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最新视频

绵竹年画制作流程

 

 

绵竹年画制作工艺

 

一、概述

绵竹年画是产于四川绵竹的传统木版年画,为中国四大木版年画之一,首批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绵竹年画的特点,多为线版拓印,手工施彩,具有浓郁的乡土且题材广泛,涵盖避邪迎祥、神话传说戏曲故事、民俗风情诸多主题,深受民众欢迎。绵竹年画曾覆盖中国西部湖广、陕甘、青新、滇黔,辐射至越南、缅甸等东南亚地区。在农耕文明基础上形成、发展起来的绵竹年画历经数百年发展,几经周折,曾盛极一时,今天,随着农耕文明的远去,大规模的绵竹年画生产已渐入式微,淡出了现代人的经济生活,但正如冯骥才先生所言:这是前人留下如此无上之瑰宝,我辈当以全力护之,将它细心整理好,请它登堂入室,传之永世

二、工艺流程

绵竹年画的制作分起稿,刻版,印墨,彩绘几道工序。

绵竹年画以手工彩绘见长,艺人会因技艺的高下,在同一线版拓印出的墨线底稿上,彩绘出神态、色彩、装饰效果迥异的年画作品,即使出自一人之手,也是张张相似,幅幅不同。

1.起稿

雕刻线版,起稿样。画幅大小、人物比例需合规。初稿由画师用柳木炭条勾勒,称为起“朽”(即轮廓线),无论人景皆反向勾描,反过纸来落墨定线,是为精稿。

绵竹年画艺诀:“流水褶子(指线条)要活套,铁线褶子要挺直强调了线作为绵竹年画构图、造型的基本手段形因线而立,神因线而传”的重要作用;“画中要有戏,百看才不腻强调了构图要注重画面细节的生动。人物造型上更有诸多要求,如“立如一张弓,坐如一口钟”强调人物形象的变形夸张;“大门(武将)要歪(威武之意),睡房门(娃娃、仕女)要乖(美)”强调造型要符合老百姓的审美心理等等。

2.雕版

1选材

年画版材梨木、银杏、红豆木为首选因其材质细腻,木纹平滑,雕凿线条密集的细部效果最好。价格昂贵多用水冬瓜(一种杂木)替用。

2聚缝

线版多用整块版材,如版材不够宽,就拼接粘连成版,严丝合缝,称为聚缝。

3刻版

将木版刨平,反贴精稿后晾干用棉花沾生菜油精稿,稿上的线条即清晰可见,艺人便依线刻版。版讲究线条粗细匀称,流畅无痕。 

3.印墨

1试版

线版拓印要求图样在纸面的位置偏上居中,“上窄下宽、左右相等”。其法是,(一)定画版:将线版固定于工作案板的适中位置;(二)垫毛巾:在线版下垫一润湿毛巾,以防位移:(三)作记号:用试版纸覆盖线版,在工作案板上作对准记号,确保被印纸张的位置准确。 

2调墨

将熔化的骨胶兑入烟墨,掺入一定比例的热水,搅合均匀。保线版刷墨均匀,防止施彩时脱墨。

3印刷

将裁齐的纸张对记号压放案板上,用棕刷沾墨,均匀刷于线版,进行印刷,百张一叠。

 

4.彩绘

彩绘,所需颜料、毛笔一应物品井然有序置于案板。

1调色

彩绘常用色有大红、丹红、桃红、黄丹、朱磦、赭石、石绿、石青、佛青、靛青、紫、白粉、烟墨和金、银粉等。彩绘前,所有颜料需因季节加适量骨胶、白矾,调成色水,在废纸上试色备用。

2施彩

艺人谨遵彩绘工序着色。工序艺诀是:“一黑二粉三金黄,五颜六色穿衣裳”。

“一黑”,线;

“二粉”,次用粉给人物脸手部打底;

“三金黄”,再用金黄色涂衣饰中铠甲、头盔、金属饰物及器物。

“五颜六色穿衣裳”,后用桃红、丹红、黄丹、佛青、品蓝、品绿等色绘衣饰。

“明展明挂”,绵竹木版年画彩绘技法,用于衣饰主要部位

“展”,指同类深、浅色层的并置,如朱红与桃红,翠绿与粉绿等;或加白粉调同类色层二、三种,分层次“展开润色。

“挂”,彩绘后,用白粉在头饰、袍服、甲胄、道具等部位勾线,勾出云纹、波纹、鳞纹、角花纹等。

3开相

即脸部彩绘。先“上相粉”,用桃红加白粉、黄色调成肉色敷于人物脸部(仕女、儿童用白粉),再用鸳鸯笔彩绘两颊、眼皮、耳朵。最后勾画面部线条年画艺诀有“要得恶,眉毛、胡子一撮撮,要得笑,眉弯嘴角翘”之说。仕女秀眉细而长,门神眉毛粗而立通过对眉眼鼻嘴的处理来表现人物性格。最后点睛,据说技艺高超的艺人所点之睛最传神。

