪录片深入理解锦城学院教学理念
近日,教研室组织大家观看了凤凰大视野拍摄的纪录片《常青藤零距离》,虽然中美间的教育与文化坏境有很大的不同,但教育理念是相通的,带着更加深入地理解锦城学院教育理念的学习目的,感触颇多,现主要总结两点学习心得。
一、录取原则与长板理念
众所周知,常青藤名校的入学竞争非常激烈,申请的学生要想突出重围,除了要有优秀的学习成绩外,还需要有与众不同的特长、丰富的课外实践经验、卓越的社会活动能力和领导潜质等。常青藤名校的培养目标是各行各业的领袖人物,他们最强调的是学生的领导能力、组织能力和创造能力,所以申请人在学校或身上参加过的活动和担任过的工作非常重要。常青藤名校评委们在审查申请材料时,除了要求你学习成绩优异外,如果申请人有一项评委们非常欣赏的特长,也有可能被录取。
同样的,邹院长在《锦城课堂大于天,锦城发展重于山》的讲话中提出了"长板原理",即:"一所学校、一个人,在其基本面合格的情况下,他的成功取决于他所具有的最长的那块板"。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深度挖掘同学们的兴趣、特长、个性化选择和发展,鼓励和支持有特长的学生,加强培养并形成其特有的核心能力,为今后成为某一方面的专才打下基础。
二、哥伦比亚大学记者培养之道与产教融合
哥伦比亚新闻学院的学生和教授的关系就是记者和编辑的关系,学生就是职业的记者,带着不离身的笔记本和录音笔,背上单反、摄像机等设备去社区采访,写的稿件会发布到课程网站或社会媒体上。哥大从未把自身定义为纯学术进修班,它对每一届新生强调,这里就是真实的战场,你在这里生产的作品和《纽约时报》的头条新闻一样要面对大众读者严苛的审视。
近年来,锦城学院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中也摸索出了自己"产教融合"的特色之路。在校内实践环节,除了实验室教学,学校还创新了"四种机制",即平台实训机制、自主研发机制、专利导向机制和虚拟创业机制。如文传系的仿真实训平台,有报纸、电视台、电子杂志、广告公司、会务公司,覆盖了文传系各专业的学生。在校外实习环节,学校在600余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教学实习基地",实现了学生实习与就业的紧密挂钩。学院还成立了"专业顾问委员会制度",聘请行业精英作为相关专业的顾问委员,促使企业把学生实习过程也视作岗前培训的过程。如文传系与四川各省市媒体、企事业单位建立教学实习基地,并聘请报社总编等行业精英为文学与传媒系客座教授。此外,锦城学院还创造性地构建了合作资源共建、合作产学研开发、合作实习就业通路"三位一体"的产教融合方式,打造了一个良好的"产教融合生态圈"。
学习和探索的道路漫长,只有深刻理解了学院教育理念的正确性与必要性,才能让全校师生更加深入地贯彻执行。
曾彬:利用空余时间,我观看了纪录片《常春藤零距离--美国名校印象》,八所常春藤名校,每个学校之间都有不同的特点,观后有一定的感想,和大家分享一下。从内容上讲,《常春藤零距离--美国名校印象》全面跟踪记录了美国名校的十多位学生的学习生活,全方位、多角度记录、剖析中美教育,真实地再现了中国留学生在美国的情况。除了大家熟知的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学校外,颇具个性的Minerva大学也给我留下颇为深刻的印象。"Minerva大学几乎完全颠覆了'大学'的概念,正在尝试真正的全球教育。"我个人认为,一所好的大学,应该扮演四个角色。首先它是培养人才的地方,是将那些有潜力、有志向的年轻人培养成对未来社会有所贡献的人的地方;第二,它是一个研究的中心,引领世界科技的发展,并且会对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产生积极正面影响的场所;第三,它是一个新思想、新文化的发源地,能推动社会的进步;第四,它是年轻人的家,是他们度过人生最好时光的地方。
我们锦城学院应该吸取自由和创新的精髓,进一步开放学生发表意见和建议的渠道,鼓励学生在各方面的创新。现在,我们学校的设备齐全,师资力量雄厚。但社会不断进步,我们的学校也要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发展。这也需要老师们,同学们共同努力为学校获得荣誉。我相信,我们的学校定会发展的越来越好。
