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top
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吴信训教授解读智媒时代

文化与新闻传播人才的赋能培养

 


来源: 锦彩文传    更新日期: 2023-07-01   点击量:

6月27日下午3:00,《智媒时代文化与新闻传播人才赋能培养的思考》主题讲座在成都锦城学院和平大楼东楼623会议室顺利开展。本次讲座的主讲人为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经济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研究院世界传媒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吴信训教授。本次讲座由文学与传媒学院院长毛建华教授主持,文传学院全体老师共同出席了本次讲座。

文学与传媒学院院长毛建华教授主持,文传学院全体老师共同出席

讲座开始之前,在毛建华教授和傅仕彬教授的引领下,吴信训教授参观了我院文化走廊、师生成果陈列室以及文传阅览室。在参观过程中,毛建华教授向吴信训教授介绍了文学与传媒学院“技术型文科人才”的培养目标以及“读写听做”的成才强化措施,也向其介绍了文传历届优秀学子以及众多获得校长特别奖学金和竞赛一等奖的文传学子们,同时,还介绍了文传的“全能记者”培养模式、校内搭建的仿真实训平台等人才培养措施。在交流中,吴信训教授对于我院的多元化培养模式表示高度赞赏与肯定,表达了对于我院独特的文化氛围与学风建设的肯定。

吴信训教授对讲座主题进行解读

讲座伊始,吴信训教授首先对讲座主题进行了解读,强调了智媒时代的来临并引出如何在智媒体时代下培养新闻传播人才这个问题。吴信训教授首先分享了自己的两次日本公派经历,对比了日本、美国以及我国的新媒体发展历程,就新媒体在国内国外发展差异进行了简要的概述,并表达了自己对于未来中国新媒体发展方向的看法。

讲座期间,吴信训教授分享了自己在上海大学任教期间对于新闻传播学生的要求:学生新闻专业素养一定要过硬,对于文章、照片镜头的把控相当重要;新闻工作中要明确标题以及封面的重要性,并结合短视频的发展分析了其产生的艺术效果;强调实践的重要性,要倡导学生自己建网站、做频道等等。此外,吴信训教授还积极申请课题研究,提出了“两分钟之内做新闻”的培养模式,带领学生在新媒体课题研究领域拔得头筹。在课题研究方面,吴信训教授向大家讲述了自己团队从2G时代至今对于新媒体研究方向的改变以及不断深入的过程,也分享了自己在新闻传播人才赋能培养过程中所遇到的难题以及自己的解决措施——调整师资结构,要让学生有更多的实践机会。为此,吴信训教授与中国移动以及多个专业媒体合作建立频道、申请小型演播室,给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

(吴信训教授在讲解)

毛建华教授和傅仕彬教授在讲座上向吴信训教授提出了我院在智媒时代培养新闻人才所遇到的问题。吴信训教授结合我院的教学实际情况,首先赞赏了我院的人才赋能能力,然后提出了一些建议:“老师要预见新媒体发展前沿,老师也要利用时间‘走出去’,抓住智媒时代这个机会,结合科技发展带领学生不断进步,并且老师也要陪伴着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不断进步。”

毛建华教授进行提问)

在交流环节,文学与传媒学院王向军副教授提问到:“我们学校不断适应市场的需求和变化,也一直在对技术类课程进行调整,比如我们现在即将对2023级新生的教学计划进行一定的调整,将网页设计和制作这门课程改变为数字多媒体创作,将网络编辑这门课程调整为智媒体信息编辑。对于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将之前的自媒体分析与应用调整为AIGC自媒体创作与运营,但这对我们老师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也是一个难点,那您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有什么建议?还有就是在人工智能高速发展的当下,除了AIGC,还有哪些技术是我们可以关注的?”吴信训教授解答道:“首先就是要实现思路转换,要去找到比较生动的方法让我们当今的文科学生接受所开设的技术,这就要实现学科的转化,将其转化为文科学生能理解的语言和方式方法,还有就是要多培养这样的传媒和科学技术老师,能让文科老师能够理解你们的技术语言和应用。第二个问题我建议大家能去关注那些在后期制作方面的软件,这方面或许一些文科老师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可以给老师组织讲座,让他们能够更好的理解和运用这类技术。”

(吴信训教授分享案例)

吴信训教授通过多个教学实际案例的分享,给文传学院的老师总结了智媒时代文化以及人才培养经验,并且表达了对于文传学院未来新闻人才发展的期待。

(合影留念)

下午5:20,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