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语:“思变为创新之魂,前瞻乃求进之真”,特色是大学的生命,高瞻远瞩则是任何一个实体发展腾飞的前提。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要有一支实力雄厚、求真务实的教师队伍和一个思进求新、谋求长远发展的引路人,我院在这方面已做出好的表率。近日,学院又刊发《十年发展规划》文件号召全体教师学习讨论,我系中国语言文学教研室所有专职教师,在系主任毛建华教授的领导和组织下,积极思考、深入探讨,并将这份求真进取的主人翁精神充分融入日常教学工作中。
此外,临近期末,教研室其他工作也有条不紊地开展,一方面组织专、兼职教师召开网络会议,落实08级学生毕业论文中期检查工作,进行毕业论文指导小结工作;另一方面,组织专职教师讨论学院“新三大教育”理念,为下学期教学工作的新改革与新调整做好充分准备。与此同时,我系青年教师“文心讲坛”继续开展。现将教研室近期工作简报如下:
从人文精神的立场关注学生“三大教育”的培养
——记我系关于“新三大教育”的讨论
近日,四川大学锦城学院提出“新三大教育”,即:养成教育、胜任教育、担当和责任教育。此三大教育的提出,充分体现出学院高度关注与积极提升学生学养、积极促使学生自我完善的新培养目标。我系专职教师围绕这一主题,召开了网络会议,各老师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现摘录几位老师评语如下:
杨骊老师一直以来都提倡,教育,就是让学生学会读一本大书。在此次讨论中,她仍就此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她说,经过了一学期的学习,在课程结束的时候,我希望用这句话来打开学生的视野。沈从文先生在《从文自传》里说,他读的是一本大书,这本大书是以社会人生、天地宇宙为书的。从小学出来,沈从文把自己的目光投注到社会,到那更宽广的世界里去寻找人生的答案。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眼界,沈从文先生才以初小毕业的文凭登上大学教授的讲台,并且成为从中国走向世界的一流作家。在我的文学课程结束之际,我告诉同学们,不要把学习的眼光仅仅局限于我们的课本。在课本之外有其他的书本,在书本之外有社会历史和天地宇宙这本大书。当人以社会历史和天地宇宙为书时,才会感到视野之宏阔,世界之丰富,境界之高远。为了让学生“读一本大书”,在我的课堂上,我会通过讲当代金融危机来引入茅盾的小说《子夜》,通过把梁凤仪等人的当代财经小说与茅盾的《子夜》进行比较,让学生们看到更广阔的文学世界。我还会给学生及时介绍诺贝尔文学奖和茅盾文学奖的相关情况,给学生推荐年度畅销书,让学生及时了解书本以外的文学领域中的各种动态。
孔子育人,是先“博我以文”,用知识来丰富学生;而后“约我以礼”,用礼义对学生进行人格的培养。受此启发,我在文学教学中,不仅仅重视文学知识的传授,更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境界的提升和人格情操的陶冶,从而体现“文学是人学”的真正要义。我会给学生讲巴金先生为什么被评为“感动中国人物”,因为他是中国知识分子良知的代表。我通过讲老舍先生对北京底层市民生活的书写,以此呈现出作家那一颗关注人类苦难的悲悯之心。我给学生讲沈从文的温暖宽厚,告诉学生:无论在怎样的困境中,都应该保持一颗温暖博大的心。所以,有汉语言专业的学生说:杨骊老师“是用心来传授知识的,每次上完了课,感觉是灵魂洗礼一样。”
范美俊谈到了他对养成教育、担当和责任教育的理解:就我个人的感觉,锦城学院与别的高校有一个很大的区别就是,非常注重学生的成长过程,并细化在“做人与做事结合”、“传统与现代结合”、“通识与专业结合”等办学思想、学生成才的“三大教育、四大计划”、尊师重教“双十条”等方面。而在某些高校,因为各部门的分工不同,某些好的想法未能整体融入其办学思想。
在养成教育方面。我认为学工部组织的课前检查以及学生自律委员会的相关工作,使得学生的某些不良行为,如抽烟、谈恋爱、喝酒、奇装异服在学校整体上是很少见的。学生对老师的尊敬也普遍较好。与过去相对成熟的大学生相比,现在的大学生有低龄化、孩子气等特点,在养成方面适当的地加以引导和管理是必要的。
