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晚7点,文学与传媒学院2020年秋季“文化之旅”系列讲座第三讲,在我校忠孝大楼207报告厅顺利举行。本次讲座邀请到了四川省及成都市非遗评审专家库专家、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教授、四川省民俗学会副会长李祥林教授担任主讲。文学与传媒学院院长毛建华教授、副院长傅仕彬教授,谢天开教授、高强副教授等众多老师与300余名文传学子共同参加了本场讲座。
李祥林教授主要从两个层面中的三个维度去讲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性与重要性。“对于人类,非遗是传统;对于地方,非遗是名片;对于旅游,非遗是资源”是第一层面的三个维度。“从传承者看,非遗需要保护;从保护者看,非遗需要尊重;从研究者看,非遗需要学术”是第二层面的三个维度。
李祥林教授谈道:“非遗保护工作是从世界到中国逐步推进和展开的过程,所以理解非遗要站在地方的、民族的、国家的高度,更要站在人类的高度。”他提及当今中国的一重大国策:文化部门和旅游机构的合并。他相信,只要经过时间的磨合,文旅融合定能发挥各自的长处,产生更大的效益,促进非遗的保护。文化资源可以擦亮地方文化名片,甚至是国家文化名片。但在今天现代化社会的浪潮冲击下,非遗在不同程度上面临着消失变形的危机。李祥林教授提出,在此背景下,就需要传承者、研究者们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放低姿态,深入学习当地文化。
随后,李祥林教授介绍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来源,并指出保护非遗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文化多样性”和“民族文化多样性”。他将非遗分为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等十大类别来展开讲解。通过实地调查访问的各类图片,以及自身的见解经验,对传统手工技艺荥经砂器和崇州道明村竹艺的历史渊源,羌族瓦尔俄足对羌文化的活态呈现进行了阐释。生动形象的图片资料,让同学们深刻感受到了非遗深厚的文化魅力。
最后,李祥林教授以“2019年申报国家级非遗名录的条件”为例,强调非遗的传承与保护创新,应重视“体现大众实践、民众参与度高、有利文旅融合和助推乡村振兴”的项目,并呼吁相关部门要加强对非遗保护的关注。
提问环节,现场的老师与同学都积极地与李祥林教授互动。聂鑫鑫老师提问道:“自己手工制作的香包是否应该走向市场化?进行机器化的生产?”李祥林教授回答道:“手工艺术产品的确凝结着制作者的思想情感,拿到市场上销售也无可厚非。但机器制作不能代替手工制作,其一机器制作缺少了感情的融合,其二不能复刻手工艺术产品的独特性。”
晚上9点15分,本次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