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最新视频
当前位置>首页 >> 民俗田野调查

羌族口弦调研报告

羌族口弦调研报告.docx

  

  羌族口弦

  
C:UsersAdministratorPictures图片9431269395285250.jpg

  

  

            

  

  

  

  组名:三大只

                     指导老师:杨骊

                                         组员:万蓉

                                                  姜友会

                                                  唐菁苑

  

  

  

  

  【摘要】

              诗曰:“小小竹片中间空,麻绳扯奏响叮咚,房前屋后碉楼上,花前月夕起春风”。

  羌族“口弦”产生并流传于四川省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青片乡、阿坝藏族自治州汶川县、阿坝藏族自治州理县等地境内,是羌民族在长期生产劳动、劳作歇气时,羌族妇女边歇边搓麻绳中发明的一种民间乐器。口弦也是羌族青年男女恋爱的媒介,小伙子往往做一个好口弦送给女方,作为爱情的信物。

  我组希望在基于对北川羌族口弦的相关资料查阅,及对于相关人员、单位的实地交流、考察的前提下,集合文字、实景实物照片等,能较为全面、系统、真实地向大家介绍羌族口弦的发展历程、制作工艺流程、表演流程、文化价值及发展现状,并对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分析羌族口弦的制作、发展的现状和前景,从而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在经过进一步研究后,提出我们的合理建议。 作为羌民族独特的乐器,现在会演奏者寥寥无几,面临失传的命运。我们希望尽我们的微薄之力为羌族口弦的保护、传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同时也呼吁更多的人加入我们。 

  

  关键词:羌族口弦    工艺流程      传承保护

  

  前 言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激发人类的创造力。我国将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定为“文化遗产日”。至此,我国已经有了“文化遗产日”、“文化遗产标志”和“文化遗产保护公益歌曲”。这足以体现世界各国对非物质的重视,而我国也积极地保护我们的文化也极力推动非物质保护的发展。四川省有55种少数民族,成份齐全,其中世居少数民族有彝、藏、羌、苗、回、土家、傈僳、纳西、蒙古、满、布依、白、傣、壮等14个;四川省有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4项,第二批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137项)和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共计7项)。从以上的资料可得出四川省的非遗保护刻不容缓。

  现在是21世纪是信息高速发展而文化日益崩溃的时代,身在今天的我们深陷泥潭而又无法自拔。我们的少数民族文化历经了5000年的战乱和宗教的入侵都不能撼动其分毫而今天我们却不费吹灰的让它土崩瓦解了,这不禁让我们感慨“现代文明”的力量。就连相对封闭的羌族生活也受到了现代文明(音乐、电视等)的冲击和影响,现在男子对女子表达爱意的方式也已经纯科技化了,哪里还记得数千年前的祖先们老土的表达方式,哪里还记得我喜欢你,如此而已的单纯话语。因种种原因,现在老一辈羌民中能“扯”口弦的越来越少,年青人对这一古老的民间音乐的自觉的传承意识就显得弥足珍贵。现在提起羌族口弦不要说常人不知道,就连羌族人民本身也没有多少知道了!

  “如果再不采取拯救措施,这一传承千年的羌民族乐器将很难继续流传下去,或许,几十年后,口弦只能成为人们一种久远的回忆”。羌族口弦被列为第一批四川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不仅是因为它的文化价值,更是因为它遏需整治和保护。

  此次暑期实践,我们小组以分工合作的方式,分别从相关图文资料、实地调研中了解羌族口弦的文化价值、发展历程和现状。从汶川的寻访到北川的实地考察,我们小组希望在各方意见的帮助下,能够全面地展示羌族口弦的发展现状和文化价值;客观地分析,合理地提出我们的建议。为羌族口弦的保护和传承尽一份绵薄之力。

  口弦的发展历史悠久,由于时间和学识的局限,我们小组的报告可能存在不精确的地方,也请大家多多指正和包含。

  

  

  

  

  

  

  

  

  

  目   录

  第一章              云朵上的民族——羌族              7

  简介              7

  地理位置              8

  羌族特色              8

  羌族的多神崇拜              10

  第二章 羌族口弦之家——主要情况              11

  一、定义              11

  (一)口弦的定义              11

  (二)羌族口弦的定义              11

  二、口弦的起源              11

  三、羌族口弦传说              13

  发展历程              14

  第三章   羌族口弦制作工艺              17

  一、概述              17

  二、工艺流程              18

  (一)选竹              18

  (二)劈竹              18

  (三)削竹条              19

  (四)钻孔              20

  (五)刻“簧片”              20

  (六)穿麻线。              21

  三、代表作:《社会主义好》              22

  四、工具材料              23

  (二)制作工具              23

  第四章  羌族口弦生存现状              25

  传承人介绍              25

  羌族口弦现状              25

  5.12大地震对羌族口弦造成的影响              28

  地震后的措施              29

  第五章   羌族口弦的延续与发展              31

  第六章   实践调研总结              33

  一:总结              33

  第七章   成员感想              35

  一  感想              35

  参考资料及来源              45

  参考网站              46

  课题组成员              46

  

  1.   云朵上的民族——羌族

简介

  
http://h.hiphotos.baidu.com/baike/pic/item/8694a4c27d1ed21be1fbfff0ad6eddc451da3ff1.jpg
羌族,自称尔玛,是中国西南的一个古老民族。现在中国官方认定的羌族主要聚居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东部、绵阳市北川县、平武县等地。现有人口约30.6万人(2000年)。羌族地区至今仍保留原始宗教,盛行万物有灵,多种信仰的灵物崇拜。中国羌族(古和现代羌族) -------- 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之一

  羌族主要聚居地在陕西省汉中略阳县,宝鸡凤县,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茂县汶川理县绵阳北川羌族自治县,其余散居在阿坝松潘黑水九寨沟等县,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县,绵阳市平武县,成都都江堰地区,雅安地区,贵州江口县、石阡县,甘肃南部、四川西南、云南部分地区,现有人口约32万人左右。今天的羌族正是古代羌支中保留羌族族称以及最传统文化的一支,与汉族藏族彝族纳西族白族哈尼族僳僳族普米族景颇族拉祜族基诺族等为兄弟民族,皆出自古羌

