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最新视频
当前位置>首页 >> 民俗田野调查

卡斯达温舞

卡斯达温舞资料整理、前期调研材料

                                            整理人:杨雨 曾欣宜 龙亦然 刘竹                                            

一、自然人文背景

1地理环境的大致情况

1黑水的地理位置(用地图标明)

水县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中部,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横断山脉中段北端的岷江上游与闻名遐迩的九寨沟毗邻,介于东经102°35′—103°30′,北纬31°35′—32°38′之间。县人民政府驻芦花镇,距省会成都310公里,距州府马尔康176公里。

2)地貌特征;

 属于丘陵和山区,全区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平均海拔3,544米。高差1,0002,000米。四周群山环绕,境内群山屹立,山峦起伏,雪峰对峙,河谷深切。海拔5,200米以上雪峰4座。色尔古河坝最低,海拔1,790米,境内岷江上游三条支流黑水河、毛儿盖河、小黑水河和48条溪流形成网系

3)气候状况

黑水属季风高原型气候区旱、雨季分明,日照充足,气温年差较小,日差较大,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黑水是阿坝州降水最多的地区之一,降雨分布不匀,夏季集中,秋季阴雨连绵,雨量的日变化大

4境内的较为著名的自然风景区

达古冰川位于黑水县芦花镇三达古村境内的达古雪山上,海拔38005100米处。离县城30余公里,景区面积达119平方公里。是全球海拔最低,面积最大,年纪最轻的冰川

客龙风景区:属于四川省第二批公布的风景名胜区,该景区包括客龙沟(原名客洛洛,藏语客龙意为花,意为沟,即花沟)、曹季劳沟(藏语曹季意海,劳意沟,即海沟)、客龙石林、高山湖泊、红军峡、40里彩林画廊、才盖藏寨等自然、人文景观。

色尔古寨色尔古藏寨位于大九寨国际旅游区线路主干线色尔古北侧100米处,东南与茂县接壤,距 成都一一九寨沟主干线仅38公里,距成都240公里,离县城芦花60公里,是黑水千百年来重要的交通隘口。1935年红军长征路过此地并建立了色尔古乡苏维埃政府,是红军革命根据地。在漫长的历史变迁中,通过色尔古人长期的劳动和交往,创造出了藏、羌文化交融发展的优秀民族文化,保存了许多古老独特的藏民族传统习俗,成为研究挖掘川西高原藏族文化的活化石。

黑水彩林奶子沟的彩林是黑水主要观赏景观之一。因身处深谷独享清幽雅静的奶子沟而得名,又以美甲天下的彩林世界而闻名。

三奥雪山:主峰海拔5,285米,位于中国青藏高原东麓,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黑水县境内,距黑水县城芦花镇16公里,距成都310公里。三奥雪山在当地被称为神山,由三座独立的雪山组成,它们皆为金字塔型山峰,成字形并列相连。主峰奥太基(藏语意为群山之父)海拔5,286米,奥太美(群山之母)海拔5,257米,奥太娜(群山之子)海拔5,200米。三奥之名由此而来,也称奥太雪山。

2、黑水历史:

黑水的历史黑水历史悠久,古为冉马龙地域,秦、汉为蚕陵县地。蜀汉于黑水境北置平康县;后以蚕陵、平康两县领其地。北周天和元年(566年)置广年县,为广年郡治。隋仁寿初改名左封县,为汶山郡治。唐为悉州治。大历后入吐蕃。元属松潘州宕、迭、威、茂等处军民宣慰司。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改置麦匝簇长官司,属松潘卫。清置梭磨宣慰司,属理番直隶厅。1914年属西川道。1950年属茂县专区。1952年析理县北置芦花行政委员会。1953年改芦花县。1954年改芦花名黑水县,以县有黑水河得名。1987年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红军长征爬雪山、过草地时翻越的五座大雪山,有三座就在黑水;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战略地位,曾在解放初期被国民党作为陆上台湾苦心经营。黑水是红军长征经过的地方,19356月至19368月,中国工农红军一、四方面军先后三次进出黑水,历时一年零两个多月,并在县城召开了著名的芦花会议

3人文特征:

1历史上知名人物;

