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2024年国际中文教育志愿者第一批岗位选拔考试已经圆满结束,文传学院2020级汉语言文学专业赵宇宸、周颖两位同学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成功被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选拔为出国志愿者。我们有幸邀请到两位同学以及指导老师聂敏为我们分享他们的感想与经验。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为了通过此次志愿者考核,两位同学做足了准备。赵宇宸同学表示:“汉语言相关知识的考察在考核中占了极大比重,所以有关《现代汉语》基础知识的复习是很重要的,我个人就偏误分析、拼音等知识点进行了练习。如果也有同学想成为志愿者的话,我推荐对现代汉语的基础知识进行复习背诵。”周颖同学说道:“在我看来,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学习,一是专业知识的积累,传播中华文化专业素养是很关键的。二是传统技艺,如剪纸、书法、武术等,我选择了中华传统乐器—陶笛,作为国际交流的使者,要把中国的声音带向世界。三是英语口语,我能阅读一些难度较大的英语文章,但是口语表达仍比较困难,所以在准备过程中,我着重加强口语练习。”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当提起知道考核通过时的感受,赵宇宸同学表示:“在看到录取信息以后,我既开心、释然也很纠结、忐忑。因为我认为考核通过在某种意义上告诉我,我的努力并不是白费的。忐忑和纠结是因为我对未来有一种迷茫的感觉,我希望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提高自己的汉语教学能力,学习更多技能,更好地传播中华文化。”
这两位同学取得的成绩离不开老师的悉心指导,聂敏老师强调到:“汉语国际教育的推广是极为重要的,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沿线的地区需要有相应的中文老师去推动语言合作的项目。早在大二时,我就向两位同学介绍过这个项目,他们能去实现这一目标,我是很欣慰的,我希望他们能把中国文化带向国际。”
谈起文学与传媒学院的“技术型文科人才”培养理念,两位同学均表示这一理念对他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赵宇宸同学说:“视频剪辑和网页制作也算是才艺,中华传统文化需要通过互联网进行传播,这也算是契合了培养技术型文科人才这一理念。”周颖同学在面试中还向考官展示了自己PS的图片作品,考官连连称赞。这两位同学的“硬核”技术才艺,是当天面试者中极少有的,我院的技术型文科培养理念,助力两位学子在面试中脱颖而出。
最后,小锦彩衷心地希望能有更多的文传学子担负起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重要责任,向世界展示中国的文化底蕴和人民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