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最新视频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内容 >> 授课教案

授课教案

导论  民俗概说

教学重点、难点:系统讲解民俗的概念(从传统内涵到现当代学者对它的定义),重点介绍民俗的几大特征、类型和应用价值。

第一节 民俗内涵

一、民俗概念的产生和发展

(一)我国传统意义上的 “民俗”“风俗”内涵

我国古言之“民俗”“民风”,几乎都是治国之需要,其眼光所注意的不外奢俭、劳逸、贞淫、忠孝、廉节、信实、仁让等方面。与现代民俗学研究关注的对象、范围,研究的目的有很大的不同。

(二)民俗学界关于“民俗”的概念

1.1846年以前民俗的概念是指民间古俗、贱民古俗、古物、民族学、神话、民间口头文学、残存文化 ……

2.1846年,“民俗”成为专门学科术语

英文Folklore的意译:

Folk(民众、民间)和lore(知识、学问)的合成,既指民间风俗现象,又指研究这种现象的学问。

3.现国际学术界:

Folklore专指研究对象,即民俗事象或民俗传承。

Folkloristics专指“民俗学”。

4.当代中国学术界:

“民俗”即民间的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

二、“民间”与“风俗”

(一)民间

民众中间,对应官方而言。主要组成部分为中、下层民众。

(二)风俗

指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中世代传承、相沿成习的生活模式,它是一个社会群体在语言、行为、和心理上的集体习惯。(统治阶级成员在个人生活中,基本上与民族共有的习惯取一致的态度)

三、民俗学

即专门研究民俗文化的社会科学

(一)民俗学研究的范畴

1.狭义观

1)文化遗留说

2)精神文化说

3)传统文化说

4)文明文化说

5)民间文学说

2.广义观

民俗是人民大众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它既包括农村民俗,也包括城镇和都市民俗;既包括古代民俗传统,也包括新产生的民俗现象;既包括以口语传承的民间文学,也包括以物资形式、行为和心理方式传承的物资、精神及社会组织等民俗。民俗虽然是一种历史文化传统,但也是人民现实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二)民俗学研究的内容

1.民俗学原理

2.民俗史

3.民俗志

4.民俗学史

5.民俗学方法论

6.资料学

(三)民俗学的任务

1. 殖民主义时期

民俗学对于人类知识的总量上恐不能希望过分的贡献,但有一个非常实用的效果当然会从这种研究中生出来,即:统治国对于隶属民族可以从此得到较善的统治法。

2. 20世纪初叶

探索民族文化成为科学任务,把民众的传统文化,未开化民族的文化,都作为人类文化的进化与发达的产物加以研究,推进了文化的发展。

3. 当代民俗学的任务

以科学的态度,对历史与当代的民俗事象,进行调查、搜集、整理、描述、分析和论证,探求它的本质结构、特点与社会功能,揭示其发生、发展、传承、演变、消亡的规律,为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服务。

(四)民俗学研究的实用价值

1.加深对祖国历史文化的认识,增强民族凝聚力;

2.发扬优秀民俗传统,吸收其他民族良好习俗,抵制各种陋俗;

3.为经济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服务,如开展民俗旅游活动, 开发民间工艺、烹饪、服饰、医药、民间文学等方面的产品等等。

第二节 民俗的特征

民俗特征是指的各类民俗的共有特征:集体性、传承性与扩布性、稳定性与变异性、类型性、规范性与服务性。

一、民俗的集体性

民俗的集体性,是民俗文化的生命力所在;体现了民俗文化的整体意识;决定了民俗文化的价值取向。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民俗是民众共同创造和传承的

田野作业表明,许多民俗事象无法找到倡导者和创造者,民俗文化的产生和形成,离不开人类的群体活动,靠集体的心理、语言、和行为传

承下来。

(二)集体性不排除个人的因素

一些民俗事象初始于个人,得到集体的响应和参与,而形成民俗。

(三)在流传中体现集体性

1.民俗在传承过程中,变得复杂和丰满,是集体加工的结果。

2.以春节为例:春节的流变就体现了集体性。

二、民俗的传承性和扩布性

民俗的传承性是指,民俗文化在时间上传衍的连续性,即历时的纵向延续性。民俗的扩布性是指,民俗文化在空间伸展上的蔓延性,也是民俗文化的横向传播过程。民俗的传承性和扩布性,使民俗文化的传承成为一种时空文化的连续体。

(一)民俗的传承性

传承是民俗文化得以延续的手段,在民俗的形成和发展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中介作用。体现在三个方面:

1.教化功能,并在潜移默化中进行;

2.民俗传承积极、主动,有目的的进行;

3.表现为内容和形式上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即某项民俗事象的核心和母题依然保留。

4.以年画为例,始终能体现五谷丰登、吉庆有余的春节习俗主题。

(二)民俗的扩布性

也称播布性或传播性,它是指民俗文化在空间平面上的伸展。体现在三个方面:

1.受功能的制约,有条件的向周边地域和民族渗透;

2.对异地、异民族民俗文化的吸收、消化和加工;

3.扩布方式的不同。

民俗有两种扩布方式

1)自然进行的正常的扩布方式,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a.对被采方的民俗文化进行价值判断;

b.对被采方的民俗文化进行取舍选择;

c.对被采方的民俗文化加以改造,置于本民族、本地区的民俗文化传统之中。

2)非正常的扩布,即因战争灾荒瘟疫造成大规模迁徙,分为两种情况:

a.民俗文化随迁徙与新定居地的民俗文化相结合;

b.迁徙人口聚居,迁徙地民俗文化保存流传下来。

三、民俗的稳定性与变异性

(一)民俗的稳定性

经济基础不变,民俗文化就稳定。不少的民俗传承至今,说明民俗文化的稳定。

(二)民俗的变异性

民俗在传承和扩布过程中引起的自发和渐进的变化。造成变化的原因有:

1.语言和行为

2.地域环境、生产、生活方式造成变异

3. 社会发展和时代变革使民俗产生变异

4.受民族心理的影响使民俗发生变异

四、民俗的类型性

表现形式上的特点,又称民俗的模式性,是一种定型化的思维习惯和约定俗成的行为方式。是集体创造、流传,形成的民俗特点。

五、民俗的规范性和服务性

(一)民俗的规范性

民俗文化是长期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中创造的语言和行为模式,民俗文化这种约定俗成,对人们的思想和生活产生强大的约束力量,迫使人们在一定的道德和习惯规范中行事。

(二)民俗的服务性

1.服务于社会;

2.服务于生产和生活实践;

3.服务于民众的心理需要;

4.满足民众的审美需要。

第三节 民俗的价值

民俗,从它产生和传承的历史来看,都是与其实用价值联系在一起的。从功能方面看,民俗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价值:

一、教化功能

民俗的教化功能,是指民俗在人类个体的社会化文化过程中所起的教育和模塑作用。

二、规范功能

民俗的规范功能,是指民俗对社会群体中的每个成员的行为方式所具有的约束作用。这种约束作用具有无形性、范围广泛、深层控制的特点。

三、维系功能

民俗的维系功能,是指民俗统一群体的行为与思想,使社会生活有规则地进行,保持着稳定,使群体内所有成员保持向心力与凝聚力。

四、调节功能

民俗的调节功能,指通过民俗活动中的娱乐、宣泄、补偿等方式,使人类的社会生活和心理本能得到调剂的功能。

五、审美功能

审美功能是指民俗对社会成员心理产生的悦耳悦目、悦心悦意、悦志悦神的审美作用。民俗的审美功能与调节功能是密切相关的,民俗文化中的许多事象,不仅可以满足人们的心理需要,而且本身从内容到形式都具有民间审美的意义。

第四节 民俗类型

一、物质民俗

人们在创造和消费物质财富过程中所不断重复的、带有模式性的活动,以及由此产生的带有类型性的产品形式,它以民间传统的经济生产习俗、交易习俗及消费生活习俗为主要内容。

包括:生产民俗、商贸民俗、饮食民俗、服饰民俗、居住民俗、交通民俗、医药保健民俗。

二、社会民俗

指人们在特定条件下所结成的社会关系的惯制。(亦称社会组织及制度民俗)

包括:社会组织民俗、社会制度民俗、岁时节日民俗、民间娱乐习俗。

三、精神民俗

有关意识形态方面的民俗。它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自然与社会过程中形成的心理经验,这种经验一旦成为集体的心理习惯,并表现为特定的行为方式并世代传承,就成为精神民俗。它以传统的迷信与俗信的诸事象为主要内容。

包括:民间信仰、民间巫术、民间艺术、民间哲学、伦理观念。

四、语言民俗

指通过口语约定俗成、集体传承的信息交流系统。

包括:

(一)民俗语言:

广义的民俗语言:民族语言、方言。

狭义的民俗语言: 民间俗语、谚语、谜语、歇后语、街头流行语、黑话、酒令。

(二)民间文学:

   神话、民间传说、民间故事、民间歌谣、民间说唱。

五、游艺的民俗

以民间传统文化娱乐活动的习俗为主要内容。

包括:

(一)游戏:

智能游戏:谜语、七巧板

体能游戏:捉迷藏、跳房

(二)竞技:摔跤、踢毽、赛马、简易棋

(三)杂艺:杂技、戏法、动物斗戏

第一讲  生产习俗专题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介绍物质生产民俗的内涵和特征,让学生充分了解农耕文化和商贸与交通文化中所涵盖的诸种民俗事象。

第一节  生产民俗的定义和特征

一、     生产民俗的定义

生产民俗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一个地区的社会大众,在一定生态环境里进行生产实践活动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物质文化事象。

二、特征

(一)地域性

   物质生产民俗的形成离不开自然环境条件。

(二)季节性

   物质生产民俗的形成受时令节气的制约。

(三)功能性

   物质生产民俗首先(或主要)是为了满足物质生活的需要。

(四)科学性

物质生产民俗是生产实践的结果,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

第二节    农耕习俗

中国传统农业生产民俗的特点: 农业生产民俗居于中心地位;具有东方农业文化特色;具有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和周期性;既是生产经验的总结,又是指导生产的手段,具有明显的传承性。

一、         农业耕作的时序、节令习俗

         农历二十四节气:

春季  立春  雨水  惊蛰  春分  清明  谷雨

夏季  立夏  小满  芒种  夏至  小暑  大暑

秋季  立秋  处暑  白露  秋分  寒露  霜降

冬季  立冬  小雪  大雪  冬至  小寒  大寒

 谚:“ 过了惊蛰节,耕田忙不歇。 ”、芒种忙忙栽,夏至秧怀胎、芒种栽苕斤打斤,夏至栽苕光筋筋、清明前后,种瓜种豆、七月犁田一碗油、八月犁田半碗油、九月犁田无搞头、胡豆点到寒露口,种一升来打一斗。”

二、占天象,测农事的习俗

三、卜农事丰歉,祈福禳灾的习俗

四、农业祭祀、禁忌习俗

(一)岁时祭祀

  农业丰收主要靠大自然,把丰收的希望寄托于神灵,例:元旦:祭天、祭神农,祈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二)禁忌普遍