苏永和 高丽华 俄斯密纳日管 高阳平 李德刚 苏永清 安波活佛 仁真南木尔甲  夺 巴  恩 波  曲 让  王蜀林 斯达尔甲 等。

2古代、现当代文学作品中所反映出的黑水景象

 民间故事

黑水县是藏族聚居地区,算握文字的人极少,很多传说、故事等。以口头文学形式流传下来。黑水县的每一座山,每一条沟,都有它的神奇传说,如峨太基山的传说打古山为什么是天马形峨太基马乌补山的故事等。这些流传于民间的故事,世代相传,口授保存下来,它反映人民群众的生活、历史、风俗和思想感情。表现藏族人民的审美观和艺术情趣,具有藏族人民语言艺术的独持风格和艺术表现力。其内 容丰富,题材广泛,体裁多祥。黑水县文化馆组织专门人员进行搜集整理工作。19875月,编写完成黑水县《民间故事集成资料卷》。

 民间歌谣

黑水藏族人民,勇敢豪放,能歌善舞,经常以歌声来传达交流感情,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黑水地区为邻县所治,各部落间战争强繁,人民生活极苦。县境内高山深谷,四周山岭绵延,形成与世隔绝的封闭状态,其民族地方持色极为明显.至今广泛流传着古老的歌谣。还有草地山歌科日纳玛卓克基亮儿查等,在黑水民间流传。

民间谚语

在藏族人民中,用藏语说的谚语是很多的;比喻、夸张、对比等手法运用灵活而广泛,不仅谅谐有趣,且意味深长。谚语中有讽喻性的,有哲理性的,内容中有生产、生活方面的,也有人际关系、宗教活动方面的。如春天多流汗,秋后青稞堆成山上山带把刀,回家不愁莫柴烧好马是骑出来的.本事是炼出来的树直用途广,心诚朋友多森林不嫌鸟多,庄稼不嫌肥多,人不嫌朋友多有金有银,不如有人财富是劳动换来的,朋友是诚心换来的打铁靠铁砧支撑,成功靠朋友帮助太阳能溶化冰雪,心诚能温暖人心雄鹰能战胜风暴,勇敢能驯服猛兽青稞煮成的咂酒昧最美,自己挑选的爱人最称心酒喝多了误大事,话说多了伤和气杂草多的地方长不出好庄稼,坏心眼的人做不出善事来,等等。

黑水县的民间歌谣、谚语,一直没有文字记载,县文化馆经过几年艰苦努力的搜集、翻译、整理,在1987年编写完成本县《民间歌谣集成卷》、《民间谚语集成卷》,使民间歇谣、谚语有成卷的文字资料。,

3境内较为著名的人文景观

1、以草地、雅克夏、马河坝、昌德、达古为中心的雪山彩林冰川线路游

2、以芦花会议会址、烈士陵园、芦花官寨、三奥雪山为中心的革命圣地挑战极限游

3红军战场遗址——瓦钵梁子红军阻击战场遗址。

4色尔古藏寨

4境内居民大致的民间信仰、宗教活动

公元二世纪本波教传入黑水,公元八世纪藏传佛教传入黑水。此后,本波教、藏传佛教同黑水地区原始古老的宗教长期互相渗透,形成各种教派。本波教在发展中接收不少佛教的基本理论,把大量佛教经典改写为本波教经典,而本波教始终未变成藏传佛教的一文,保持了自己的特色。黑水藏族大多数人信仰宗教,宗教思想渗透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宗教在藏族文化和民族发展历史上,起过十分重要的作用,黑水地区主要信仰本波教和藏传佛教。

解放前,黑水地区土司、头人都信仰宗教,但没有实行政教台一统治制度。宗教事务,由有威望的活佛组织协调。宗教活动由各教派宗教首领主持,各教派有自己的寺庙,各寺庙根据规模大小、教民的多寡设立管理组织和管理人员。一般设有扎仓议仓两个机构。扎仓负责经典教授,仪仓管理公物和经费,每个寺院有活佛、堪布、温布、翁则。堪布是扎仓主持人,温布是议仓主持人。堪布、温布在寺院内的地位仅次于活佛,翁则是寺院里受尊重的老僧,寺院集体念经时担任领诵人。

