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top
首页 >> 教学管理 >> 教研活动 >> 正文

文学与传媒系教研活动专题简报55

来源: 夸父网    更新日期: 2015-05-27   点击量:

 

冬月,文学与传媒系的老师们依旧干劲十足地奋斗在教学岗位上。各教研室认真组织学习了《锦城活页文选》第51期的邹校长系列讲话,清醒而深刻地认识到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对于创办一流高校的意义。通过深入体会邹校长讲话精神,老师们决心以实际行动,积极响应邹校长的号召。

本学期我系两大品牌系列学术讲座——“文化之旅”和“文心讲坛”高潮迭起。荣获“鲁迅文学奖”的周啸天教授等著名学者给我系学生带来了一系列学术盛宴,立足于大学深厚的学术土壤,放眼于纷繁复杂、变化万千的世界,启发学生独立思考,为学生营造一个思想自由、兼收并蓄的学术氛围。


改革中求生存,创新中求发展

——记学习邹校长讲话的教研室活动

邹广严校长在眉山会议响亮的提出:“在中国教育改革中做‘应用型大学’的领头羊”,锦城学院吹响了教育改革的集结号。邹广严校长眉山讲话围绕“改革”二字展开,从国外大学本科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出发,在当前全国高等教育的大背景下,提出了我院如何立足改革求生存,开拓创新求发展的大问题。

在认真学习了邹校长的眉山讲话后,文学与传媒系的教师纷纷表示:

要结合所教授的课程,大力推行知行合一、讲练结合、应用型课程的教学培养模式,完成学院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我院的改革要在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等诸多层面下功夫,即使不一定能培养出民国时代的大家,也能培养出我们这个时代需要的人才。在教学过程中要更新教育思想,改变教学观念,只有创造性的教师,才有创造性的教学,只有创造性的教师, 才能培养出有创造性的孩子。

锦城学院的教改不仅要持续深化六大教学法的应用,营造良好的师生互动空间,还要探索知识和应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教学的可持续发展路径。教师们表示只有真正理解,真正融会贯通,真正认识个人在全院教育改革中的地位和作用,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打破框框,有敢于和善于在新情况中找到新办法。“做应用型大学的领头羊”,结合我们文学与传媒系自身特点,应围绕致力于培养在泛媒体时代以网络技术为主要辅助手段,具有强动手能力的技术型文科人才的目标,在教学与科研上,不断进行深入而持久的改革,并成为学院总体改革的先锋。

以下是中国语言与文学教研室老师们的心得:

l 朱亚铮

我认真阅读并学习了校长在“第九届教学改革工作会议暨暑期中层干部学习研讨会”开幕会和闭幕会上的讲话稿,有很深的感触。

两次讲话不仅高屋建瓴,体现了邹校长作为一个当代教育家的长远眼光和宏阔的战略视野,更难能可贵的是作为一名本科大学的校长,讲话发言如此地真诚恳切,让人感动。

校长开篇就提出了本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读书、思考和交流,学习的主题是改革与创新。在这个所有东西都进入消费通道的快餐时代,速食主义已经成为了一些人的新信仰和价值观,文化也难逃此劫。但是邹校长一直都倡导读书,并且通过阅读而深入思考,大家聚集一堂群磋砥砺,交流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才是一条寻求真理的正途。试想一下,作为一校之长会有多少缠身的大小事务,会有多少耗费精力的布局思考,会有多少属于个人的真正的休闲时光?但是邹校长一直都贯彻读书精神,不仅提倡阅读经典,而且经常钻研教育典籍,不仅他个人读,还会将他的阅读体会,思想光芒散播给每一位锦城的老师和工作人员。我经常都会为校长的精力、眼光而折服赞叹。我也经常会思考是什么支撑着这位可敬的长者如此克己奉公,如此孜孜以求?我的答案是——理想!在当下中国高校复杂的情势下,杀出一条应用型大学的血路来,实实在在地为社会培养可用之才、栋梁之才,将“锦城模式”推向全国甚至世界也许并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个可以期许的未来。我一直都认为,阅读是一个人将终身受益的习惯。而在校长身上,我看到了这句箴言的实现。

校长在讲话中谈到了很多现实问题,其中有三点特别地触动我。第一点就是邹之问——大学之问。他问“为什么我们有一些孩子在中国的学校里不努力,到了国外就非常努力了?”这也是我在教学过程中有切身体会的一点,我所教的学生有很多出国深造,我也和其中一些一直保留着交流,我经常会通过QQ、微信、微博了解他们的情况,我发现一些在本校学习并不是那么努力的学生,到了国外几乎判若两人,经常看到的都是他们在图书馆深夜学习,在教室小组讨论,在寝室深夜赶论文,而且从来不会有作弊抄袭的行为。我也问过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转变,他们告诉我因为不努力就肯定不能毕业!其实邹校长给了我们答案,就是我们的大学看上去课程很多,课时很满,其实是一种低强度的学习;而国外大学教育看上去课程不多,课时也少,但是其实际是高强度的学习。这也值得我们每一位老师深深思考。