原因:对自然规律认识不充分。

1.不科学的禁忌

例:逢五不耕田:每月初五、十五、二十五忌下田耕作。逢五耕作,俗谓之破五,破则不吉。

2 .一些禁忌是生产经验的积累,符合科学

例:惊蛰在墙角撒石灰,可避虫蛇。立秋禁止在田间行走,否则要减产。

五、农业生产过程习俗

     包括农业生产工具的制作和使用,及具体生程序。它传承了农业生产技术。

(一)农具制作的习俗

不同的地形土质,农具不同,锄口的宽窄,锄把的长短就不一样,犁铧的宽窄也不一样

(二)操作耕作的习俗

 耕作的方式:如畜耕(畜类、畜量),人畜并耕。

播种方式:耧播、撒播、点播、掩播……

锄草方式:深锄、浅锄、横锄、间锄……

打场方式:晒场、翻场、放滚、扬场、搭垛……

第三节    商业与交通民俗

一、各类商业及其民俗特点

(一)集市

1.原始的交换方式

例:云南的苦聪人的交易方式。

2.集市大约兴起于殷商时代

 《易·系辞下》: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3.集市特点

1)定时:

   每月九集者最普遍,相邻的集镇集贸时间错开。

2)定点:

   北方叫,江南叫,两广叫,云南叫街子,川黔叫。去集市称跟集赶场”……

4.集市中特殊的民俗现象

招徕顾客的叫卖声和敲击声;

大宗交易的中人(掮客,俗称牙子)的活动;

一种特有的交易方式:袖语摸手,别称袖里吞金

城市过去也有专卖集市。

(二)行商

1.特点

流动性的交易方式。

*          资金雄厚:驼商队、马帮商队等;

*          小本经营:货郎小贩

2.市声

1)叫卖声。

2)敲击声。

3)常见的敲击物:

   拨浪鼓、小锣、梆子、铃铛、竹板和串铁等。

4)共同特点:

   宣传性、诱惑性、节奏性、一定的音乐性、极强的地方性。  

(三)坐商

 1.特点

   固定摊位、店铺,规定的营业时间和专营商品。

 2.特有的民俗传承

1)幌子:

   旗帘、实物等夸张性模型物件。  

2)字号牌匾:

名家书写、精雕细刻、吉祥字组成店名。

常用字:

               

               

3)商标及商品的包装:

 商标的本质是向消费者传递商品信息,以达到推销产品的目的。

 传统的商标:

吉祥图案

 龙、虎、鹿、鹤、蝙蝠、梅、菊、牡丹等。

文字图案

 福、禄、寿、喜、万之类吉祥字衍化的。

店主姓氏


4)现代商俗:

    商标:

注意体现企业的文化理念(CI

挖掘历史内涵:如酒、食品 ……

突出现代观念:如时装、化妆品、信息产品……

二、交通运输及民俗特点

(一)我国传统的交通设施及运输工具

1.古代最著名的陆上交通

  丝绸之路、西蜀栈道

2.最具民俗传承特点的桥梁

  浮桥、索桥、溜索、石拱桥、独木桥、木板桥、石板桥……

3.陆上传统交通工具

*          人力:

独轮车、架子车、人抬轿子、黄包车等。

*          畜力:

马帮、驼队、牛车、马车、驴车等。

4.水上传统的交通工具

羊皮筏子、大木排、桦树皮船、牛皮船、

木船、竹筏等。

5.歇脚的交通设施

凉亭、车马店、货栈、码头等。

 (二)传统交通运输业的民俗特点
1.
交通行业的分工

   车把式、脚夫(包括马帮与驼队)、轿夫、滑竿

   水上的船家、筏子客。

   交通站口、码头的店家。

脚行与牙行(代运商)。

2.行业习俗

   各自的活动领域和技艺传承,信仰、禁忌。

3. 现代交通民间规则

第二讲  生活习俗专题

教学重点、难点:联系实际,主要分门别类地介绍传统饮食、服饰、民居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提高学生对衣、食、住方面的文化认识。

第一节    饮食文化专题

一、饮食文化的内涵

    饮食文化指的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饮食行为和习惯,主要包括食物本身的属性,制作过程和仪式,用餐的器具、环境、礼仪和风俗等。

二、饮食文化的发展过程

(一)从烹饪方式和艺术上来说:

1.大约在1万至4万年前,石烹法,这是最原始的烹调方法。

2.夏、商、周三代到秦统一中国,铜制炊具,油烹法。(炸、炒等)

3.汉代铁器逐渐取代铜器,已掌握了炖、煮、炒、煎、酱、腌等烹调方法。

4.魏晋南北朝时期,追求“医食同源”、“药食如一”烹饪方法。

5.唐宋时期,讲究美食、美味、美器、美境,强化了饮食文化的审美性质。

6.明清时期,呈现出融南北美食于一炉的特征。

典型代表:满汉全席

三、中国饮食文化的基本特征

(一)中国饮食文化的重要性:

1.中国饮食文化是一种古老而又年轻的文化,它具有生生不息的神韵和魅力。

2.中国饮食文化是一种自成体系的文化形态,独具特色。

3.中国饮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标尺,也是中华民族特质的体现。

(二)中国饮食文化的基本特征:

1.中国饮食文化的秉承性和发展性

2.中国饮食文化的层次性

1)果腹层:仅为果腹

2)小康层:城市一般民众,初具文化色彩

3)富家层:中等仕宦、富商

4)贵族层:钟鸣鼎食

5)宫廷层:帝王饮食的富丽典雅

3.中国饮食文化的地域性

4.八大菜系:鲁、 川、 粤、 闽、 苏、 浙、湘、

1)鲁菜

① 地理条件:

胶东半岛,沿海一带盛产海产品,内地的家畜、家禽以及菜、果、淡水鱼等品种繁多,分布很广。

②菜系组成:

济南菜:济南、德州、泰安一带的菜肴

胶东菜:福山,包括青岛、烟台一带的菜肴。

鲁菜的特点

总体特色:注重突出菜肴的原味,以咸、鲜为特色。

地区:

济南菜:善用清汤、奶汤。

胶东菜:以烹制各种海鲜菜驰名。

   代表:糖醋鲤鱼、德州扒鸡、九转大肠

2)川菜

   地理条件:四川沃野千里,物产丰富,为川菜制作提供了丰富的原料

   历史传承:源于古巴国、蜀国,春秋至秦为启蒙期,西汉两晋初具轮廓,唐宋发展迅速,明末清初进一步发展,晚清正式形成

   菜系组成:成都菜、重庆菜

   菜系特点:

 其一,调味品复杂多样,有特点,讲究川料川味。调味品多用辣椒、花椒、胡椒、豆瓣酱、葱、姜、蒜等。

 其二,以多层次、递增式调味方法为见长。

 其三,味型多。 烹调手法上擅长小炒、小煎、干烧、干煸。

其四,川菜讲究汤的制作及使用。

   代表菜:宫宝鸡丁、麻婆豆腐、鱼香肉丝、灯影牛肉

3)徽菜无为熏鸭(先熏后卤)

4)闽菜佛跳墙 (视频)

5)苏菜

6)湘菜

7)粤菜

8)浙菜

4.中国饮食文化的民族宗教性

例子:蒙古族——厌恶黑色,认为黑色是不祥的颜色。在饮食上,蒙古族忌食虾、蟹、鱼、海味等。

回族——《古兰经》穆斯林 忌吃猪肉

四、中国饮食文化的文化功能

(一)饮食成礼

1.宴饮礼仪 (等级人伦)

主人按照礼宾次序排定席位,宾客分别在指定的位置上落座就餐。总体来说:座次尚左尊东面朝大门为尊。家宴首席为辈分最高的长者,末席为最低者;家庭宴请,首席为地位最尊的客人,请客主人则居末席。

2.古代食仪

凡王之馈,食用六百,膳用六牲,饮用六清,用百有二十品,珍用八物,酱用百有二十瓮

(二)孕和产灵

   饮食文化:饮食、饮食心态、美器与礼仪、食享与食用、文学艺术、诗词歌赋

菜名中的乐趣——讨口彩

1.取形寓意、雅致高洁的植物类喻体

岁寒三友:松、竹、梅。

青松豆腐、竹节肥肠、寒梅傲雪

2.动静融合、风情万种的动物类喻体

菜名中最常用的动物喻体是鸳鸯

糖醋鸳鸯”(主料为猪里脊肉和鸡脯肉)

3.源远流长、底蕴涌动的神异类喻体

菜:龙凤呈祥”(鳗鱼或蛇炖鸡),“游龙戏凤”(鱿鱼炒鸡片),“玉宫藏龙”(泥鳅烧豆腐)

(三)品饮与陶冶心性结合

(四)饮食合欢——协调人际关系、和睦感情

合欢宴、合欢酒……

五、酒文化

(一)酒的起源的几种说法:

上天造酒、猿猴造酒、仪狄造酒、杜康造酒

有饭不尽,委之空桑,郁结成味,久蓄气芳,本出于代,不由奇方。

(二)酒的社会功能

1. 交际礼仪功能(合欢酒)(视频)

2. 医药保健功能

3. 激发功能

(三)酒品、酒器与酒戏

1.酒品:白酒、黄酒、葡萄酒、啤酒、果酒、露酒和药酒。

2.酒器:天然材料酒器、盛酒器、饮酒器三大类。(视频)

3.酒德、酒礼

<<尚书·酒诰>>饮惟祀(只有在祭祀时才能饮酒);无彝酒(不要经常饮酒,平常少饮酒,以节约粮食,只有在有病时才宜饮酒);执群饮(禁止民从聚众饮酒);禁沉湎(禁止饮酒过度)。

六、茶文化

(一)饮茶的发源时间(几种说法)

1.神农时代:

· 陆羽《茶经》: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

2.西周时期:

   ·常璩《华阳国志·巴志》: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茶蜜......皆纳贡之。

《华阳国志》中记载,那时就有了人工栽培的茶园了。

3.秦汉时期:西汉。

(二)发源地几说

1.西南说:我国西南部是茶树的原产地和茶叶发源地。这一说法所指的范围很大,所以正确性就较高了。

2.四川说:

   ·顾炎武《日知录》:自秦人取蜀以后,始有茗饮之事。

3.云南说:认为云南的西双版纳一代是茶树的发源地

(三)发明饮茶的方式的几种说法

1.祭品说:

   “由祭品,而菜食,而药用,最终成为饮料。

2.药物说:

   《神农百草经》: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

3.食物说:

   民以食为天,食在先符合人类社会的进化规律。

4.同步说:最初利用茶的方式方法,可能是作为口嚼的食料,也可能作为烤煮的食物,同时也逐渐为药料饮用。

(四)茶品、茶具与茶饮

1.茶的种类(视频)

