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top
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跟随王红教授体悟杜诗中的“自我拯救”

来源: 文传学院    更新日期: 2022-11-04   点击量:

    

跟随王红教授体悟杜诗中的“自我拯救”


  113日晚7点,文学与传媒学院秋季文化之旅系列讲座之《无情的天地与多情的万物——杜甫诗中的自我拯救》在锦城大礼堂举行。本次讲座由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王红教授担任主讲。文学与传媒学院院长毛建华教授,副院长傅仕彬教授、副院长马秋穗副教授、王晓燕教授、谢天开教授、毛欣然副教授、靳丹老师、冉昊月老师、姚茜老师、李飞老师,学校高研所副所长李秀峰老师,以及500名文传学子一同参与了本次讲座。









讲座中,王红教授从三个方面来开展此次讲座,其一为民胞物与:是儒者情怀更是自我拯救;其二为江山如有待,花柳更无私:巴山蜀水的滋养慰藉;其三为物微意不浅,感动一沉吟:微物中的深意。

讲座伊始,王红教授引用了宋儒张载《西铭》中的民,吾同胞;物,吾与也。这一句话向同学们阐述了杜甫身上民胞物与,仁民爱物的精神。她向同学们分享并且解析了杜甫的两首诗歌:《伤春五首》和《登楼》,她提到:杜甫的这两首诗将生机勃勃、循着自身规律运行不已的自然和沉重、变化多端而难以把控的人的世界形成鲜明对比,愈发映衬出了人的渺小、人生的短促和艰难。正是杜甫自身的真实写照。随即,王红教授向同学们简单介绍了诗人陶渊明的生平事迹和人生态度,向同学们分享了一些关于诗人陶渊明的作品,例如:在介绍杜甫写生活经历和对待生活的态度的作品的时候,提到了最具代表性的《乞食》;写困难中的生活姿态的作品《停云》,向我们展示了同杜甫、陶渊明这类诗人身上的有情的人面对无情天地时的一种姿态

紧接着,王红教授谈到杜甫和巴蜀山水是相互成就的。杜诗今存一千四百多首,有一千首以上是在他人生的最后十年,即入蜀以后开始写作(包括成都诗、夔州诗与湖湘诗)。成都平原的温润气候、秀丽自然的风光和醇厚风俗人情的滋养慰藉,夔州、三峡苍莽壮观的江山之助加上杜甫一生的阅历和情感积淀,促成了杜甫和杜诗的第二次转变(第一次转变是战乱造就的苦难辉煌”),让我们看到了充满人文情怀、人生情趣又气象万千的杜诗。然后提到杜甫一岁四行役的经历和杜甫弃官的原因。刚到成都时,《酬高使君相赠》便提到冷清的客居生活中,温暖的人情味扑面而来。到达夔州后,杜甫的健康状况每况愈下,但对自然风物的喜爱让他的诗得江山之助,更是气象万千。

随后,王红教授向同学们分享了杜甫与成都的故事,她说到:杜甫与成都,其实是相互成全的,成都对于杜甫而言是艰辛一生的绿洲,对于成都来说,在杜甫以前还从未有诗人如此大量、密集地写成都的景物、风土人情、日常生活。王红教授与同学们分享了一些她在杜甫诗中读到的许多杜甫之前的盛唐诗人不会写的细小事物、日常生活,例如:植树、修栅栏、种菜等等。王红教授说到:杜甫的诗中,写琐碎的生活细节,写小小的烦恼或是快乐,有值得深思的意义。

最后,王红教授引用了海子的一首现代诗总结了诗人的人生态度——积极乐观,洒脱肆意;引用了廖伟棠的《我偏爱读诗的荒谬:现代诗的三十堂课》总结了杜甫对于写诗的态度——只要活着,就永无止境。


在提问环节,来自2021级汉语言文学专业4班的魏羽煊同学向王红教授提问:杜甫寄情于山水,以此获得解脱,那么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应当如何拯救自己呢?对此,王红教授的回答是:人在年轻的时候遇到困难,便觉得天都塌下来了,可是到了三四十岁时,才知道,困难熬过去了,牛奶和面包都会有的,熬过低谷,繁花自现。另一位来自2021级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邓琬奕同学向王红教授提问到:杜甫的诗歌有沉郁顿挫的特点,那么这种特点是否受他的自我拯救的影响?对此,王红教授的回答是:是有一定影响的,但是杜甫一生有1400多首诗歌,我们所熟知的只是其中广为流传的几百首,沉郁顿挫并不是杜甫全部诗歌的特点,所以,并不是全部的诗歌都受到了他自我拯救的人生态度的影响。
晚上910分,本次讲座在老师和同学们的热烈掌声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