在担当和责任教育方面。我一直认为高校教育,有着与其他教育相比不可缺少的重要意义,其中不少是非功利性目的,比如,一个合格的大学生不是因成绩好而“一俊遮百丑”,他一定是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高素质的人,尊重社会公德、敬畏社会法规、对社会丑恶现象要有知识分子的批判精神、敢于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这种担当和责任意识,在中国高校教育有些功利化的情况下,显得尤其可贵。
肖媛媛老师在关于“如何塑造大学人文精神”方面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她认为大学是学生们踏入真正社会之前的一个练习场。大学除了教给学生们知识的专业教育以外,人文精神塑造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因为人文精神影响着大学生的人生目标,生活方式与价值取向。如何塑造大学的人文精神呢?作为学生的导向者——大学教师起着相当关键的作用。教师应该向学生凸显人文精神的价值魅力,循循善诱,以身作则,激发学生的自觉性和责任感。使学生在不断地学习中积累经验,在拥有较高文化素质的同时,得到人文精神的塑造,自觉树立积极的价值观与人生观。
秦蓁老师的意见也颇具代表性,她认为人文精神是当代大学精神的灵魂,是培养民族精神的关键。而塑造大学人文精神,很大程度上是要塑造大学生的品格,特别是担当和责任的品格。以往的传统教育,对于传授知识、发展智力是有益的,但由于偏重认知、忽视情感,所以大学生往往情商偏低,尤乏勇于担当之精神,责任感不强。当今大学生多独生子女,缺乏独立生活经历,心理表现不成熟,心态脆弱,依赖性强,缺少坚韧不拔的意志和自主自觉学习、规划未来的意识。所以,培养大学生勇于任事,有担当、有责任的精神尤为重要。
在此次会议的过程中,人文精神、责任意识、心理素质、胜任担当等关键词,成为了讨论的中心,老师们将自己对学生的认知及发展的见解,进行了一次深入交流,这不仅有利于把握教学对象,更有利于为我系、我院教学教育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开启新帷幕。我们深知,必须研究对象、总结经验,积极完善,才会取得教学教育的实质性进展。
(王晓燕)
课程改革讲方法教师付出在用心
——记《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的教学实践创新与探索
为大力推行知行合一、讲练结合的应用型课程教学培养模式,完成学院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我系蔡郎与老师结合自身的专业特点和课程进行了实训教学,较好地完成了教学实践任务。现将蔡郎与老师实训教学内容总结如下:
一、 以课题为实训
从2008年9月开始,蔡郎与老师讲授的《中国文化概论》就采用布置作业的形式进行实训,每学期开学第一周她都会公布课程选题,让学生分成各种兴趣小组,然后指导和组织学生组队进行田野考察。让学生把课堂上学到的书本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蔡郎与老师先后组织了将近20个班级的学生,分批参加实训。具体选题安排如表所示:
实训班级 | 实训选题 |
07级广告 07级汉语言 | 夹江造纸工艺小组田野考察、成都糖画小组考察、成都饮食文化小组考察、成都方言小组考察等等 |
08级汉语言 08级新闻 08级广告 08级行政管理 | 成都古老街区建筑群小组考察、成都皮影戏小组考察、峨眉山佛教文化小组考察、成都茶馆文化小组考察、成都老手艺小组考察等等 |
09级汉语言 09级新闻 09级广告 09级行政管理 | 成都汉服小组考察、蜀锦小组考察、蜀绣小组考察、四川泡菜文化考察、成都中医药文化小组考察等等 |
10级汉语言 10级对外汉语 10级新闻 10级行政管理 10级广告 | 成都蜀绣小组考察,成都城市文化个性调研、蒙顶山绿茶制茶工艺调研、自贡井盐传统技艺调研等等 |
另外,蔡郎与老师还带领学生到金沙博物馆、三星堆博物馆、四川省博物馆、四川大学博物馆、安仁古镇等地参观调查,扩大了学生的眼界。
二、以考察为实训
