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地域文化 探寻巴蜀唐诗
——张朝富老师“巴蜀与唐诗”主题
讲座圆满举行
1
主讲人介绍
张朝富,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古代文学教研室教师,文学博士,副教授,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兼职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汉魏晋南北朝隋唐文学、文化、古诗吟诵及佛教。
2
讲座详情
6月8日晚七点,由张朝富老师主讲的“巴蜀与唐诗”主题讲座在我校A207第二学术报告厅成功举行。出席本场讲座的嘉宾有文学与传媒学院院长毛建华教授,副院长马秋穗副教授,谢天开教授,毛欣然副教授,冉昊月老师,李飞老师,还有来自我院各专业的近400名同学共同参与了此次讲座。
讲座伊始,张朝富老师以杜诗为例为同学们解析了讲座标题“巴蜀与唐诗”。老师讲到,巴蜀与唐诗之间的联系打破了地域文化认识,超越了地域文化时空。由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其六》中“黄四娘家花满蹊”的景象与外地人对巴蜀的刻板印象火锅、麻将的对比分析可知,读书是发现之旅,地域文化不只有物质还有诗人诗歌文化。2017年成都商报举办了“最能代表成都的诗歌”的活动,票选前三首都是杜诗。其中的《春夜喜雨》可看出杜甫细腻地观察到了巴蜀常有夜雨的现象,唐诗所展现的巴蜀风貌也是巴蜀的独特魅力之一。诗人与地域的绑定,可以超越其出生地,超越其地域文化。
紧接着,张朝富老师向同学们分享了陈子昂与李白两位出蜀诗人故事。张老师通过史传里十七八未知书、读书四年去考试、摔琴扬名、见武则天毫无惧色等故事介绍了陈子昂的生平。同时,对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和《感遇》作了解读,张老师谈到,“独”字写出了人类个体的弱小与失意,此诗不仅写出了前无古人的超前悲怆,其时间走线与空间节点也是值得深入思考的地方。
张老师通过韩愈对陈子昂的评价“国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指出陈子昂其文学历史地位的高度。并通过李白的《蜀道难》、李白狂傲、挥金如土、爱饮酒和自尊心强的故事,总结出李白在唐代出名主要是因为他的才学。老师谈到,才学能够增强人的抗挫力和自信心,巴蜀独特的传奇历史和风土人情孕育了出蜀诗人与众不同的感怀和从容的胸襟,其胸襟给了出蜀诗人更大的勇气与进取之心,同时也成就了自身诗歌的发展。
随后,老师以具体诗歌为例分析了高适、杜甫及李白三位诗人与巴蜀的渊源。张老师认为,蜀地独特和闲适的地域环境给高适与杜甫两位入蜀诗人提供诗歌灵感源泉。张朝富老师分别从高适、李白、杜甫三人相遇;杜甫逃难秦州;李白与高适;李白遇赦放还,杜甫来到成都;杜甫作《不见》,高适作《人日寄杜二拾遗》五个部分讲述了巴蜀从容与独特的个性。张老师指出,李白、高适、杜甫等唐代诗人形成了在苦难中取乐,在挫折中洒脱的豪迈进取性情。通过古代长安、扬州与巴蜀的比较,说明入蜀的诗人给巴蜀文化增添了一笔亮丽的色彩。
3
提问环节
本场讲座引人入胜,精彩绝伦,引发了众多同学的深入思考。来自19级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黄郭威同学提出“当今传统文化不是主流,一些优秀新颖的诗词句还在不断出现,诗词是否需要提升其实用性,才能保持其活性”的疑问。对此,张朝富老师表示,传统文化不会成为主流文化,我们要重视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杜甫不会成为李白,我们也不需成为李白,不需盲目追求,只需认同自己。
来自19级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韦琪同学提出“唐诗所表现的风土人情有哪些,诗人在创作诗歌时有哪些主观影响因素”的问题。张老师认为,其地域文化差异带给诗人灵感,而诗人敏锐的感官和才学促进诗歌的完成。
本场讲座深刻讨论了巴蜀与唐诗之间的联系,同学们收获颇丰。晚八点四十五分,由张朝富老师主讲的“巴蜀与唐诗”主题讲座圆满结束。
内容质量低
不看此公众号
鑫政会务
指导老师:李飞
总编辑:汤怡
责任编辑:曾如意
本期编辑:张熙
文字撰写:莫淇淇
图片拍摄:李汶芮
海报设计:谭子龙
格式设计:葛雨棵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2...
流行音乐年度盛典...
锦城学子廖兴的假...
七木猫伽的音乐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