① 绿茶 :不经过发酵的茶,即将鲜叶经过摊晾后直接下到一二百度的热锅里炒制,以保持其绿色的特点。代表:龙井茶、碧螺春茶、黄山毛峰茶、蒙顶茶等。

② 红茶 :全发酵茶(发酵程度大于80%)。红茶的名字得自其汤色红。名贵品种:滇红、英红。

③ 黑茶:云南特有的地方名茶。是以云南原产地的大叶种晒青茶及其再加工而成两个系列:生普洱茶,即直接再加工为成品的生普;熟普洱茶,即经过人工速成发酵后再加工而成

④ 青茶 (乌龙茶)一类介于红绿茶之间的半发酵茶。乌龙茶在六大类茶中工艺最复杂费时,泡法也最讲究,所以喝乌龙茶也被人称为喝工夫茶。

⑤ 黄茶 :黄茶的制法有点像绿茶,不过中间需要闷黄三天

⑥ 白茶:它加工时不炒不揉,只将细嫩、叶背满茸毛的茶叶晒干或用文火烘干,而使白色茸毛完整地保留下来。

名茶:有银针白牡丹贡眉寿眉几种。

(五) 茶文化的四个层次
1.
物态文化——人们从事茶叶生产的活动方式和产品的总和,即有关茶叶的栽培、制造、加工、保存、化学成份及疗效研究……等等,也包括品茶时所使用的茶叶、水、茶具以及桌椅、茶室等看得见摸得着的物品和建筑物。

2.制度文化——人们在从事茶叶生产和消费过程中所形成的社会行为规范。例子:茶政”——纳贡、税收、专卖、内销、外贸……

《华阳国志.巴志》:巴蜀地区的茶、蜜、灵龟……皆纳贡。

唐代:对茶叶征收赋税:税天下茶、漆、竹、木,十取一。(《旧唐书·食货志》)

清代:为了控制对西北少数民族的茶叶供应,设茶马司,实行茶马贸易,以达到以茶治边的目的。

3.行为文化——人们在茶叶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的约定俗成的行为模式,通是以茶礼、茶俗以及茶艺等形式表现出来。

例子:民间旧时行聘以茶为礼,称茶礼,送茶礼下茶,古时谚语曰一女不吃两家茶,还有以茶敬佛,以茶祭祀等等。

4.心态文化——人们在应用茶叶的过程中所孕育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主观因素。

(六)茶道、茶艺、茶德

  “茶艺与茶道精神,是中国茶文化的核心。我们这里所说的,是指制茶、烹茶、品茶等艺茶之术;我们这里所说的,是指艺茶过程中所贯彻的精神。有道而无艺,那是空洞的理论;有艺而无道,节则无精、无神。……茶艺,有名,有形,是茶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茶道,就是精神、道理、规律、本源与本质,它经常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你却完全可以通过心灵去体会。茶艺与茶道结合,艺中有道,道中有艺,是物质与精神高度统一的结果。

                                        ——王玲《中国茶文化》

中国茶道的基本精神:和、静、怡、真。

中国茶道哲学思想的核心。

中国茶道修习的必由之径

中国茶道修习中茶人的身心感受。

中国茶道的终极追求。

第二节 服饰文化专题

 一、服饰的产生和发展

(一)服饰的构成要素

   质: 服装原料的性质。

   形: 服装的样式。

   色: 服装的色彩。

   饰: 佩带的饰物。

   画: 服饰的花纹图案。

   (包括人体图画:文面文身)

 (二)服饰分类

   1.衣着

   衣、袍、裤、裙、帽、袜、鞋。

   2.装饰物

   发的饰物:夹、簪、钗、梳 ……

   耳的饰物:耳环、耳坠 ……

   颈的饰物:项圈、项链 ……

   胸腰饰物:胸针、腰佩 ……

   手臂饰物:臂钏、手镯、戒指 ……

   脚的饰物:脚铃、脚环……

   3.人体自身的装饰

   文身、文面、发式、画眉、描唇、镶牙、 染牙、束胸、缠足、染指甲 ……

   4.具有装饰作用的生产工具、护身武器与日常用品佩刀、腰刀、弯弓、背篼、荷包、挎包、手提袋、香囊袋、扇、伞 ……

  ()服饰的变化

   1.遮身蔽体,防寒御暑

   特点: 无性别差异;无年龄差异;无地区间的差异。

   2.适应生产需要

   特点:生产条件的不同产生明显差异

   狩猎民族:兽皮衣。

   游牧民族:宽大长袍。

   山地民族:长刀为饰物。

   水乡渔民:短衣短裤。

   3.社会角色的标志

   长幼、行业、职务、等级身份。

   锦衣与布衣;

   丝绸与葛麻;

   长袍马褂与短衣麻褐;

   以清代官员的补服为例:补子是区分官职品级的主要标志,有圆形补子和方形补子之分,圆形补子为皇亲贵族所用,方形补子为文武官员所用。

二、服饰体现的社会观念

服装和装饰物的样式、图案、花纹涵纳了更多的社会内容。

(一)崇宗敬祖,强调礼仪伦常

1.诞生礼

   挂银圈、玉锁等佩饰,保命护魂。

2.成年礼

   加冠(家族正式成员的标志)。

   加笄(教以侍奉舅姑尊长之礼)。

   一些少数民族行穿裤子、裙子之礼。

 3.婚礼

   凤冠霞披。

 4.丧礼

   丧服(古代的五服:斩衰、齐衰、大功、少功、缌麻,俗称披麻戴孝。依据生者与死者关系亲疏制定的,充分体现礼仪伦常)

(二)求吉心理

   虎头帽、猪头帽、五毒衣、福寿图案。

(三)社会、政治观念

   列宁装、中山装、毛式服装、黄军装。

(四)民族自我意识

同一服饰传递的信息:同一民族,强调同一民族的内聚性与认同心理。

三、服饰变化的特殊轨迹

(一)服饰的演变趋势

1.民间惯用服饰简便、大方

2.官服等级身份界限消失(军警例外)

3.行业界限削弱

4.各民族服饰趋同

   许多民族只在节日庆典才穿民族服装。

(二)服饰的变化的因素

   1.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

   2.生活条件和社会观念的改变  

欣赏影视纪录片库:《康巴服饰》

第三节 民居专题

 一、中国民居的共同民俗特点

  (一)聚族而居

  (二)房屋式样大体相同

  (三)民房低于官府

  (四)中国哲学思想和神秘文化在居住建筑民俗中随处可见

寺庙和居住民居建筑的中梁、门头和庙堂顶部,多画有太极八卦。古代建筑坐北朝南,与阴阳学说有直接关系。

 (五)中国建筑民俗讲究风水    

1.当今国内学者对中国风水学的评价
2.
国外对中国风水的评价

   日本郭中瑞等著《中国人街》:中国风水实际是地理学、气象学、生态学、规划学和建筑学的一种综合的自然科学

   英国著名科学史家李约瑟称中国古代风水理论为准科学:他指出风水理论总是包含着一种美学的成分遍中国的田园,房屋、村镇之美,不可胜收,都可借此得到说明

二、居住习俗的产生和发展

居住方式,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利用天然空间;第二阶段是人造居住空间

(一)原始初民的居住方式

1.巢居

1)古文献描述:

《庄子·盗跖篇》:古者禽兽多而人少,于是民皆巢居以避之,昼拾橡栗,暮栖木上,故命之曰有巢氏之民。

《韩非子·五蠹》: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作,构木为巢,以辟风雨

2)考古发掘材料:

   云南沧源崖画——巢居图(原始巢居重要佐证)。
3)田野考察的材料:

清人夏瑚《怒俅边隘详情》描写独龙族

多结房于树以居,如有巢氏之民者

20世纪50年代,民族学者王均在独龙族

地区调查,独龙族老人还向他介绍了不久前

还保存于独龙族生活中的树居习俗。

2.穴居

1)古文献记载:

《易·系辞传》: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以官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

·张华《博物志》:南越巢居,北朔穴居,避寒暑也。

2)考古穴居材料:

   北京周口店山洞遗址最典型。

(二)自然条件决定了居住方式

   1.土木结构、木石结构

   北方干燥寒冷,居住空间主要在地面或地下。

   2.干栏式结构

   南方炎热潮湿,房屋悬空构建在木柱之上。      

()我国民居的主要类型:

1.利用自然条件加工修造的固定空间  

2.生产生活的需要造成的移动生活空间

   帐幕、居家船、帐篷型

3.有天棚、地基和四壁的固定生活空间

 1)上栋下宇式:在夯实的地基上,竖木为柱,连柱架梁,梁上搭檩,顺檩搭椽,上铺茅草或屋瓦。有平顶房,一面坡、两面坡的房顶。

4.干栏式:

   房屋悬空构建在木柱上,一般楼下关牲畜,楼上住人。苗寨吊脚楼

泸沽湖木楞子屋、甘孜藏族民居、阿坝羌族民居

三、我国传统观念与居住建筑的关系

(一)以四合院为代表的中国民居充分体现了中国的传统观念

1.封闭观念的符号

   院落四面均有墙,墙没有窗子,仅有大门与外面相通。

2.是家长制的符号

   房屋布局与家庭成员的住房安排有严格规定。正房三间高于侧房,中为堂屋,家长左,长子右,兄弟子侄住厢房。

3.是中国人伦理的符号
   
堂屋,有天地君亲师之神位,祭祖宗,喻家训,婚丧寿诞礼,待客等传统礼教皆行于此。
4.
是融汇亲缘感情,增强内聚倾向的符号院内檐下回廊和天井是交流感情的场所。

四、造型和装潢方面的民俗事象
(一)审美理念

1.从头到脚的装饰    

1)屋顶的装饰:

 

筒瓦与瓦当

瓦当及图案

檐头装饰

檐下斗拱装饰

檐下装饰

2)柱的装饰:

柱础的装饰(石雕)

(3)窗、裙板的装饰

第三讲 节庆文化专题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介绍岁时节日的历史来源,和我国的几个重要节日,阐释庙会在节日中发挥的积极作用,以及在文化、旅游大发展的背景之下,所派生出的节日经济在当代社会中的地位。

岁时节日,指与天时、物候的周期性转换相适应,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约定俗成的、具有某种风俗活动内容的特定时日。不同的节日,有不同的民俗活动,以年度为周期,循环往复,周而复始。

我国传统的岁时节日,是农业文明的伴生物。记载着祖先对自然运动规律的认识与把握;反映了民众张弛有度、应时而作的自然生活节律。

研究节俗产生、发展和演变的规律,对于正确认识节日文化,引导节俗活动的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一节 岁时节日溯源

一、岁时节日的由来

岁时节日形成有两个要素:

§相对固定的节期,以年度为周期,循环往复,周而复始。

§不同的节日,有特定的民俗活动。

(一)节期的最初选择以天文、历法为基础:

上古时,天象、气象、物象决定农时、指导生产、安排生活。即观象授时

1.天象的观测及记录,对周期性变化的规律有了认识;

2.日月运行规律,形成了人们对时间的量度,日月年的概念;

