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最新视频
当前位置>首页 >> 课程介绍 >> 教师队伍

教师队伍

一、人员构成

3-1

人员

构成

(含外

聘教师)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职称

学科专业

在教学中承担的工作

毛建华

1947.4

教授

民俗学(硕导)

民间文学

课程建设负责人、教材编写、教改项目、教学实践基地建设、课程讲授、论文指导

杨骊

1974.4

副教授

中国哲学

文学人类学

民俗学

教材编写、教改项目、课程专题讲授、论文指导

蔡郎与

1983.1

副教授

民俗学

教材编写、教改项目、课程讲授、课件制作、论文指导

谢天开

1958.5

副教授

民间艺术

课件制作、课程专题讲授、论文指导

杨燕

1977.2

副教授

民俗学

教材编写、教学实践基地建设、课程讲授、课件制作、论文指导

刘玮

1984.3

讲师

民俗学

学生指导、课件制作、教材编写







二、教师队伍整体构成

本课题的教师队伍中,加上课题主持人,有教授一人,副教授四人,讲师二人。其中课题主持人为硕士生导师,四川省民俗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四川省民间文艺家协会顾问(原副主席)、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成员,四川客家研究中心副主任,紧急保护羌族文化遗产四川专家委员会成员。两位主讲教师为四川省民俗学会理事,两位主讲教师为四川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从学历层次看,博士一人,硕士学位四人,硕士中有一人为西南民族大学民俗学在读博士。

学缘结构看,有从四川大学、西南民族大学、四川师范大学毕业的教师,学缘构成较为合理。在知识构成上,课程组的成员分别来自民俗学、哲学、文学、艺术学、文学人类学等不同专业,这为充分的学科交叉、融合提供了保障。

本教学队伍是一支专业知识功底扎实、教学经验丰富、年富力强的、年龄结构及学术梯队合理,具有创新精神及后继有人的师资队伍。

三、近五年来教学改革、教学研究成果及其解决的问题

1.教学内容探索:经过三年多的探索,制定出适合独立学院通识课的,有特色的教学大纲,使教学内容符合本院学生培养目标;

2.教学模式探索:在教学活动中提出教、学、用互动的教学模式,把知识的学习、能力的提高和实践经验的积累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学以致用,通过博物馆参观、民风民俗调查、非物质文化遗产考察等活动增强学生实践能力,效果明显;

3.学术讲座:结合民俗学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举办了民族民间文化之旅系列讲座,先后有李祥林、杨家铭、罗庆春、魏学峰、袁庭栋、陈世松、谢元鲁、高大伦、彭帮本、张昌余、杨正文等十余位专家作了精彩的学术报告;

4.课程实践:为了让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结合更紧密,先后与四川省博物馆、四川省音乐舞蹈研究所、绵竹年画博物馆、建川博物馆签订协议,为学生课程实践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5.多媒体教学:加强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和改进,将大量与课程相关的图片资料、视频融进多媒体课件中,使民俗学理论生动易懂。

6.学科教材建设:本课题组所编写的《中国民俗十讲》通识课教材2013年由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在内容的编排上,本书分为十个专题:饮食习俗专题、服饰习俗专题、民居习俗专题、节日习俗专题、人生礼俗专题、信仰习俗专题、游艺习俗专题、手工艺习俗专题、民间戏曲专题、民间文学专题。我们力求以生动的语言、精美的图片、丰富的人文内涵,为读者展开了一幅幅生动的民俗画卷,系统地讲述了中国民俗文化知识。在介绍各类民俗事象时,本书既关照历史,又把重点放在具有独特性,唯一性,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民俗事象的描述上,一改过去枯燥乏味的叙述方式,不追求艰深难懂,只追求好读易懂,让读者领略中国民俗文化的魅力。

 

7.取得成果:杨骊、蔡郎与老师获得学校优秀教学质量奖;杨骊、肖捷飞、蔡郎与老师获得学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指导教师奖。

四、近五年培养青年教师的措施与成效

1.  鼓励青年教师攻读博士学位,目前已有一名教师四川大学文学人类学博士毕业,一位教师为西南民族大学在读博士。

2.  鼓励青年教师加入学术团体,目前已有四位青年教师加入四川省民俗学会及民间文艺家协会,一人加入中国文学人类学学会。

3.  鼓励青年教师参加国内学术交流,青年教师参加“全国多民族文学论坛”、“中国高校文化遗产学学科建设会议”、“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会第五届学术会议”、“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会第六届学术会议”、“中国玉石之路与玉兵文化研讨会”等全国性学术会议。

