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节日-重阳节

来源:   时间:2024-10-10



 

01重阳节的起源

重阳节,又称踏秋、重九节等,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其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在古代,人们认为九是阳数中的最大数字,因此把九月九日称为“重九”。

《易经》中,六九被视为大吉之数,因此人们在这一天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这个习俗在汉代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九月九日被正式定为重阳节。据史书记载,重阳节最早起源于汉代,当时的人们在这一天会举行登高赏景、采菊饮酒、佩插茱萸等活动,以驱邪

避灾,祈求身体健康。到了唐代,重阳节已经成为了国家的正式节日。在宋代,重阳节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人们会在这一天举行各种活动,如赏菊、饮菊花酒、吃重阳糕

等。此外,人们还会在这一天祭祖、扫墓,以此表示对先人的敬仰和怀念

总的来说,重阳节的起源与古人对于数字的崇拜和对于自然现象的敬畏有关,它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02重阳节的习俗

一、赏菊

赏菊习俗源于菊文化。从三国魏晋以来,重阳聚会饮酒、赏菊赋诗已成时尚。在中国古俗中,菊花象征长寿。菊是长寿之花,又为文人们赞美作凌霜不屈的象征。



二、祭祖

重阳祭祖的传统习俗在岭南一带至今仍盛行,人们在每年的重阳节举行祭祖活动。无论是祭祖活动还是登高远望,其最根本的作用是增强人们文化认同感,加强家族和社会的凝聚力。在传统习俗中,清明为“春祭”,重阳为“秋祭”。

三、登高

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登高的地点,没有统一的规定,登高所到之处大抵分为登高山、登高楼、抑或是登高台。登高风俗其由来大致有三:其一是源于古人的山岳崇拜;其二是源于“清气上扬、浊气下沉”的气候;其三是登往高处乘清气升天。

四、佩茱萸

古代还风行九九插茱萸的习俗,所以又叫做茱萸节

茱萸入药,可制酒养身祛病。茱萸香味浓,具有明目、醒脑、祛火、驱虫、逐风邪的作用重阳节清气上扬,浊气下沉,插茱萸等古俗则是民间登山驱风邪的行为,人们用天然药物茱萸等调整体魄健康,使其适应自然气候变化。



03重阳节的意义

1.尊老敬老:重阳节是中国传统的敬老节日,人们在这一天会特别关心和尊重老年人,为他们提供各种便利和关爱。因此,重阳节也被誉为中国的“老人节”。

2.祭祖扫墓:重阳节也是一个祭祖的节日,人们会在这一天扫墓祭祖,以此表示对先人的敬仰和怀念。

3.庆祝丰收:在古代,重阳节恰好在秋收的季节,因此也被视为庆祝丰收的节日。人们会在这一天举行各种庆祝活动,感谢大自然的恩赐。

4.避邪求吉:古人认为九月九日是大吉之日,会举行各种活动来驱邪避灾,祈求身体健康和家庭幸福。

5.亲情团聚:重阳节也是一个家庭团聚的日子,人们会利用这个机会与家人团聚,增进亲情。

6.传承文化:重阳节丰富的活动和习俗,如登高、赏菊、吃重阳糕等,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这些活动,可以传承和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




04重阳节的诗词

1.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

2.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采桑子·重阳》近现代·毛泽东

3.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九日齐山登高》唐·杜牧

4.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蜀中九日》唐·王勃

5.《九日》唐朝·王勃九日重阳节,开门有菊花。不知来送酒,若个是陶家。

——《九日》唐·王勃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高新西区西源大道1号  邮编:6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