地理位置

  羌族聚居区处于青藏高原的东部边缘,哪里山脉重重,地势陡峭。境内有岷江、黑水河、杂谷脑河、青片河和白草河,水流湍急,自然落差很大,水力资源丰富。羌族地区温差较大,初秋季节山上白雪皑皑,因羌族人民都居住在山顶之上,因此羌族也被称为云朵上的民族。

羌族特色

  羌族这个伟大的民族,为我们展示了她的智慧。碉楼是羌族人建筑的一大特色,碉楼是羌族人用来御敌、储存粮食柴草的建筑,一般多建于村寨住房旁。碉楼的高度在10至30米之间,形状有四角、六角、八角几种形式,有的高达十三四层。碉楼的建筑材料是石片和黄泥土。墙基深1.35米,以石片砌成。在2008年的汶川地震中我们又一次被羌族人民的智慧所震撼,在我们今天用钢筋水泥搭建的大楼都倒塌的时候,我们的羌民用黄土和石块堆砌的碉楼却能屹立不倒,它经得起时间和历史的检验。

  
http://e.hiphotos.baidu.com/baike/s%3D220/sign=be09e3a50ad162d981ee651e21dfa950/242dd42a2834349bbf3ac3e4c9ea15ce36d3be97.jpg
羌族人民能歌善舞,民间的说法是“没有歌不行,没有舞亦不行”。《汶川县志》说,羌民“丧葬有丧葬曲,相互舞蹈,以示悲欢,盖古风尚存也。”羌族音乐原始古朴,属我国民族调式,以五声、六声为主。羌族舞蹈的基本特点有,保留着原始乐舞粗犷、古朴的风格,大多数是在民俗宗教祭祀活动中进行,舞者既通过舞蹈取悦祖先神灵,又得以自娱乐,以羊皮鼓、手铃等打击乐器伴奏,加深人民对神的崇拜和其神秘感;舞蹈动作的表现与歌词内容没有直接的联系,多数舞蹈是用歌来促使舞步的循环往复;同一乐句男领女合,动作完全重复,节奏的强弱起落同舞蹈齐奏起落结合巧妙协调。羌族舞蹈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在什么样的场合跳什么舞,均按功能和礼仪要求有一定的程序。羌族舞蹈按其形式和功能可以分为自娱乐性、祭祀性、礼仪性、集会性4种。

  羌族的羌人制作工艺品技术精湛,刺绣挑花都是传统民间工艺。羌绣以五彩丝线或有色棉线为料,随心应手地挑绣出花卉瓜果,飞禽走兽,松梅竹菊,团花紧簇,鱼水和谐等各式花样与图案。羌绣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名录。

羌族的多神崇拜

  羌民族信奉万物有灵,盛行多神崇拜,包活各种传统神灵、道教和佛教的神佛等、其中,羌族传统的神灵主要有30多种,都与羌人所从事的农、牧、林业生产及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羌族相信天地间大多数神灵寄身在白石中,盛行白石崇拜。

  大致可分为四类:

  一是自然诸神;如天神、地神、山神等;二是家神;有的地方家神较多,汶川县雁门乡,男性祖先“活叶依稀”,女性祖先之神“亦洁”三是劳动工艺深神;如建筑神;四是寨神即地方神。  

第二章 羌族口弦之家——主要情况 一、定义(一)口弦的定义

  口弦又称口琴响篾、吹篾或弹篾。历史悠久、形制多样,在我国的大部份地区都很流行,可以独奏、齐奏、合奏或为歌舞伴奏,在人们的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二)羌族口弦的定义

  族口弦是产生并流传于北川羌族自治县境内的一种民间器乐,每当节日庆典、婚嫁、男女青年恋爱等时候,都能听到用口弦演奏出的优美动听的曲子。

二、口弦的起源

  
C:UsersAdministratorDocuments羌族口弦  万蓉羌族口弦  照片IMG_0355.jpg
在我国古代文献中,口弦又被称作“口琴”。在明代《南诏野史》中就有“男吹芦笙,女弹口琴”的记载。清代《滇南虞衡志》中很详细地记载了“口琴”的形成和制作。唐、宋时期的“铁叶簧”之类的拔簧乐器就是口弦的前身。关于口弦的来历,在云南少数民族中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传说明朝统治纳西族和僳僳族丽江木土司,欺压民众,作恶多端,使得民不聊生,民怨沸腾。木土司深怕人民群众聚议他的罪恶,反抗他的统治,于是他制订了一条人情常理的法规:不准人们接触谈话,就连父子、夫妻也不例外,如有违反者轻则受到鞭刑,重则杀头示众。木土司的暴政使得民众更加愤怒,人们想尽一切办法来反抗他。聪明的僳僳族人想出了一个办法,他们创制了一种乐器——口弦,他们用口弦来代替自己说话,表达心声,使得木土司的诡计失败。云南的口弦是用一种长约三寸,宽约五分的竹片,中间刻成浅槽,槽底的竹片拉成簧牙(有的簧牙是用薄铜片或银片制成的)。吹奏时左手握住竹片的一端,另一端放在口边,让呼吸的气流鼓动簧片,同时右手指配合轻轻弹动竹片,随着气流的变化和指头的弹动,就会发出优美动听的曲调。 口弦通常是男青年用金竹制成的,小伙为了显示自己的才能,将作好的口弦装在一个精制的小竹筒里,筒面上雕刻了各种花纹图案,系上红色或黄色的缨穗,送给心爱的姑娘,作为爱情的信物。姑娘收到心爱小伙的礼物便会把它挂在胸前,既可作为装饰,又可随时取出吹奏娱兴。口弦曲调丰富,有表现爱情的,有表现生产生活的,还有舞曲。

  