蔡郎与老师利用假期,积极组织和指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进行与课程相关的田野考察。例如,2009年暑假,她指导“锦城纵队”进行了夹江造纸工艺调研,该调研报告最后获得“挑战杯”大赛三等奖;2010年暑假,她组织和指导了“光影小组”进行成都地区皮影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调研,撰写调查报告,深受好评,获得“挑战杯”大赛一等奖。组织“成都城市文化个性调研”,撰写调查报告,获得获得“挑战杯”大赛二等奖。组织“新媒体研究所课题同学”参与实践调查成都地区新媒体使用状况等等。
三、以刊物编辑为实训
蔡郎与老师要求每一位同学一进校就要树立起作品意识,广泛地编辑电子杂志、电子刊物。从2008年开始,共组织制作了上百电子杂志和PPT专题文档。学生不熟悉文化类专题杂志编辑业务,老师就进行全程指导。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采编能力。多位学生已成为我系电子杂志社的骨干,杂志制作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另外,蔡郎与老师还为每一届学生的优秀作品刻盘保留,让学生就业时能拿出具有说服力的作品,为他们毕业就业提供有力依据。
此实习实训课程,正是我系专职教师改革教学方法、理论结合实践的一个成功典型,教研室也将以此为例,继续研究、探讨各门课程实训推进的方式,为响应学院教学改革的号召作出积极努力。
(王晓燕)
家的影像——浅观中国家庭伦理电视剧
——记文传系“文心讲坛”第三讲
本学期,文传系青年教师的重要学术舞台——文心讲坛,在毛建华主任的悉心指导和教研室的组织安排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在学生中树立起了良好的口碑,亦成为师生学术互动交流的重要平台。一直以来,“文心讲坛”力求内涵丰富、包罗万象,做到学术性和趣味性完美统一,理论深度和社会意义紧密结合,传统文化与社会热点相互渗透,既传承文明,又富于时代感;既给予学生专业知识,又开启他们的思维,真正做到深入浅出、通贯古今中外。
由青年教师马丹丹老师为主讲人的“文心讲坛系列讲座”第三讲,于2011年11月9日晚上7点,在忠孝大楼107多媒体教室进行,文传系10级和11级新闻专业的同学们踊跃地前来聆听讲座。
本次讲座,马丹丹老师以“家的影像——浅观中国家庭伦理电视剧”为主题,聚焦当下影视界一个热点问题——“家庭伦理剧”,并以专业的眼光进行分析解读。人文学科的学生,不仅应该对当下的种种社会现象有着更为敏锐的感知和更为理性的认识,还应该充满人文关怀精神,以深刻的视角,将社会问题提升至美学的高度。而本次讲座,正是要通过新时期以来电视剧家庭伦理叙事的发展变迁,透视其中折射的转型期社会的家国关系、家庭格局于家庭伦理观念的历史变化,探讨电视剧显现的情感态度、文化价值、伦理去向与时代语境之间的彼此联系。
中国电视剧家庭伦理叙事对形成当代人的情感价值与道德价值取向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讲座一开始,马丹丹老师就直入主题,以新时期富于开创意义的一部家庭伦理剧——《渴望》为引子,抛出讲座的第一个大问题:家庭伦理剧火爆的原因。首先,家庭伦理剧是中国传统文化形式的延续, 它继承了中国传统章回小说讲故事的传统,常以长篇连续剧的形式去表现;其次,从电子媒介的角度来看,电视这一媒体的家庭接收形式在某一程度上决定了观众的取舍,以家庭情感为主线的剧情与表现日常生活的题材给观众带来一分亲近感;第三,从文化审美的角度来看,家庭伦理剧反映了中国传统审美心理的积淀。从主题内容来看,这类电视剧主要描述天伦之情, 夫妻之情, 手足之情,这三种情感构建了人间特有的天伦之乐,是溶化在中国人血液中根深蒂固的情结, 它已成为我国文艺创作永不衰竭的创作源泉。
马丹丹老师的解读独到而全面,真实可感,令人信服。全场鸦雀无声,同学们沉浸在专业而精辟的解析中,如沐春风。第一板块的分析甫一结束,全场就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接下来,马丹丹老师以她的专业修养,将这一社会文化现象上升到美学的高度,揭示出家庭伦理剧的美学特征。她以09年一部红遍大江南北,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和强烈共鸣的家庭伦理剧——《金婚》为案例,总结出六点美学特征:
一、平民视角与日常叙事惹人爱
家庭伦理剧题材大都来自观众身边,紧扣百姓现阶段热门话题,来展现人生百态,创作者以尽量贴近平民日常真实生活的态度,多采用顺序的时空来叙述,使得作品的整个时间更具生活真实感,再加之人物造型和表演也都与现实生活“零距离”,让观众感到这些人物仿佛就在左邻右舍……