第二点就是邹校长在讲话中提到的学生从老师那里获得的最重要的东西并不是知识或技能,而是思维风格,这一点我深以为然。从我个人的受教育经历而言就是这样,包括我现在的博士生涯也是如此。我的博导是一位让我深感敬佩的老师,而他给我的最重要的影响不仅在于知识,而是他的为人处事和治学态度,我从未听他讨论非议过一个人,即使和他学术见解不一致的同行也是赞誉有加,而当他回忆起自己的老师的时候却是热泪盈眶,几度哽咽。他在生活中让我们如沐春风,但是在学业上却是严谨科学,从他身上我领略到了一位高校老师、一个当代学者的真正风范。

最后是邹校长为我们规划的美好蓝图。对于培养优秀师资队伍的务实精神体现在方方面面,不仅有全校战略的宏观考虑,更有诸如新教师报到要一站式服务的微观关照,还有提高老师待遇的实实在在计划。讲话中他说:只有保证教职工的衣食无忧,“不为五斗米折腰”才能保证大家“全身心投入”,才能保证我们的师道尊严!这完全是句句掷地有声,字字铿锵有力。我相信,有这样的校长,有这样的方针,锦城将是我们可以托付的未来!

l 秦蓁

邹广严校长在“第九届教学改革会议暨暑期中层干部学习研讨会”的一系列讲话在锦城师生中掀起了一股“头脑风暴”,值得每一个锦城人深思,深思学校的未来,深思整个中国高校教育的未来。

邹校长的讲话内涵非常丰富,信息量大,需要细细品味,用心思考。校长讲话的核心精神就是“改革”与“创新”,这正是我们锦城一直以来致胜的法宝,是我校始终走在独立学院前列的不二法门。我们必须时刻把握这股优势,将这种精神深入下去。邹校长此次讲话,就是再次强调,我们锦城要始终“不走寻常路”。

作为一名专职教师,就要思考如何将“改革”与“创新”精神运用到教书育人中去,使我们的学生终身受益,将来毕业后,即使知识都忘掉了,但那种精神却可以一直指引人生,那种创新能力却可以使自己不断超越,那种宽阔的眼界却可以令自己不俗。因此,我个人觉得,首先,就是要解放学生的思想。由于我国的中小学教育一直实行应试教育,唯分数论英雄。因此,在中小学教育中教学理念和方法都比较死板、僵化、条条框框。导致学生考上大学后,一度习惯于这种固化的学习方式,上课不积极参与讨论、回答问题,依赖老师的正确答案,自己不会独立思考,上课思维不够发散、活跃、天马行空,习惯条条框框的知识点。这种情况是全国高校的普遍问题,大学生没有充分激活自己的创造力和思考力。而老师就必须要在“激活”学生、“点亮”学生、“解放”学生上面下苦功夫,如何一点点地将学生从中小学那种机械的学习方式和思考方式中解放出来。只有这样,人的主观潜能才能得到真正的发挥,学生才会在毕业多年后即使具体的知识点都不记得了,但那种核心精神会成为一种力量,一直指引自己的人生。这才是一所高校应该留给学生的精髓。其次,就是要解放老师自己的思想。我们老师在读书的时候也是应试教育体制下的受害者,本身就有一些条条框框不敢去打破。作为一名教书育人的老师,就必须勇敢打破自己的思想束缚,超越自我,使自己思想得到大解放,才可以把这些美好的品质和精神教授给学生。所以,老师要“取法乎上”,向国外发达国家的高校教师学习,学习他们是如何开发学生思维的,学习他们是如何将知识转化为思考力、创造力的。学校的教育不可能帮助学生解决所有的具体问题,但那种能力却可以教会学生解决人生遇到的所有问题。而高远的眼光、创新的精神则是使得学生以后在社会上可以始终走在前列,甚至成为一个影响时代的人的关键之所在。

l 高强《培养“应用型”人才之我见》

将培养人才的目标定位在“应用型”上,这是我们四川大学锦城学院走什么道路的重大问题。

在我看来,中国的大学乃至世界上的大学,培养的目标不外乎有三:其一,培养应用型的人才;其二,培养教学型(理论性)的人才;其三,培养科研性的人才。一般来说,应用型人才,主要是职业性大学培养的目标。这类应用人才的显著特点是直接为生产生活工作服务,具有“一线”工作的性质。理论性人才主要是一般普通高校培养的目标,其理论基础、创新思维和一定的研究能力是理论人才具备的最为重要的基本素质。这种人才介于应用性人才与科研人才之间。普通高校本科生培养的目标,主要是放在这一块。这类人才具有较为宽泛的理论基础,退而可变为应用型人才进而可羽化为科研型人才。而科研人才则是指有硕士学位以上的教育水平,具有坚实的基础知识、系统的研究方法、高水平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大学中的硕士院与博士院主要培养这方面的人才。