三、羌族口弦传说

  远古时代,羌族人民生活的地方娱乐活动少,文化生活单调,当田间劳作累了的时候,农闲的时候,作为爱情信物的口弦就成了羌族妇女们打发时间消闲的一个最好方式。
传说,早在数千年前,一位叫尔玛萨哈的羌族小伙子看上了一位叫白珠的羌族姑娘。为了打动白珠芳心,尔玛萨哈尝试着用几个竹片,做成一个简单的乐器送给白珠。白珠试奏后,音色清雅,因而芳心大悦。后来尔玛萨哈的舅舅给他定了一桩亲事,尔玛萨哈虽然不愿意,但又不敢说出来,只好闷在心里。白珠知道后,成天不吃不喝,愁眉苦脸。尔玛萨哈成亲的那天,白珠伤心的爬到对面山上,一边演奏口弦,一边声情的望着尔玛萨哈的家。伤心过度,走向悬崖。这个爱情故事从此流传下来。从那以后羌族青年在恋爱时,男青年都将制作口弦送给女方,以示信物,对爱情的忠贞不渝。这就是最初羌族口弦子。后来羌族姑娘、妇女逐渐掌握了口弦的演奏,这一乐器也开始流传。从此口弦成为了一种专为羌族妇女常用的乐器以及对爱情的忠贞的表达。

发展历程

  在我国原始社会母系氏族时期,就有了口弦。当时名“簧”,簧在古代与竽、笙、篪等乐器相提并论,可见其重要。据汉魏以来的文献记载,表明簧是—种用竹或铁制成的横在口中演奏、和口弦是同一类的乐器。
甚至在当时还有类似今天多片弦那样的多片簧存在。从先秦至晋的古籍记载可知,簧是贵族使用的一种“高雅”的乐器,尤为文人雅士所喜爱。据《汉宫阙疏》所载,在汉代皇宫中还建有一座“鼓簧宫”,可见簧在当时统治阶层和上流社会已颇盛行。
早在晋代,著名道家葛洪所著的《神仙传·王遥》中记述过一个弹奏五片口弦的故事:一次,王遥带着自己的弟子登上一座小山,进入山中的一个石室,石室中有二人。于是王遥让自己的弟子取出所带匣中的三枚“五舌竹簧”,发给石室中二人,自己取了一枚,三人并坐,一起弹奏起了口弦曲。故事带有道教的神秘色彩,它透露出这样一个信息:演奏五舌竹簧在当时已很少有人能演奏,是一种秘技。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自古就流行着簧这种乐器,据史籍记载,至少在公元四世纪末,四川、云南、贵州一带的少数民族地区,簧已经非常流行。北宋陈蜴《乐书》中载有竹簧和民间流行的铁叶簧,这是目前见于文献的最早图像。
元代以后,簧在中原内地逐渐失传。簧的名称也渐渐被人们遗忘了。明代以来,口弦以口琴之名见于史册。清乾隆动撰的《清朝通典》在谈到“口琴”时说:“以铁为之,一柄两股,中设一簧,末出股外。横衔于口,鼓簧转舌,嘘吸成音。”《大清会典图》也有详细记述,并载有其图。
我国各少数民族,对口弦都有自己的称呼,如彝族叫“洪洪”或“弄果”,傈僳族叫“玛哥”,白族叫“毕协”,傣族叫“拜”,景颇族叫“掌共”,佤族叫“合朗”,拉祜族叫“阿沓”,羌族叫“阿珠”,锡伯族叫“玛肯”,独龙族叫“芒锅”,高山族称“嘴琴”或“嘎洛波”,黎族则称之为“口弓”。
口弦的品种较多,根据制作材料的不同,有竹制和金属制的口弦;根据簧片数目的不同,有单片弦和多片弦;因演奏方法的不同,又有用手指弹拨和用丝线抻动的口弦。
口弦的演奏方法有用手指拨动和抻动两种,分别流行于不同的地区。
演奏口弦时,左手拇指和食指夹住弦柄,多片弦则使其呈扇形,将簧舌部分置于两唇间,用右手拇指和食指来回拨动口弦尖端,引起簧舌振动,便发出明亮的叮咚之音。
另外的一种抻动口弦,在每个簧片的尖端系有一条丝线,演奏时将线头套在右手指上,以指牵线使簧片振动发音。演奏者利用双唇向前突出是筒状增加共鸣、扩大音量,并借以口型交换和控制呼气等方法,变化出不同的音色。熟练的演奏者,能表达出较复杂的节奏和较多的音色,并能使每片弦发出它的纯五度泛音来。在一副三片弦上,往往能奏出6个不同的音。运用不同的奏法,既能发出余音袅袅的音色,也能发出较粗犷的音响。
1980年,在四川凉山州民族民间器乐会演中,有两位布拖县彝族妇女,第一次用多片弦齐奏,她们以五度、八度泛音变化,并通过节奏交错,奏出二声部重奏和持续音衬托的效果,韵味无穷,受到好评。
在我国的傣、哈尼、景颇、佤、拉祜、苗、柯尔克孜、锡伯、回、蒙古、斡斡尔、鄂温克和黎等兄弟民族,流行的是手指弹拨的口弦;高山族流行的是抻动的口弦;彝、纳西、傈僳和白族,则两种口弦都流行。

  

  

第三章   羌族口弦制作工艺一、概述

  羌族口弦是一种具有羌族民族特色的乐器,具有数千年的悠久历史,主要流传于北川、汶川和茂县这三个地区。羌族口弦有几个关于其产生的故事传说,这使羌族口弦增添了几分神秘感。羌族口弦是在男女爱恋时、婚嫁、丧葬或是在劳动后休息时吹奏。羌族口弦以乐身小巧而音色悦耳著名,口弦虽然短小而简单,但声音细腻悠长,委婉动听,犹如山间的小溪潺潺,非常动听。是羌族妇女喜爱的乐器之一。羌族口弦中经典的曲子有《吆羊歌》《薅草歌》等。目前羌族口弦共有王泽兰、周顺兰等两位省级传承人。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照片IMG_0272.jpg

