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族口弦制作工艺
羌族口弦制作工艺
一、概述
羌族口弦是一种具有羌族民族特色的乐器,具有数千年的悠久历史,主要流传于北川、汶川和茂县这三个地区。在男女爱恋婚嫁,丧葬,劳动休息时都能听见口弦袅袅余音。羌族口弦以乐身小巧而音色悦耳著名,口弦虽然短小而简单,但声音细腻悠长,委婉动听,犹如山间的小溪潺潺,非常动听。羌族口弦中经典的曲子有《吆羊歌》《薅草歌》等。目前羌族口弦共有王泽兰、周顺兰、李翠萍三位省级传承人。
(图1:羌族口弦)
二、工艺流程
(一)选竹
选竹是非常重要的一步,竹子的选材直接关系到口弦的音质。制作口弦最好的竹子是老翻黄金竹,或用来装清油的金竹竹筒。但现在,翻黄金竹、装清油的竹筒已经难以寻找了。所以,现在羌族人制作的口弦所用的竹子,都是用金竹或青竹来代替的。因为在制作口弦时竹子越老制作出的口弦音质会越好。同时,老竹子会更方便雕刻,可以尽量避免竹子在雕的过程中破损。所以,一般会选择金竹或青竹的挨近根部的三节。
(二)削竹条
首先将竹子劈破成宽度约为2厘米左右的竹条,在将竹条截成长约11厘米-12厘米的竹片。其次用镰刀把竹片的厚度削成约0.2厘米左右的光滑薄片。再次对竹片的宽度进行削整,把竹片的一端的宽度削成大概1.3厘米,而另一端的宽度约为0.8厘米,使竹片看似“酒瓶状”。最后将竹片的正、反和侧面削光滑。
(图2:削薄后的竹片)
(图3:酒瓶形口弦)
(三)钻孔
在竹片的两端适中的地方钻孔。这一步要非常小心,因为钻孔时竹片容易破开。
(四)刻“簧片”
首先在竹片内侧(竹子的里面)的中间刻出一条长约8厘米的痕迹。其次在竹片宽的一端刻出宽约为0.6厘米,在宽度窄的一端刻出宽约为0.3厘米的痕迹。最后,根据刻出来的痕迹,刻出口弦中间的簧片。
(图4:刻簧片)
(六)穿麻线。
取两根长短适中的麻线(一般是30厘米左右)分别穿进两个孔。这样一个口弦的制作过程就完成。因为口弦演奏是通过一侧的麻线拉动麻产生震动来发音,所以音律的改变也与麻线的扯动有关。此外,制作口弦时为使口弦看上去更加美观,有时会做一个竹筒装口弦。
(图5:有竹筒的口弦)
三、工具材料
(一)原材料
以前多用翻黄金竹和装清油的竹筒。要选用老金竹的挨近根部的三节,制作出来的口弦音质较好。
现在选用新鲜的金竹和青竹,也要选用挨近根部的三节。
(二)制作工具
镰刀:为带柄型工具,重量半斤左右,主要用于砍竹、劈竹和加工竹片使用 。
雕刻刀:为硬度高,刀尖锋利且尖细的类似于瑞士军刀的小刀。主要用于雕刻口弦,也可以用于加工竹片。
垫木:为木制的且有较大厚度的矩形木块,在劈竹和加工竹片时为避免损坏地面且方便而用。
(图6:雕刻刀)
(撰写人:姜友会、唐菁苑、万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