锦城学院将其定位于“应用型”,这是从学生“入门”时的分数所决定的。就总体而言,锦城收录的学生并非都是一流的学生。全国的“独立”学院三百二十多所,收录的学生,基本上都是这类状况。尽管锦城学院二年前由“三本”升格为“二本”,但招收学生高考的分数段仍处在“二本”中游。在收录的这些学生中,百分八十以上的学生,就业存在即时性而非前瞻性。因此,我们的基本点只能放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上。而决不能像北大与清华那样,把培养目标定格在理论型与科研型上面来。我们选择其应用型,这是由我们的“校情”所决定了的,我们只能选择这条“锦城特色式的应用型道路”。这是经过十年摸索并被实践证明了的正确结论。如果你要是去照搬照抄“北大模式”与“川大模式”,那我们就是空想家,不切实际主义者,那我们就会犯教条主义的错误。

当然,我们并非排斥培养科研性人才。事实上,我们每年都有一大批学子考上研究生或出国深造。我们收录的学生并非一流,但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将其变为一流。因此,我们在努力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同时,必须用一只眼睛死死盯住理论性人才与科研性人才的培养。这个理论性人才与科研性人才的队伍,其基数约占学生总数的百分之二十左右。在锦城的二万学子中,我们要用一只眼睛牢牢盯住这四千人的学生队伍。在我看来,其教学方式应分别为:对百分八十的学子采取推着前行;对百分之二十的学子则采取“拉牵”前行。换一句形象的话,拿着鞭子赶着百分之八十的“鸭子”上架;背负纤绳拖着百分之二十的“小船”上山。

综上所述,我们培养的目标有二:应用型与理论型。我们定位的主体是应用型,这是主流,这是大多数。没有主流与大多数,就会失去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学生是大学的产品,学校办得好与不好,关键靠产品的质量说话。一所大学,培养不出几个高端人才,培养不出几个“符号”,这所大学就上不了“台面”,就没有话语权。而培养不出几十个乃至几百个几千个“台面人物”,创办所谓中国西部名校,创办所谓中国一流名校,只能是一句空话——因为一流名校要培养出一流的学子。

l 王晓燕《应用型大学发展路径略论》

教育部曾在本科教育与教学评估相关文件中规定,学校办学定位一般包括办学目标定位、学校类型定位、教育层次定位、学科专业定位和服务面向定位5个方面。目前,我国的应用型大学多是改革开放以后新建的大学以及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求兴办的地方性大学。办学目标以培养为地方经济或区域经济服务的具有适应现场、基层、一线生产、服务、管理等方面专业能力的应用性人才;学科专业的设置以地方经济发展需求或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这些大学多以本科层次教育为主体,兼顾高等职业教育和少量研究生层次的教育。我校为起步较早的应用型大学,在国内二本院校中独树一帜,以下几个方面工作落实卓有成效:基本建立了以行业为导向的专业学科设置;形成以突出实践性教学和培养应用能力为主旨的教育体系;具有以实践经验与应用能力为主的师资队伍等;

目前有学者指出,为保障我国应用型大学的顺利发展,国家和地方政府机构必须为这些学校提供必要的政策和经费支持:第一,地方政府要加大对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投入,提高应用型本科教育投入在高等教育投入的比重,并在办学用地以及其他社会资源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或政策性的倾斜;第二,政府应分类指导,针对不同类型的本科教育制定不同的评估标准和评价方案,鼓励学校按照自己的定位要求,健康发展,争创一流。同时国家应像实施“211工程”那样,实施建设优秀应用型大学工程。                                

l 刘莹

邹校长在“眉山讲话”中强调我们应着力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创新,争做“应用型”大学的领头羊。如何培养出社会需要和认可的应用型人才呢?我国古代先哲老子曾说过“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还应强调“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渔场”。从“鱼”到“渔”再到“渔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从单一传授知识模式转变到以激励学生学习为特征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实践模式。在这转变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明确“把什么教给学生”,还应该更多地思考这样的问题:把什么不教给学生?怎样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让他们自己悟出更多的东西?在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给学生创设问题场、留足探索场、提供创造场、构建情感场。而学生在教师提供的“渔场”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经历“捕鱼”方法的发生、形成、应用过程,真正掌握“捕鱼”方法甚至创造出更好的“捕鱼”方法,获得终身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及自身发展的要求。

l 聂敏《改革中求生存,创新中求发展》

邹院长眉山讲话围绕“改革”二字展开,从国外大学本科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出发,在当前全国高等教育的大背景下,提出了我院如何立足改革求生存,开拓创新求发展的大问题。作为锦城学院的一名专职教师,也应该思考如何在我院改革中发挥积极的力量。笔者结合自己在意大利工作三年的经历,谈谈对我院改革的心得。

首先,中国的大学如何培养不出杰出人才,我认为当前的教育体制很难复制100年前民国教育的成果。民国杰出人才辈出是各种原因造成的,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当时的西学东渐的历史背景和较为宽松的社会政治与文化环境。时代已不可复制,我们只有想方设法培养我们这个时代的人才。

其次,一些孩子在我国的学校里学习不努力,但是到了国外后就异常勤奋的问题,可能有多种原因。其一,人的教育环境由社会、学校、教师、同学及个人几个因素组成的,国内高校可能在以上几个方面过于宽松,自然就难以引起学生的重视。试想一下,如果我们每门课程的通过率只有国际上的三分之一或者二分之一,学生自然会提高努力程度。其二,在国外的大背景下,学生要背负机会成本和时间成本,在双重成本的压力下,在父母的期望下,即使是再幼稚的学生也会学着成长成熟起来,自然会正面积极地面对自己的学业。

