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10日晚7点,由比利时根特大学汉文系教师马米歌博士主讲、我校汉语国际推广公司承办的主题讲座《国际文化交际:来自理论与实际操作的领悟》于忠孝大楼A107学术报告厅顺利举行。
出席此次讲座的有文学与传媒学院副院长马秋穗副教授,文传学院谢天开教授、王韬副教授、靳丹老师及50余名汉语国际教育、60余名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
本次讲座中,马米歌博士从文化的内涵、文化交流间的心理学现象、国际文化的交际模式三个方面内容进行详细的阐释。
讲座伊始,在2022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石磊和唐欣宜同学进行开场主持及讲解后,马米歌博士分别对文化一词来源的引申、国际文化交际的相联性及跨文化的差异因素三个角度对文化显性表现、隐性概念及跨文化交流的模型进行了剖析。“文化”在拉丁文中的释义,是群体中建立起的“思想软件”、“行为解读框架”,是“共性”。而不同文化间的“不同理论”却能够“互动与沟通”,跨文化交流既是“相异”,也有“相似”之处;在文化研究专家对文化“冰山模型”的构造中,显性文化冲击的内里是不同价值观导向的结果,不同文化针对人际关系、时间、环境三种问题的不同看法,即为“跨文化交流的模型”。
谈到跨文化交流反映的社会心理学现象的内容时,马米歌博士以“象征人类学”为切入点,以“符号学解读文化符号”的研究方法为起点,描述了文化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相对性、重复性、传承性、非先天性、可见性等特征,表现不同文化背后基本价值观和信念的影响。其中,马米歌博士还列举了如霍夫斯泰德从性别差异、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冲突、未知规避指数等维度对文化理论的研究,中国本土心理学如孔、孟、老、庄等流派对文化观念发展的影响,以及西方心理学中对宗教信仰的探究等例子,揭示出了文化交流在社会心理学的重要作用。
随着讲座内容向最后一个角度递进,马米歌博士引据了费孝通根据个人角色、社交关系所归纳出的同心圆格局,突出了在跨文化交流类型中,社会结构下“个体化”差异能够“互换”的灵活性,另结合了许烺光的社会心理特性图及何友晖有关“小我”、“大我”的研究见解,塑造了不同的社会道德规范下,个体的思考模式、沟通方式对他人的引导和对自身的限制,即“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成就感与归属感”、“针对性与广泛性”等矛盾下,个人“小我”与家庭、社会、国家的“大我”间的交涉。
讲座的现场交流环节,2023级汉语国际教育的唐林童、2023级汉语言文学的毛秋林、李沁颖、张俊贤等同学就自己对文化交流差异性等观点及马米歌博士对文化交流间的矛盾的细节和看法等问题积极与马米歌博士进行了问答和讨论。
最后,在2023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彭蜀凌同学对本次讲座进行总结后,马米歌博士与现场的老师及学生代表合影留念,此次讲座分享活动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