  (图1:羌族口弦)

  

二、工艺流程

  

(一)选竹

  选竹是非常重要的一步,竹子的选材直接关系到口弦的音质。制作口弦最好的竹子是老翻黄金竹,或用来装清油的金竹竹筒。但现在,翻黄金竹、装清油的竹筒已经难以寻找了。所以,现在羌族人制作的口弦所用的竹子,都是用金竹或青竹来代替的。因为在制作口弦时竹子越老所制作出的口弦的音质会越好。同时,老竹子会更方便雕刻,可以尽量避免竹子在雕刻的过程中破损。所以,一般会选择金竹或青竹的接近根部的三节。

  

(二)劈竹

  将竹子劈破成宽度约为2厘米左右的竹条。

  

(三)削竹条

  首先将竹条截成长约11厘米-12厘米的竹片。其次用镰刀把竹片的厚度削成约0.2厘米左右的光滑薄片。再次对竹片的宽度进行削整,把竹片的一端的宽度削成大概1.3厘米,而另一端的宽度约为0.8厘米。使竹片看似“酒瓶状”。最后将竹片的正、反和侧面削光滑。

  

  

  IMG_0394.jpg

  (图2:削薄后的竹片)

  

  IMG_0377.jpg

  (图3:酒瓶状的口弦)

  

(四)钻孔

  在竹片的两端适中的地方钻孔。(注意:这一步较困难,要非常小心,因为钻孔时竹片容易破开。)

  

(五)刻“簧片”

  首先在竹片内侧(竹子的里面)的中间刻出一条长约8厘米的痕迹。其次在竹片宽的一端刻出宽约为0.6厘米,在宽度窄的一端刻出宽约为0.3厘米的痕迹。最后,根据刻出来的痕迹,刻出口弦中间的簧片。

  IMG_0349.jpg     (图4:口弦的簧片)

  

(六)穿麻线。

                取两根长短适中的麻线(一般是30厘米左右)分别穿进两个孔。这样一个口弦的制作过程就完成。(注意:①、口弦演奏是通过一侧的麻线拉动麻产生震动来发音,音律的改变也与麻线的扯动有关。②、制作口弦时为使口弦看上去更加美观,同时对口先起保护作用,有时会做一个竹筒装口弦。)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照片IMG_0369.jpg
W020110415364664461755[1].jpg

                (图5:新制作的口弦)              (图6:有竹筒的口弦)

  

  

三、代表作:《社会主义好》              

                这是这首曲子是王泽兰老人唯一能完整吹奏的一首,1962年王泽兰老人凭借这首曲子在成都举行的全国民族乐器大展演时受到评委和观众的一致好评,也曾在本地表演时获奖。              

  3228236507896300555[1].jpg

  (图7:王泽兰老人吹奏《社会主义好》

  

  

  (图8:王泽兰老人在本地表演《社会主义好》时所获得的荣誉证书)

四、工具材料

  (一)原材料

  以前多用翻黄金竹和装清油的竹筒。要选用老翻黄金竹的接近根部的三节,所制作出来的口弦音质较好。

  现在选用新鲜的金竹和青竹。也是选用挨近根部的三节。

  

(二)制作工具              

  镰刀:为带柄型工具,重量半斤左右,主要用于砍竹、劈竹和加工竹片使用 。

  雕刻刀:为硬度高,刀尖锋利且尖细的类似于瑞士军刀的小刀。主要用于雕刻口弦,也可以用于加工竹片。

  垫木:为木制的且有较大厚度的矩形木块。是劈竹和加工竹片时为避免损坏地面且方便而用。

  

  http://www.soku.com.tw/images/2012011612144749988.jpg(图8:雕刻刀)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照片IMG_0355.jpg              IMG_0281.jpg              

  (图9:羌族口弦)                                                        (图10:口弦竹筒)

  

  

  

  

  

  

  

第四章  羌族口弦生存现状传承人介绍

  
第一段_201394222142.JPG
在四川省绵阳市北川县住着一个60多岁的老阿妈,老阿妈的名字叫做王泽兰,这位老阿妈从记事起就开始终日与口弦相伴,至今已吹奏口弦长达50多个年头。她是羌族口弦这项历史悠久的技艺的三位传承人之一,也是三位传承人中唯一一位能使用口弦熟练吹奏出曲调的传承人。她性格开朗、大方、豪爽,对她来说,吹奏口弦早已成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闲暇之余,她总会从兜里掏出随身携带的口弦即兴吹奏上一曲,随身携带的口弦经过漫长岁月的打磨,散发着一种沉静的美。

羌族口弦现状

  羌族口弦的表演形式大多为独奏或合奏,少则1人多则4-5人不等。当节日庆典、婚嫁、男女青年恋爱等时候,淳朴的羌族人民总会不约而同的选择羌族口弦这种古老的乐器,演奏出的优美动听的曲子,以表达自己内心的喜悦,以及对心上人的爱慕之意。羌族口弦是羌族人民美好的爱情信物,表达了羌族人民对爱情美妙的憧憬。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承载着羌族人民对爱情美好憧憬走过几百年风风雨雨的信物,正面临着一个无比尴尬的境地,作为羌族独特的乐器,现在会演奏者却寥寥无几,面临失传的命运。羌族口弦及它的传人都处于濒危和期待抢救保护的状态,如果再不采取拯救措施,这一传承千年的羌民族乐器将很难继续流传下去,或许,几十年后,口弦只能成为羌族人们一种久远的回忆。在这次调研活动中,我们小组走访了汶川、茂县、北川这三个乡镇,到过羌族出名的萝卜寨、西窝羌寨等,最终才在北川县靑片乡西窝羌寨找到了一位会吹奏口弦的羌族老阿妈。而在走访汶川县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一些羌族的年轻人甚至不知道有口弦这样一样古老的乐器的存在。