二、传统家庭伦理的回归以情动人
现代家庭的破裂和缺失带给本来就无助孤独的现代人更多的彷徨和精神危机,人与人之间的疏离冷漠、信任危机、传统美德的逐渐缺失,在如此的情况下,家庭伦理剧对于“家和万事兴”人论之和、道德良知的呼唤,对于美好人性的赞美,正是此类型剧能够屡屡掀起收视热潮的蕴含所在。
三、平民美学旨趣与日常化叙事
当下,大众传媒主导着人们的日常生活,电视剧作为一种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样式,日益成为人们理解社会、观照现实、实现审美的一种中介。平民化叙事的诞生,也是电视剧叙事策略的一种追求。平民叙事不仅仅意味着创作者要以平民为表现对象,以百姓生活为表现内容,更重要的是要采用平民的视角站在平民的立场上,以平等的态度关照社会风情和百态人生。
四、真善美符合大众审美期待
当今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并存带来社会开放和生机的同时,伴生着价值评判标准的相对性,由此也就带来了道德尺度的混乱、失落等等现象。家庭伦理剧是道德理性较为集中表现的类型剧,它所体现的中华传统精神、生命意识、人文精神等都更为明显,因此在真善美的重叠结合方面就显示出家庭伦理剧最大的优势。
五、题材聚焦社会话题
作为一部电视剧,题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当温饱不再成为问题,普通人的情感婚姻问题自然会浮出水面,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重心。家庭伦理剧呈现给人们最便捷最经济的家庭戏台,家长里短、儿女情长和喜乐悲欢,不出家门已尽收眼底。
六、新颖的编年体形式
《金婚》开了情感剧编年体的先河。让纪实主义创作精神和创作方法找到了一个抒写和记录历史变迁的新视点和渠道,打破了以往描写婚姻家庭伦理剧多使用审视、批判眼光评判婚姻质量的模式,使观众找到了对中国当代婚姻意味的理解和探寻。《金婚》实际上是当代中国老百姓的婚姻编年史,浓缩了当代大多数中国人的婚姻生活模式,可以说是一部全方位的,百科全书式的,马拉松式的现代中国婚姻的再现。
编年体使《金婚》有了厚重而凝练的历史感,佟志和文丽婚姻生活中细腻琐碎与拌嘴,又赋予了《金婚》以丰富而真实的生活细节。而在编年体的叙述方式下,大跃进、文革、改革开放、下海潮、出国潮等等历史大背景一一呈现,为电视剧注入了深广的社会背景,加深了其厚重感和历史底蕴。
马丹丹老师娓娓道来,在深入浅出的剖析中,将近年来颇具影响力的系列家庭伦理剧《新结婚时代》、《中国式离婚》、《暖春》、《婆婆来了》、《当婆婆遇上妈》等一一带出,探讨了中国家庭各式各样的人伦关系,充分扩大了讲座主题的内涵。
在最后的版块,马丹丹老师解析了当下如火如荼的家庭伦理剧面临的审美困境及不足:
首先,是家庭伦理剧的媚俗化倾向。一些电视剧在走向市场、贴近大众的同时,简单迎合,忘却了精神的追求。观众在看了不少家庭伦理剧后,很难得到精神境界的提升。剧中的亲情或者爱情,往往流于浅薄或滥情;
其次,缺乏直面现实的勇气,回避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真实的冲突和矛盾,回避现实,缺乏必要的深度挖掘。与复杂尖锐的社会现实相比,家庭伦理剧提供的是一种虚幻、粉饰的生活图景;
再次,剧情雷同,缺乏想象力和文化张力。观众在一种似是而非的氛围中,对生活只能是一种隔靴搔痒式的体验。在电视剧日益发展的今天,模式化弊端日益显现,如“苦情剧模式”、“婚外恋模式”等;
最后,内容缺乏必要的审视或批判。对表现普通人世界的现实题材电视剧来说,生动的细节固然必不可少,但将生活艺术理解为再现琐碎而缺乏理性文化建构,只能带来艺术价值的失落。
整场讲座,马丹丹老师从正反两方面着眼,显示出对问题的辩证分析,极富思辨性。其实,这正是老师开设讲座的重要目的之一,即学生不仅仅是习得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老师分析问题的方法和角度,学习研究的方法。这才是“授人以渔”而非“授人以鱼”,同时也正是我校进行教学方法改革的精髓。
(秦蓁)
形成制度,严格规范 总结经验,日臻完善
——记文传系08级毕业论文中期检查工作
