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无情,师生互助欢乐多,
网课不易,攻坚克难重头来。
一场疫情把老师变成了“主播”,把网络“小白”变成了技术“大佬”。文学与传媒学院的五位老教师:周平教授、宋玲教授、王大江教授、谢天开教授和高强副教授(平均年龄66岁,最大年龄72岁),他们线下教学经验丰富,却不熟悉网络使用,对他们来说网课是个新的领域。在疫情的影响下,他们打破了藩篱,与时俱进,开始 “老将”们的新“战役”。
文学与传媒学院积极落实学校部署,及时制定了网课的教学方案,老教师们为了保障网课的顺利进行也做了充分的准备。
受疫情影响,周平教授春节期间被“关”在了学校,因此有大量时间为网课进行准备。周平教授表示,自己或许是“锦城直播第一人”,正月初十便在锦城嘉苑里与技术教研组的老师们进行网课的测试。为了寻求一个能流畅对话交流的平台,他测试了多款软件,最终选择了腾讯会议。他用严谨的态度对待每一轮测试,选择当下热点话题,与学生进行互动,获得较为成功的经验,为整个学院的网课开展提供了参考。
身在武汉的高强副教授为网课做了充分的准备,他感慨道,锦城学院网络教学起步较早,对录播、直播有所准备,再加上毛院长和傅院长抓得紧,用典型引路,让他们可以依葫芦画瓢,跟着往前走。他在试用QQ、微信、钉钉都出现卡顿问题后,最终选用了腾讯会议,避免卡顿出现。他担心遇到高峰崩盘,因而演示多次,并做好了顸案。高强副教授也十分感谢郑伟、吴治刚、聂敏、廖立、王向军以及武汉大学网络专家的技术指导。
网上授课,老师们初次尝试,有太多不确定的因素。宋玲教授多台设备齐上阵,进行了多个平台的测试,最终选择了QQ语音作为讲解平台。宋玲教授担心19级新生不能快速地适应网课,也担心自己会不熟练网上教学影响授课,所以她带着17级学生进行了长达一周的网课测试,以确保课程的顺利开展。
除了熟练的技术操作,硬件设备也是顺利开展网课的必要条件。谢天开教授担心上课时网络出现故障,影响学生上课,笔记本进行直播的同时,又另外购置了电脑。经过其他老师推荐,他自己多次测试,最终授课以QQ直播为主,锦城在线为辅。两台电脑一起使用,使得上课更加从容,师生互动更加方便。
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就算有重重困难,也丝毫不影响老师们对待课程的认真态度。王大江教授很早就开始制作课程PPT,视频等,并上传至锦城在线。在正式上课前进行多次测试,认真备课并标注重点难点。
带着新奇,带着忐忑,老教师们终于化身“主播”上线啦。
王大江教授在上课的过程中,逐步熟悉操作,提高网络技术。
王大江教授选择以出镜直播的方式上课,通过语音连线和同学们进行及时交流。
清晰的PPT,流畅的语音,使得同学们的听讲效率极高。
周平教授早已做好准备:
在初期也并没有遇到什么棘手的问题。他在课前发布预习的音频与思考题,让同学们做到心中有数,在课堂上畅所欲言。而且从课堂实践看,他让同学们提前预习的做法非常成功。周教授也表示,网课似乎是一种“因祸得福”,因为同学们在家有足够的时间可以去思考去预习,也更能提出那些很有价值的问题。
高强副教授也有应对网课的独特方法:学生采取群接龙等方式签到,出勤率很高。他鼓励同学们回答问题,提高主动性;并在网课期间采取新的方式进行引导。高强副教授不会因为上课方式的变化而降低对自己授课质量的要求,仍然随时欢迎同学们提问,他也会积极地解答学生问题,并且布置作业,也会根据网课这种授课形式的变化增加测试环节。
网课已经进行两周了,老教师们纷纷表示和同学们磨合得越来越好了,现在已经进入融合期了。