3.我国古代历法,二十四节气的产生使一批“常日”被特别地突出出来,为节日的产生准备了条件。

(二)节俗活动产生的内动力

1.节俗形成的原发性动因:祈望人寿年丰是岁时节日的人生寄托。

2.原始信仰是节日风俗产生的土壤

3.迷信、禁忌、巫术是传统节俗产生的温床

传统节俗中的迷信、禁忌、巫术内容源于古人迷信、禁忌、巫术观念。

1)前兆俗信形成的节俗:岁时节日看风云、占天候、预卜年岁丰歉。

2)禁忌观念形成的节俗:为消灾远祸,年节忌打碎器物、忌倒垃圾、忌烛火熄灭、忌说不吉利语;寒食禁火;清明忌不戴柳

(3)禳灾、祛邪、逐傩、厌胜等巫术手段形成的求吉免祸节俗:挂桃符、门神、扫尘、送穷

二、岁时节日的发展

(一)发展历史漫长

1.先秦,传统岁时节日的萌芽期。

2.汉代,节日风俗的定型期。

(二)节俗发展演变的因素

社会、政治、经济、战争、科技、文化等诸多因素都在起作用。

主要因素:

1.神话传说的嵌入

2.上层统治者的参与和提倡

3.民众历史观左右节俗的流变

4.宗教节日(因素)渗透

5.各民族节日风俗的融合

第二节  节日的类型

一、岁时节日的类型

1.从节日的主要内容考察,可把节日分为农事节日、祭礼节日、纪念节日、庆贺节日、社交游乐节日等五类。

2.同时岁时节日的形成及发展,受诸多因素影响。产生的渊源可能是单一性的,但是现存形态是综合性的。所以很难以单一性质归类。

二、主要传统节日活动内容

(一)春节

节期:正月初一。

称谓:俗称年节,最隆重的传统佳节,古称元旦。辛亥革命后改称春节

起源:自汉武帝太初元年始,夏历(农历)正月初一为岁首

节俗主题:辞旧迎新。

节俗活动:祭天祈年、合家团圆、祀祖、娱乐。

节令食品:年饭、饺子。

(二)元宵节

节期:正月十五,新一年第一个月圆之夜。

称谓:古称上元,夜称元夜,古称夜为宵,故为元宵,称灯节

起源:始于汉武帝祀太乙神,东汉明帝信佛,倡正月十五燃灯表佛。遂在民间流传。

节俗主题:娱乐。

节俗活动:放烟火、灯彩;走百病插杨柳,意在祛除疾病;祀蚕神迎紫姑, 祈望蚕业丰收。

节令食品:汤圆,寓新一年圆满顺心。

(三)清明节

节期:清明(农历三月上半月内)。

起源:属二十四节气,为岁时节日,与农业生产关系密切,标志春耕时节到来。

节俗主题:祭扫陵墓、踏青。

节俗活动:如禁火寒食、祭扫坟墓、踏青郊游、荡秋千、放风筝。

节令食品:春卷、野菜芭。

(四)端午节

节期:农历五月初五,夏季最重要传统节日。

称谓:“端五”或“重午”。古代,“五”与“午”相通,“端”与“初”同义。因此,“端五”亦称为“端午”、“重午”。

起源:与祛邪、避瘟、止恶等观念紧密相关。

节俗主题:祛邪避瘟、纪念屈原。

节俗活动:赛龙舟、兰汤沐浴、采制草药。

节令食品:粽子、雄黄酒。

(五)中秋节

节期:农历八月十五。

称谓:中秋、秋节、月节等。

起源:与古代秋祀、祭月、拜月习俗有关,嫦娥神话附会、渲染,推动了节俗的形成发展。

节俗主题:祈愿家人团圆、生活美满。

节俗活动:祭月、赏月(著名习俗如:钱塘江望月观潮,泛舟夜游;吴地妇女出游“走月亮”, 不育妇夜入瓜、豆地摸取瓜豆以求子。)

节令食品:月饼、西瓜、石榴等时鲜水果。

(六)重阳节

节期:农历九月初九日。

称谓:重阳节,日、月逢“九”,“九”为“阳数”,故称“重阳”,也称“重九”。

起源:初始之义,与驱避的观念有关。五行说解释:重九之日,地气上升,天气下降,天地之气交接,古人为避不正之气,登高以避之。演变为登高、赏菊、宴饮、赋诗为主要内容的游乐性节日。

节俗主题:消灾、游乐。

节俗活动:登高郊游、佩茱萸、赏菊。

节令食品:菊花酒、菊花糕。

第三节 庙会

庙会亦称“庙市”,是汉族民间宗教及岁时风俗、也是我国集市贸易形式之一。庙会的形成与发展和当地的宗教活动有关,在寺庙的节日或规定的日期举行,因为多设在庙内及其附近,所以称为“庙会”。

一、庙会的起源和发展

(一)早期的庙会,是一种隆重的祭祀活动,它的形成,同我国古代的宗庙社郊制度是分不开的。

(二)至南北朝时,统治者信仰佛教,大造寺庙,菩萨诞辰、佛像开光之类盛会乃应运而生,商贩为供应游人信徒,百货云集,遂成庙市。

(三)唐宋时期,由于经济和文化的不断发展,庙会在唐代后期不但扩大了庙寺道观的规模,而且与许多固有的民间节日更紧密地联系起来,庙会成为地方性的节日。

(四)明清时期,由于经济飞速发展,手工业的繁荣,刺激了生产力的发展、也促进了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庙会在这种背景条件下,祭祀功能逐渐薄弱,而商贸和娱乐功能逐渐凸显,庙会在此时期得以定型和完善。

(五)现在,逛庙会又成为百姓节日期间一项必不可少的民俗,许多地方的庙会,区别于过去在寺庙进行的传统,改为在公园和广场等开阔的地方举行,主要是进行文化、贸易和娱乐活动,宗教活动已经很少了。

二、庙会主要活动

(一)祭神

庙会风俗与佛教寺院以及道教庙观的宗教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往往需要举行祭神仪式。

(二)祈子

比较典型的有河南淮阳人祖庙会、北京妙峰山香会。

(三)贸易

庙会通常被称为庙市,都设在寺庙的附近,而且离村落、集镇比较近,交通也极为方便。由于祭奠的需要,商业活动便在这入口集中活动的地方繁荣昌盛起来,并逐渐成为贸易、物资交流的主要场所和主要方式。(例如,河北安国庙市)。

(四)游乐

三、庙会的基本性质

季节性、集体性、神秘性、地域性、娱乐性

四、庙会主要功能

(一)文化的功能

庙会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汇聚和传播方面,它既是某个地区的经济形态的集中表现,又是文化的表现。

(二)经济的功能。

庙会能够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和繁荣,通过特殊的市场形式,产生特殊的效果和作用。同时,庙会也是要地区经济观念和经济规模、经济形式的集中反映。

第四节 节日经济

一、产生的原因

(一)潜在的节日消费心理 。

(二)利用节日发展经济。

(三)政府倡导。

二、特点

(一)形式多样,名目繁多:美食节、茶花节、桃花节

(二)借民俗活动搭台。

(三)发展地方旅游及各类经贸活动。

第四讲    人生仪礼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讲解这四大仪礼中所涵盖的各类民俗文化事象,以及这些民俗事象在当今社会中的应用。

人生仪礼:人在一生中几个重要环节上所经过的具有一定仪式的行为过程。

  主要包括:诞生礼、成年礼、婚礼、葬礼。

  第一节  人生仪礼的性质

 一、人生的通过仪礼

   民俗学家范·热纳的《通过仪礼》认为:这些仪礼具有共同的意义,都可以使人实现从一种社会状况向另一种社会状况的转变。 这些仪式过程都向人们展示三个阶段,即:脱离仪式转变仪式合入仪式

 二、中国人的人生仪礼丰富多彩

(一)人生仪礼形成历史悠久

   秦汉以前形成:

   《诗经》《仪礼》《礼记》均有记载,对后世有很大影响。例:

   《诗经·小雅·斯干》对诞生的叙述:

    “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

  (二)中国的人生仪礼具有世俗的性质

   人生仪礼体现了寻常百姓的人生追求和需要,体现了受儒家文化支配的传统价值观念,发挥着规范人生和统一教化的作用。

  (三)人生仪礼丰富多彩

多民族及环境地域的复杂,呈现出丰富多彩形态。

第二节  诞生仪礼

 诞生仪礼是人一生的开端礼。 从我国重视子嗣的实际情况来看,诞生仪礼可以包括婴儿出生之前及后来成长过程中的一些仪式活动。诞生仪礼是一个较长时间的连续过程,包括:求子仪式、孕期习俗、庆贺生子三个阶段,以庆贺生子为中心。

一、求子仪式

() 向神灵祈子

 1.民间俗信主管生育的神灵

送子观音、送子娘娘、张仙 ……

2.祈子之法名目繁多

   在神像前默祷、栓娃娃 ……

   民国刘师亮《成都青羊宫花市竹枝词》描述:

   闻说铜羊独出奇,摸能治病祛巫医。

   求男更有新方法,热手摸它冷肚皮。

(二) 由旁人送子

      诸法有:中秋节偷瓜送子; 送带有多子多孙意义的吉祥物,如:送孩儿灯;麒麟送子图。

(三) 性器崇拜与性行为模仿巫术

   原始生殖崇拜的遗风,即在某种神圣的时间、地点和场合对某种生殖器象征物加以祭拜和进行交媾行为的模仿。

接触巫术例: 云南永宁摩梭人求子仪式:祭山

投石于石洞的求子习俗。

二、孕期习俗

  (一)孕妇禁忌

   饮食禁忌、视听禁忌、行为禁忌。

  (二)孕期馈送

   催生礼(如催生担、杭州催生礼中的吹笙、上海郊区送分床铺)。

  (三)接生方式

   接生婆接生;不准在床上生(怕血污冲了床神);坐在盆上生(临盆);让婴

儿生在床前草上(落草)。催生送子娘娘

三、庆贺生子

  (一)生命降生仪式

   洗三(三朝):出生第三天的庆贺仪式。

  (二)进入人群仪式

   满月:婴儿满月的时候进行。

   百岁:又称百碎、百禄,一百天时举行。

  (三)预卜前程的仪式

   周岁:行抓周仪式,检验天赋和卜测前途。

爬门坎:周岁之后,每年过一次生日。

第三节           成年仪礼

   为承认年轻人具有进入社会的能力和资格所举行的仪礼。许多民族,成年仪礼是必不可少的通过仪式,强制性和严格规范比其他人生仪礼突出,过程隆重,具有严酷的考验性质。经过考验的青年才能成为社会集体的一分子。

一、成年仪礼的习俗表现

古代有男子二十岁行冠礼,女子十五行笄礼的规定。( 《仪礼·士冠礼》

(一)与婚礼相结合的成年礼

   在婚礼的亲迎之前行成年仪式,如:男子披红戴花,在宗庙或家堂中,向祖先

及尊长叩礼,赐以成人之字;女子绞脸上头

(二)与幼子养育习俗相结合的成年礼

   成年礼具有结束孩提时期,长大成人的标志意义。成年礼仪式丰富多彩。如:

   广东等地的出花园

   南北方普遍存在的过大生日开锁等。

(三)相对独立的成年礼

   如:上海一带庆号仪式,即废除俗名、乳

名,定正名的仪式。

二、成年仪礼的规范与特征

  (一)行成年礼的年龄

   年龄是举行成年礼的重要根据。

   原始民族:

   男子成年礼年龄10~16岁,不十分严格,有时等年龄相近的一群人共同参加;女子成年礼以个人方式单独举行,年龄较固定,一般在女孩子第一次来月经时。

  (二)成年仪礼的性别区分

分为男子成年礼和女子成年礼。

分性别举行成年礼使青春期的孩子接受对性别社会价值规范的认识:

通过这些手段来强化青年人对自己性别角色的认识,对与生俱来的社会角色的认识,使他们从生理成熟进入到社会价值观上的成熟。

  (三)成年仪礼中的考验

   考验方法、手段有:

   1.环境突然改变

   被带往远离父母与亲人的陌生地方。

   2.置身人为的艰苦生活中

   食、睡、说笑行为等受到严格限制。

   3.从事沉重的体力劳动与耐力培养

   如进行长距离行军等。

   4.接受肉体痛苦

   鞭打或行损伤性手术如割礼、文身、凿齿等。

   5.制造恐怖场面

   使年轻人受惊吓。

   6. 成年礼中的考验具有多重意义

  1)将承担社会责任的年轻人得到身心磨炼,具有迎接未来艰苦生活的能力;

  2)遭受的巨大痛苦使其意识自身社会地位的急剧变化,而产生强烈的集体观念;

  3)是社会使年轻人从依赖父母的状态中分离出来的通过仪式。

  (四)成年仪礼使年轻人拥有正式社会成员的标志,即成熟的标志

   1.改变发式和服装、佩戴特殊装饰品

   几乎所有民族的服饰、发式等都有成年与未成年、男性与女性的区分。

   2.文身与凿齿等身体变形

3.新名字成为一种语言符号,表明身分发生变化。

第四节   婚姻仪礼

   婚姻包括婚姻形态、婚姻仪礼两个方面。  

一、婚姻形态
(一)一般的婚姻形态

   1.“ 同姓不婚作为婚姻规则

   防止有父系血缘关系的婚配,与母亲一方血缘关系的禁制则显得灵活。

   2.“ 门当户对是择偶的理想标准反映出社会等级地位观念。

   3.择偶方式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传统社会中必须通过的第一个婚姻程式。男女双方几乎没有自由恋爱而决定婚姻的权利。

   4.重视婚礼程序的完整反映出男娶女嫁、婚后从夫居建立新家

庭的一整套社会文化规范。

   ()特殊的婚姻形态

   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社会环境,民间存在一些特殊的婚姻形态,曾被认为合乎婚姻规范。

   主要有:抢婚、童养婚、指腹婚、冥婚、入赘婚、转房婚、典妻、不落夫家、表亲婚……

  ()特殊婚俗举例

   1.抢婚(掠夺婚)

   古老的婚姻习俗;  近现代社会,抢亲曾是某些僻远或贫穷地区的婚姻形态之一;我国一些民族,至今摹拟抢婚仪式,成为必不可少的婚俗节目,为抢婚遗俗。

   2.童养婚、指腹婚

   中国封建社会中极端的包办婚姻形态。 童养婚:抱养别家幼女为童养媳,待到一定年龄,与自家儿子圆房 指腹婚:两家主妇同时有孕,家长为未出世的孩子订婚(同性即结为兄弟或姊妹)。源于六朝门阀观念。

襁褓婚:两人家的儿、女还在幼儿阶段,就为他们订婚。

   3.入赘婚

   民间习惯称为招女婿。男方入女家结为夫妻。

   原因:女方家庭无男性继承人;入赘女婿多因家贫或单身在外。

   方式:入赘女婿可为女方父母养老送终,所生孩子姓女方的姓,继承女方家业。有些地方要求女婿改姓女方的姓氏。

   4.转房婚

   兄(弟)亡故,叔、嫂(弟媳)结为夫妇,相似的,还有姨妹与亡姐之夫(俗称填房),儿子与亡父之妾或后母婚配等。 我国古代曾有过多妻性质的转房婚:《史记·匈奴列传》:父死,妻其后母,兄弟死,皆取其妻妻之。《隋书·突厥传》:父兄死,子弟妻其群母及嫂。

   5.表亲婚

   原始血缘婚配的遗风。长期存在于民间。 是有姑表或姨表关系的兄妹(或姐弟)之间结为夫妻的婚姻,分为:姑表(舅表)婚、姨表婚。

   现行婚姻法禁止表亲婚:第二章第六条第一款: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禁止结婚,是革除这一古俗的重要里程碑。

二、结婚仪礼程式

  (一)中国古代的六礼

   1.纳采

   男家请媒人到女家提亲,女家答应议婚后,男家备礼前去求婚。

   2.问名

   男家请媒人请问女方的名字和生年月日以卜吉凶。

   3.纳吉

   卜得吉兆备礼到女家,缔结婚约。

   4.纳徵

   也称纳币,缔结婚约后,男家另备聘礼送女家。

   5.请期

   择定婚期,备礼告女家,求其同意。

   6.亲迎

   新婿亲至女家迎娶。

 (二)民间约定俗成的婚姻习俗

   1.相亲、订婚阶段程式简化

   有将纳采问名合并的;

   有将纳吉、纳徵、请期合并的。

    2.亲迎后的仪礼程式被重视

   如:拜堂、合卺(喝交杯酒)、闹新房和婚后的回门”(回娘家)等。

   ()婚俗中的媒、帖、聘

   1.

  《礼记·坊记》:男女无媒不交。

  《周礼·地官·媒氏》:媒氏掌万民之判,凡男女自成名以上,皆书年、月、日、名焉,令男子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

   2.

   问名、纳吉之礼,在民间俗称下帖
 3.

   男方送财礼往女家,下聘礼后,虽未行婚礼,但女方名分已定。

  《礼记·内则》:聘则为妻

  (四)迎娶的礼仪

   繁冗,充溢着祈求吉祥、多生贵子的祝愿。

   1.女家备嫁妆

   亲友送添箱礼。

   2. 迎亲

   上头、撒帐、坐花轿、跨火堆 ……

   3.拜堂

   拜天地、祖先、父母,喝和合汤、交杯酒,揭盖头、闹新房 ……

三、  婚礼后的仪礼

      古今大同小异。

   (一)拜见公、婆

     《朱子家礼》明日夙兴,妇见于舅姑,舅姑礼之;妇见于诸尊长。

   (二)庙见的习俗

       婚后三日或第一个春节,新妇拜夫党于祠堂。

    (三)回门

       庙见后第三天,新郎陪妻回妻家拜见岳父母,并会见妇党诸亲。

欣赏纪录片:《婚事》

第五节   丧葬仪礼

    《说文》曰:死,澌也,人所离也。段注云:人尽曰死……形体与魂魄相离。

    《说文》:葬,臧也。从死在草中。即将死者藏于草丛之中。

     “字来,有便有;有,就产生了丧葬仪礼。

一、丧葬观念

 (一)人生旅途的转换

   民间的观念:

   死不是生命的终结,是人生旅途的转换,即从阳世转换到了阴间”(冥界)。意味着踏上新旅途,开始了一种新生活。

  (二) 葬礼是送灵魂往冥界的手续

    最重要的通过仪礼,使死者的灵魂脱离人间转入冥界,合入到一个新的世界。

  (三)重视丧葬仪礼之原因

   1.灵魂不灭观念

   2.儒家孝道和先人荫庇

   丧礼隆重,是子孙尽孝的标志,能获得祖先荫庇,使家道昌隆。

   3.亲属对死者的真诚怀念

   4.混杂着恐惧又有所求的复杂情感

二、繁冗的丧葬仪礼

  (一)自古相传的丧葬仪礼

   .杜佑《通典》卷一三八载:

   初终、复、设床、奠、沐浴、袭、含、赴阙、敕使吊、铭、重、陈小敛衣、奠、小敛、敛发、奠、陈大敛衣、奠、大敛、奠、庐次、成服、朝夕哭奠、宾吊、亲故哭、州县官长吊、刺史遣使吊、亲故遣使致赙、殷奠、卜宅兆、

卜葬日、启殡、赠谥、亲宾致奠。 适用于三品以上官员,四品至庶人稍简到

近现代也无根本变化。

   (二)丧葬仪礼程序

    1.初终

 弥留之际,确定是否死亡:一般把新绵置于死者口鼻前,视其是否有呼吸。

通出灵魂顺利升天之道:揭去屋顶片瓦。 招魂:古时称为,竖招魂幡,高举寿衣,点引魂香,高声诵念咒语等。

   2.设床

   为死者设灵床:民间规矩,南方卸门板作灵床,北方用木板搭灵床。

   3.沐浴、更衣(小敛)

   清洗装扮遗体,灵魂上路顺当无碍:

   为死者换寿衣,含饭(或含珠、含铜钱),在死者胸口放上粮食或钱财,盖棉被,执棒,以便过叭狗山恶狗村” ……

   4.报丧

  1)一般由死者晚辈充任外出报丧之职;

  2)准备吊客登门吊唁;

  3)报丧的规矩:

报丧者在门外报死讯,以免带去不吉利;有的地区以敲锣吹哀号的形式告知邻里;

现代采用书面讣告的方式公布死讯。

     5.大敛

 尸体入棺,棺内铺垫、随葬品、尸体放法等,围绕死者到冥界能过上舒服日子而进行。棺材加盖前,请佛道念经,驱鬼。

大敛后的祭奠:

     朝夕奠、朔望奠、做七等。

     做七:自死者临终之日算起,每过七日设奠一次,直至七七结束。

   6.选择墓地及落葬日

1)落葬前的仪式:

   古称卜宅兆、卜葬日。择定时间地点为下葬做准备。

2)极端重视墓地的选择和建造。

   阴宅风水之说大盛的重要原因。

3)将棺木下葬,所谓入土为安

三、葬俗

   不同的丧葬形态,隐含着人们对灵魂不同的处置方式。

  (一)让死者回归大自然

   主导意识,人来自大自然,死亡的肉体,只有重新回归自然,灵魂才能获得永生。 属于此类的有:

    1.土葬
 
尸体不入棺槨,直接埋入特意挖掘的土坑中,用土掩埋。更原始的方法是在坑中铺些柴草,甚至让尸体暴露在墓坑中。
   2.
水葬
 
尸体投入水中。用白布包裹尸身,投入江海,沿海地区利用涨潮落潮将尸体冲带入海。

   3.天葬

   流行于部分藏区,尸停数日,在天葬场,由天葬师将尸体肢解,让鹫鹰吞食,以示灵魂升天。
   4.
树葬

   也称风葬,置尸体于树上。有一次完成的,有的地方要举行二次葬,即等树上的尸体腐烂后,再拾骨安葬。

   ()保存尸体,以求灵魂不死

   主导观念:肉体灵魂同在,肉体不灭,灵魂不灭,尸体处置格外小心。

   1.墓葬

   2.塔葬

     佛门为高僧施行的葬礼。尸体脱水处理,砌藏塔中,这样的塔称为灵塔。

   3.悬棺葬

     棺木放置险峻的崖洞或山崖上。崖洞为天然或人工所凿。

    (三)弃其朽肉,让灵魂再生
 
丧葬观念:肉体与灵魂可分,人死,须将尸体焚毁或等其腐烂,灵魂才能再生
 
丧葬方式:

     火葬、瓮葬。

     1.火葬
   
焚化尸体,取骨灰葬之。

     2.瓮葬
   
也称二次葬拾骨葬。待尸体腐烂后,拾骨装入瓦瓮再行埋葬。

欣赏纪录片:《悬棺葬》

第五讲 民间信仰专题

教学重点、难点:从信仰对象、信仰媒介、表现方式三个方面阐释民间信仰,重点结合四川藏、羌、彝三个民族的民间信仰加深对它的理解。

民俗信仰又称民间信仰,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在民众中自发产生的一套神灵崇拜观念、行为习惯和相应的仪式制度。

第一节 民间信仰溯源

民间信仰中很多信仰成分发生比较早,流传也比较久远。巫觋信仰在其中占有突出地位。

一、巫觋信仰的发生、发展和演化

(一)产生

最早的巫觋是由氏族首领担任,后来出现了专门的巫觋或萨满,但他们没有特权,人人皆可通神。

(二)发展

文明时代初期,在多神信仰的基础上出现了主神,天神、祖先神也跃居主导地位,这时巫觋阶层发生了分化,分为了民间巫觋与上层祭司。

(三)演变

进入文明时代之后,科学文化有了相当发展,人为宗教相继出现,巫觋信仰发生了两极分化:一般巫觋仍在民间活动,但是大多数丧失在科学文化领域的作用;部分巫觋皈依道教,成为巫道的主事。如近代民间的端公、鬼公、土教师等。

二、民间信仰的基本特征

(一)突出的功利性

民俗信仰的实质是求吉、禳灾,预知、祭祀、巫术,都是为了生存利益。

(二)神秘性、保守性、封闭性

1.秘不外传

2.利用神话,方式多巫术色彩

(三)较强的包容性

凡为我所用者,都供奉。形成巫、道、佛互相包容的民间宗教信仰。

(四)较大的渗透性

生产、起居、行旅、饮食、衣饰、文化、艺术、娱乐无不打上民间信仰的烙印,是任何宗教不能比拟的。

(五)世俗化趋势          

鬼神观念淡薄,信仰方式简化,迷信成分渐少,神秘色彩淡化,健康成分渗入,某些巫术演变成健康无害的传统习惯

(六)民俗信仰存在的原因

巨大的惰性和顽固性;有赖以生存的土壤;满足生存、发展、心理安全的需要;某些部分符合科学规律

第二节 信仰对象

一、灵魂

(一)人类相信人由肉体和灵魂组成。

(二)灵魂不仅人有,万物都有。

(三)万物有灵观念是产生泛神崇拜的基础。

二、自然神

把自然现象视为神灵,种类较多:

(一)天体,如日神、月神、星神

(二)自然现象,如风神、雨神、雷神、电神

(三)无生物,如山神、土地神、石神

小结:自然神初为具体自然现象本身,后被拟人化,具有了人的属性,甚至将历史人物附会为自然神。

三、生物神

(一)动物

(二)植物

四、图腾

(一)图腾的意义

原始信仰之一,原是北美印第安人鄂吉布瓦人的方言,是“他的亲族”的意思。认为一个部族与某种动物、植物有特殊的血缘关系。这动物、植物被称为图腾,成了该部族的保护神、徽号和象征。

(二)我国图腾信仰的例证

(三)图腾信仰与动植物崇拜的区别:图腾有血缘关系

五、祖先神

是由地位、年龄、辈分和历史作用决定的,祖先神的种类:始祖、氏族祖先、部落祖先、民族祖先、家族祖先等。

六、婚育神

(一)婚育神的种类

1.婚姻神:

2.生育神:

(二)生殖崇拜遗风

1.女阴信仰:

2.男根信仰:

七、行业神
是各行业信奉的行业祖神和保护神。

(一)最初的行业神,是生产神,如猎神、渔神、蚕神、畜牧神等

(二)手工业出现后的行业神——三百六十行都有保护神

(三)行业神的来历:对行业的发展起过特殊作用的人物、开山鼻祖或革新能手。

八、后起的人造神

(一)居家神:

(二)保护神:

(三)出行神

(四)文化神:

(五)吉祥神:

(六)儒释道诸神民间化

第三节 信仰媒介

一、信仰空间

从信仰空间上说,鬼、神、人三者有不同的居住环境,但有一个演变的过程:

(一)同界说——人鬼混杂

(二)两界说——人与鬼分开

(三)三界说——人间、阴间、天堂

二、信仰媒介——巫觋
人与鬼神的桥梁,中原称巫觋,南方称灵子,北方称萨满。(各民族还有不同称谓)

(一)巫觋源流

1.巫觋信仰的特点:

原生形态的巫觋信仰,具有自发、朴实、神秘的特点,且源远流长。

2.巫觋的传授

分神授、人授两种,须经训练,严格考核,合格方能成为巫师。

3.使用的法器

面具、服装、巫具、乐器及经典。

(二)巫的种类

1.巫觋(一般的巫)

(1)职能:

驱疫求吉、通鬼神、主持人生礼仪、主持神判,处理纠纷。

(2)常见的巫术:

请神附体、过阴等

(3)通神的媒介:

树木、山峰、巨石、动物。

2.祭司

(1)高级巫,称大巫,皆由男性担任

(2)职能:从事较大的祭祀活动

3.术士,指专门的巫师,包括以下几类:

(1)山,指地理先生、阴阳先生、风水先生、堪舆师等

职能:以阴阳五行为指导,选择房基地、坟地等。

(2)医,即巫医

职能:将巫术与医药疗法结合,为人治病。
(3)命,即相命师、算命先生

职能:根据人的面相、手纹等测算人的命运,或根据生辰八字测定命运,或依据姓名推算人生前途。

(4)卜,指占卜师

职能:用各种占卜工具和方法,占卜吉凶祸福。

 

第四节 信仰表现方式

信仰表现方式基本分三大类:预知、祭祀、巫术。

一、预知
概念:根据自然现象或人的行为表现,预卜吉凶、命运,力图防患于未然。

(一)预兆

征兆、征象、前兆,即依据异常自然现象,预知结果。分为以下三类:

1.天体兆

2.动物兆

3.植物兆

4.无生物兆

5.人体兆

6.梦兆

(二)预言

根据人的体态特征,预知人、事的发展趋势或成败。

(三)占卜

1.古代民间占卜

利用龟壳、动物肩胛骨、蓍草占卜。

2.现代民间的占卜

扶乩、求签、拆字、数罗汉

3.一般占卜常人能操作,复杂的占卜巫觋掌握。

二、祭祀
概念:祭祀是民间向神祗乞求福佑、驱避灾祸的行为惯制。

(一)民间祭祀对象

天、地、日月星辰、鬼神、祖先等

(二)祭祀的要素

1.明确的祭祀对象、地方

庙宇、寺院、祠堂、墓地、自然神所在地。

2.明确的主祭人、参加祭祀的群体

家庭祭祀多由家长主持,如祭灶、迎财神,大型祭祀由巫师、祭司主持。

(三)祭祀程序

请神、降临、叙述、祈求、送神、谢神。

(四)奉献

1.初为神提供衣着、食品、歌舞

2.后出现血祭,杀牲祭神

(五)祭祀的评价

1.趋吉避祸,加强家族、氏族、部落团结,提高战斗力。

2.祭祀时的神话、传说、歌舞等活动,起到了传播文化、进行社会教育的作用。

3.现代社会祭祀,宗教成分淡薄,在祭祀中心形成庙会,将祈神、贸易、娱乐融于一体,成为民间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

三、巫术

企图借助超自然的神秘力量,对人或事物施加影响以达到某种目的的方式。巫术课分为以下几类:

(一)按施行的方法分类

1.模仿或相似巫术
以相似的事物代替当事人或事,作为施行巫术的对象。

2.接触或感染巫术

认为两种事物接触,就会产生长期的感应关系。

(二)从巫术的目的划分

1.白巫术

吉巫术或善巫术,如祈福(取名、求吉祥数字等)求子、催生、招魂、驱疫(跳傩,香包、玉佩、百家锁等吉祥物件)等。

2.黑巫术

恶巫术,以害人为目的,如放蛊、下毒、针刺偶人等巫术。

(三)按巫术方式分

1.口头巫术

如祷告、誓言、诅骂等巫术。

2.行为巫术

言行结合,如生产巫术。

(四)依巫术对象分

生产巫术、生育巫术、饮食巫术、出行巫术、战争巫术。

第六讲 民间文学专题

教学重点、难点:主要介绍民间文学的概念、特点,以及它与作家文学之间的关系;分门别类地讲述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民间歌谣、民间戏曲等方面的相关内容。

                       第一节 概说

一、民间文学的基本内容

(一)概念

是劳动人民的口头创作,在人民大众中流传,主要反映他们的生活和思想感情,表现他们的审美观念和艺术情趣,具有自己的艺术特色。

(二)历史形成的民间文学的基本特点

民间文学创作是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文学形式,适合人民大众的欣赏习惯,能在人民大众中口头流传。

(三)民间文学语言的共同特点

朴素、简洁、形象

(四)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

1.集体性

反映了人民的生活和愿望,集中了群众的智慧,融汇了人民的艺术才能,并为人民集体所承认和保存。

2.口头性

3.变异性

1)民间文学的采集和传播方式,直接决定了它的这一性质。

2)变异形成的内外因素

① 劳动人民的作品是口传心授的作品。

② 民间创作作者从来没有著作权观念,这是形成变异性的内在原因。

③ 民间口头作品流传的环境不同,是形成变异性的外在原因。

④ 历史的发展,时代的变革,是形成变异性的重要客观因素。

4.传承性

二、民间文学对作家文学的影响

(一)民间文学的题材和思想内容对作家文学的影响。

历代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作家在创作过程中,很大程度上,在题材和思想内容方面吸取了民间创作的人民性。

(二)民间文学为作家文学提供了典型形

(三)民间文学在艺术形式上对作家文学的影响

1.各种文学体裁大都来自民间

  2.六朝民歌中双关语的学习和运用

3.对古代作家对民歌艺术手法的学习

三、民间文学的分类

(一)散文的口头叙事文学

如神话、传说、民间故事

(二)韵文的民间诗歌

如抒情诗、叙事诗、歌谣、谚语、谜语

(三)具有较多表演成分的民间说唱

第二节 神话与传说

一、神话

 (一)概念

1.神话作为民间文学的一种形式,是远古时代人民所创造的反映自然界、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社会形态的具有高度幻想性的东西。

