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top
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金泓副教授带领我们走进汉字背后的中华文化

来源: 文传学院    更新日期: 2022-10-22   点击量:

     1020号晚7点,文学与传媒学院2022年秋季文心讲坛系列讲座《汉字背后的中华文化解锁汉字的文化密码》在腾讯会议举行,本次讲座由文传学院专职老师,毕业于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的金泓副教授担任主讲,近千名学生参加了本次讲座。

    本次讲座主要分为三个环节,金泓副教授以文学与汉字,汉字与物质文化,汉字与精神文化这三个环节分别展开讲述与讨论。

    讲座之初,金泓副教授引入了第一个部分文学与汉字,提出疑问即记录语言的符号为什么是文字,金泓副教授从字本身的结构展开分析,并提示大家可以通过甲骨文与经文来猜测它的含义。接着金泓副教授通过仓颉造字这样的故事,总结出了独体为文,合体为字的结论。在文字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它们由象形逐渐转向了形声,而实际上同学们生活中大多使用的都是形声字,并且中国的汉字由古到今都在不停增多,不断滋生变动。而值得我们深思的是,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过多的汉字会对我们的学习交流产生压力,由此对汉字的规范化处理十分重要。

   


      接着,金泓副教授带领同学们以中国故事看中国文化,走进了讲述的第二个部分,汉字与物质文化。金泓副教授首先向我们展示了鹿、虎、马、象、牛、羊、犬,这几个动物的象形字,让同学们结合字形进行猜测。接着又通过犬这个字引申到了和它相关的一些字,如‘猝’‘独’。随后金泓副教授谈到‘蜀’字,指出其下部强调虫子是和叫做蚕丛的先王密不可分;‘尘’则令同学们联想到马牛轻快的奔跑在路间,扬起细微灰尘;‘路’则与古代嫁娶之时将鹿皮作为聘礼以祝愿婚姻美满的风俗息息相关。之后同学们的视野来到了农耕文明,‘草’让同学们感受到它向上生长的态势;比‘木’多处个头的‘禾’强调谷穗相接;‘竹’则让同学们看到其向下生长的垂穗。接下来,同学们看到和农作物相关的字。去掉一半的‘木’成为了‘片’指一个木一分为二;去掉根与枝的木成为了‘才’,象征着根生长伐的意思。

 


      跟随金泓副教授的步伐,同学们进入到了第三个阶段,汉字与精神文化有什么关系。这时,金泓副教授展示了‘天’字,该字强调了头的部分,向我们展示了人的头顶是天空这样的意象,也展示了中国天人合一的价值观。随后,金泓副教授指出了‘大’字,体现出同学们应该顺应与尊重自然的发展规律,与自然和谐相处。第三个字则是‘和’字,‘禾’作偏则有整齐均匀的含义,同时也有古人对自然的敬畏,懂得天时地利人才能和的道理。最后,金泓副教授带领同学们领悟数字的魅力。‘一’是宇宙的开端,是一种道;‘一’生‘二’就有了天;‘三’则生万物;‘五’则指阴阳交互,时间上与下的运行。而在古人看来,奇数为阳数,偶数为阴数,偶数是作为分开的结果。汉字作为一种表意符号,也是人文的符号,我们应当去挖掘汉字结构中的文化内涵,增强文化自信,提高自我精神境界。



      听完金泓副教授的讲述,同学也有自己的疑问与见解。第一个问题来自2020级汉语言文学4班的李佳慧同学,她问道:“为什么汉字都是方方正正的?”金泓副教授认为汉字发展之初在演化的过程中,由甲骨,金文到小篆都是流线型,到楷书逐渐放正,规范化的过程中,也有利于书写。

     接下来的问题来自2021级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邓广义同学,他的问题是在今天研究汉字发展变化有什么样的实际意义呢?金泓副教授答道,邓广义同学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每天都要和汉字打交道,不断研究汉字发展,有助于专业的深入。同时,金泓副教授认为汉字是一个宝


库,它可以增强我们的自信,丰富我们的人生,值得我们慢慢挖掘。