解放初,各摄仍保留原有组织形式,大的宗教活动由中共黑水工委统战部组织。1959年反封补课运动,宗教活动被取缔。寺庙组织解散,僧人回家参加农业生产。文化大革命中,寺庙遭到毁坏。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进行拨乱反正,中共黑水县委统战都会同黑水县政协对宗教、寺庙作了一些清理工作.1983421日到24日,黑水县召开宗教工作会议,协商成立黑水县佛教协会。由黑水县人民政府确定恢复和开放本波教的维尔和四维寺庙,藏传佛教宁玛派的德切朗寺、奶子沟寺,格鲁派的罗若寺、托散分配寺,噶举派的学巴寺。同时建立寺庙委员会。由政府拨给资金,信教群众集资对主要寺庙进行重建或维修。I 9873月,黑水县人民政府成立宗教科,加强对全县宗教事务的协调和管理。

4、民俗事象

1当地的饮食习惯

黑水农村以玉米、小麦、洋芋、青稞和荞子等粮食为主要食品。早晚两餐进稀食,午饭吃干馍或糌粑.熬马茶化酥油或以咂酒拌食,各种粮食有不同的做法。

2服饰民俗;

服饰

水人的衣料,以牛羊毛纺线而自织的毯子为多.质地较粗糙、坚韧,缝制成衣服后称毪衫,耐穿、保温性强,多为人们平时在家或劳动时穿的外衣服。其衣服各部位均较宽大.领口、袖口及衣襟下摆皆以红、黄布或氆氇镶边,开襟于右,无扣,腰间系紫红色腰带。亦有以麻布、棉布缝制,外衣多为黑色或紫色,内衣为白、黄、紫色的棉布,有适颈的衣领,有开襟处织布扣,较外衣短小.男女内外衣除在裁剪上略有差别外,其样式大概一致,下身均着宽大的黑布裤子。其裁剪和缝制均较简单,裤腰松大,裤脚口15尺左右。脚穿自制的藏靴.以皮革为料,男靴简长可至膝,女靴筒略短,男子一般都有一件在庄重场合下穿的做工较讲究.造价较高昂的衣为灯心绒、上乘呢子料质做成。礼服较一般衣服宽大.以氆氇为领,领高约15寸,长15尺,右襟边,下摆及袖口均镶以13寸宽的水獭皮或花氆氇,腰间系紫色带,有的于腰带外套上银带子。腰带梢结于身后,两端各留尺余长,外衣右袖一般不穿.斜吊于身后,右臂露出内着的白衫。礼服一般为深色,长至膝盖,下身着宽大约青布裤,裤脚装于靴筒内。

麻窝至芦花一带妇女的服饰,外衣的质料多为毪布、棉布,其衣各部位的装饰物大体同于本地男子。衣长至脚面,左衣襟下摆齐膝开叉处,缀有一红或黄布花结。紫红色腰带的束法,前身带子一般故在腹部以下后身斜束向上,以使胸向前挺.臂部后去。节假日再于紫带外套上精致的手工编织的花彩带或银腰带子,带子两端的丝梢很长。裤子青色或紫红色,其样式与男子相同,有的在宽大的裤脚周围以彩丝线绣上一环简单的花纹,裤脚为外衣遮住。当他们打扮一新时,一般又把外衣的两袖交叉拴于肤前,让上身的鲜艳内衫套着红色背心显露出来,镶有花氆氇边或水獭皮珍稀毛皮边的袖口于腹下垂着。知木林区及黑水部分地区妇女们盛行穿百折裙,小黑水妇女穿百折裙时,上身常穿以齐肩短袖外衣。肩袖口开得宽大镶着花氆氇边.衣长至膝。腰下系百折裙,裙料质地较厚,一般为毪布、灯心绒、呢子等。往往一条裙子以几种不同颜色的料子配多层次的裙色在腰间银带彩丝梢的陪衬下,显得五彩绽纷。

佩饰与首饰

黑水男女有佩戴首饰的习惯,其各种饰物大多为银制品。

配饰

银腰带:长约5尺,宽约2寸,在厚质红色布料或皮革带上缀5个椭圆形银花,上各嵌大珊瑚珠一个,绿色苏尔石珠2个;三打古、麦扎一带则为12个圆银花,其上排嵌3个大珊瑚珠,带系腰间一圈。