4.  培养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二人被列为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学院“夫子育人奖”5人次 。

5.  培养青年教师科研能力,已有20余篇学术论文在《中国文化报》、《文化中国》、《社会科学家》、《美术观察》、《四川戏剧》等期刊杂志发表。

五、主讲教师情况

主讲教师情况(1)

2(1)-1

基本

信息

姓名

杨骊

性别

出生年月

1974.4

最终学历

博士研究生

职称

副教授

电话

15882416121

学位

博士研究生

职务

副系主任

传真


所在系别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

文学与传媒系

E-mail

102037825

@qq.com

通信地址(邮编)

成都市高新西区西源大道1号四川大学锦城学院 611731

研究方向

文学人类学、民俗学

2(1)-2

教学

情况

1.  近五年讲授的主要课程

应用写作         通识课        周学时2       4届 890人

商务写作         专业课        周学时2         1届 49人

中国民俗         公共课        周学时2         1届 139人

中国现当代文学      专业课        周学时3         5届 385人

中国现当代小说欣赏    公共课        周学时1       2届 508人


2.近五年承担的实践性教学

指导学生进行四川省民间文艺家协会项目                80人

《四川民间工艺百家》调研

指导学生团队进行民俗学、非物质文化遗产调研            20人

指导学生进行地震文物采集                      50人

毕业设计/论文                                   445人    

                                     

3.近五年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

《走向交往的大学师生关系》     《才智》(第二作者)

           

4.近五年获得教学表彰/奖励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 “夫子育人”二等奖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   2012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 “夫子育人”三等奖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   2009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社会实践活动优秀指导教师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  2008、2012

2(1)-3学术

研究

1.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

课题名称                    来源          年限      本人作用

在实证与阐释之间:文学        教育部青年项目    2011-2014       负责人

人类学多重证据法的理论与实践    教育部一般项目    2011-2014        主研

多民族文学意象的叙事性研究        

民国时期西南民族志表述反思研究    国家青年项目   2011-2014      主研

多民族文学共同发展研究         国家重大项目   2011-2015        参研

四川省民间文艺家协会项目       省级项目     2012-2013      主研

《四川百家民间工艺制作流程》


2.近五年来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

   题目                           刊物名称         时间

人类学转向与文学人类学                   百色学院学报        2012.1

重估大传统:四重证据法的方法论价值            百色学院学报        2012.4

重估大传统:文学与历史如何对话               社会科学家        2012.7

灾难时刻,文学人类学在场——评《灾难与人文关怀》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     2011.4

以《文学人类学教程》为例谈文学与人类学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    2011.4

了一容的西海固——了一容小说的人类学阐释           朔方       2009.12

论梁实秋《雅舍小品》的幽默品格                  才智          2008.10


3.近五年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

奖项名称             署名次序        时间

四川省人民政府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三等奖          第五         2007










主讲教师情况(2)

2(1)-1

基本

信息

姓名

蔡郎与

性别

出生年月

1983.1

最终学历

硕士研究生

职称

副教授

电话

13541288994

学位

硕士

职务


传真


所在系别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

文学与传媒系

E-mail

29439934

@qq.com

通信地址(邮编)

成都市高新西区西源大道1号四川大学锦城学院 611731

研究方向

民俗学、文化产业

2(1)-2

教学

情况

1.近五年讲授的主要课程

中国民俗         通识课       周学时2         4届          890人

中国文化概论      专业课       周学时2         1届          49人

中国民俗         专业课     周学时2         1届          139人


2.近五年承担的实践性教学

指导学生进行四川省民间文艺家协会项目                    10人

《四川民间工艺百家》调研

指导学生团队进行民俗学、非物质文化遗产调研                400人

毕业设计/论文                                       438人


3.近五年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

论文《实训式教学法在高校文化类课程中的运用》,《四川大学锦城学院学报》2012,第一作者

4.近五年获得教学表彰/奖励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 “夫子育人”三等奖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        2012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 “夫子育人”三等奖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        2013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社会实践活动优秀指导教师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      2010

2(1)-3学术

研究

1.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

课题名称                 来源                  年限         本人作用

0成都建立文化产业园区调研   四川大学         2010-2011         参研

多中华文化教材研究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    2011-2013       主研