 因此,我个人认为,我院的改革要在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等诸多层面下功夫,即使不一定能培养出民国时代的大家,也能培养出我们这个时代需要的人才。

                                   

l 蔡郎与《践行应用型教学模式》

读完校长的整个讲话,感受最深的在于校长创建一流应用型大学的决心,作为一名专职教师,我认为应该从教学的第一线践行应用型教学模式,让学生更好的成才。

应用型大学应该有应用型的人才培养目标、应用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应用型的课程体系、应用型的教师队伍、应用型的教学方法和应用型的实习实践等等。下面我就自己承担的教学工作谈谈认识和体会。

我从参加工作以来,就战斗在教学的第一线,承担了多门中国文化类课程的教学任务。我结合文化类学科实践性强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大力推行知行合一、讲练结合、应用型课程的教学培养模式,完成学院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使学生学得有趣,学得实在,学有所得。主要做到以下四环节:

首先,管理上,努力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对照有关制度,检查自己所有的职业表现是否规范、得体。不断向其他优秀教师学习知识和经验。第二,积极与老教师交流教学心得,取长补短,抓紧机会向其他老师学习、听课。第三,自己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断在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做到每堂课下来都有收获和提高。第四,在总结中,矫正疏漏,抛砖引玉,反馈情况,促进教学管理的良性循环。

为大力推行知行合一、讲练结合、应用型课程的教学培养模式,完成学院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我结合自身的专业特点和课程进行了实训教学。我讲授的《中国文化概论》、《民俗学》的课程,指导和组织学生组队进行田野考察。让学生把课堂上学到的书本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我先后组织了将近100多个团队,分批参加实训。学生通过这样的实训和应用型教学,在各类大赛中都有所斩获。例如,2009级行政管理王可昕等同学参与的《成都皮影》获得四川省“挑战杯”,一等奖。2012级新闻专业杨澜同学制作的微电影《天籁之声》获得四川省文化创意微电影大赛银奖等等。

最后,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继续贯彻校长办学的指导思想,继续坚持应用型教学模式,不断学习和进步。

l 马秋穗

读了第51期活页文选,“解放思想”和“深化改革”依然是我院乃至我系教育教学工作的重点。邹校长立足于“应用型”大学的实际,重申了在“深化”和“发展”上下功夫的重要性,强调了在贯彻特色发展、在我校和他校的差异化上下功夫的必然性。过去古人解读“大学”,总离不开三纲:“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即是说,在大学中,每一个个体要彰显自我的光明德性,并且推己及人,使人人都能去污而自新、精益求精、日臻完善。在传统教育学中,大学教育总会涉及“三观”——教育观、教学观、师生观的培养,“教育目标”、“教育与个体的发展”、“学校教育管理”等宏大的话题是本科教育探究的核心。及至2007年我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启动和实施以来,掀起了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新浪潮,众多大学纷纷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以确保高效课堂的开展,学习了邹院长的讲话以后,我切实感到,不仅要持续深化六大教学法的应用,营造良好的师生互动空间,还要探索知识和应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教学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l 靳丹

通过认真学习两个讲话,邹校长的“邹之问”让我陷入深思,中国的学生到国外怎么就努力了?学生的积极性从何而来?我认真思考了古代文学教学中应该如何进行改革和创新,以下是两点拙见。

首先,我认为在教学过程中要更新教育思想,改变教学观念,只有创造性的教师,才有创造性的教学,只有创造性的教师, 才能培养出有创造性的孩子。因此,教师应该要不断的充电和自我提升,关注学术前沿,才能站在制高点引导学生。尤其是在大数据时代,如何引导九零后利用网络进行学习,对于古代文学这样的传统学科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会。比如慕课(MOOC)这样的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上,已经有成千上万的大学生、中学生甚至小学生在线学习。如果传统课程的老师不改变课堂的陈旧模式,很难吸引九零后们。

第二,要进行课程改革,从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变为对学生整体文化素质的培养,即培养学生较强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良好的个性特长、合作精神、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并为今后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古代文学课程本来就是一门文学课程,正是因为如此,它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有很多的灵活性,教师在古代文学教学中切实起到组织者、设计者和指导者的作用。如在讲授到古典诗词的时候,如果仅仅是对诗词做赏析,不过是拾人牙慧。当我在课堂中引导学生动手写诗词的时候,他们的作品让我惊讶,他们将时代精神和当代情怀完美地融入到了古典诗词中。

总之,我认为传统课程应该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实践与创新,关注学生“全人”的发展。在以后的课堂中应该时刻谨记并付诸实践。

l 龚婷:

通过阅读邹校长暑期在眉山会议上的两篇讲话,让我看到了他在中国民办高校教育路上的执着与追求。在我看来,《着力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创新》一文,可以看作是校长在大力推进锦城学院教育时的总的指导思想;《加快改革创新 全面贯彻落实 争做“应用型”大学的领头羊》一文,则从学校教育工作的具体方面,呼应了前面的指导思想,一头一尾,两篇讲话文章,对当下的高等教育,特别是民办高等教育,从“想”到“做”,给予了丰富立体的答案。

创新的确是教育最高贵的品质,没有创新的教育,容易流于庸俗;没有创新的教师,容易沾染暮气。在我看来,教师的创新,首先来自对自己的真正的认识。在这个教育里,你是谁?作为老师,你能做的事情到底是什么?关于老师,德国哲学家,也是把华德福教育带向全世界的人,鲁道夫·史代纳博士曾经这样描述过:“老师,带着尊敬接受孩子,在爱中教育孩子,在自由中给予孩子力量。”这样的描述,可谓是理想的老师呵。在教育中,我是这样的老师吗?我能够成为这样的老师吗?我是一个在讲台上扮演着司空见惯的知识灌输机器?还是一盏哪怕只是照亮了学生前行过程中一点点黑暗的微弱但执着的小灯?还是一个对教育、对自己的工作充满发自内心的激情和创造性的向导?基于回到教育最本质的追求——让人在教育中快乐地成为他自己,史代纳博士对老师提出了这样几个具有挑战性的训诫:老师必须从整体到细节都充满创造力;老师必须对世界和人性的方方面面感兴趣;老师必须永远不向虚假妥协;老师必须永远不迂腐或乏味。我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任何教育,首先是一种教育者的自我教育,你可以想象,一个浮夸、虚伪、内心焦虑的教育者,如何去真正教育他的学生,这样的教育者,带给学生的负面影响也是不言而喻。所以,在我看来,一个老师的创新,不在于他可以使用多少新鲜花俏的教学技巧,也不在于他在所谓的知识层面有多少积累,而是在于他如何通过关注自己的内心生活,如何了解自己,并使自己内在不断成长,最终成为一个可以帮助和支持学生个性化精神的建立,而不是用传统和条条框框去规训他们心灵的师长。

         

l 赵丽蓉

本人学习了校长邹广严教授在“第九届教学改革工作会议暨暑期中层干部学习研讨会”上的讲话,受益很多。对其中感受最深的部分,谈一些个人的体会。

对于邹校长提出的“大学之问”——为什么我们有一些孩子在中国的学校里学习不努力,到了国外就非常努力了?作为一个从校园里走出来才两三年的青年教师,本人也思考过类似问题。我们的课程多,但是学生的积极性并不是特别高。以自己学生时代的感受和任教后从部分学生处了解的情况看来,可能是因为学生的课程学习强度还不大(学习强度和课程数量并不等同),也可能是因为学生过多的课外活动占用了专业课程的学习,还有可能是在学生中广泛存在的急功近利的心理影响。邹校长提出的这个问题,值得每一个任课教师的思考,更应该引起相关教学管理部门的重视。以一门专业课程为例,如果仅仅是任课教师多布置几篇论文、多规定一些必读书目,学生的课程学习效果并不见得就理想。因为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毕竟有限,如果学生在其他事情(如大量的学生活动)花费许多时间,势必会在专业学习上心有余而力不足。邹校长讲话中提出要“着力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创新”,其实,无论是哪个学科的教学,都应该向其他优秀的院校、教师、理念学习,借鉴但并不盲从。锦城学院旨在成为“应用型”大学的领头羊,势必需要全体教职员工及学生的共同努力。

l 张砚《做一名“改革创新型”大学教师》

作为一名八零后青年教师,初来锦城学院时,曾经感到工作量繁重,教学压力大,一度陷入到迷茫之中,但经过一年的调整和总结,我尝试着摸索出一条适合自己教学的经验和方法,当我认真学习了邹校长的讲话之后,深受启发。

作为一所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办学思路的大学,其教学出发点与传统大学综合性大学的目的是同步的。因此,作为教师,我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思路就要紧贴锦城的办学思路,我发现如果只是我自以为是的去钻研课本上的语法句型,学生接受起来很难,因为书本是死的社会是活的。单纯的从语法结构或者句型分析上去教学,学生没有学习积极性,学生的情绪也会影响到我教学的情绪。经过这一年多的摸索和实践,我总结了也可以说是改变了一些教学方法,比如更可能多的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更多的讨论,更多的演讲和模仿。我认为这才是这些学生在毕业以后可以用到的东西。同时,这样可以给他们布置一些作业,不能抄袭不能作假,学生想在我这门课获得好成绩必须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作为一名新教师,我深刻感受到中国教育的改革,尤其是大学教育的改革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l 王逸群

学习完邹校长的讲话,我的心得主要体现在教学工作上。如邹校长所言,就国内外大学学生的学习状况而言,国外大学生普遍很努力,深更半夜到图书馆查资料,写报告准备讨论。而中国大学生似乎相对比较轻松。在我看来,如果这一情况普遍存在的话,那我们的教学工作就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理性思考能力,能将学生引入相应的问题语境,激发其课后自行阅读和深入研究问题的兴趣,而非单纯的纯粹的进行知识性的讲授。