郑伟:在观看纪录片《常春藤零距离--美国名校印象》后,我感受到这些名校都有各自的特长和共性,我认为它们是创新的教育理念和良好的学习氛围以及自由宽松的环境,下面我从学生、教师、学校和社会的角度谈谈我的感受。
从学生的角度,这些名校有较为丰富的资源和环境去发挥自己的特长,在自由和宽松的条件下将自己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充分的展示,还有众多成功的校友为榜样为他们前行的道路指明了方向。
从教师的角度,这些名校的教师是行业从业者,来源于社会并与时俱进又引领社会,是专业领域的践行者和开拓者,他们致力于行业的最前沿,把握行业时代脉搏,为培养学生经世致用和开拓创新的能力提供保障。
从学校的角度,这些名校为师生提供完备的实验设备和实验室等环境,鼓励和培养学生的创业创新能力,围绕社会发展的需要积极探索和实践,并为师生提供较宽松的教学和学习环境使它们能够最大限度的把自己的创意和想法与实际无缝结合服务于当地社会经济和引领时代潮流的发展,这样能够吸引更多有潜力的学生和优秀的教师加入学校,促进学校更好地发展。
从社会的角度,这些名校对外有较为灵活机制,比如师生的专利和发明可以与企业对接形成产品,若是学校的专利,学校不收取额外费用,只需占有部分股份,鼓励产品做大做强。这种方式可以使师生的研究成功或创意想法很快的得以实践检验,又可以使投资企业寻找到好的项目,实现"产学研"共赢的模式。
我认为我们学校已经从思想的高度与这些美国常青藤名校比肩,我们有能力让学生这颗具有创新力的种子在学校的土壤中生根发芽,并茁壮成长为能够独当一面的参天大树。我相信,在学校的领导带领下,全体师生共同努力,锦城学院一定能不断发展和壮大。
(郑伟)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广告学教研室学习《常春藤零距离》
广告学教研室组织老师们认真观看并学习了纪录片《常青藤零距离--美国名校印象》,老师们观看后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收到了极好的效果,现摘录老师们的学习心得以供交流。
肖媛媛:《常春藤零距离--美国名校印象》这部五集纪录片,通过全面跟踪记录了美国名校的十多位学生的学习生活,全方位、多角度记录、剖析中美教育,真实地再现了中国留学生在美国的情况。围绕通识教育、学术自由、批判精神与创新四个方面对美国的名校精神做以诠释,体现了中美之间大学教育的差异。
看完这部纪录片,我认为一所好的大学在人才培养上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治学必须严谨。片中讲到了美国大学对学生在学习上欺骗行为的处罚,这点比起中国大学简单的批评教育的做法严厉得多。在中国大学考试作弊、剽窃行为等屡见不鲜。我们应该对这些行为加以严厉的处罚,才能做好人才培养的第一步---诚信。第二,鼓励学生自由,去追求自己想要的。正如片子里讲到的美国学校的录取注重个性表达,学生的成绩不一定全部优秀,但是要有自己的特长。大学不能把学生培养成只会读书的机器,而应该做到通才教育。第三,鼓励创新。片中提到的雅虎等成功案例,除了学生本身的努力以外,更离不开学校对学生的大力支持。第四,营造良好学习氛围。大学四年是人生最好时光,学校的老师应具有高度的责任感,不断鼓励学生、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让学生有归属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而不断奋斗。家庭教育固然重要,但是大学教育才是人生之路的灯塔。一所好的大学必须重视人才的培养,将那些有潜力、有志向的年轻人培养成对未来社会有所贡献的人,这是一所大学的最重要和根本的责任。结合锦城学院的现状,不难发现,学院"从严治校、三不放水"、"长版原理"、"三追两谋"的"锦城精神",都是走在了如今大学教育的前端。正如俞敏洪所认为的那样---大学没有高低,只有不同!