王大江教授说学生对网络直播上课的方式接受速度快、程度高。课前十分钟,同学们都会陆续登陆腾讯课堂平台,到课率都达到了百分之百。上课时同学在举手区积极回答老师的提问,学习主动。同学老师对网络直播上课都感到较满意,所以既传授和学习了知识,也充分体会到信息技术带来的便利和乐趣。王大江教授表示,网络教学直播这种教学的形式是可以接受的,并且认为只要选择的直播平台的功能设置合理,在今后,网课也可以作为课堂教学的另外一种补充形式而存在。
周平教授在课堂上说:“我坚决捍卫你们说话的权力”,他支持所有不同声音的发出,“只要你合乎法律,有理有据,周老师一定支持”。所以,一到发言阶段,同学们都需要“抢麦”回答,不然在周老师的课堂上很难抢到发言机会,每节课同学们积极性都非常高。在周老师的网课课堂上从未有过缺课的同学,每一位学生都积极主动地上课、发言。
谢天开教授认为远程教学考验的不仅仅是老师的素质,也更是考验同学们的素质。网课的行之有效和学生们也有很大的关系,因为学生们从小熟悉网络,所以就能更快地适应这种新的教学形式。他发现网课也呈现了另外的长处:在课堂上有些同学发言不那么积极,但在网络上每一个同学都是回答问题的积极参与者。在谢天开教授的课堂上,通过小翻转课转换师生角色,教学相长、互相提高;并且通过运用网上已有的成熟资源去讲解,也提高了课程质量。他也认为网课的顺利进行离不开学院领导强有力的督促、辅导员的带头作用和教务老师的监督。
高强副教授对网课也产生了新的看法,他认为应加大对网络技术方面的投入;虽然教师可以逐渐熟练网上授课技术,但不能像面对面授课时那样直观地了解学生的状态,还需采取一些新的方式来应对。高强副教授始终坚持认真负责的态度,会给因网络状态不好,导致课堂学习信息缺失的同学单独补课,高强副教授多次表示,就算是网课期间也要对学生负责,对学校负责。
对于初次尝试线上教育的老教师们而言,网课是一个挑战。师生对网课的不适应、网络本身的局限性以及家中环境的干扰都成为“战役”困难的原因。但文学与传媒学院的老教师们怀着“办法总比困难多”的理念和教学热情,积极探索,共克难关。
宋玲教授表示,自己身为一名老教师,确实对于这些“新兴”技术掌握的没有那么快,但在17级课代表孙彤的帮助下一点点克服困难,同时自己也不停地摸索,让网课能顺利进行。对于上网课,不仅仅是技术上的新要求,更对课程内容的把握是一个新考验,学生现在还没有书对于理论点,教师的ppt和讲授就要求更准确,详实,清楚明白。
周平教授认为唯一在课中不足的就是PPT的时间有时较长,不能留给同学们畅所欲言的时间,他也一直在积极解决这样的问题,让每一个想说话的同学都能说上话。
王大江教授和谢天开教授纷纷表示遇到最大的困难就是网络不畅通,影响上课。高强副教授面临的困难主要也是技术问题和网络问题。锦城在线容量小,他的讲课视频传上锦城在线往往不被接受,又另外使用了云盘配合教学。他担心学生听不到老师的讲课,画面不清晰等情况出现。同时他认为学生周围环境的干扰,可能对学生上课造成干扰。
以网络为介质进行授课,在锦城历史上也是首次。尽管初次接触有很多困难,师生协力,每一次的欢笑都将成为难忘的回忆。谢天开教授还和毛建华院长、傅仕彬副院长作了长于记事的竹枝词来记录网课。
技术问题偶尔也会给课堂带来小小的插曲。老师们有时忘了开麦克风,没有声音,或者网络问题,白讲了几分钟,经过同学们的提醒,老师们及时地检查设备,恢复正常后,又耐心地再讲一次。遇到棘手的问题,学生们也十分乐意伸出援手,远程操控帮助老师。
“翻车”只是极低概率发生,但同学们的欢笑是不断的。宋玲教授曾让17级的学生上传一张自己上网课的照片,活动课堂气氛。其中一位同学上传了一张表情包,她便打趣道:“你一人上网课,全家出动。”这位同学赶紧解释是表情包,宋玲教授说,她当然知道是表情包,但是觉得孩子们特别可爱,愿意与孩子们这样融洽和谐地去交流。
文学与传媒学院的老教师们在这场崭新的“战役”中大胆突破,试着研究互联网,适应新的教学方法,在战“役”中留下了自己的身影。隔着网络,师生间的情谊却从未消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