文传系的毕业论文工作向来都是步步为营、稳扎稳打,每一届也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这不仅得益于系领导的高度重视、亲自部署和全系教职员工的精诚团结、不懈努力,更重要的是,我们深知总结经验、不断进取的重要性,把每一次的实践当做前进的基石,在一次次的进步中,臻至完善。2011年12月31日是08级毕业论文初稿的提交期限,为了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文传系制定了毕业论文中期检查的环节,严格督促学生按时提交论文初稿,从而保证毕业论文的整体质量和水平。在此之前,文传系还制作了开题报告评分表,以规范评分的方式,促使学生认真做好开题,打牢论文写作的地基,使毕业论文真正成为学生本科教育阶段整体理论水平和综合能力培养的检测器,为其四年学习生涯画上圆满的句号。
一、亟早动员,未雨绸缪
为了使毕业生在思想上高度重视毕业论文的写作,及早进入论文写作状态,文传系在每一届毕业生选题之前,都要召开论文写作动员宣讲大会。于2011年7月初召开的08级毕业论文动员大会力度尤其加大,在系主任毛建华教授的亲自部署下,08级各专业学生无一遗漏,全部到场。A207会议室数百个位置座无虚席,学生济济一堂,态度审慎,认真聆听,使本届毕业论文一开始就显得形势喜人。
此次宣讲大会的内容丰富而全面,系主任毛建华教授亲自登台为学生剖析毕业论文的重要性和过程的艰辛,告诫学生端正态度,同时也鼓励他们克服困难,全身心地投入到毕业论文工作中,用十二分的努力为四年的学习交出圆满的答卷。他语重心长、推心置腹,亲切诚恳的话语引得学生一阵阵热烈的掌声。
接下来,语言文学教研室主任王晓燕老师就毕业论文的做些技巧和格式的规范,教研室副主任秦蓁老师就毕业论文的指导日程安排及评分规则都作了详尽的宣讲和细致的解析。经过老师的讲解,学生对论文的流程和时间安排了然于心,对相关的规定清楚明白,这是写好论文的重要前提。
此次毕业论文工作由于总结了以往经验,在内容上有了如下的改进和完善:
首先,论文的指导日程安排不仅更为详尽,在时间的安排上更加合理,内容更加清晰明确,且新增了论文中期检查和开题评分的环节,力求将每一个步骤都落到实处,做到最好。
其次,拟定了一系列文件,将论文中的选题、开题及评分等中心工作用文件的形固定下来,形成一种制度,是将毕业论文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的有力保证,经过逐年的经验积累,文传系毕业论文工作将渐成完善的体系。
最后,在评分规则上,本届毕业论文有了明晰的标准:
总分:100分。
开题报告:10分;
中期检查:10分;
论文格式:10分
答辩:70分。
答辩的70分中,指导老师评阅意见占40%,专家评阅意见占30%,答辩情况成绩占30%。
二、开题报告,质量把关
开题报告是毕业论文的第一个关键环节,是毕业论文千层大厦的坚实地基。论文选题是否有意义,是否具有可行性,资料的搜集是否全面详尽,参考文献是否具有权威性,论文内容是否富含创新点,研究方法是否新颖多样,论文的提纲是否结构合理,论证严密,层次清晰,乃至最后能否写成初稿,都取决于开题的质量。“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因此,文传系每一届都较早开始开题工作,以便学生能有更多的时间修改好自己的开题报告。
本届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会在9月底就全部完成,仍然按照专业分组,每组由三名以上的专家和教师组成开题评审小组,对学生开题报告和提纲进行仔细严格的检查,并针对其内容向学生提问,为学生提出大量合理的建议和修改意见。
本届毕业论文的开题工作新设评分环节,由教研室副主任秦蓁老师设计制作评分表,将开题报告的填写、提纲撰写和开题报告会的现场表现都纳入评分的依据,比较全面地实现了对开题一系列工作的掌控和把握,使学生更加有的放矢,指导老师更加行之有效的管理学生。
开题评分表打分后要装入学生档案,要计入论文总成绩,充分体现了对开题环节的高度重视和科学严格的管理。
三、中期检查,督促及时
08级毕业论文新增论文中期检查环节,主要是针对学生毕业论文初稿的提交,对学生进行及时的监督。
