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晚七点,由王红老师主讲的文化之旅系列讲座之“因声见情说诗词”主题讲座在A207成功举行,来自我院各专业的350余名同学共同参加了此次讲座。
讲座伊始,王红老师用“听”来引出本次讲座的主题:声音的重要性。同时引用了《世说新语》中两个晋人轶事来具体阐述口头表达中“声音”元素的重要性。
随后王红老师阐述了“声音”和人类情感的关联性,引出了人的发音器官是情感的最佳表现者这一历史观点。并运用了《文心雕龙》典籍阐述了诗歌是最接近音乐的文体这一观点,接着借用《吕氏春秋·音初》、《史记·孔子世家》和《庄子·让王》、《史记·刺客列传》中的一系列作品证明了许多诗歌都可以和歌而作。
然后王红老师介绍了诗歌和音乐的发展历程,引出了文学(尤其是诗歌)的灵魂是音乐的主要观点。老师开始解释了诗歌中的“节奏感”是由于语音的抑扬顿挫产生的,并且介绍了各个朝代诗歌诗体的变换,进一步证明诗歌词与曲的紧密关系。紧接着王红老师讲述了音韵美是中国诗歌命脉中的一条主线,使诗歌具有审美情态。
其后,王红老师介绍了第二个重要观点:声音的“姿态”。诗歌运用起承转合的方式来展现声音的魅力,王红老师现场还深情朗读了诗句,借此讲述了诗的声音是有表情的、有姿态的。随后王红老师介绍了第三个重要观点:声音是不可忽略的要素。首先老师放了几首音乐让我们现场感受音乐的魅力,随后老师运用多处例子来佐证了许多作品通过声音来表达作者感情和作品内涵。
其次,王红老师讲述了第四个重要观点:因声求气 因声见情。老师列举了“选韵”这个例子来介绍了古典诗歌情与声的配合,列举了选音、炼字、炼句来解释了诗歌的读诗方式。
最后,王红老师介绍了一个重要观点:诗词之外-无所不在的音乐美。王红老师讲述了骈文和散文以及诗歌之间节奏的不同,并且以“节奏”控制情感一例来阐述了阅读的节奏与情感之间的深切联系,声音的气势与情感之间的内在联系。
听完王红老师的悉心讲解,同学们都受益匪浅,对诗词的声音音调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同时也向王红老师提出了自己的疑惑。
如何运用抑扬顿挫来体现声音美呢?
——23级汉语国际教育1班的唐林童
王红老师通过列举《古诗十九首》中的一句“行行重行行”来表述自己的观点,老师指出对声音最主要的是要对作品理解深,要懂得韵律的知识,平仄交错基本点,读的时候要仔细体会作者的思想和感情。
现代的声音语调与古代的不同,用现在的声音朗读古代诗歌是否会产生差别呢?
——23级汉语国际教育1班的唐林童
王红老师表示虽然古今诗歌变异很大,例如《诗经》中许多诗句的发音是逆音,但她表示如果要深入研究是可以的,如果只是想了解一下的同学可以运用现代普通话阅读,在读的时候注意情感表达,平仄节奏短凑,体会其中不同,顺便学习音韵知识也是很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