  珊瑚银吊刀:8寸左右,用于左前侧的腰间,银带子刀鞘为银制或皮革嵌银饰物.鞘的面银饰物上,等距离地嵌着一排珊瑚珠.一般为6个,吊刀柄上亦有银饰物和两种珠子。

     铁制火镰”(打火石)面嵌以银花饰.中间缀上一颗红珊瑚珠,盒内装一块石英石相野棉花絮,为随时生火之用.一般为男子系于右前侧腰带上。

    针线盒:皮制,盒面亦为银花和珊瑚珠装饰,同珊瑚吊刀系于左侧腰带,便于随时缝补衣物和皮靴等,男女均带。

   长  刀:1952年前,黑水的头人还要佩戴银鞘长刀,斜插于腹前腰带上。

首饰

    珊瑚银戒子:黑水男女普遍戴于左手无名指,约2两.男人戴的银戒子中嵌一颗红色大珊瑚珠,女人的则在大珊瑚珠两旁各配有一颗绿色的小苏尔石珠。女人右手腕戴大珊瑚银手镯,左手腕戴乳黄色的大而厚的象牙圈一对,有的自小姑娘时戴上后至老终方取而遗传于后,女人的颈上还戴看一串珊瑚珠,珠的大小与多少,往往是官格的显示,男人们则以佛珠代之或以线串首三颗珊瑚珠挂于颈上。

    耳  环:以银制为多。其样式一般有3种,一种环正中嵌红珊瑚珠。珊瑚珠两边各嵌绿苏尔石珠,第二和第三种环钩上都嵌一个珊瑚银花。第二种环钩下的银花为三瓣花形.有3颗红、绿珠.银花瓣下附着5根银链。第三种环钩下的银花为多瓣葵花形.下坠7—8根银链,链端系贝饰物。

3境内传统民居、古建筑的风格

黑水藏民一般聚居的山寨,人户多少不一,有几户、几十户,多则上百户组成一个寨子的。寨子多数座落在高山、半山、山腰台地,房屋多傍山附脊修建,少数修建于河谷平坝。住房平面呈方形或长方形。砌盖房屋的材料主要是乱石碎块、木料以及泥土。砌墙时在石块间不用石灰,只用泥土调成泥浆填于空隙间。房屋为碉楼式,墙厚约2尺,底层稍宽大,逐层上斜,呈台柱形。一般基脚挖得较深,基础坚固,可以经百年不修茸而不垮。

住房以三层为最多,也有二层、四层,少数富户还有五、六层的。底层为牛、马、猪、羊厩;第二层住人,设火塘以木或石作框,置铁三脚或铜三脚于火塘内,为做饭、烤火和用餐待客之处。此层一般还装修有粮仓及储藏室等;第三层一小半作阳台,其余隔间做经堂、接待贵宾的客房和贵重物品的保管室。阳台周围砌有矮墙护险。在矮墙加角设塔形石龛,上置几块白石,视为顶白菩萨。在矮墙上插嘛呢旗(经幡)。顶层屋顶后方往往搭盖一排瓦板木棚,一面遮雨避日,保护屋顶,同时还可在棚内堆放一些作物稿杆或其他杂物。除最下层外,每层均铺有地板。各层均有一、二个窗口,窗呈方形或十字形,内大外小,房内光线较暗,但冬暖夏凉。一幢碉房只有底层一道大门入内。大门门楣上常放有白石,大门左右挂牛角,以避邪恶。各层之间的连接,家境较好的人户修有较宽的木板楼梯,家庭困难者以独木切割成锯齿形的梯子上下。一般都在三楼阳台墙外侧修有吊楼厕所。

(4)民俗歌曲

黑水历史文化悠久,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渊源,在这里形成了独特的民风民俗,积淀了底蕴深厚、独具特色、保存完整、自成体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黑水人民自古以来能歌善舞,每逢喜庆节日,婚丧嫁娶,迎客送客,收种放牧之时,都要唱歌跳舞。县内各地民歌演唱风格不尽相同,各具特色,乡土味特别浓厚。    

二声部民歌  小黑水地区演唱的二声部民歌,从古老的年代流传至今,是古老的艺术珍品。二人演唱时,他们一个唱“细”点,一个唱“粗”点,即高音和低音,低音唱得宏亮、浑厚。演唱时“两头平,中间鼓”,即乐曲的开头和结尾“平”,用同一旋律。“中间鼓”则指两声部分开,并成反方向行进。演唱形式分为纳玛(男声二声部民族)、热玛(女声二声部民歌)、忽拐拐玛尔直撒(男声多声部民歌)直拐拐玛尔直撒(女声多声部民歌)、若尔波(男女声对唱多声部民歌)。二声部民歌以情歌为主,以表达对情人的爱慕、对亲人的思念、对某种愿望的追求等,流露真诚的感情。曲调优美动听,深受群众的普遍喜爱。