  羌族口弦这项流传千年的民间技艺面临失传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

  1. 如今科技发展迅速,加强了原本那些闭塞的地区与外界的交流,相对封闭的羌族人民的生活也受到了现代文明的冲击和影响,老一辈羌民中能“扯”口弦子的越来越少,年轻人也鲜少有对这项古老民间艺术拥有自觉的传承延续意识。而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羌族男女恋爱时也不再将口弦作为爱情的信物,这也使羌族口弦失去了它最原本的文化历史意义。

  2. 羌族口弦对吹奏者的要求很高,需要吹奏者牵动力度大小和口腔形状、气息大小和唇舌位置的改变,构成音阶和旋律,扯动麻线竹簧即发音响且音量细小。吹奏的气流的大小难以掌控,扯动麻绳的力量大小也需要极大的控制力。稍有不慎发出的音只会干涩刺耳,需要常年累月的积累经验,才能顺利的吹奏出一首完整的曲子。所以,即使曾经也有不少年轻人的想学要学习这项古老的民间艺术,但是最终也因为难度太大而选择了放弃。

  3. 与此同时,制作口弦的最佳材料——金竹,被大量砍伐,翻黄金竹更是难以寻找,而用其它材料代替做出来的口弦,声音效果差,失去了口弦原本遥远而低婉的声音特色。口弦的制作工艺虽然并不复杂但却十分的繁琐,十分考验工匠的细心与耐心,稍有不慎便会影响到羌族口弦的吹奏效果。就连拥有大量经验的工匠一天最多也只能刻完一个口弦,所以这使得在市面上基本找不到有作为商品出售的口弦。如果有所需求就只能选择找人定做,而定做口弦的价格较高,这也是使很多年轻人放弃吹奏口弦的原因之一。

  

5.12大地震对羌族口弦造成的影响

  

  2008年5月12日,一场8.0级的大地震的袭来,给身在重灾区的北川县阿坝州羌族聚居地的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灾害和不可估量的损失,从国家地震局编绘的“5.12” 汶川8.0级地震烈度分布图可以看出,烈度为8度的区域基本上覆盖了整个羌族聚居区。无数羌族人民流离失所、无家可归,也给流传千年、有着古老悠久历史的羌族文明带来了几乎毁灭性的打击。文化古物的损毁令人心痛不已: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羌年损毁文物50多件,省级非遗项目许家湾十二花灯戏道具损毁80件,口弦道具损毁20件。此外,羌族山歌、莎朗、白什马马灯、青片龙灯、片口高跷狮灯、大禹的传说等珍贵的禹羌文化也遭受不同程度的损毁。文化工作者多年来辛苦收集、整理与保存下来的非遗保护项目资料也无法从废墟中挖掘出来。然而最令人感到心疼的是一批批精通羌族语言,通晓羌族历史的老人,或从事着各种各样有关羌族文明调查的科研队员,甚至是那些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们,在这次灾害中不幸遇难,永久的离开了这个世界。在我们小组这次的调研活动中,住在汶川县萝卜寨的一位老人,也是当地唯一的一位能够吹奏口弦的传承人,就是在那场灾难中离开了人世。

  

地震后的措施

  2008年5月21日四川省人大十一届三次常务委员会批准并通过了《北川羌族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为保护与传承北川羌族非遗提供了法律保障。震后,北川通过开展“非遗”普查,发现了濒危且独具地域特色的“非遗”项目75个。其中, “羌年”、“禹的传说”、“口弦音乐”等3项被列入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并开展了一下几项紧急保护羌族非遗的行动。

  1 抢救羌族非遗珍贵资料。绵阳市与北川县文化部门联合一些民间艺人,着手收集与整理羌族非遗珍贵资料,其中有关北川古籍善本200多本,光碟制品60多盘,第一手音像资料1000G。搜集了大量的羌族山歌、民间故事与传说,以及各种民间流传的羌文化民俗与史料,拍摄了大量的羌民俗场景、服饰、建筑图片,使羌族传统文化资料得到有效地保存,为后来的羌文化研究提供资料基础。

  2 申报羌族非遗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绵阳市文化部门开展了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的紧急申报工作。绵阳市于2008年10月正式推荐了以大禹的传说为代表的四川省第二批非遗项目的申报,根据四川省文化厅2009年7月公布的第二批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绵阳市共有18项,其中以北川县最多,有大禹的传说、羌戈大战、羌族推杆、羌家石雕房与吊脚楼、羌族碉楼营造技艺、大禹祭祀习俗、羌族莎朗共7项。代表性传承人方面,北川县的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非遗传承人目前共有23人。

  3 扶持与培养羌族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文化部门完善了四级名录体系代表性传承人的认定工作,为他们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和传承条件,以维持和修复非遗传承链。为此,他们慰问和帮扶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设立了非遗传承人奖励基金,并为他们进行了人身意外保险,使其有效地履行传承人的责任。随后,组建羌族民间歌舞艺术团,对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进行重点支持,对非遗重要项目和文化空间中的普通羌人进行文化自觉的培养与熏陶。(参考文献《北川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调查分析》)。

  以上措施并不仅仅针对羌族口弦,但对羌族口弦的流传与延续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第五章   羌族口弦的延续与发展

  值得欣慰的是,在政府的带头作用下,不少年轻人意识到了保护本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在我们小组对羌族口弦传承人之一的王泽兰老阿妈进行采访的时候,老人告诉我们,近几年来,有不少年轻人慕名前来拜她为师,请求她传授给他们羌族口弦吹奏与制作的技艺。北川县文化局的同志也经常上山来请她到北川县各处进行羌族口弦的宣传与表演。北川还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对北川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抢救,引进和聘用羌族多声部、释比文化等优秀文化人
IMG_0297.jpg
才,设立“非遗”传承人奖励基金,培养和储备“非遗”人才。各地方政府也积极的组织一些关于羌族口弦的活动,以调动大家对学习羌族口弦的热情。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一项艰巨的工程,它的成功离不开政府的扶持、媒体的报道宣传,而起到关键作用的还是那些与之密切相连的文化传承人,自己的技艺后继无人是如今广大文化传承人共同面临的一个尴尬问题,甚至许多传承人的儿子女儿都不愿跟着父亲母亲学习这些技艺,将这些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并延续下去。这些在历史长河里翻滚已久、在时间的打磨下熠熠生辉的各名族的瑰宝却面临着后继乏人、文化断层这样一个严峻的问题。