4装饰袍服

施彩后,行袍服装饰,方式有三种。

勾金:笔蘸金粉、银粉或白粉在袍服上勾花纹。这是绵竹年画北派装饰技法,花纹生动、飘逸。

花金:用木刻纹戮拓上金粉、银粉或白粉,加盖在袍服上。这是绵竹年画南派的装饰技法,花纹精细、秀丽。

印金:高档年画的一道工序。把已完成的年画,用金线版复印一遍胶水,敷上金粉,整个画面即金钱凸显,金光灿烂,富丽堂皇。

 

三、工 具 材 料

1.刻版工具

刻刀,过去均由铁匠打制

斜口刀:斜刃刻刀,用于雕刻线版的线条及图案细部。

平口刀:单面平刃刀,用于铲除线版的版空部分。

圆口刀:刀口呈圆形或半圆形,用于雕刻圆边图案,及线条拐弯处。

2.印画工具

1棕刷子:刷墨工具。梱成,呈圆锥形排形。

2擦子:拓印线版的专用工具。木块为里,外包棕丝,表面平整、柔软。

3拓子:制作拓片工具。用棉布包裹丝绵或棕柔和富有弹性

3.绘画工具

1笔: 

毛笔:大小不等,兔毫为主,画袍服褶子、点眼睛;

“鸳鸯笔”:自创排笔,无确定规格,宽窄随意,用这种排笔创造一种独特技法也被称为“鸳鸯笔”,画面浓淡相宜,十分生动。 

大排笔:衣服;

中排笔:涂脸蛋,画花;

小排笔:画小角落;

2花戮子:又称(戳戳、花花)印“花金”的工具。木头刻制,花纹精细,纹样繁多。分袍服花、帽花、衣角花、袖口花4类30多种。

4.颜料及制作

绵竹年画的部分颜料画师自

红色:苏木茎干去皮水煮,红汁加明矾调制

黑色:柴灶锅烟,加胶或浓米汤调匀。

蓝靛:蓼蓝的茎和叶水沤发酵,蓝淀浸出滤,将石灰乳倒匀沉淀蓝靛膏。

黄色:半开槐树花,晒干炒焦水煮,滤出黄水,加适量明矾、蛤粉,搅匀即成。

绿色:将槐豆浸泡、砸烂、加碱和矾熬制而成。

5.纸的选择与制作

印制绵竹木版年画最早使用的纸张是绵竹生产的土纸,和艺人用土纸自制的粉笺纸。现在多用夹江熟宣,和用夹江熟宣制作的粉笺纸。

粉笺纸是绵竹年画艺人的一大创造,这种加工后的纸莹白细腻,载色丰厚、不脱层,不变色。用粉笺纸绘制的年画色彩凝重、富丽。制作工序如下:

制白泥:将四川茂县出产的白泥土溶水成浆,滤尽杂质,干涸成块,以备制笺。

制粉笺纸 :用甄子蒸或夹江熟宣,蒸后的纸刷一层胶矾,称为“拖”。将白泥溶化,兑入适量骨胶,刷在“拖”过的纸上,晾干即可

四、著名画师与代表作品

见于地方志、中国木版年画绵竹卷,有传世作品的著名画师有黄瑞鹄、张学源、张先福、姚春荣、何青山等。

代表作:

长卷《迎春图》清末(6000㎜×470㎜),为国家一级文物,描绘了清朝绵竹迎春会盛况,生动地再现了清代的民俗风情,表达了人们向往祥和、迎接新春、纳福祈吉的愿望。全卷描绘了460多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和丰富多彩的迎春活动,画面生动细腻。

斗方《三猴烫猪》,清代 (540mm×300mm这是绵竹年画中的讽刺小品,画面上一张方桌,周围坐着三个猴子和一头猪,正在玩四川纸牌赌博。精灵的猴子趁猪调戏妇女之机,暗中用脚在桌子下递牌作弊。作品构思巧妙,形象活泼俏皮,情调幽默诙谐。

门画《抱鞭抱锏》,清代 (1100mm×650mm画中尉迟恭头戴黑盔,右手抱鞭,竖眉立目;秦叔宝头戴金盔,怀中抱锏,面容威严。两者相向而立,威风凛凛。

采访李方福(摄影:黄宪)

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陈兴才(1919—2012),代表作品有《门神·双扬鞭》、《清代仕女图》,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李方福(1932—),代表作品有《立锤门神》、《二十四孝》、《三星高照》等。

 

讲述人:

侯世武 原绵竹年画博物馆馆长,64岁;

陈兴才 绵竹清道镇人,86岁

李方福 绵竹拱星镇人,73岁

讲述时间:2004年11月

记录整理:毛建华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