   单声部民歌  单声部民歌流传在芦花、麻窝、木苏、维古一带地区。迪种民歌具有高亢、狙犷、奔放和优雅的抒情特点。按其内容大致分为颂佛的宗教歌曲,颂天神、地神、山神、树神及祖先的祭祀歌曲,颂土司、头人的宫廷歌曲。

   劳动歌曲(包括山歌)  这类歌曲数量最多,内容丰富多彩,风格多样,节奏明快,常是随口而唱,随声而和,有着浓郁的乡土气息。

锅庄歌曲  跳锅庄时的伴唱歌曲,其节奏快慢随舞蹈节奏而变换,声调起伏相承。一般用以赞美自然、赞美家乡,以酒助兴,男女轮唱,同步起舞,通宵达旦,直到尽兴为止。

 (5)民俗节日

戎觉节

  四川阿坝黑水戎觉节──藏历十二月八日至十六日,为芦花地区的戎觉节。此节相传由清朝年代梭磨女王乌斯米、日古玛所倡导,意为感谢祖先对黑水的开发。戎的含义为“自由百姓”,“觉”为隆重庆祝,即百姓集会隆重庆祝之意。

黑水藏族一古节

一古节──农历的五月十二日、十三日,黑水藏族人民要过一古节。

一古节亦称转山会。人们成群结队,邀邀约约到山上去敬山神。山神给大山赐给了生命,使大山生长着茂密的森林,树木,给山岗披上绿色草地。五月,山野开始变绿,繁茂,作物也逐渐茁壮,人们期待山神守护好牛羊,给庄嫁带来好收成,便到山上去祈祷到山上去敬神,既是全寨男女老少穿上节日的盛装,带上青稞咂酒、猪膘、馍馍,搭起帐蓬驻扎下来,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白天赛马、打枪、吼山、唱山歌,颂扬山神的恩德。晚上围着堆堆熊熊燃烧的篝火,跳起欢乐的锅庄,喝着美味可口的青稞酒,向山神敬崇拜之意。人们尽情地欢乐二、三日后,拔帐而归。未婚青年男女,往往借此机会相偶、幽会,谈情说爱。

穷度卜节

六月间的穷度卜节,即敬河神节。 

农历六月,黑水雨季开始到来,河水逐渐上涨,沿河一带藏民便要敬河神,请求河神今年不要发大水,不要冲毁土地和庄稼,保佑得到好收成,能够丰衣足食。

(6)民俗主要特色
  一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民间文学,包括民间故事、传说、歌谣、谚语等。

二是历史悠久、盛传全县的民间舞蹈、器乐。至今流传民间的舞蹈50达余个,鼓、锣、钹、萨呐、芒桶、双管藏笛等民间器乐10多种。

三是祝愿人寿年丰、世界和平、生活美满的措尔若节(坐山会)等特色节日。举办措尔若节在庄稼丰收后,全寨男女老少齐聚山顶敬山神、赛马、跳锅庄、情歌对唱,热闹非凡。

四是源远流长的民间美术,包括刺绣、雕塑、绘画等。

五是技巧性强、经济适用的传统手工技艺。现存木碗、本地服饰制作和青稞酒酿造等技艺

二、历史成就

1、卡斯达温舞的历史、变迁、兴衰

(1)卡斯达温舞的起源年代

"卡斯达温"最初可能是古羌部落在游牧、狩猎的过程中产生的祭祀礼仪。唐代以前,由于黑水河流域战事连连,它逐渐演变为将士出征前所举行的一种征战祭祀活动,发展到现在,已成为年节、庆典、喜丧等祭祀仪式中的歌舞活动。

2可追溯的第一代创始人、传人谱系

(3)舞蹈风格

在整个舞蹈中,其风格上主要是以古羌"大葬舞"中的跳卡斯达温为基础,又受了藏传佛教中跳神舞蹈的一些影响;因而可以说,俄恩村的卡斯达温实际上是藏羌两个民族在历史上长期融合的产物,也是嘉绒藏区作为不同的宗教民族文化交接地区的一种特有的艺术形态。另外,除了藏、羌舞蹈中的一些基本特征如弓腰、曲背、弯膝、碎步移动、抖铃等动作都有典型展现以表达粗犷、浑厚、神勇、尚武的山地民族舞蹈特点外,其鲜明的舞蹈节奏也给人以深刻印象。在舞蹈中,节奏多兼有切分和混合节拍,这就使得音乐的强拍被改变,并使其节奏在"舞者"身上似乎充满着一种野性与自由的"生命力",而这种艺术上的"冲动"更使得俄恩村卡斯达温中所展现的尚武精神充满着原始、古朴、勇敢以及在对神灵的膜拜中产生的内在的"张力"。