  “我们保护与传承非遗的终极目的是要通过有生命力的文化符号来张扬羌民族精神,培养全民族成员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豪感。”(引自《北川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调查分析》。)

  只有培养了各羌民族人民对自己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才能鼓动更多的年轻人自觉地投入到对本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行动中来,逐渐将羌族口弦的使用推广,还原羌族口弦原本的历史文化意义,使它作为羌族人民的生活必需品存在着,而不是躺在博物馆里的冰冷精致的展品,或是需要在舞台上表演的艺术。

  

第六章   实践调研总结一:总结

  回顾我们团队这次科研的一路走来。我们由一个对羌族和口弦毫不知晓到现在对羌族和口弦略知一二,并且充满了兴趣。至此我们的科研已经完成了,虽然总体上来讲我们这次科研做得不太好,例如:我们的电子杂志、视频都做得不够精致,写出来的工艺流程也不如其他组。但是,对这次的科研我们自己是满意的。因为我们在这里面付出了我们艰辛的汗水、努力和满腔的热情。

  我们这次的对羌族口弦的科研调查历经了大约半年的时间。从第一学期的期末开始,我们小组就开始整理资料。后来在寒假放完前的一个星期,我们到汶川去做了实地调查。同时在汶川我们也做了问卷调查,又去了两个博物馆做调查,收集到一些资料。虽然这次的调查我们失败了,但是这次的失败也为我们第二次的成功指明了方向。在第二次的科研时,我们吸取了第一次的经验教训,同时也借鉴了其他组同学的经验,让我们取得了不少的收获。到后期我们经过上网调查、查阅书籍等方式,最后我们终于将羌族口弦的资料整理出来,虽然还不太完整和精确。但是在这里面记录了我们一路做过来的艰辛和努力。

  此次的科研调查,我们的目的是为了挽救即将被大众遗忘的文明。使更多的人们了解、关注羌族口弦,这个其貌不扬但音若潺潺小溪的乐器中的艺术瑰宝。让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能真真的走进更多人们的生活中和心中。这次的科研它不仅仅只是一次作业,在这里面还包含着我们对艺术的喜爱以及对这些垂危的非物质文化的爱护,包含对祖国多元文化的爱护。这是我们每一个有责任感的中华儿女都必须做的。然而我们很荣幸的参加了这次科研活动,让我们即尽了一个有责任感的青年必须做的事,同时这次的科研让我们能走出学校,到社会中去学习到了许多的知识和经验。这将是我们一生的精神财富。

  我们通过这次的科研调查。我们看到了羌族口弦的现状。现在的羌族口弦正面临一个危险的局面。我们在做调查报告的时候了解到,即使是羌族人民也有许多的人们不太了解甚至是根本不知道有口弦这个乐器的存在。尤其是学生和青年人。所以,我们希望经过这次的科研调查。能让更多的学生和青年人了解羌族口弦,并且让羌族口弦真真走入他们的心中。能使这次的科研结果对口弦起到保护和传承的作用。让我们祖国的多元文化更加的绚丽多彩。让我们这项宝贵的文化可以不断地传承并且更加丰富多彩。    

  

  

  

  

第七章   成员感想一  感想

  弥足的珍贵

  我们怀抱着期待、新奇以及锻炼自己的心情报名参与科研调查的,我们也希望能为我们国家的非物质文化做点自己的贡献,这是我们的初衷。在此之前我们并不知道羌族口弦是什么,在拿到杨骊老师所给我们的选题的时候,我们把我们感兴趣的几个课题在网上大致搜索了解了一下,最后基于多重原因我们选择了羌族口弦的这个课题。至于我们的组名我们左思右想,最后因为外在的共性我们选择了这个让我后悔至今的名字。根据我们的了解,我们来到了汶川,我们在坐车的途中想了许多访问传承人问题,我们也预想了许多各种各样的突发状况以及我们的应对措施,但有一点是我们万万没有想到的。我们来到汶川先去了汶川博物馆,拍了许多照片,我们希望能见到馆长,可运气不好,馆长回老家了,整个博物馆只有一个保安人员和管理人员。我们只有自己去找传承人,在当地的询问中我们得知传承人在离汶川不远的萝卜寨,虽离汶川不远可我们都知道羌族人民可是云朵上的民族,所以我们只能包车去。我们知道我们即将要见到传承人,我们内心还是充满高兴与激动。来到萝卜寨,在热心的司机的帮助下我们直接找到了寨子里的族长,没想到我们的又一噩耗来临了,在族长的口中我们得知寨子里的唯一的一个传承人在2008年的地震中去世了,我们的心情沉重起来,在这沉重之中族长又给了我们一缕曙光,族长告诉我们茂县有吹口弦的人,我们马上马不停蹄赶到茂县,可在茂县我们又失望了,茂县的表演中心有会吹奏口弦的人,可我们去得不是时候,那时刚过完年没多久,所以没人上班。我们这次的收获甚小,但我们也吸取了很多的教训。我们第二次可是有备而来,我们第二次的目的地是北川,经过第一次教训的我们更是信心百倍。我们来到北川博物馆,找到了博物馆的馆长,他答应给我们看羌族口弦纸质的申遗资料,我们对资料进行了拍摄,紧接着我们从北川来到了西窝羌寨找到传承人王泽兰老人,我们到老人家的时候老人不在家,等到下午老人才回来。老人对我们十分热情,对我们问的问题她也知无不言,我们对老人进行了采访、照相以及视屏的拍摄。我想最后我们的成果以及与组员的共进退的经历告诉我们一切都是那么值得。

