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王老师以米价为切入口,为同学们详细介绍南宋物价状况来揭示文人生活所需。以朱熹、王炎等人的资料为据,介绍了南宋基本日常生活之基准水平,以便更好说明南宋文人养家之难。王老师又引放翁诗《对酒戏作》、高宗节俭、秦桧挥霍事,以说明宋代经济之状况与奸臣之挥霍无度。王老师着重强调了宋人面对的“通货膨胀”问题,为大家详细介绍了宋代不同时期一贯钱的购买力变化,物价不断上涨,而文人俸禄却不断被朝廷削减,朝廷甚至多以茶酒等物折抵俸禄,本背负着生计之艰的宋代文人面对高涨的日常用度,生活更为困窘。即使朝廷有所认识,却受南渡之苦,国力衰微,再加之“祖宗之法”,难以改变如此现状,更休论身无一官半职的江湖诗人群体,不得不依附他人,以酬唱交游谋生。
面对如此艰难现实,南宋文人群体也便形成了迥乎前代的“治生之术”。首先就有“干谒权贵”之法,南宋诗人群体多行此法以维持生计。也有部分文人不惜折损气节拜谒奸臣“如壶山宋谦父自逊,一谒贾似道,获楮币二十万缗以造华居是也。”江湖诗人群体在诗歌史上呈现出干谒权门、求索钱财的总体形象。王老师又引辛弃疾与刘过、陈亮与刘过事,言干谒之法也为南宋文坛带来诸多佳话,在谋生之术外,亦有一定的文学艺术价值。除却文人自主干谒外,亦有朝廷“词禄”以维生。如陆游、朱熹、刘克庄等文人都领朝廷“词禄”以改善生活,但也只是为他们“虽殊乞墦肉,已近掘野鼠”的生活略作改善一二而已,宋代官禄设计虽未达到“厚禄养廉”的目的,但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果“惟其赐给优裕,故入仕者不复以身家为虑,各自勉其治行,观于真、仁、英诸朝,名臣辈出,吏治循良”,而至宋室南渡、山河破碎亦有捐躯殉国者,远超前代之多,是朝廷养士之报也。
南宋诗人群体还多效仿渊明乞食事,求助亲友,是面对困窘之生活所不得不为的低头,王老师举杜甫、梅尧臣、李石、戴复古等人诗,写尽自己生活已到困窘无法自救之地步,难以启齿的艰涩难言,家中却有食指众多不得不为。他们也行“卖诗鬻文润笔”之事,戴复古“七十老翁头雪白,落在江湖卖诗册”便是对自己卖诗经历的生动写照。下层文人群体还多入幕授书讲学,如戴复古、陆九渊等人,但文人入幕也需仔细斟酌选择,求志气相投者。开源外也有节流之法,王老师举陆九韶、苏轼等人计划所用,特举东坡房梁挂钱,生动展现了文人节约的生活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