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top
首页 >> 学术讲坛 >> 文心讲坛 >> 正文

毛朝勇老师谈“人工智能对数字影像创作的影响”


来源: 锦彩文传    更新日期: 2024-09-30   点击量:

    

9月26日晚上7点,文学与传媒学院2024秋季文心讲坛系列讲座之《人工智能对数字影像创作的影响》主题讲座在锦城大礼堂顺利举行。本次讲座由文学与传媒学院讲师毛朝勇老师担任主讲人,线上线下1000余名文传学子一同参与了本次讲座。

毛朝勇老师以数字影像为切入点,引入了“人工智能模拟人类智能”这一重要观点。毛朝勇老师谈道:“人工智能的模拟,依托AI技术,主要分为三大类别。一是机器学习,它通过数据训练模型,实现自主学习与优化;二是计算机视觉,该技术模拟人眼功能,用以处理图像和视频信息;三是自然语言处理,能够理解和生成人类语言,促进人机交互。”为了让同学们更直观地感受人工智能技术在现实中的应用,毛朝勇老师展示了几组对比实例,帮助我们有效区分人工智能生成的影像与人为摄影的不同。

     

毛朝勇老师详细阐述了AI在影像生成中的三大应用:智能拍摄、图像优化以及创意辅助。随后,毛朝勇老师谈到AI对数字影像产业的深远影响。最显著的积极影响在于生产效率的提升,AI技术实现了影像内容的自动化生产,减少了人工操作,提高了效率;同时,AI还能对影像进行智能分析,优化生产流程,降低错误和重复工作的发生。然而,AI技术的广泛应用也引发了我们对技术伦理问题的思考,首要问题便是数据隐私,即在AI处理数字影像时,如何有效保护用户隐私和数据安全;其次是版权争议,AI生成影像的版权归属问题引发了广泛讨论,对创作者的权益产生了影响;最后是内容误导问题,AI生成的影像有可能误导公众,影响信息的真实性和社会信任。

接着,毛朝勇老师结合当前的就业形势,为同学们分析了数字影像创作面临的挑战。在此过程中,毛朝勇老师解释了肖像与写真的区别,即肖像摄影注重布光,用光影烘托情绪,展现模特最真实的当下状态;写真摄影则对布光要求不太严格,特别注重化妆造型,改变了模特的状态,且常常依赖大量的后期制作以达到某种效果。由此得出,AI对影像创作,尤其是对追求“完美”和“虚构”的写真行业,带来了巨大冲击。毛朝勇老师强调,在影像创作中,无论是静态还是动态,都应追求真实表达。若创作者希望在这个行业长期发展,就应摒弃“虚构”和“不真实的美”。讲座中,毛朝勇老师还向我们提问:在人工智能时代,我们该如何学习才能不被人工智能所替代?这引发了同学们的深思。

讲座最后,毛朝勇老师赠予同学们一句话:“为他人着想的善良,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这也让同学们不禁思考上学的意义所在。

在提问环节,2023级汉语言文学三班伍晶晶同学问道:“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AI的摄影技术会超过人类吗?”毛朝勇老师答道:“不会。AI可能会给我们带来许多虚假的完美,但它始终无法与人类的故事和情感产生共鸣,缺乏艺术的成分,所以人类是永远不会被人工智能所取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