从论文提纲到形成初稿是一个较为艰辛的过程,因为初稿不仅是结构要合理,层次要清晰,观点要鲜明,更要形成结论,要讲求论点、论据、论证之间的逻辑联系,要考验学生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是义理、考据、辞章的“三结合”,是学生思维长度和深度的延展,是论文定稿质量的强有力保证,初稿如犯了方向性错误,则为以后的修改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因此初稿是毕业论文的第二个关键环节。
从开题报告会结束到提交初稿,中间也间隔了近三个月,在此期间,学生容易在思想上有所懈怠,而就业找工作的压力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对毕业论文的重视。所以,往年有学生因此而延迟了初稿的提交时间,这势必对二稿、三稿的修改不利。因此,本届毕业论文总结经验教训,新设论文中期检查环节,制作设计论文中期检查表,以评分的方式,督促学生按时按质按量完成论文初稿,为以后的论文修改扫除障碍。
论文中期检查评分结果亦要计入论文总成绩并装入学生档案,这种严格的管理和及时的督促,都是一种大胆有益的创设,是毕业论文工作完善的“登高扶梯”。
综观文传系08级毕业论文工作的前半段,从毕业论文动员大会到论文选题、撰写提纲、开题报告会和提交初稿,每一个环节,都汲取了前几届毕业论文工作的有益经验,增加了不少新的规定和行之有效的措施,并以文件的形式固定下来,形成制度。使毕业论文工作的内容更充实,流程更清晰,制度更全面,体系更完善。
(秦 蓁)
因势利导 防微杜渐
——文传系教研室毕业论文指导工作进展情况总结
2011年11月25日晚上9:30——晚上11:00,文传系专职老师们又一次召开了网络会议,集中汇报并讨论学生毕业论文工作进展情况,虽然已是初冬天气,但是料峭的寒风却难以抵挡各位老师的工作热情,会议在热烈的气氛中圆满结束。现将会议情况汇报如下:
一、毕业论文的重要性
毕业论文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业水平。毕业论文的教学目的在于:(1)使学生复习、巩固所学过的理论与专业知识,并予以适当的深化;(2)强调理论联系实际、严肃认真、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从事调查研究和进行分析论证;(3)进一步训练学生的基本技能(如:搜集资料、整理数据、发现与分析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撰写学术论文等);(4)训练学生掌握计算机操作技术,运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数据处理分析。
二、毕业论文进度情况
我系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进度、选题的质量、论文(设计)各环节质量,以及教师指导等方面的情况都不错。由于我系领导历来重视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能够依据学校要求,结合本系自身的具体情况,及时部署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认真开展各个环节的工作,提前对学生进行毕业论文(设计)动员以及论文写作培训,学生对毕业论文(设计)的开展环节有了大致的了解,对有关规定也有了清楚的认识;认真部署各个环节工作,比如集中统一参加开题答辩,答辩组老师提出宝贵的意见,有的学生一次通过开题答辩,有的当场就没有通过开题,在各位老师悉心指导下不断地修改和完善最终选择适合自己的题目。
每位专职老师都对自己的指导工作进行了自查,大部分学生积极地投入了论文的写作工作,有的在搜集阅读了资料文献后在老师指导下开始写作,有的已经写作了一半或者大半,有的基本完成了初稿,即将进行下一步修改。但是每位老师都提到自己所带的学生中总有一两个学生没有投入论文的写作工作中。有的是开题没有通过但是下来也没有修改;有的是开题通过了但是没有进一步开展工作;有的是开题都没有参加,事后也没有主动联系。老师们将这些情况反映以后并进行了原因的摸排工作,最好总结出这些学生延迟论文工作的几项原因:⑴考研复习耽搁。由于考研时间在2012年1月7-8日,比较紧迫,所以参与考研的同学没有更多的精力分散到论文上面来,正在进行最后的考研冲刺。⑵考公务员、找工作或者已经开始工作的情况。这部分同学精力基本投入到了考试或者面试当中,有的由于已经到单位上班也无暇顾及。⑶浑水摸鱼的情况也确实存在。这部分学生所占比例很少,但确有发生,打着考研、考公务员或者上班的旗号对毕业论文置之不理。这部分学生的心态是反正最后系上、学校都会让我毕业,我最后随便对付就能过关。
