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top
首页 >> 学术讲坛 >> 文化之旅 >> 正文

与彭文斌教授一起领略读书与行旅的魅力

来源: 文传学院    更新日期: 2021-11-02   点击量: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与彭文斌教授一起领略读书与行旅的魅力

11月1日晚7点,文学与传媒学院2021年秋季文化之旅系列讲座之“读书与行旅”讲座在腾讯会议线上直播间举行。本次讲座邀请到了四川师范大学彭文斌教授担任主讲人,600名文传学子共同参加了本场讲座。

本次讲座一共分为四个部分,彭文斌教授分别从“人生第一次旅行”、“论旅行与读书”、“云游四方”及“总结寄语”四个方面来让同学们感受读书与旅行的魅力。

讲座伊始,彭文斌教授引用孙中山先生的题词“大丈夫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来为文传学子树立重视读书和旅行的理念。谈及旅行,彭文斌教授“以人生的第一次旅行”作为切入点,将自己的亲身经历作为内容的延伸,让文传学子更确切的理解行旅对人生的重要意义,后续又引用李白的诗句“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来体现读书和行旅的完美结合。

接着,彭文斌教授对旅行做出了详细的论述,认为旅行是人生想象与实践,知识与感悟的互惠,是王阳明“知行合一”观念最具体,最美妙的贯彻。谈及旅行的深层意义,彭文斌教授提到了作家阿兰·德波顿的《旅行的艺术》,书中说到:旅行以及对旅行的研究可以加深入们对生活的理念。把旅行作为自己理性支配积极生活的幸福,这对自我与环境的关系来说,是有目的、有价值的认识。

彭文斌教授作为人类学家,在祖国大地,乃至世界很多国家都遍布了他的足迹,所以他以自身的经历为主要内容,从东进,西负,欧洲插曲,到南行,最后北归的多年云游四方,来为文传学子讲述读书与行旅的魅力。东进时,离开家庭,外出求学,走在了读书行旅的路上,在求学的旅途中,彭文斌教授读到了第一本对其影响深远的书籍《红岩》,让其在东进序曲中越走越稳;后来彭文斌教授向西出发,负笈西洋,在西方求学的人生行旅中,遇到另一本对其意义重大的《老人与海》,他不断地追寻海明威的脚步,这让彭文斌教授在异乡能够勇敢坚毅地走下去;多年的异乡生活,让彭文斌教授对祖国有着无尽思念,余光中先生的《乡愁》和于右任先生的《望大陆》也正是彭文斌教授的情感的真实写照;后续彭文斌教授提到其回到祖国后,追寻《南行记》作者艾芜的脚步,向南开始行旅;最后,以《南渡北归》作为其分享读书行旅半生的结尾。

除此之外,彭文斌教授还为同学们讲解了一些大家们的看法,并且介绍了他们的优秀书籍。例如梁实秋先生对于读书的看法: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经验的宝藏......并向大家推荐了梁启超的《欧洲心影录》、余光中的《乡愁》、于右任的《望大陆》等优秀书籍。

在总结寄语中,彭文斌教授认为人生应该将一些时间交付给诗与远方,世界那么大,总要去看看,其最后引用艾芜的话作为结束语:人应该像河一样,不住地流着,流着,不住地向前流着;像河一样唱着,欢乐着,勇敢地走在这条坎坷不平,充满荆棘的路上。

提问环节,2019级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潘语策同学提出问题:作为大学生,时间精力与经济能力都十分有限,如何找到读书行旅与大学生有限时间精力的平衡点呢?彭文斌教授表示人生有限而知识无限,应遵从自己内心所想,选择自己的兴趣所在,不必强求读书与行旅的完美结合。2019级汉语言文学专业3班的饶倩同学问道:读书给行旅提供了更广泛的方向,旅游的所见所闻又为读书提供了更多的素材,那么除了这个方面的关系,读书与行旅的关系还体现在哪些方面呢?彭文斌教授答道,读书与行旅只是一种实践方式,旅游前要做好充足准备,但是也不能太依赖书本,更多的还是靠自己的感悟。

晚上8点50分,彭文斌教授的“读书与行旅”讲座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