4卡斯达温舞的鼎盛时期的状况,如起始年代、持续时间、社会影响等

5卡斯达温舞衰落的过程(若存在这种状况),如开始衰落的时间、舞蹈人数、大概收入、持续时间、衰落的原因

2、题材与种类

(1)卡斯达温舞的主要题材内容

卡斯达温除了具有舞蹈本身的意义之外,还具有着很多种宗教社会性功能,如以舞蹈为载体而表现出宗教的社会控制功能、整合功能、行为规范功能、心理调节功能、陶冶情操的美感功能等。卡斯达温的宗教功能最主要的有以下几点:首先是村寨之间的结拜。在历史上,村寨之间因草地、宗教等问题而经常发生冲突与战争,村寨之间为了安全和力量的壮大,时常会有两个或数个村寨之间在某一时刻为某一目的结为同盟;每当在这个时候,卡斯达温的表演是不可缺少的,其功能一是以艺术的形式渲染气氛;二是为了炫耀武功和融合民族感情。其次,每当战争爆发,卡斯达温多用于为战士出征壮行;既鼓舞士气为战斗做好准备,又渲染了同根同族的民族情感,即所谓"通过礼拜仪式和奉行神圣的权利,宗教把整个社会结合在一起"。于是,"个人的利益被放弃了,与其他部落成员的共同情感产生了。"

这种出征前的舞蹈的另一个宗教意义在于:通过出征舞蹈,"宗教为人们提供了支持和安慰,即能帮助人类克服对未知事物的恐惧和对未来的焦虑" 第三,卡斯达温在平时也被用来祭祀神灵以及作为备战的操练。因为"除了战争以外,恐怕舞蹈对于原始部落的人是唯一的使他们觉得休戚的相关,同时也是对于战争的最好的准备之一。因为操练式的舞蹈有许多地方相当于我们的军事训练。"

另外,每当祭神驱鬼的时候,也是卡斯达温作为祭祀舞在村寨--这一特定社区生活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的时刻,这个时候的卡斯达温是将宗教以一种泛文化的表现形式出现,它有效地融入社区的日常生活,并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这在乡村的社区生活中是有着积极意义的。据记载,"身穿铠甲的武士,手持刀枪、弓箭,把用糌粑面作成的各种鬼魔形象鸣枪击毙后埋入地洞,盖上厚土和石磨压紧,示意叫其永世不得翻身作孽。"

2卡斯达温舞的种类

在黑水县的不同地区,"卡斯达温"的内容和表现形式略有差异。

黑水县扎窝乡朱坝村的"卡斯达温"主要表现狩猎的内容和形态。黑水县红岩乡俄恩村的"卡斯达温"主要表现征战的内容和相关状态。黑水县维古乡的"卡斯达温"则主要表现男女道别和为逝去的勇士举行丧葬祭祀的仪式歌舞。值得一提的是,此地只有在勇士的丧葬仪式上才穿铠甲衣跳舞,以示对勇士的崇敬。

3舞蹈内容的吉祥意蕴

3、地域民俗特征

1境内跳舞的习俗,与当地民俗的关系。如选择的时间,是否有某些关于舞蹈的禁忌

2民众对舞蹈的理解、喜好

3是否流传有关于舞蹈的民间故事、诗歌

三、卡斯达温舞的现存状况

1、对当今卡斯达温舞从业人数、收入的数据收集

2、现存舞蹈团队的数量,每个团队的规模(从业人数、每年跳舞场次),创始年代等

3、黑水最主要的几个团队的个案调查

4对较为有名的老艺人的调查:姓名、出生年月、师承谱系、从业经历、后代传人等

四、艺术特征

1、舞蹈编排程序(开场、中间环节、结尾)