彭芳燕:在观看了《常青藤零距离》记录片后,我有以下随感:
一、学院的包容性。常青藤的高校在建设、师资、生源上有其独到之处。这点尤其体现在生源的招收上不拘一格,学校招收的学生优先选择其特长个性,对知识的热情。但是核心是这位学生对知识的热情。当然除去能力以外,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也是招收的一大苛刻条件。
二、治学的严谨性。短片中提到了一句话:硕士是能够使用知识,博士是创造知识。但是很重要的是在美国教育中一直强调这对于抄袭的定义与引文的方式。从此点中,我们可以看到作为名校,如何保证其治学的严谨性至关办学的生命力。当学生抄袭或作弊时,常青藤联盟学校会举行一场听众会宣告,情节严重者,可以勒令退学。这些刚正不阿的制度,保证了学院的声誉。
三、学习氛围的纯正。在一个纯正的学习氛围中,学生之间相互的影响使得这些院校不断诞生出杰出的人才。学习的自觉性,自身的紧迫感是教不来的,在于学生本身对人生的定位。无眠的图书馆、忙碌的实验室、对于教师意见的重视都是纯正学习氛围衍生出的现象。
四、学生的诚信心。品德与成就密不可分,制度的强硬能保证一时的稳定,人的自觉性才是长久保证;常青藤学院联盟学生在对知识的渴求、人生价值的实现、严酷的竞争、刚正的制度下以诚信的态度来对待学习、对待自己,这才是人才培养的根本点。
五、教师的责任感。教师对于教学的高度责任感在纪录片中作为一个重要的讲述环节,教师有高度的责任感,乐于分享知识,认真批阅习作,耐心指导,不厌其烦,平易近人。教师的高度责任心,是办学的真正软实力。
范美俊:《常春藤零距离--美国名校印象》是最近比较火爆的五集纪录片。所考察的主要问题是:美式教育有哪些独特之处?与中式教育有何不同?而针对这些问题,凤凰卫视摄制组历时一年,走访哈佛、耶鲁等名校,先后对话耶鲁大学音乐学院院长等多位美国教育名流及上述名校毕业生,制作完成。
我观看纪录片后,觉得形式化的大学教育有了危机,有三个围墙可以拆除了。比如,知识的围墙,要打破不同专业、不同课程之间的"壁垒";再如,师生间的围墙,老师与学生不是学生考试老师登分的关系,而是应该共同研究的某课某类知识的战友、学友;还如,学与用的围墙。中国的小娃娃从最好的幼儿园开始到最好的小学、中学、大学,似乎就完美了,完全是为了考试为了考学而学,以为考上大学之后从此就有了好的职业、收入和家庭,就幸福了,所以全然不知道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自身的成长及为社会服务的一手好本领,谋生仅仅是一方面而已。美国是中学开始就很注重实际社会能力的锻炼,大学更是研究性的自主社会实践,加之老师要求严格,成为人才就有很大的可能,不是国内大学的乖学生们,门门功课都90分以上,其实专业知识及能力相当差,特别擅长与老师、同学搞好关系什么,不是真正的能力提升训练。
王光阵:这部由凤凰卫视拍摄的关于中美教育模式、思想的深刻探讨的纪录片,让我感慨颇多。从虎妈的教育模式中,我们可以看到美式思维中的明确的目的性,记得国内教育行业经常提及的关于儿童教育的快乐学习之说,但是想想中国的古代教育,那是何等的苛刻,古代的科举不可谓不严格,这使得我们不得不去思考,学习究竟是一件什么事情,现在,我想,学习可能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废寝忘食形容的也应该是一种刻苦,无论你有多喜欢学习,但过程一定是辛苦的,哪怕你本人不觉得,因此从小培养孩子的快乐学习,可能未必是正确的思维。中国的教育有其自身的问题,那就是该快乐的时候,我们都在辛苦,该辛苦的时候,我们似乎都很happy;
中国大学的掌管者未必知晓大学的精神,知晓也是没用的,因为他们不能左右一所大学,这使得一所大学有着空洞的口号,却无实质内容。
记得四川省政府有一条新闻"热烈庆祝四川省政府与清华大学结成战略伙伴";川大的教授们不乐意了,凭什么?但是我们很快看到了四川省的某地市州政府也打出了类似的横幅庆祝与四川大学结成战略伙伴,其实关于中国大学,你无论如何努力,都改变不了你的命运,与清华结盟,要的是清华的那张脸,而未必是那个教授的能力,这就是悲哀所在。
今天,中国教育开始改革,一股新生的力量民办教育开始出现,我认为这是催生中国教育新思想的阵地,这样的大学把教授看成是学校的核心资源,这样的大学把学生看成是学校的产品,教授管理教授,大学开始真正培养具有独立思想、独立人格的人才。我们才知道如何去严格要求,哪怕近乎苛刻的方式,因为我们要为我们的产品负责!
聂鑫鑫:观看了美国名校印象后,感触颇深,作为一名中国的大学教师,责任重大,我们学习国外大学好的教学经验,同时。针对我校学生的特点,我觉得应该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课堂教学严格要求。不论是专业课还是全院通识课,都应该让他们认真对待。很多同学对待全院通识课的态度不够认真,只求通过后获得学分。我们熟知的三字经中说:"教不严,师之惰",因此,我会严格按照学校要求,管理课堂,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让学生认真对待课堂学习,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其次,坚决贯彻学校办应用型大学特色。在课堂中,实践性的教学和我们的课程紧密结合,充分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将所教授的内容能够很好的应用到社会实践中。例如,我们的广告设计课,讲授的课堂理论充分结合广告实际案例,我们的广告设计实训有我们的校内实训平台和校外的实训平台,都是结合实际的项目进行学习。充分锻炼的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最后,教师的个人能力也要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我希望学校的教学安排中应该结合具体的课程需要,安排老师进行培训和学习,给老师一定的时间去实践,或者提供学习的机会。
总之,学校在学习其他学校的教学经验的同时,也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和老师的情况,不能盲目的照搬照抄,拿来主义,适合自身情况经验的可以借鉴,不断的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教学模式。
(王光阵)
编辑:刘莹
打印:杜靖宇
报:相关领导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