  在此次的调研中我们成长了许多,也见识了许多。我看到一个民族前进的同时也看到它的逐渐没落,在我们寻访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年轻的一辈几乎不知道口弦,而现在不要说口弦了,就连羌族语言都在流失,现在他们大部分都被汉化,现已有许多羌民不会说自己的语言,这确实是我们的悲哀,但悲哀并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还没意识到这样的悲哀或者意识到了而不觉得它是悲哀。弥足的总是珍贵的,为什么一定要到弥足才会显得珍贵?试想如果都弥留了那还有什么珍贵可言,那终归只是遗憾。所以我希望我们珍惜身边的一切,呵护它,不要让我们的民族风过了无痕。

                                           “三大只”小组

                                              组长:万蓉

  

  

  坚持才会胜利

  人们总是对新鲜的事物颇有兴趣,也对第一次尝试时充满了新奇。可是这种新奇感能坚持到最后的往往没有几个人。我想这也是为什么只有少数人能成功的原因。我也是大多数中的一个,就是一个做事只有三分热度的人,同时我对于没接触过的领域总是充满了兴趣。并且总冲动的去做这些事情。所以我做事大部分都是以失败告终。

  当我第一次在千人大礼堂听见杨老师在介绍科研时,我立马就对这个科研起了浓厚的兴趣。在看了老师播放的以前学长的优秀作品后,我就更有兴趣。马上我就决定要参加这次的科研活动。我与同学一起组成了一个小组参加了这次科研。

  在大一上学期要放假的时候我们小组就开始激烈的讨论组名,什么时候行动,要有多少的开销等等问题。我们最后决定在下学期开校的前一个星期去做科研,地点是汶川。这样大家就开开心心的回家过年了。到了开学的前一个星期我有一股强烈的后悔感从心底涌出,虽然后悔但还是从家里出发了。由于这是第一次,没有经验,什么都不懂。连最起码的在这段时间许多机构还在放假都没想到,这也就注定了我们这次科研调查的失败。

  汶川科研,我们遇见了许多我们没有想过的困难。在第一天就被地震警报吓了一夜未睡,第二天又做了许多的无用功,吃了几次的闭门羹,花掉了许多的金钱,同时还在因为天气的关系感冒了,走了许多的冤枉路,到了晚上脚都开始浮肿。但是这些都不算什么,最让我难过的是花了两天时间我们却毫无收获。我到晚上心里可谓是百感交集,我很后悔当时冲动的去报名参加。我在心底已经开始放弃了。

  开校后没多久要写关于科研的这样那样的报告更是让我心烦。到了杨老师叫所有做科研小组去开会。当我听了毛爷爷讲了科研的重要性后,再听了其他同学讲了他们的成果。我觉得我不能在这里放弃。我不能还在起点就输给别人。后来我们在清明又做了一次科研。地点是北川。这次在吸取了上一次的教训,同时请教了其他组的同学们。我们第二次的北川行进行得比较顺利。最后我们顺利的完成了科研调查,获得了不少的收获。这次的顺利让我觉得非常的高兴。在回来的路上我在想,幸好没有放弃。

  没有多久我们又同时遇见了难题。我们都不会做视频和电子杂志。我们每天在为这两样东西发愁,我们只好尝试去做。我还要写工艺流程。我告诉她们说:“我不想做了”。他们严厉的告诉:“我现在我们没有退路,只有向前冲。而且,既然要做就要做到最好。”我在思前想后后,又重新燃起热情投入科研中。我写好了交给了杨老师以为完事了,没想到老师晚上就说我的不行。我开始熬夜修改。在修改完了交给老师后,还是不行,我就这样写了又改几次。最后一次在交给老师时,杨老师说:“虽然不如学长们做的好,但第一做的还是算可以。”我当时虽然不知老师是安慰还是夸奖我们,但是我们都很高兴。回来后我们又开始讨论是否还要去一次北川进行更深层次的调查。

  经过这次的科研我学到了许多的东西,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管做什么事情前都要考虑清楚。一旦下了决定后就不可以反悔,一定要坚持到最后。因为只有到了最后你才可以享受到不一样的惊喜。还有要组织好团队,因为同伴会给你许多的帮助。这次的科研如果没有他们在一旁鼓励我,我早就放弃了,那我就不会领略到最后完成的喜悦。还要有一颗坚强的心。在不管遇见什么困难,都要去勇敢地面对。就像我在汶川时被别人当作坏人。让我非常的伤心,还想过要放弃科研。但最后坚持过来了就觉得没什么大不的。同时要敢于去尝试新的或不会的领域。这样不但可以在做的过程中可以学到许多的东西,同时还可以磨练到自己。就像这次科研,我不但学会了一些做人的道理,同时好学到了应用方面的知识,像做电子杂志就是在这次科研中学会的。但是要学到这些东西是要坚持到最后才能学到的。

  经过这次科研,我相信我学到的许多东西一定会在我今后的人生起着重大的作用。我也会用在这次科研中学到的道理来面对我今后所要面临的挑战。

  这次科研结束后,我不但看得到了自己身上的缺点,也学会了坚持、创新、尝试等等……但是我在这次科研后的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我们这次的科研成果能起到保护羌族口弦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积极作用。同时能够扩大羌族口弦的知名度,并使它能丰富和传承下去,并将羌族口弦发扬光大。

  组员:姜友会

  羌族口弦调研心得体会报告

  在2012年的寒假,由我、万蓉及姜友会组成的科研小组参加了由四川大学锦城学院文传系与四川省民间艺术家协会联合举办的科研项目,并在其中负责关于羌族口弦的科研调查。

  在寒假快要结束的时候,我们小组成员在开学前一个星期来到了成都,准备踏上我们的寻访羌族口弦传承人之路。第一站,我们选择了离成都较近的,同时也是羌族人民聚居地之一的汶川县。那时的我们在查找资料的途中发现,羌族口弦是羌族人民寄托对爱情美好情思的爱情信物,就天真的以为羌族口弦这项技艺是每一个羌族人民都会的。