此外,尽可能地通过布置练习、思考题等作业使学生将课堂和课下学习时间结合起来,而避免上课到课,课后将书本抛诸一旁。当然,这作为辅助手段也要考虑到习题布置的难度及容量,做到适中。

如邹校长所言,我们有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思想,还有三大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我想在这些基础之上,改革永远是一项未竞的事业,这个动词本身就注定要伴随的源源不断的外部活力,才能使它一直避免于陈旧的牢笼。  

                                         (谢天开)


学术讲坛  百花齐放

——记文传系系列讲座

大学是创新型高素质人才的摇篮,是产生新思想、新知识、新理论的土壤,也是学术研究的基地。文传系着力打造“文传之旅”、“文心讲坛”系列讲座,旨在通过高水平讲座的开展,提高学生的素养,开拓学生的视野,把治学、修身、明心融为一体,达到明心见性止于至善的境界。

本学期,文学与传媒系“文传之旅”、“文心讲坛”系列讲座如百花齐放,争奇斗艳,《礼乐秩序是中国成家立国的核心伦理追求》、《走近成都道教音乐》、《传统诗词艺术》、《一个外省人眼中的川剧》、《儒道释(中国化禅学)三学追源》、《红学本义探微到“影视文化》、《我国中小成本电影的创作》、《摄影基础与应用》、《人际交往的语言艺术》、《张爱玲的传奇人生》、《现代主义的新意》、《解读双十一571亿疯狂的背后》,这场文化盛宴让学生既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培育了心灵的高雅严谨,又让学生展开了与现代文明的对话,深刻体会了时代的变革。

一、传承优秀文化,感受经典魅力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中指出:“对传统文化中适合于调理社会关系和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内容,我们要结合时代条件加以继承和发扬,赋予其新的涵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的荣耀,也是中国立于世界的根本。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当代人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使命。为此,文传系邀请了多位知名专家和教授,为学生们带来了一场场传统文化的饕餮盛宴。

西南民族大学祁和晖教授主讲的《礼乐秩序是中国成家立国的核心伦理追求》拉开了2014年第二学期文化之旅系列讲座的大幕。祁教授在讲座中为同学们讲解了礼乐的含义以及礼乐之治的来历。广博易良,《乐》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礼乐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礼乐也造就了中国礼乐之邦(礼仪之邦)的美誉。

四川音乐学院甘绍成教授主讲的《走近成都道教音乐》带领同学们领略了道教音乐的魅力。成都道教音乐本是一种宗教仪式音乐,专门用在道教的经忏斋醮仪式活动中,因此,从这一层面上讲,它并不属于艺术音乐的范畴。然而,随着近年来我国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各地宗教、文化部门的有识之士们开始把目光投放到宗教音乐这一领域,试图通过加工,将道教音乐发展成一种像基督教音乐一样能走进音乐会现场的艺术,并在旅游业和地方文化的传播方面发挥作用。

四川大学教授、第六届鲁迅文学奖诗歌奖获得者周啸天主讲的《传统诗词艺术》让同学们感受到了诗意的熏陶。周教授认为,现代社会需要培养的是一个人对诗的兴趣,让他爱诗、懂诗,而不一定要会写诗。有诗性的人,尽管自己不写诗,但却能从吟诵别人的诗中找到快乐。

四川省戏剧家协会名誉主席廖全京老师主讲了《一个外省人眼中的川剧》。廖全京老师从“川剧的基本情况”“川剧与川人的生活态度”“川剧与其他剧种的异同”三个方面向同学们普及了川剧的相关知识,并从他——一个外省人的视角来解读了“川剧”与“川人”。

著名历史学家谭继和教授主讲了《儒道释(中国化禅学)三学追源》。谭教授以雅斯贝尔斯的“轴心时代”理论为出发点,分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源,他认为中华古文明的源发经历了三个核心时期,分别是结绳而治的“易”时代、无为而治的“道”时代、以及依仁而治的“儒” 时代,这是许多学者避而不谈却极为重要的发展次序。谭教授还追溯了“易”学、“道”学、“儒”学、“佛”学的来源,他认为 “易”是原始思维的灵魂,滥觞于原始社会的阴阳符号文化;“道”之源在 “易”,它是在“易”的阴阳二元论基础上主张合二为一;“儒”学一方面来源于“道”另一方面则发源于“大禹之学”;佛学则是以“禅宗”的中国化为主,融合了各宗各派的思辨与生活体系。儒道释三学的溯源对加深同学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是很有帮助的。

文传系高强副教授主讲了《红学本义探微》。他主要从红学”“主旨”“书名”“曹学”“人物”“版本六个方面对这一伟大的作品进行了讲解。高强副教授鼓励同学们认真去读《红楼梦》,而且要常读,读完还要读,这样才能从中得出自己的心得体会,并有所感悟。