俄恩村的卡斯达温的表演者所穿铠甲上身为背心式,无袖,背后挂有一铜铃;下身为裙式,上下连为一体;腰间配以色彩鲜艳的藏式布腰带和一把银鞘藏刀。所披铠甲均由约 8-10公分长、2- 4公分宽的生牛漆皮组成,并用由熟牛皮做成的绳子将其串结在一起;一副铠甲约 15-20斤重,部分漆皮上绘有图画,如身穿铠甲挥刀的武士以及祥云、矛子等。整个铠甲看起来似有一种威严之感,大约是因为在冷兵器时代的战斗中,铠甲除了保护身体外,也是一种装饰,以起到威慑对手的作用;铠甲在不穿时,可堆放成"宝塔"形状,并作为"神器"供奉。

卡斯达温的表演大约为 7-8分钟,基本上可分为三个部分:

开场

24位 (其中身披铠甲者两位、着水獭皮红色藏袍一位)藏族男子手提刀剑威风凛凛地站成一排,老年人及德高望众者在前,年轻人在后 (以从左至右顺序排列)。由一中年男子用牛角壶为每位准备出征的武士倒酒,喝酒的武士按次序由左至右用一个酒碗传递。同时,一位年老者一边以悠扬庄严的嘉绒藏语高亢祈祷,一边用手指沾酒后洒向天空,以示对神灵的敬意和企求神灵的保佑;整个过程约 2-3分钟。

致颂词

队列开始以顺时针方向行进。这种行进方向反映了藏族歌舞的特色;因为"在藏族民间舞蹈中,在队列所走路线上,必须从左向右按顺时针方向沿着圆圈前进,这和他们日常生活中转经筒、绕寺庙向右旋的方向是一致的。" 手提刀剑、身披藏袍的武士们在领头长者的歌声带领下,以厚重、苍凉而悲壮的歌声一唱一合、此起彼伏,并即兴式地不断加以"嗷--呵"的吼叫,整个队伍边歌边舞,以直线队列开始沿着晒谷场空地四周一边行进,一边伴以碎步移动、弓腰,一边做着古朴而典型的藏族舞蹈动作;当转至第三圈时,队伍在一阵"嗷--呵"的吼叫中突然开始由直线队列转为一种"蛇形队列",整个队伍在空地上蜿转前进,曲折回旋;速度逐渐由慢变快,武士们的情绪也由凝重而渐入激动亢奋的境界。这种"蛇形队列"在场地内行进两圈后,又在一阵"嗷--呵"的齐声吼叫中进入了整个卡斯达温的高潮--第三部分。

舞蹈高潮

这一时刻的到来似乎使武士们的激情以及对逐渐消失的民族精神的缅怀得到了最彻底的释放。当队行由"蛇行队列"变成数排"排山倒海"式的"冲杀阵"时,舞 (武者"醉"于"舞"的酣畅之中;武士们都高举手中兵器以势不可挡的气概冲向前方,"呵--呵"的高亢吼声有节奏地伴随着"冲杀"此起彼伏。

2、服饰要求

俄恩村的卡斯达温的表演者所穿铠甲上身为背心式,无袖,背后挂有一铜铃;下身为裙式,上下连为一体;腰间配以色彩鲜艳的藏式布腰带和一把银鞘藏刀。所披铠甲均由约 8-10公分长、2- 4公分宽的生牛漆皮组成,并用由熟牛皮做成的绳子将其串结在一起;一副铠甲约 15-20斤重,部分漆皮上绘有图画,如身穿铠甲挥刀的武士以及祥云、矛子等。整个铠甲看起来似有一种威严之感,大约是因为在冷兵器时代的战斗中,铠甲除了保护身体外,也是一种装饰,以起到威慑对手的作用;铠甲在不穿时,可堆放成"宝塔"形状,并作为"神器"供奉。

3、配乐乐器、音乐类型)

卡斯达温音乐分析:

流行于阿坝州黑水县藏区的舞蹈“卡斯达温”(铠甲舞之意)在音乐上,有着各民族中独树一帜,难以多见的风格特征——二声部。如“降多”。

(1)两声部旋律线的关系:

两条旋律线向同一方向运动,行离有合,有密有疏。两声部旋律线相离时,高声部拉腔成直线,底声部则在高声部的拖音上,以切分节奏下行与高声部构成平行线。 (见谱例第三小节与第七小节),底声部成装饰音直线,高声部作上方斜向进行, 再作直向进行,与底声部成平行线(见谱例第二小节)高声部向下作直线休止。底声部作下行曲线休止。两旋律线定点于同位乐音(见谱例第六小节)。两声部旋律线相合时,起音和末音在同一音位上,两个声部的旋律线在固定主音上形成的音群个远行。二声部向下作同向进行,合在主音上成直线(见谱例第五、第九小节)。将徽音和羽音作为声部分离的定位音,整个舞曲二声部旋律线是从主音上开始,向上作同向远行,在下作同向运行回至主音。 (第一至第六小节),又以羽音开始向上作同向运行,在向下作同向运行回至主音,乐曲中,开始音和结束音构成了。条地平线,曲中每个音符,都在这条地平线之上,跳跃爬动,没有一个音符低于主音而落入地平线之下。

2声部之间的音程调式关系:

一程上横向关系:高声部的旋律音都在一个纯五度音程中流动,底声部旋律律则在一个纯四度音程中运行。两个声部的横流音距是上下行的大二度、小三度高声部有上行的纯五度下行的纯四度,底声部则只有上行纯四度。纵向关系:从听觉的音响效果来分析,有八度纯音程,小七度不协和音程,大六度不协和音程。特别是男女声在两个声部的拖腔音上形成的小七度(四、七、八小节),造成两个声部的极度紧张,勾勒出一副高山荒野,空旷谷壑、身披铠甲的斗土,举刀呐喊、狂呼的画面,体现出藏民粗犷奔放的特征。

音的调式上,高声部SoLadoruaj属四音例行阶型。这种音例形式,有双重调式功能,这里,高声部旋律在调式上形成的调式因素,一种是偏向大调色彩的徵调式,一种是偏向小调色彩的商调式。旋律主音和属音为骨干音,下属音与特性音作支撑音,第一乐句(第一、二、三小节)在调式上与第二乐句(第四、五、六小节)和结束变化补充乐句(第七、八、九、十小节)相互交替。底音部属六声大调音阶,其调式属大调性A徵调。形成六声音阶和大调的因素,主要是第二小节和第七小节不占音乐时值的装饰音的出现所产生的。除装饰音和辅助音外,高声部属三声音阶型,三声音阶,在民族五声调式中属不完全不固定音阶,但根据其降多舞曲来看,底声部以属音(ruaj)导音(mi)特性音(xi)作华彩装饰音,增强了乐曲的调式感、点缀旋律,同时也明确了乐曲调性。降多舞曲在旋律进程个两个声部各带性格特征,音响上,女高男低 层次分明。

3旋律节奏与调式:

旋律两个声部同一调式,两种性格,这一特性是由卡斯达温的表演形式和内容所决定的。由于该舞曲歌词无法翻译,我们只有从这些舞的表演形式中去找出表演内容。在突兀的山寨部落里,突然声锣号(或火药枪)之鸣,顿时一片哈宇、哈斯宇的怒吼声在各寨楼哄然响起,吼声将男女老少聚集在部落举行各种仪式的一个圣地上,吼声停息,人们男前女后排成一个半圆形,尔后,歌起舞起,嚎歌狂舞,在气势逼人的歌舞中,男人与女人的上肢动作有所不同,男子多有雄心备至,战无涂败之感,女子则有天灵保佑,祈求神威,祝愿亲人带捷还归之意。舞蹈上这种表演形式,是造成卡斯达温舞蹈中舞曲出现二声部的一种可素性,同时又因此舞,男与女表演的动作有所不同,使其两个声部旋律各带自己的性格。这两种不同的旋律性格,在统一的自由节奏中,将男女寨民共同的愿望揉合在一起,使之旋法自如,性绪任意舒展,人物性格鲜明,民族风格统一。



卡斯达温舞曲均属自由型节奏,为了增强气势和力度,在自由型节奏中,又多以四分节奏和拖腔节奏紧密相连的办法,曲式上,降多最赋有代表性,两个声部都是两个乐句构成段,段后再加完全或不完全重复乐句,作为整个舞曲的终止句。

五、重要资料

1、艺人舞蹈的口诀,窍门,经验,细节上的特殊处理方式

2、关于舞蹈的、舞蹈艺人的传说

3、查询历史上、当今较有影响力的艺人,搜寻与他们相关的逸闻趣事

4、实地调查当今的舞蹈团队的规模、盈利方式、生活状况

6、附表

*红色字体为未查明或无相关资料,属于实地考察重点

资料来自于:

1、四川民族民间舞蹈集成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资料卷 四川卷

2、黑水县志

3、百度百科

卡斯达温舞.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