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获得省社科普及基地命名
2019年12月20日,我院“四川民俗文化创新与传承普及基地”被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省社科联命名为“第八批四川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如图1)。
(图1:第八批四川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
(2)举办多场学术讲座。
疫情期间,我院院长毛建华教授两次在线上开展题为《巴蜀文化与今日四川》的讲座(如图2)。谢天开教授也为全校师生作了《大禹神话母题的文学原型重构与解构》讲座(如图3)。先后有上千名文传学子听取讲座。
(图2:毛建华教授讲座海报)
(图3:谢天开教授讲座海报)
(3)参加相关研讨会和调研活动。
2020年6月,该创新实验班指导教师谢天开教授、蔡郎与副教授参加薛涛研究会理事会议。
2020年7月25日,毛建华教授参加四川省民俗学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四川方言民俗研讨会,并被聘为学会顾问,蔡郎与副教授当选为学会理事。
2020年7月,蔡郎与副教授调研成都蜀绣的创新与发展。
2020年9月,谢天开教授参加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调研及会议。
2020年9月,蔡郎与副教授调研成都文创项目——东门市井,将在11月搭建实习基地。
(4)参加全国高校非遗教师培训班。
2020年8月,蔡郎与、姚茜两位老师参加全国高校非遗教师培训班,获得第四届全国高校非遗教师培训班结业证书(如图4)。
(图4:非遗培训班结业证书)
(5)录制慕课,提供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
2020年7月,谢天开、蔡郎与、姚茜三位老师负责录制《民俗学》在线慕课,并向全校推广(如图5)。
(6)学生成果。
学生在该实验班多次参与非遗纪录片观后感分享会并提交观后感文章进行交流(如图6)。在民俗精品资源课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发布民俗相关文章46篇(如图7)。组织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进行田野调查交流,并制作香包、粽子、月饼等(如图8)。将调研内容写成报告并制作成电子杂志进行推广(如图9)。通过以上多种形式的实训,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了传承和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和能力。
(图6:纪录片观后感)
(图7:民俗精品资源课微信公众号推文)
(图8:中国传统节日制作的物品)
(图9:民俗文化电子杂志)
(7)竞赛获奖。
在2020年“挑战杯”四川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我院报送的“寻根华夏——全球寻根文化特色服务平台”项目获得银奖(如图10),“染春秋——互联网时代下“蓝染”+非遗新模式项目获得铜奖(如图11)。
学生参加第六届“川博杯”四川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大赛,获铜奖1个,优秀奖1个(如图12)。
学生参加第十五届“挑战杯”四川省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竞赛省决赛,获得三等奖1个(如图13)。
(图10:“寻根华夏——全球寻根文化特色服务平台”项目获得银奖)
(图11:“染春秋——互联网时代下“蓝染”+非遗新模式项目获得铜奖)
(图12:第六届“川博杯”四川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大赛获奖证书)
(图13:第十五届“挑战杯”四川省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竞赛省决赛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