二、对话现代文明,捕捉时代需求

大学被誉为高洁的象牙塔。而这高洁的象牙塔常常受到外界多元、多变、复杂文化氛围的影响。时刻捕捉外界的变化与需求是本学期系列讲座的另一大特点。

中国电影金鸡奖理论评论奖获得者刘迅教授主讲了《影视文化:我国中小成本电影的创作》。刘迅教授全面分析了“影视文化”在现代社会的重要地位,他认为在消费社会以及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语境下,电影作为一种文化产业已经成为了现代人精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近年来一大批中小成本电影的异军突起,为我国电影产业的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四川省摄影家协会理事叶君先生主讲的《摄影基础与应用》,向同学们介绍了一些摄影方面的基础知识。摄影者首先要熟悉自己的器材,才能有条不紊地完成拍摄;要了解摄影的专用术语才能完成与器材的“沟通”;要熟悉单反相机的硬件结构、成像原理以及各种功能键的使用,这样才能拍出优质的作品。

文传系宋小英副教授主讲的《人际交往的语言艺术》,向同学们阐述了人际交往与语言艺术的宗旨:展现语言艺术魅力,构建和谐人际关系。人际关系对于人们日常生活与工作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要想处理好人际关系,就需要把握人际交往的一些基本规律,遵从人的心理需求,具备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语言与修辞妥善地解决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这样才能构建起彼此尊重、和谐的人际关系。

肖捷飞老师主讲的《张爱玲的传奇人生》,介绍了家庭、时代、感情在才女张爱玲身上印下的痕迹。肖老师鼓励同学们能多读名著,多关注作品背后的人与故事。

马秋穗老师主讲的《现代主义的新意》,对“现代”“现代性”以及“现代主义”三个关键词进行有深度的剖析。20世纪的西方文化史从整体上讲就是现代主义的文化史, “现代主义”作为一场世纪性的变革运动,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作为基础,以非理性主义思潮作为核心,以现代主义的文学艺术作为表现形式发展起来的。

吴志刚老师主讲的《解读双十一571亿疯狂的背后》,分别从商家和客户两个角度对比分析了2014年“双十一”购物狂欢浪潮的具体情况。在网络时代,网购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阿里集团作为电商中的领跑者,在11月11日这个原本很普通的日子,创造性的构建了一个全民购物的狂欢节,这一创举是前所未有的,其成功背后也有着深刻的原因。吴老师的讲解不仅让同学们对“双十一”的运作模式有了新的认识,也间接为同学们参加创业大赛提供了许多具有启发性的理念。

“文传之旅”、“文心讲坛”系列讲座秉承传道授业、服务学生的本质要义,立足于大学深厚的学术土壤,放眼于纷繁复杂、变化万千的世界,启发学生独立思考,为学生营造一个思想自由、兼容并蓄的学术氛围。

(刘莹)


站好最后一班岗

“情况通报的正文主要表达什么内容?”“先介绍情况,其次分析原因,指出意义或者危害;最后提出要求,是成绩需要进一步巩固和提高,是失误与不良情况,则要改正和纠偏。”“好,不错!给这位同学加5分!这是12月25日上午,龚婷老师在C305教室《应用文写作》课堂上师生互动的一幕。在A教学楼,在B教学楼,在C教学楼的教室里,处处都有文传系老师的身影,并传来学生的朗朗读书声。行课至第17周,就意味着本学期将曲终人散。文传系的师生并不因为多数课程已经结课而有丝毫懈怠,他们牢记“锦城课堂大于天的理念,以极负责任的态度站好教学最后一班岗。

在第17周,各教学楼大多数教室已经空无一人,同学们已经停课进入自主复习阶段,这使教学楼的教学氛围淡了许多,给教学带来一定影响。一些学生迟到,甚至逃课,上课也心神不定。文传系的老师们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他们深知,越是这种情况,教师榜样的力量越是突显。文传系的老师们,身先士卒,从周一至周五,从上午到下午,每次提前10分钟到课堂,做好教学准备工作,或与早到的同学们交流、答疑,教师的早到和问候,让寒冷的教室顿生一丝暖意,也给学生平添坚持学习的热情和信心;除用榜样力量感召学生外,教师们还用制度管理课堂,一如既往对每一个学生进行点名考勤,对上课玩手机、讲话的学生进行干预;此外,还以生动的课堂吸引学生,王大江老师《基础写作》课堂,作家们“历经风雨,终见彩虹的创作经历,引人入胜;黄存勋老师的《档案管理》课堂,深入浅出的案例,让枯燥的知识妙趣横生;刘莹老师的《应用文写作》,激情飞扬的表达,丰富的视频,让课堂异彩纷呈——第17周, 9位文传系老师的课堂并不因为课程进入尾声,而减少“含金量”或“放水”,相反收了一个“豹尾”,精彩连连,学生们说:“这是老师给我们的最宝贵、最绚丽的圣诞礼物!”

