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飞博士解析杜诗中的“仆人书写”
11月1日晚7点,文学与传媒学院2022年秋季文化之旅系列讲座之——《杜甫的“仆人书写”及其文学史意义》主题讲座在我校锦城大礼堂举行。本次讲座由西华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王燕飞博士担任主讲人。文学与传媒学院院长毛建华教授,副院长傅仕彬教授、谢天开教授、李飞老师以及500名文传学子一同参与了本次讲座。
讲座中,王燕飞博士从三个方面来展开此次的讲座,分别是“杜甫之前的仆人书写”、“杜甫中的仆人书写”以及“杜甫仆人书写的意义”。首先,王燕飞博士向我们阐述了在古时候仆人的地位身份,相较于乞丐等底层人物,仆人的身份更加低微,甚至在很多人的眼中仆人仅仅只是“一个会说话的工具”。因此,将仆人写于诗词中,是当时的一个重大突破。
紧接着,王燕飞博士讲述了古代诗词出现的两个新特点。一个是诗中出现“僮仆”、“婢”、“侍婢”,如西晋张华的《轻薄赋》,东晋陶潜的《归去来兮辞》等。另一个是“奴”也出现在此时期的诗歌中,如南朝梁武帝的《河中之水歌》。并且在汉魏六朝时期,出现专门写仆人的三篇诗赋,王燕飞博士重点讲解了汉魏六朝时期的《僮约》,他认为《僮约》和之后的《羽林郎》都是此时期的一个反面形象,以诗词中奴的事情来讽刺和否定世家的生活。
随后,王燕飞博士着重提出真正关心仆人,并将其作为主要对象写入诗中,加以记录和讴歌的是诗圣杜甫。他提到,在杜甫的1400多首诗中有四十多首诗歌写到了仆人,总共有17钟类型,包括:“僮(童)仆”、“胡奴”、“竖子”、“婢女”、“大奴”、“小奴”等等。王博士着重给同学们介绍了杜甫晚年在夔州时记录仆人生活和劳动的诗篇三首,这三首诗歌写了杜甫当时的仆人,女奴阿稽、竖子阿段、隶人伯夷,辛秀,这些人都是当地的獠人。王燕飞博士指出,在杜甫的仆人诗中,展现了不同于史书记载的仆人形象。回顾史料记载,大多都描写出仆人是非常凶恶的一个人物形象,但是在杜甫诗中的仆人多数都是勤劳质朴、勇敢果断。
最后,王燕飞博士总结说,杜甫的仆人书写是他敬重生命、民胞物与情怀的具体体现,同时也扩大了古典诗歌的题材内容,对宋代以后诗歌日常化的书写具有启示意义。
在提问环节,来自2022级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八班的虞玲殊同学向王燕飞博士提问到:“杜甫的仆人书写对后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对此,王燕飞博士回答道:“杜甫的仆人诗歌扩大了诗歌写作领域,对后续诗歌的题材和写作内容有巨大的影响,是仆人题材诗歌写作的奠基人。是一个无法超越的存在。”另一位来自2022级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八班的杨凤娇同学提问到:“杜甫的仆人书写是否与杜甫本人崎岖不平的一生有关?”对此,王燕飞博士的回答是:“杜甫的仆人书写是受到了他自身经历的影响的,正是因为有了他坎坷的遭遇,才造就了他始终向下看的心态,而不是眼高于顶。”
晚上8点40分,本次讲座在老师和同学们的热情掌声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