三、应对措施
针对不同的情况我系拟定了不同的对策。对于考研的同学,将毕业论文初稿时间延长至下学期开学,让他们能够全情投入,充分备战。对于考公务员、找工作和上班的同学,没有任何延迟提交初稿的理由,工作的前提是要顺利地获得毕业证和学位证,这部分同学需要指导老师多多提醒。而对于最后一类浑水摸鱼的学生则没有任何情面可讲,多做工作,多敲警钟,杜绝他们认为放水就可以过关的错误想法,用往年企图蒙混过关最后却没有得到毕业证的例子警示他们。并且所有的同学(包括上述三种情况)都要提交毕业论文中期情况检查表,考研的学生要附上准考证复印件以杜绝浑水摸鱼的情况。中期检查成绩将直接计入最后的毕业论文综合成绩。不提交的坚决不能过关。
四、缺陷与不足
我系毕业论文各环节都能按要求进行,学生选题后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搜集文献资料,完成开题报告,拟订提纲,撰写文献综述并进入论文的写作过程,系上领导组织协调,指导教师认真负责,各环节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但是百密总有一疏,毕业论文工作还是存在诸多的缺陷与不足,老师们也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以期能改进以后的工作。⑴选题的质量情况。大多数学生的选题与所学专业密切相关,能够紧密联系国内和国际的重大实际问题来阐发自己的看法,有较强的针对性、应用性,符合专业培养目标,与培养务实创新人才的目标相吻合,题目大小适宜,难易恰当。部分论文选题具有一定的理论前沿性、学术前瞻性。但个别论文选题不当,与现实结合不紧,专业特点不是十分明显,还有一些选题过于宽泛、空洞,本科学生难以驾驭。针对这种该情况,我系教研室决议每一年更新充实题库,老师们积极提供论文题目,在指导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为我系专业水平的提升做出贡献。⑵指导工作情况。我系指导教师都认真负责,参与学生论文的选题,指导学生拟定论文的框架结构,在文献资料搜集与整理上给予有效指导,对学生的论文进展经常询问,通过电子邮件、电话与面谈等方式与学生沟通。但有的老师因指导的学生数量过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学生的指导。有学生感到有些专业知识学得不够深,希望教师能加强对专业知识的拓宽和指导。加强对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指导。毕业论文(设计)对学生来说是一项以前未做过的工作,学生反映毕业论文的开始几周有点摸不着头脑,学生对所做选题不太了解,对研究的方法也不够熟悉。建议加强对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指导,指导教师在开始阶段适当增对学生的指导时间,指导教师应事先对选题的主要内容进行介绍,以便学生做出正确的选择。给学生讲清楚研究工作的基本方法和要求,以便学生顺利开展毕业论文(设计)。另外也存在学生不主动与老师联系的情况,少部分学生对毕业论文(设计)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思想上不够重视,开展毕业论文(设计)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与指导教师的联系很少,师生面对面的指导就更少,甚至还出现毕业论文(设计)期间指导教师找不到学生的情况。
五、因势利导、防微杜渐
毕业论文作为大学学习的最后教学环节,是教学计划中重要的综合性环节,是对学生的一次系统的综合训练,也是在毕业前对教学质量的一次全面检查。毕业论文的进度检查目的并不是要为难学生也不是给老师无故增加工作量,而是为了更好地指导学生,对于良好的情况要因势利导,对于不好的苗头要防微杜渐,不能姑息纵容导致最终难以挽回的局面。让所有的同学都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都能顺利毕业方才不辜负我们全体老师的良苦用心。
(朱亚铮)
编辑:王晓燕
校对:秦蓁
报:相关领导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