                               (宋小英 )


广告革命,为了学生的未来

——文传系广告专业教学研讨会

   

随着广告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广告学的高等教育也呈现出高度繁荣的局面。但是,“广告教育的速度”不等于“广告人才的质量”,广告学的高等教育仍然潜藏着很多问题。为了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广告人才,在系主任毛建华的主持下,我系广告教研室开展了关于加快推进广告专业教学计划改革与适应新时代的广告教育丛书的编撰计划的研讨会。

会上,毛老与广告专业的老师们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毛老认为广告专业的老同志遇到了新问题,亟待进行教学改革。目前广告专业面临着以下几个问题:

1.教材落后:广告专业目前面临的传统媒体业已衰落的趋势,而现有的广告学的知识体系是几十年来围绕传统大众传媒的传播体系构建的。由于互联网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冲击,使得传统媒体的传播效果大打折扣,也使得广告主开始逐步逃离传统媒体。这也让教师们发现,如果只是教材体系的知识结构,那么显然无法应对未来的广告教育。

2.广告落后:现在传统的广告业已经接近死亡,而我们的广告专业学生还在往传统的报社、电视台输送,这其实反映出学生并不了解未来的广告发展趋势。广告的未来在于互联网,如果我们无法向互联网领域输送人才,那么我们的人才将会快速被淘汰。

3.教师落后:广告教师大部分是各重点高校的硕士和博士,实践领域的广告人也很多是基于传统广告实践领域。我们会发现原来的知识不行了,而我们的教学大纲、教案有多少能快速跟进新的形势,因此教师的知识结构严重老化,无法跟上新的市场态势。一场针对广告学教育的革命必须由我们自己主动发动,我们要有革我们自己的命的勇气。

对于年轻的广告学专业来讲,目前文传系广告教研室的教学队伍也是年轻的,对于我们是契机也是挑战。一方面,教师们拥有很强的信息接收能力和学习能力,能及时准确把握住市场的需求;另一方面,广告专业也遭遇巨大挑战——知识结构快速老化。广告学的知识体系不像中文、会计等学科知识的沉淀,广告学的实践性也决定了广告学的知识沉淀必须与广告行业的现状直接相关。如果行业变化,那也意味着广告的知识只能是知识,无法转化为市场所需要的实践能力。因此,广告教学队伍的知识必须及时更新,否则学生只能学到历史,而无法掌握对现实问题的解决能力,这一现状极大考验了广告学教学队伍的学习能力。

会上,毛老还提出,为了与时代迅速接轨,广告教研室必须快速更新知识结构,强化与实践对接的教学效果。

1.具体而言,要加快革新我们的广告专业教学计划,就要淘汰一部分课程,补充一部分关于互联网营销和应用的课程;必须调整课程教学的先后顺序,以前的教学计划的设置更多的是照顾校外兼职教师的实践安排,因此课程的先后顺序更多时候是为了老师们的教学时间安排,这是不符合教学规律的。现在广告教研室师资队伍梯度合理、队伍稳定,因此,我们应该及时地扭转原有的局面,顺应广告教学的安排。

2.围绕广告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广告教研室的教师们提出了具体的整改意见:

取消《知名广告公司研究》、《媒介管理》两门课程;《广告营销学》调整成《营销管理》;《市场调查》调整成《市场调研与广告效果研究》;加开《消费行为学》、《电子商务》或者《网络营销》。《设计构成》可扩展为《广告字体设计》《广告图形创意(设计)》《广告色彩创意(设计)》;老师们还对《广告设计课》的具体授课内容进行了改革,提出了中肯的建议。

这次研讨会不仅分析了广告专业面临的现状,也厘清了广告专业进行教学改革的思路,更是为培养新时代所需要的广告人才指明了方向。

                                  (王光阵)


深化学生应用学习、强化教师教学效果
—— 文传系行政管理专业教研室系列教研活动

为践行邹校长在 “2014年眉山会议”开幕时的讲话精神,特别是在“应用型大学”上下足“三个功夫”,文学与传媒系行政管理教研室5位老师从半期开始,展开了一系列“深化学生应用学习、强化教师教学效果”的活动。

首先,我室开展了“如何将学生引入课堂、引出应用”的教学听课活动。经验丰富、深受学生喜爱的王大江、黄存勋教授带头对年青教师们开展多次听课活动。两位老师在年轻教师课堂上认真记录,在课余时间对其教学效果进行了肯定鼓励,并提出系列的教学改进意见。课后,两位老师还及时地与听课教师进行教学交流,特别是对如何将该门课程的知识点与社会实践应用相结合进行了热烈而深刻的讨论。霍岩、肖捷飞、方小林等三位年青教师多次听两位教授的授课,受益匪浅。课间,年青教师们还向两位教师请教了关于课程教学环节设置等问题,以期在课堂上既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能让学生尽快地应用所学知识,日后能成为社会所需的“熟手”。

第二,为践行我校“六大教学方法”,我室开展了数字化平台运用的自我检查和相互查阅。我室的三位年青教师按照我系“数字化平台”检查标准,分别在“线上资源”、“课程作业”、“课程测验”、“平时讨论”等四个方面进行自查,然后进行相互查阅,落实工作。教师们通过数字化平台的自查工作,强化了教学环节,促进了师生之间“教学相长”和沟通交流。

第三,我室的教师们针对我系考研学生,大到考研各复习阶段的注意事项,小到相关学科问题的解答,甚至考研学生的心理疏导,都进行了深入而细致的考研辅导工作,以期学生们最后能在初试中取得理想成绩。

(肖捷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