  但当我们来到汶川县城时,那里的出租车司机就给了我们当头一棒——他们这里竟然没有听说过口弦这个东西!不死心的我们来到了汶川博物馆,在博物馆中,我们仅仅在壁画上找到了两句关于羌族口弦的描写。在我们大失所望之际,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们,在离汶川县城2公里的高山上,有一个被称为云朵上的街市的地方,那是一个羌族村庄,在那儿,我们说不定能够找到一些关于羌族口弦的信息。当我们赶往被称为“云朵上的街市”——萝卜寨时,寨子里最德高望重的老人告诉我们,整个汶川县城唯一的一个会吹奏羌族口弦的老人在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中不幸去世了。同时老人还告诉我们,在茂县,说不定会有羌族口弦的传承人在。于是我们又马不停蹄的赶往茂县。在茂县一位热心人的帮助下,我们联系到了茂县文化馆馆长,馆长告诉我们,茂县并没有羌族口弦的传承人,只是文化馆的工作人员中有能够吹奏的。

  这次调研活动就这样草草结束,无功而返。但是我们没有气馁,没有灰心,而是认真的总结了这次科研活动中我们做的不足的地方,更加积极的查找资料,为下一次调研活动做准备,终于,在五一来临的那个假期,我们小组又一次踏上了寻访羌族口弦继承人之路,这一次,我们把目的地放在了羌族人口占全县人口50%余的绵阳市北川县,那儿同时也是羌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到达北川县之后,我们首先找到了博物馆,在博物馆管理员的热心帮助下,我们才知道,在北川县青片乡西窝羌寨里,住着一个羌族口弦的传承人——王泽兰。

  当我们迫不及待的赶到西窝羌寨时,我们终于见到了这位我们寻觅多时的羌族口弦传承人。王泽兰老人是个性格开朗豪爽大方的老阿妈,60多岁的人了,干起事情来风风火火的,面对我们采访与拍摄工艺视频的要求也痛痛快快的答应了,还十分贴心的取出了口弦,即兴为我们表演上了几首羌族人民流传最广的曲子。临行前,老阿妈还将前一天砍下来的竹子削成薄竹片,做成了一个口弦的雏形送给了我们。

  在这次科研调查过程中,自己的收益颇丰,具体心得体会如下:

  在这次科研调查活动的前期,我们小组没有进行过完整的对羌族口弦的调查研究,以至于我们在科研活动开展后一段时间都一筹莫展,无从下手,像无头苍蝇一样四处乱窜,直接导致了这次活动开展的困难重重,也让我们认识到了自己的很多不足,譬如思考问题的不够成熟,大多数时间里都过于想当然,而不注重实践性。

  在决定行动前没有一个完整的规划与出现意外事件时的应对方案,从而导致了在意外来临时的措手不及,并因此走了不少冤枉路。这也体现了我们各方面的不成熟

  通过这次科研项目,最大的收获是使自己认识到了自己的不成熟与不足,对自己的能力有了一个更具体的评估,也大大提升了自己的对事件的把握与规划能力。

  在这次科研调查活动的最后,我们能够顺利的拍到工艺视频,不辜负指导员老师及学校对我们的期许,除了小组成员的努力与互相鼓励之外,还要感谢那些在我们遇到困难时向我们伸出援手的陌生人:汶川时带着我们跑东跑西、替我们出谋划策的的哥;茂县带着我们去找文化馆馆长,还帮我们找馆长电话让我们顺利联系上馆长的大婶;北川博物馆里面那几个打遍自己朋友电话帮我们询问情况的博物馆工作人员;以及最后帮我们指明方向的志愿者……如果没有他们的帮助,我们的科研活动将会更加困难重重,也是因为他们的帮助,才让我们没有停下脚步,一直坚定的向前走。衷心地再说一次:谢谢!

  在这次的科研调查中,我们零距离的感受到了羌族口弦——这项羌族人民流传多年的技艺的独特魅力之处。也感受到了这一批正逐渐老去的民间艺术家的生活,以及这些古老的民间艺术的生存状态。切身体会到了,一项流传千年的古老技艺,所包含的早已不止是它原本的文化历史意义,更多的是包含着一个民族的精神信仰与凝聚力。一个凝聚力强大的民族,她的子民必定会为她感到骄傲自豪,会不自觉的肩负起传承本民族文化的责任。

  然而我们民族那些传承上千年的文化历史瑰宝却正面临这一个尴尬的困境。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都盲目的追求着名利与声望,已经很少有人会停下自己的脚步,回头看看那些流传了千年,散发着浓郁传统气息的民间艺术文化,这使得我们的民间技艺的传承成了一个不可忽视的大问题。而我们身为汉语言的学子,应该肩负起宣传与传承文化的责任,尽自己的努力,让我们的民间艺术文化璀璨发光。

  组员:唐菁苑

参考资料及来源

  《羌族》  作者:周锡银   刘志荣  出版时间:1993年12月第一版

  《西羌壮歌》作者:杨光成      出版日期:2002年7月

  《北川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调查分析》  责任编辑:何必

参考网站

  http://www.baidu.com/index.php?tn=baiduhome_pg   百度

  http://www.duxiu.com/读秀网

  http://www.duxiu.com/知网

课题组成员

  带队老师:四川大学锦城学院文学与传媒系副教授        杨骊                                                  

  组    长:四川大学锦城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12级学生  万蓉

  组    员:四川大学锦城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12级学生  姜友会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12级学生  唐菁苑

          

  附一:传承人信息

  工艺名称

  姓名

  性别

  年龄

  住址

  级别

  羌族口弦

  王泽兰

  女

  68

  四川省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青片乡西窝羌寨

  第三批省级

  羌族口弦

  周顺兰

  女

  60

  四川省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青片乡

  第三批省级

  ·(目前,两位老人正在申请国家级传承人。)

  

  附二:与传承人合照D:我的文档科研视频照片IMG_0401.jpg

  D:我的文档科研视频照片IMG_039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