2. 神话最主要的特质,是对自然现象和社会文化现象起源的解释。这种解释不仅指示出世界在时间意义上的“开始”,而且指示着现存世界秩序所以如此的“根据”与“前提”。

(二)神话产生的现实基础和思想基础

 1.同原始人类为了自身生存而与大自然作斗争紧密相连。

2.受“万物有灵论”思想的支配,自然力被神化、人格化。

 3.神话的产生还取决于当时的社会性质,人与自然的斗争构成了社会的主要矛盾。

 (三)神话系统的思维方式

1.联想是神话系统的思维方式。

通过广泛多样的感性认识,运用“想象”的“形象化”手段进行判断推理。

2.原始神话时期的联想的四种类型:

1)把不同事物的相似特点联系起来,构成神话——原始的相似联想。

2)把时间上相接近的事物或空间上相接近的事物互相联系起来,构成神话——原始的接近联想。

3)把对立的事物经过对比联系起来,构成神话——原始的对比联想。

4)把并无因果联系的事物,按因果关系相互联系起来,构成神话——原始的因果联想。

(四)神话分类

1.天地开辟和人类起源神话

1)这类神话是古人对宇宙和人类来源的探索。

2)相对而言,天地开辟神话的发生晚于人类来源的神话。

3)各民族天地开辟的神话有不同类型。

2.自然起源神话

3.洪水和人类再繁衍神话

1)世界各国的洪水神话,其形态无论是怎样千差万别,都由两个主要内容组成:湮灭世界的大洪水和洪水后幸存的少数遗民重新繁衍出新的人类。

2)中国洪水神话影响较大的主要有四个亚型:

神谕奇兆亚型 、雷公报仇亚型、寻天女亚型、兄妹开荒亚型

(五)神话的意义

 1.神话是原始人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它紧密伴随着人们的劳动和生活,形成了一种道德舆论。

 2.神话是民间文学中最富于幻想的形式,是人类童年时代的产物。

 3.神话中的人物形象都是神或者是半人半神,它以这种群像为焦点,反映了原始人类生活情景和思想感情。

 4.神话作为原始时期的一种具有代表性的意识形态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二、民间传说

 (一)概念

   民间传说是劳动人民创作的与一定的历史人物、历史事迹和地方古迹、自然风物、社会习俗有关的故事,可以说是劳动人民“口传的历史”。

 (二)艺术特色

  1.在故事情节上具有“传奇性”;

2.具有社会因素和现实因素。往往具有一定历史背景,其故事依附于历史或实有的事物;

3.故事发展往往以偶然、巧合、“超人间”的情节作为转变契机,以此来反映生活本质,表达人民的意志和愿望;

4.传说中塑造人物总是和故事情节紧密联系的,人物的思想感情总是通过行动来叙述,很少静止;

5.传说刻画人物大都采用粗线条的手法,强调人物思想性格的一个方面,因此形象单纯明朗,比较突出。

(三)分类

 1.人物传说

 2.史事传说

 3.地方风物传说

(四)神话与传说的区别

1.二者具有不同的历史性;

2.二者形成的艺术形式不同;

3.二者的内容多半有“不合理性”与合理性之分;

4.神话作为一种古典的、特定的形式,有它创作的繁荣期,即原始社会末期至阶级社会初期。

                 第三节 民间故事

一、概念

   民间故事是民间文学中的重要门类之一。从广义上讲,民间故事就是劳动人民创作并传播的、具有假想或虚构 的内容和散文形式的口头文学作品,也就是社会上所泛指的民间散文作品的通称。从狭义上讲,民间故事指神话、传说以外的那些富有幻想色彩或现实性饺强的口头创作故事。

二、民间故事的分类

   我国民问故事可以分为四大类: 幻想故事、生活故事(或称为 写实故事、 世俗故事 )、民间寓言、民间笑话。

(一)幻想故事

1.幻想故事(有人也叫“童话”)是幻想性较强的民间故事。

2.幻想故事的艺术特点:

1)幻想故事的主人公是类型化的,又是多样化的。故事的时间、地点则是比较含混的。

2)这类故事的结构比较完整。它叙述主人公的活动、行为,都是有头有尾的传记性的或生活史式的,而不是片断的或插曲式的。

3)幻想故事的人物、情节、语言的定型化。

3.如《田螺姑娘》等

(二)生活故事

1.生活故事是现实性比较强的民间故事。它的幻想性较少或完全没有幻想性,有时也称为“写实故事”或“世俗故事”。

2.如地主和长工故事、巧媳妇和呆女婿的故事等等。

(三)民间寓言

1.民间寓言是民间文学的一种独特的散文形式(个别也有韵文),是借某种自然物(动物、植物、无生物)或人的活动现象,来表现作者对某种人或社会现象的理想、评价、赞扬、批判或嘲讽,形体短小,意味深长。

2.如《中山狼》、《狐假虎威》等

(四)民间笑话

1.民间笑话也叫“民间趣事”或“滑稽故事”,是一种短小形式的民间故事,它叙述的是滑稽境遇中展开的插曲式的事件。

2.如《金老鼠》、《借牛》等。

 

                       第四节 民间歌谣

一、民间歌谣的特征

(一)“谣”配乐以成“歌”,“歌”失曲而为“谣”,歌谣是一种凝聚着人民群众集体智慧的语言形式,以洗练的形式,活泼押韵的语言流传与大众之中,供人们传唱或吟诵。

(二)传承力强

(三)主要是口耳相传,书面记录也是保存和传播的一种途径

二、民间歌谣的分类

按内容和作用可分为六类:劳动歌、仪礼歌、生活歌、时政歌、情歌、儿歌。

(一)劳动歌

  1.概念

狭义指号子,为适应劳动需要而自创的一种劳动语言。它由劳动直接激发出来,并伴随其动作歌唱,节奏感很强,具有协调工人劳动动作、鼓舞和调剂情绪的作用。

2.分类

主要有搬运号子、工程号子、农活号子、渔船号子和作坊号子五大类。

3.特点:

1)劳动号子曲调高亢激奋,节奏沉稳有力,调式调性变化频繁。

2)歌词内容多为劳动呼号用语,少数为见景生情、即兴编歌。

3)由于劳动强度不一、号子的节奏有的规整有力,有的短促轻捷,有的长而舒展。

4)唱法有独唱、对唱和一人领唱众人和等等,后者最为常见。

5)领唱者既是劳动者又是指挥者,其歌词复杂、曲调高扬舒展;和者为劳动者,曲调深沉有力、节奏性强、但没什么歌词,只是“嘿”、“哟”、“嗬”等。

(二)仪礼歌

1.概念

伴随民间祈年庆节、贺喜禳灾、祭祖吊丧等仪式及日常迎亲送友等习俗活动而吟诵演唱的歌谣。

2.分类

1)诀术歌

是被认为具有法术作用的民间歌诀与咒语。

2)仪式歌

是与节令庆祝、其他祭祀等仪式相结合而诵唱的歌,主要内容为祭神求福、祈保丰收等。

 3)习俗歌

用于婚娶、生子、祝寿、送葬、造房等红白喜事和迎宾待客的场合。

(三)生活歌

1.主要反映的是日常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尤以表现农民和妇女生活的为多。

2.现当代生活歌谣主要以贴近人民生活的内容为主,旋律明快、高昂。

(四)时政歌谣

  1.狭义的时政歌谣是专指反映时代政治状况的歌谣,范围只限于颂政歌谣和讽政歌谣。

  2.广义时政歌谣包括“时”与“政”两个方面,指反映现实政治和社会风气的歌谣,范围涉及时政颂歌(即颂政歌谣和赞时歌谣)与时政刺歌(即讽政歌谣和讥时歌谣)。

(五)情歌

是民间歌谣中数量最多的,是民歌中的奇葩。它是劳动人民爱情生活的真实写照,充分体现了劳动人民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对美好爱情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六)儿歌

古称“童谣”或“孺子歌”、“小儿谣”、“歌仔”等。有广狭义之分。狭义指由儿童自己顺口而出或虽由大人教唱但内容符合儿童生理心理特征并能被儿童理解的歌。广义的还包括反映大人特别是妇女的生活情感、虽由奶奶妈妈教唱却由儿童传唱开来的歌。

三、民间歌谣的功能

民间歌谣的功能有:宣泄与补偿功能;教化、模塑与规范功能;直接的社会实用功能;特殊的认识功能;娱乐性功能

 

                    第五节 民间戏曲

   戏曲是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杂技等多种艺术因素的有机综合。熔唱、做、念、舞于一炉,以歌舞演故事是其基本特征

一、戏曲的发生与流变

(一)远在先秦时代,民间就流行着“傩”与“腊 ”等既具有宗教性又具有生产性的习俗。

(二)秦汉之后,中国民间诸般技艺有了一种汇合的趋向。歌舞、杂技等经常在一起表演,统称之为“散乐”、“百戏”或“角抵”。

(三)南北朝以来,民间不断有精彩的小戏出现,并由民间进入了宫廷。

(四)隋唐以后,日渐发达的叙事文学为戏曲的形成开拓了更加宽阔的道路。寺庙里讲唱“变文”,为中国戏曲展开了说唱的基本形式,并提供了可以登台使用的脚本。

(五)宋代的“杂剧”,金代的“院本”和讲唱形式的“诸宫调”,从乐曲、结构到内容,都为元代杂剧打下了基础。

(六)到了元代,“杂剧”就在原有基础上大大发展 ,它具备了戏剧的基本特点,标志着我国戏剧进入成熟的阶段。

(七)明清时期,宋元南戏和元杂剧互相吸收,形成了戏曲剧种“传奇”。

(八)清中叶以后,由于传奇在文人手中不断雅化,渐渐失去了民间戏曲的特色。与此同时,各地区的民间小戏蓬勃发生,统称之为“花部”。

二、民间小戏的类型

(一)宗教戏剧类

1.这类戏曲都是在宗教性节目习俗中产生和发展的,有着鲜明的娱神特色。

2.特点:

1)一般在宗教活动中演出,和宗教仪式密切结合

2)内容多为宗教故事

3)表演者往往是世袭的,内容也代代传承。

3.属于此类剧种的:西藏的各路藏戏;贵州的地戏和各路傩戏;广西的师公戏;湖南的各路傩堂戏;侗家傩戏;土家族傩戏;四川的端公戏;江西的孟戏;皖南贵池傩戏;江苏南通香火童子戏;浙江醒感戏;闽南打城戏;广东紫金花朝戏;晋北赛戏;晋南锣鼓杂戏;晋南曲沃扇鼓傩戏等。

(二)花鼓、采茶类。

1.此类戏曲流行于长江流域,有花鼓戏、采茶戏、灯戏、杨花柳等不同的名称。

2.特点:

1)是在民间歌舞如采茶歌、打花鼓的表演基础上形成,多数与民间元宵节和收茶季节的游乐活动有关。

2)表演者为一丑一旦一生。

3)表演时大多采用花鼓、花灯的舞蹈动作,灵活运用舞蹈步法和手法,有耍扇、耍手帕等技艺。

(三)秧歌类

在黄河流域的山西、陕西、内蒙古、河北、山东等地,每年正月有“社火”表演,也叫“闹秧歌”、“扭秧歌”,其节目有地秧歌、高脚秧歌、武秧歌,有的秧歌唱故事、演故事,渐渐发展成载歌载舞的小戏。

