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氏手工微刻工艺
高氏手工微刻工艺
一、概述
富顺县赵化镇人高君维,于1958年向全国知名象牙微刻艺术家陈景异的儿子陈志澄学习微刻技艺。1992年,他退休后,一门心思研究石刻技艺,经过不懈努力,开创了“高氏手工微刻技艺”,并于2009年7月跻身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该技艺以刀代笔,能在一平方厘米的材料上,镌刻下150个小如芥粒、细若蚁须的汉字,让毛笔书法的风采跃然其上。他的作品被四川省博物馆作为首件当代文物收藏。目前该技艺的主要传承人是高君维、万霞。
二、工艺流程
(一)选材
选用三峡石、青田石、寿山石等名贵石材制成的板材,要求质地疏密均匀,色泽浓淡适度,硬度适中,尤其容不得半点砂格和半丝裂纹。
(二)截材
用特制的石材切割机将石材切割成所需规格的板材。
(三)打磨
用磨刀石和各类硬度不等的水砂纸,通过初磨、细磨、抛光、去浮色等工序,将石材打磨成刻写材料。现在都是购买现成的石质板材,规格根据字数多少确定,这样损去了切割、粗打磨环节,但要手工进行细打磨到适合微刻的精细度。
(四)刻字
刻字技艺是以刀代笔、以石作纸的一种书法艺术。用特制的钢刀在坚硬的石头上刻字,需要很大的手力,而且手要稳。刚开始刻时,手会疼痛难忍,手指会磨出泡。刻字(一般都是阴刻)就是运用刻刀,将毛笔书法的风采惟妙惟肖地表现出来。
图1:刻字(摄影:程家禄)
(五)上色
锲刻出小如芥粒、细若蚁须的文字后,涂上与石材色泽反差较大,且永不褪色的油画颜料、金粉等,阴干后,磨洗去浮色即可。
三、工具材料
(一)雕刻工具。
1.刻刀。购买白风钢、高碳钢、合金钢刀片,到机械加工厂用机动砂轮等将其打磨成所需要的雏形,然后在磨刀石上手工打磨成斜度40度的锋刃,再用细绳绑紧在小木条或竹竿上即可。
2.磨具。磨具包括油石和各类硬度不等的水砂纸。磨制刀具时,右手握紧刀柄,左手手指轻压磨刀石,沿水平方向运动。磨刀石表面应保持湿润。刀面与磨刀石表面应保持稳定不变的角度。刀面回拽时手指不要加力,那样易造成刀具反口。磨刀时逐渐减压会使刀刃变得精致锋利。
3.固定架。包括固定板、夹子、楔子等。
4.眼罩。需要具有5倍以上的放大功能,以帮助校验行距是否整齐,刻的字是看不到的,因为一下刀,石头上激起的石粉便会模糊字迹。
5.尺子。塑料、有机玻璃直尺。
6.放大镜。需要具有5倍以上的放大功能,用于检查刻字效果。
(二)原材料
1.三峡石、青田石、寿山石等名贵石材。
2.各色油画颜料、固化剂、金粉。
图2:微刻工具(摄影:程家禄)
四、代表作品
高氏手工微刻技艺作品的主要特征:文字小如芥粒、细若蚁须,但微而不乱,小而不粘,行距分明,字距有间,笔笔到位,通达流畅而精美绝伦。主要代表作品:《江泽民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被四川省博物馆作为首件当代文物收藏,《出师表》被成都市民间艺术家协会收藏,《论语》在第七届全国“三品”博览会上获得金奖,《甲骨文字帖》参加省博物院、省文联举办的民间文艺作品精品展获得金奖,《杜甫》在首届全国民间艺术百艳群英会上获得银奖,《道德经》、《金刚经》、《孙子兵法》等作品远销海内外。
图3:微刻《论语》 (摄影:程家禄)
图4 微刻《孙子兵法》 (摄影:程家禄)
图5 微刻《名人传》 (摄影:程家禄)
(撰稿人:蒋周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