四川省民间文艺家协会项目       省级项目       2012-2013      参研

中国网络新媒体的盈利模式研究   四川省教育厅  2013-2015          主研

微博语境下的高校网络舆情特点及引导机制研究——基于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角度

四川省教育厅课题2013-2015                                       参研

2.近五年来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

题目                                      刊物名称           时间

实训式教学法在高校文化类课程中的运用          才智                2013.9

浅议成都人的游赏习俗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学报         2011.1

浅议成都的城市文化个性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学报         2011.12

试论<红楼梦>中的中国传统饮食文化  剑南文学                         2010.5

3.近五年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










主讲教师情况(3)

2⑶-1

基本

信息

姓    名

谢天开

性   别

出生年月

1958.05

最终学历

本科

职   称

副教授

电    话

15928196083

学    位

学士

职   务

专职教师

传     真


所在院系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

文学与传媒系

E-mail

xietianaki@

163.com

通信地址(邮编)

成都市高新西区西源大道1号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     611731

研究方向

民间艺术、民俗学

2⑶-2

教学

情况

1. 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

民间艺术             公共课        周学时3      4届       350人

中国民俗            公共课        周学时2      1届       112人

中国文化概论         专业基础课    周学时3      3届       400人

论文与申论写作       专业基础课    周学时3      2届       200人

2. 近五年承担的实践性教学

实习                     2届               200人

毕业论文                 2届               12人

3. 近五年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与课题

“汴梁:一座盛大而欢愉的商业文艺城池”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08年2月    独立完成;(已被上海三联书店第6辑都市文化研究《网络社会与城市环境》全文收录)                                        

《四川古蔺县苗族婚恋文化与社区生活考察研究》,四川省教育厅,2010年完成    第一主研。

2⑶-3

学术

研究

1.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

名称                       来源        年限    本人作用

民间艺术十二讲 (24万字)    四川大学出版社   2013年1月   编著

2. 近五年来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

题目                   刊物名称                  时间

“宋代蜀地茶马互市特殊形式刍议”  《农业考古》(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2008年3月   独立完成;获得2010年四川省高教学会第十二次高等教育学科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

“作为‘信史’的《大波》与辛亥四川交通近代化(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13年2月

独立完成。












主讲教师情况(4)

2(2)-1

基本

信息

姓    名

杨燕

性别

出生年月

1977.2

http://jpkc.scujcc.com.cn/zgms/images/YY.jpg

最终学历

博士研究生

职称

讲师

电话

13730858937

学位

博士研究生

职务

副主任

传真

85533317

所在系别

文传系

E-mail

58702830@qq.com

通信地址(邮编)

洗面桥街11号5楼,610041

研究方向

民俗学

2(2)-2

教学

情况

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不超过

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及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

主要课程:中国服饰概论,4学时,1届,150人

          中国文化概论,2学时,3届,300人

          中国民俗学,3学时,3届,600人

毕业论文:31人

2006年对外、旅游管理

2005年旅游管理、对外、汉语言、新闻、广告

2(2)-3学术

研究

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

学术研究课题:

《“毕摩文化”原生态系统挖掘与初探》,四川省科技厅软科学,2006年,主要研究人员

《巴蜀音乐》,国家西部课题,2006年,主要研究人员

《四川扬琴·李德才》,四川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系列,2007年,英文翻译工作

《中国民俗知识·四川卷》,2007年,副主编

《羌族释比文化研究》,文化部文化重建项目,2009年,主要负责人

负责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工作,考查、撰稿、申报片制作等工作

发表的学术论文:

《有关“麻都”的思考》,《四川民俗文化论》,2005年9月;

《音乐剧<金沙>舞美设计之我见》,《四川戏剧》,2007年第4期










 

主讲教师情况(5)

2(1)-1

基本

信息

姓    名

刘玮

性别

出生年月

1984.3

最终学历

硕士研究生

职称

讲师

电话

13678081974

学    位

硕士

职务


传真


所在系别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

艺术系

E-mail

263657686

@qq.com

通信地址(邮编)

成都市高新西区西源大道1号四川大学锦城学院 611731

研究方向

民俗学

2(1)-2

教学

情况

3.  近五年讲授的主要课程

中外文学史          专业课       周学时4     1届          34人

中国民俗            专业课       周学时3     1届          46人

中国文学名著赏析    专业课       周学时2     1届          152人

2.近五年承担的实践性教学

毕业设计/论文                             1               8人

3.近五年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

4.近五年获得教学表彰/奖励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 “夫子育人”三奖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     2011

2(1)-3学术

研究

1.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

课题名称                 来源                  年限         本人作用

0中华文化教材研究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    2011-2013      参研

2.近五年来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