(四)说唱类

南北各地民间都有丰富多彩的说唱艺术,有些地方的艺人将坐唱故事演化为化装表演,从而形成剧种。

(五)傀儡、影戏类

三、民间戏曲与岁节礼俗

(一)民间戏曲与岁时节日

(二)民间戏曲与宗教习俗

(三)民间戏曲与人生仪礼

(四)民间戏曲自身的习俗与禁忌

第七讲 民间艺术专题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让学生了解民间艺术的定义、分类,联系实际,结合四川文化,介绍民间美术、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方面的内容。

第一节   概说

一、民间艺术概念

民间艺术是在社会中下层民众中广泛流行的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创造活动。民间艺术是各种民俗活动的形象载体,其本身便是复杂纷纭的民俗事象。

二、民间艺术的产生

(一)艺术的发生

1.在社会发生阶级分化以前,原始的艺术是全民性的艺术。

2.物质生产是艺术发生的主要动因,生产劳动是原始艺术最基本的题材和内容。

3.人类的精神生产对于艺术的发生也具有重要的意义,音乐、舞蹈和美术往往成为巫术和原始宗教活动的重要表现方式。

(二)民间艺术的出现

进入阶级社会以后,艺术逐渐脱离了物质生产和巫术、宗教等活动,成为社会生活中的一个独立部门,同时有了社会上层艺术和民间艺术的区别。

三、民间艺术的主要类别

 (一)民间工艺美术

 (二)民间音乐

 (三)民间舞蹈

第二节   民间工艺美术

民间工艺美术是指在宫廷美术、宗教美术和文人美术以外,由广大人民群众自发创造、享用并传承的美术。

一、民间工艺美术的产生原因

(一)源于民众的物质生活需要,为民众日常生活的实用需要服务。

(二)民间工艺美术是民众精神需求的产物,相当多的民间美术品并非生活中的实用物品,而是与原始宗教和巫术活动有着密切联系,祝福祈祥、镇恶辟邪、生殖崇拜成为这类民间美术品的重要内涵。

二、民间工艺美术主要种类

(一)剪纸

1.民间剪纸的题材内容和造型均与劳动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反映了他们美好的愿望和理想。

2.剪纸的审美特征

1)简练概括,富裕装饰

2)善用比喻,谐音寓意

3)构思大胆,虚实相生

(二)皮影

1.皮影造型的主要特点是影像造型

2.与剪纸在艺术表现手法上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3.装饰性强,戏剧程度高

4.还受到壁画、雕塑、通俗小说、民间传说、戏剧脸谱等方面的影响

(三)年画

1.年画的历史

1)年画是中国各地普遍流行的民间美术品,广泛应用于年节驱邪纳福活动。

2)最早的年画,主要用于巫术和宗教活动。

3)唐宋以后,大量武将型门神出现,门神画与年节活动更加紧密结合,年画被大量制作并在市场售卖。

4)明、清时代,小说、戏曲影响了年画艺术,小说戏曲中的人物故事成为民间年画的重要内容。年画的装饰性作用增强,迷信色彩愈加淡薄,年画由以往的驱邪纳福,越来越趋向于吉祥喜庆。

2.年画的题材

神像、神话传说、戏文故事、吉祥图符、娃娃美人、风俗时事等。

(四)民间雕塑

 1.就制作材料而言,有木、竹、泥、陶、砖、玉、石、骨、角、牙、果核多种。

 2.就题材来说,民间雕塑的题材不局限于宗教,还大量取材于戏曲、小说、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名人趣事等。

 3.其中最具代表性、最富艺术价值的是木雕和砖雕、石雕。

(五)民间瓷器

 1.中国的陶瓷技术历史悠久,人们称中国为“陶瓷之国”。

 2.在距今五六千年的原始时代,先民便会烧制精美的彩陶和黑陶器物。

 3.商周时代,有了原始的瓷器。

 4.汉代,制瓷技术有了较大发展。

 5.从魏、晋、南北朝直至唐宋元明清各代,中国制瓷技术逐渐成熟发展。

(六)民间刺绣

  刺绣又名针绣、扎花、绣花,是用彩色丝、绒、棉线,在绸、缎、麻葛、布帛等底布上借助针的运行穿刺,从而以绣迹构成花纹、图像或文字。由于多为妇女所作,古籍中称为“女红”。

(七)民间印染

  周代时,染色工艺已经出现了。汉代时,印染工艺已经相当精湛,最迟在东汉,人们已经掌握了扎染技术。贵州的蜡染,湘西的蓝印花布,云南和湘西的扎染,都是民间印染中几个极具特色的品种

第三节民间音乐

民间音乐,由广大民众自己创造、并广泛传播于民间。民间歌舞、说唱、戏曲、民间器乐等在内的诸类音乐,统称民间音乐。

民间音乐的功能:

自娱、娱人;组织劳动、把握节奏、调节情绪;与民俗活动相结合,体现出某些习俗的某些规程;抒发情爱;叙述历史,发挥移风易俗、陶冶性情的功能

一、民间歌曲

 民间歌曲是由唱词(文学)和曲调(音乐)组成,在民间音乐的五大门类里历史最为久远,伴随着民众经历了人类社会的每个历史阶段,被马克思成为各民族的“编年史”。

(一)号子

(二)山歌

(三)田歌

(四)小调

二、民间歌舞

民间歌曲与舞蹈相结合,构成 “民间歌舞 ”

中国各民族的民间歌舞,大多是载歌载舞,歌舞并重,具有深厚的民族传统和民族特色

三、民间器乐

民间器乐是用民间乐器演奏的音乐。

(一)中国传统乐器

1.曾经使用过及现在还存留的各民族乐器,大约有四五百种

2.分为四个大类:

吹奏乐器,如笙、唢呐、笛、箫、巴乌、葫芦丝等

打击乐器,如鼓、锣、钹、板、钟、磬等

拉弦乐器,如二胡、板胡、京胡、马头琴、萨它尔等

弹拨乐器,如琴、琵琶、三弦、冬不拉、热瓦甫等

(二)民间器乐表现形式

1.独奏

2.合奏

四、民间说唱音乐

民间说唱音乐融文学(说、念白)、音乐(唱腔、伴奏)、戏剧(动作、表情)于一体。“讲述故事、描写人物、状物写景、抒发感情”

民间说唱音乐分类

1.汉族民间说唱

2.少数民族民间说唱

五、民间戏曲音乐

民间戏曲音乐是在中国传统戏曲中的唱腔和伴奏音乐,是戏曲中塑造任务、推动情节的主要手段,也是区别不同地方剧种、声腔的根本标志。

第四节 民间舞蹈

一、民间舞蹈产生的背景

(一)原始舞蹈的产生

1.舞蹈是人类历史上最早产生的艺术形式之一。

2.原始舞蹈本身萌芽于生产劳动,用以调节劳动的动作和节奏以达到协调一致,并以舞蹈的形式传授狩猎和种植的技艺或庆祝狩猎的成功。

3.原始舞蹈是宗教仪式中的一种艺术形式和手段,在原始宗教舞蹈中侧重反映动物祟拜、神灵祟拜和图腾崇拜三方面内容。

(二)传统民间舞蹈的产生

二、民间舞蹈的分布

三、民间舞蹈的特征

(一)原始性

(二)民族性

(三)宗教性

(四)地域性

(五)时代性

四、民间舞蹈的社会功能

(一)以文娱活动辞旧迎新

(二)传授生产、生活经验

(三)传授人类自身生产的知识,激起两性间情感交流的功能。

第八讲   民俗文化的保护与应用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讲解民俗文化的重要意义,以及它在当代文化生活中具体应用和长远的价值体现。

第一节    民俗文化的保护

一、保护民俗文化的载体

要使民俗文化得以保护和传承,必须大力营造民族文化的氛围,通过扶持、指导,保护民俗文化赖以传承的各种载体

二、挖掘整理民俗文化成果

在物质载体的挽救上,重点保护原生态的民居、牌坊、古码头和生活场景

例子: “生活场”空间的传承:——泸州老窖

国家文保的老窖,最早的是自明 1573  年间到今天仍在生产的窖池,属于国家级的物质文化遗产。

“泸州老窖”的文化遗产价值,不仅仅是物质的,也是非物质的酿酒技艺,而且,更重要的恐怕是后者。

制酒师的“掌控”:

   泸州老窖从原料保护地生产、以及制酒曲和酿酒工艺,都有独特的言传身教非物质的技艺所在。

第二节    民俗文化的开发和应用

一、民俗元素在设计中的应用

(一)广告设计

1.图形符号的应用

①以吉祥符号为主题的广告设计

②以情感为主题的广告设计

③以寓意联想为主题的广告设计

2.文字符号的应用

①文字的组合变化

②文字的谐音

③文字的寓意

④节令文字的应用

3.色彩符号的应用

①色彩的传统

②色彩的象征

二、民俗文化在旅游中的应用

(一)民俗旅游资源的类型

1.物质民俗旅游资源

2. 社会民俗旅游资源

3.精神民俗旅游资源

(二)民俗旅游资源的特征

1.民俗旅游资源的群体性

2.民俗旅游资源的传承性

3.民俗旅游资源的变异性

4.民俗旅游资源的地域性

5.民俗旅游资源的节律性

6.民俗旅游资源的神秘性

三、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

(一)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类型

1.民俗观赏开发

例子:民俗博物馆、民俗村

2.民俗活动开发

例子:游艺竞技项目、地方婚礼、住农家房、吃农家饭、干农家活

3.民俗商品开发

例子:

  天津“泥人张”彩塑、陕西延安的剪纸、北京的景泰蓝、江西景德镇的瓷器、西南少数民族的蜡染、天津杨柳青年画

4.民俗服务开发

例子:

   云南推出少数民族歌舞伴餐

   东巴洞经音乐演奏

   白族“三道茶”迎宾仪式

   北京推出的京剧茶座

   清宫仿膳服务

(二)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方式

1.集中开发,建立民俗旅游点

例如:古运河集中区

2.联合开发,开辟民俗旅游线

例如:如山东淮坊于1986年推出“千里民俗旅游线”

3.系列开发,建立民俗旅游区

安徽歙县

   著名的新安画派、新安医学、徽派古建筑、徽菜、徽剧等都在这里发源

4.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导向

一是要客观地再现民俗事象的特色和风格

例如:切杜绝牵强附会或标新立异,把美洲印地安人的“图腾柱”搬到我国西南少数民族的身上

二是把民俗资源的开发与其他资源的开发有机结合起来

例如:云南的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

滇池西山自然风景名胜区与云南民族村叠合

三是对民俗旅游资源要进行多层次和多形式的开发

第一,利用不同历史时期的民俗风貌,开拓旅游领域

第二,利用丰富的民间神话传说,开辟新的旅游点,丰富旅游生活

第三,利用传统节日和奇风异俗,增辟旅游项目,丰富旅游形式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